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定泉
【摘要】 为提升核心技术培育、市场竞争强势和客户群体改善,AL公司以综合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为主线,集成战略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构建质量成本管理的PDCA闭环;建立独立的质量成本数据处理系統,实现业务、质量成本与财务的一体化管理,支撑质量成本多维度的核算与管理,从而保障质量成本的全职员、全方位、全环节、全过程的控制评价与持续改进。
【关键词】 战略管理;平衡计分卡;质量成本管理;数据治理
【中图分类号】 F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20)02-0013-04
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培育铸就大批中国制造的时代,有些企业为提升核心技术培育、市场竞争强势和客户群体改善,实施应用了质量成本管理系统。以AL公司为例,其自2016年开始以产品研发、设计、生产、保障等全业务链为对象,重构了质量管理业务数据采集、质量成本核算、质量成本报告,并以战略管理为依据,以综合平衡计分卡(IBSC)的四个维度为主线,与质量业务关联系统、预算管理系统、网报系统、总账系统集成,集质量成本战略与计划、预算与核算、分析与控制、评价与激励、改进与报告等管理活动于一体,实现了质量管理的业务→质量成本→财务的一体化管控。本文将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一、AL公司质量成本管理系统的概念模型
全面质量管理(TQM)涉及业务单元的所有职能部门,是一种经营层战略,是公司差异化或成本领先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质量成本(QC)是为获得客户满意的质量并对公司外部做出质量保证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客户满意的质量而造成的损失。质量成本按存在形式划分,可分为显性质量成本和隐性质量成本;按产品形成过程划分,可分为研发、设计、采购、生产、外协、试验、服务等环节的质量成本;按经济用途划分,可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质量成本管理(QCM)是对反映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备性及其运行的有效性和效率的财务信息所进行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价等活动。质量成本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强化全职员、全方位、全环节、全过程的质量成本管控,核心在于寻求质量保证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与质量损失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的平衡。然而最佳质量成本只是理论上存在,在实际操作中,一般将总质量成本以最低点为中心划分为质量改进区域、合适质量区域和质量过剩区域进行管控。
AL公司是我国从事装备研制与生产的现代高科技企业,是世界上该产品领域主要研制机构之一。AL公司质量成本管理系统以协同理论、集成理论为基础,以公司战略落地为目标,以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最佳效益为主导,以公司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保障为对象,以质量成本规划、核算、控制、评价、报告等为核心功能。其设计理念在于实现质量成本数据实时采集,优化质量成本控制模型,强化质量管理活动经济分析,重点在于有效规避隐形质量损失,从而有效地促进公司核心技术培育、市场竞争强势和客户群体改善。
AL公司在GJB 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下,构建了质量成本管理系统的概念模型:以综合平衡计分卡的财务(F)、客户(CF)、内部流程(IP)、学习与成长(LG)四个维度为主线,贯穿战略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三个环节的PDCA闭环,形成质量成本战略与计划、预算与核算、分析与控制、评价与激励、改进与报告的功能框架,从而保障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保证质量成本管理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AL公司质量成本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设计
(一)AL公司质量成本数据治理
一般的ERP系统不能满足质量成本管理的需求,企业需要联合系统供应商研发适合自身质量成本管理的信息系统,并能与会计信息系统融合(廖艳等,2017)。为此,需要构建一个规范的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相结合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从而较全面、完整地归集质量成本数据(黄伟,2009;温为民,2013;李萍,2016)。
传统质量成本管理系统设计是采取抽取总账系统的质量费用财务数据的思路,若质量成本管理系统与网报系统、总账系统集成,则读取网报系统、总账系统的质量成本辅助核算数据(台账或专项费用),其流程为网报系统→总账系统→质量成本核算。由于总账系统的辅助核算数据为传统项目核算方式,无法录入部门、产品、批次、工序、过程等参数,将不支持部门维、产品维、过程维等维度的统计报告生成和质量费用的预算与控制。
