张宏 刘海彬
摘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线上教学的条件也已经日趋成熟,高校教育也开启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新征程。超星学习通“一平三端”教学平台的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资源管理与监控等多种功能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本文以超星泛雅平台《Java Web应用开发技术》自建课程为例,从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活动设计、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的课程改革的设计方案与实施进行了详细阐述,分享了超星学习通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超星学习通;混合式教学;课程资源建设;考核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6-0124-03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许多传统行业的深度变革、发展与融合。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更急需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与建设,实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Java Web应用开发技术课程是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其主要强调对学生计算思维、程序设计、分析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该课程的知识点相对凌乱,涉及前期的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HTML与CSS等多门学科基础课程。因此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多数同学感觉无从下手并且力不从心。传统的教学模式制约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高阶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因此本人在《Java Web应用开发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超星泛雅一平三端教学资源平台实施了多元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混合式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混合式教学也被称为混合式学习,它改变了传统教学理念中以传授迁移知识为目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的作用,改变为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差异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的有效学习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即弥补了单纯在线学习模式缺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缺少思想交流的缺憾,又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信息无法实时更新、学生独立思考空间和时间有限、教师过于主导等方面的不足。成功的混合教學模式应该具有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与课堂教学活动及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2 超星学习通对于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
超星学习通一平三端网络教学云平台是集大量超星公司的书刊数字资源及优质课程资源于一体的面向移动终端的一款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的专业移动学习平台。能够同时支持学生端、教师端和管理端,这三端分别对应学生自学、课堂教学和教学管理课程教学中三种不同类型的功能,涵盖了高校日常教学的全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超星泛雅平台创建课程,并对该课程的学生、班级、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平台中每一门课程都可以建设立体化的教材、PPT、源代码、教学视频、作业库、试题库、试卷库、电子书等各类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实现了课程教学资源与管理平台的无缝对接。
超星的智慧课堂提供了签到、选人、抢答、随堂测验、问卷等各种类型丰富的课堂互动教学活动功能。这些教学活动的使用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升了课堂的互动率,给教师们带来了高效便捷的课堂教学体验。
系统后台基于大数据的分析与统计,把学生自主学习、参与课程互动及课后完成作业的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以柱状图、饼图以及词云等多种形式图表进行可视化呈现,使教师能够准确及时地掌握每一位学生的真实的学习状态。
超星学习通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支撑,非常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3 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3.1 课程资源建设
为了更好地适应疫情期间“直播+超星学习通线上资源”的混合式对教学模式,本课程组成员对教学资源进行了全新整合。针对每一个章节的特点分别设计了“教学目标、自主学习、教学视频、PPT、电子讲义、能力拓展、作业库、试题库、源代码”等不同的教学资源模块,以满足不同目标及不同能力的学生的学习需要。每个模块被设计为满足“课前、课中及课后”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学需要。
1)课前-目标明确“教学目标”与“自主学习”模块设计
课前明确教学目标并进行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及学习效果测评,是达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性的一步。目的是使学生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并针对某个知识点有一定的认知,并带着问题参与课程的教学。在Java Web应用开发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中为每一个章节都设定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思政目标。在“自主学习”模块根据不同章节特点设置不同的自主学习内容,并根据不同的自主学习内容设置对应的章节测试。
如果是操作性内容在课程中会提供操作视频,并根据视频内容设置章节测试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理论性较强的自学内容可以设置思维导图绘制等相应的作业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request和response”这一节的自主学习模块内容为HTTP协议知识的学习。那么针对此部分内容的章节测试形式就为思维导图绘制。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挑选任务完成优秀的同学,给予相应的鼓励。此种形式的自主学习为学生的独立思维、创造性思维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2)课中:反转课堂、探究式学习
在部分课程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实施反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即在课前自主学习阶段为学生提出需要解决的针对性问题。然后在课程教学的前10-15分钟选取自主学习模块任务完成较好的同学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例如在“request和response”一节的自主学习结束后,通过检查学生的HTTP协议部分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制作情况,选取“刘铭瑞”同学结合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为大家讲解HTTP协议的组成及原理。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以及学生的讲解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展开主题讨论。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使用“超星学习通”提供的“分组任务、主题讨论及问卷”等多种教学活动展开头脑风暴主题讨论。主题讨论的优势在于可以让班级的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也让同学敢于并能够及时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此同时教师也能够通过超星学习通中对讨论结果数据的“词云、统计图表”等可视化展示,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有了前面的学习讲解及头脑风暴式的主题讨论,学生们对教学内容的大部分的知识点都已经掌握。此时老师可以针对讨论结果反应的出的“同学解释不清的问题”进行统一的讲解。最后再对教学内容进行简要的总结归纳,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反转课堂一方面提升了同学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头脑风暴式的主题讨论”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更加有助于对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3)课后:“能力拓展”模块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自我能力提升
在课程的每一个章节我们都设置了“能力拓展”模块来满足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自我能力提升。能力拓展部分的内容针对不同的章节设定不同的形式。第一章开发环境的搭建部分,能力拓展部分为大家提供了开发环境搭建所需要的各种工具软件的详细介绍,让对此感兴趣的同学学习更加便捷!
3.2 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超星学习通老师端提供了“选人、抢答、问卷、测试”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其中“选人”教学活动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个别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抢答”教师可以了解哪些同学对课程的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同时学生参与课堂的互动情况也会记入学生本门课程的总成绩,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问卷”教学活动可以在课堂上针对某个特定的问题展开“头脑风暴”,能够让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到课堂互动中。老师可以根据学习通平台的学生学习反馈情况对个别同学进行适当的提问以督促学生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的开发、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可靠的保障,教学效果有了显著的提升。
3.3 超星大数据支持下的“多元化全方位的考核评价体系”
传统的“一纸定终身”的考核方式无法满足“以学生为主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际需要。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直采用全方位多元化的“N+2”过程考核体系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全方位评价。通过使用超星平台对学生学习数据的全方位监测与统计使我们的“N+2”过程考核的准确性得到了可靠的保障。本课程的“N+2”过程考核由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两大部分组成,其中过程性评价与课程的总结性评价各占总成绩的50%。
1) “开卷上机”形式的结课考试保证测试结果的真实性
总结性评价即课程的“结课考试”。本课程的“结课考试”我们采用的是在超星系统中设置“开卷上机”考试的方式进行。题型设计为“使用Java Web集成开发环境Intellij Idea完成一个既简单又完整的Java Web应用项目的设计与开发”。开卷测试的题量可以尽可能的大,使题量的多少满足优秀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完成,而其他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基本不能完成答卷。让成绩好的学生无暇顾及其他向他寻求帮助的学生。上机开卷考试的另一个优势就在于学生即使上网搜索也无法找到合适的标准答案。所以只能自己认真完成考试。本课程所使用的这种“开卷上机测试”的结课考试方式不仅可以检测学生的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保证考试结果具有良好的信度及区分度。
2)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大数据监测的过程性评价
在超星平台的使用的前期,本课程的过程性评价都是由老师和同学手工记录完成的。手工的记录并计算同学的成绩过程非常复杂,而且会造成时间上的大量浪费。现在有了超星学习通这个高效便捷的教学管理工具,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并且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设定学生过程性评价的成绩构成及各部分成绩所占有的权重值比例。如果权重设计合理,通过学习通中的统计数据就可以对某个学生的学习完成情况及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行综合的评价。在本课程中,我们根据自己长期的一线教学经验、本课程的教学特点以及本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超星学习通中为本课程的学生成绩统计设置了科学合理的权重。即“过程考核(50%)=作业(15%)+课堂互动(10%)+签到(5%)+课程音视频(15%)+章节测验(20%)+章节学习次数(10%)+讨论(5%)+考试(20%)”根据此权重的设计能够满足在一学期的课程学习结束后,超星系统中的学生成绩能够真实有效的反映出该学生学习态度及其对本门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4 教学实践反思
通过使用“超星学习通”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的混合式教学。通过签到、抢答、选人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互动,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活跃度。通过系统的数据统计能够让授课教师全面的了解教学对象的真实有效的学习状态,实时掌握自己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反思、解决了传统教学的痛点。
在超星学习通的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虽然提供了形式丰富签到功能,但是还是无法做到真正的避免学生的代签行为,以及课程中任务点的刷课现象。还有就是超星平台虽然设有直播功能,但是在平台用户激增的情况下直播效果不是很好,而且直播的功能还不是十分完善,所以需要使用像“钉钉、腾讯视频会议、腾讯课堂以及CCTalk等工具软件进行直播教学。本课程就是使用CCTalk软件进行的教学直播。
5 结束语
《Java Web應用开发技术》课程通过采用“CCTalk+超星学习通”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经过几个学期的使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效果以及参与互动率等都得到了显著提升,非常值得在同类型的课程教学中推广并继续的应用下去。让混合式教学成为高等教育内存的一个新常态,而不是外挂的补充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丁红,王萍.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1):114-115.
[2] 降华,王雷.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开展SPOC混合式教学研究 ——以 “视频特效After Effects” 自建课程为例[J].现代信息科技,2020,4(8):123-125.
[3] 舒清录,廖明梅.超星学习通视域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实践[J].计算机教育,2020(4):150-153.
[4] 白孝忠.基于项目学习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6(32):45-47.
[5] 吕水平.基于“超星网络平台和学习通”的课程建设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97):117-118,125.
[6] 王颖颖,黄杜英,张赟.超星学习通平台在信息技术实训类课程的应用与实践——以“数据库系统设计”实训课程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20(19):234.
[7] 励莉.基于超星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设计与应用 ——以国际结算课程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9(23):214-215.
[8] 咸苏娜.疫情期间开展全面线上教学的作用及实践体会[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6):14.
【通联编辑: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