《质量管理体系的财务资源和财务测量》(GJB 5423-2005)要求,“管理者应考虑将过程有关的数据转换为财务方面的信息,以便提供对过程的比较测量并促进组织有效性和效率的提高”。为实现质量成本部门维、项目维、产品维、过程维等多维度的核算与管理,AL公司采取设计独立质量成本管理系统的思路,设计独立的质量成本数据采集模块,以保证部门、项目、产品、批次、工序、过程等参数的准确采集。从网报系统抽取质量成本费用台账或专项核算数据,如质量管理的差旅费、会议费等;从质量管理业务活动中的原始记录、台账和统计报表等资料中抽取统计数据,如进货质量损失统计表、废品损失统计表、返工和返修损失统计表等;依据行业、公司质量成本历史数据,采用费用模型、参数、类比等方法估算,如产品寿命周期成本、客户态度评价、品牌质量资产、商誉质量资产等。
AL公司质量成本数据治理的主要过程如下:
1.建立质量成本数据梳理的规则。(1)梳理AL公司质量管理业务的部门边界,明确界定质量业务在各研发部门、事业部、试验检测部门、公共管理服务部门的归口,并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人。(2)AL公司质量业务事项按照部门的性质分为5个大类:研发类(5个研发部门)、制造类(4个事业部)、试验类(4个试验检测部门)、公共类(3个公共管理服务部门)、特殊类(上述16个部门各自所特有的质量业务事项)。(3)AL公司质量成本核算按照GJB 5423-2005和公司质量管理的特殊性,设立了4个二级项目:预防成本(下设12个三级科目)、鉴定成本(下设9个三级科目)、内部故障成本(下设6个三级科目)、外部故障成本(下设5个三级科目)。(4)AL公司质量成本核算按照会计准则和公司业务特殊性,设立了4个总账账户:科研成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研发费用。
2.建立质量成本数据的映射关系。(1)健全AL公司全面质量管理系统的业务核算,保证业务统计的最底层业务事项数据与质量成本核算项目的最底层数据是一对一的关系,规范整理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数据关联。(2)健全AL公司网报系统、总账系统的成本费用核算,保证质量成本核算项目的最底层数据与成本费用账户和最底层明细科目数据是一对一的关系,规范整理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数据关联。(3)建立AL公司质量成本数据一体化,即建立质量业务事项、质量成本三级核算项目、会计核算三级科目等三者的一一对应关系,遵循质量管理共同费用不分摊的规则,梳理确定业务、质量成本、财务的映射关系。具体见下页表1。
(二)质量成本数据流程
质量成本管理系统的数据源来自于全面质量管理系统(数据来源于CRM、SCM、MES)、预算管理系统、网报系统,即自动抽取上述质量业务关联系统的账户数据、统计数据、估算数据,并完善和审核部门、项目、产品、批次、工序、过程等参数,构建质量成本管理的主数据库。
质量成本管理系统的数据宿是依据质量成本主数据库,派生质量成本管理系列报告。同时,依据质量业务事项是否影响会计要素变动,进行会计确认与计量,自动派生会计记账凭证,并推送到总账系统记账凭证库。
质量成本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如图1所示。
(三)质量成本报告体系
1.质量成本部门维报告。包括研发类、制造类、试验类、公共类、特殊类以及各具体部门等质量成本报告。
2.质量成本项目维报告。包括质量成本构成报告以及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等质量成本报告。
3.质量成本产品维报告。包括产品质量成本、质量活动费用、进货损失、废品损失、返工和返修损失、降级损失、降价损失、停工损失等质量成本报告。
4.质量成本过程维报告。包括产品研发、设计、采购、生产、外协、试验、服务等环节的质量成本报告。
5.质量成本综合报告。包括经济性综合报告、综合指标报告、工业产品质量指标统计报表等质量成本报告。
三、AL公司质量成本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
AL公司质量成本管理系统的基础管理支持年库管理、多层级组织设置、质量业务事项定义、质量成本统计项目定义、多级会计核算科目定义;支持与生产管理、全面质量管理、预算管理、网报系统、总账系统的数据接口;支持BOM、工时定额、材料定额、零组件定额、费用标准的调用;支持产品工艺、工序定义和过程跟踪。
(一)质量成本战略与计划模块
AL公司质量成本战略与计划模块通过公司战略规划、经营计划的相互协同和迭代,形成年度质量成本计划和预算的总目标。质量成本战略与计划依据历史数据和实际情况,进行质量成本预测,拟定质量成本管理方案并决策,提供质量成本预算控制目标。质量成本战略与计划包括:
1.质量成本预测。依据公司发展战略、质量目标、历史数据、竞争对手资料、有关技术资料、企业的管理和技术环境、客户资料等预测质量成本目标,支持个人预测法、特菲尔法、水平对比法、比例预算法、时间序列法、目标法等预测方法。
2.质量成本决策。依据质量成本预测目标,从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不同角度拟定质量成本管理和改进方案,并选择确定最优方案,支持决策树、最低成本、差量等决策方法。
3.质量成本计划。依据公司历史资料、期间平均质量水平、质量成本变动趋势、质量成本构成分析、同行业板块成本资料等,编制质量成本年度计划。由计划部门编制计划指标并下发,各相关部门将指标层层分解。支持质量成本年度计划目标设置、双向分解,以及计划目标实际完成情况跟踪和差异分析。
(二)质量成本预算与核算模块
AL公司质量成本预算与核算模块按照相关业务部门质量管理业务事项的性质分类,包括研发类、制造类、试验类、公共类、特殊类,按照业务→质量成本→财务一体化的思路归集。
1.质量成本预算。质量成本預算依据质量成本年度计划、经营活动预算、投资活动预算编制。AL公司研发类质量成本预算主要由研发部门编制,制造类质量成本预算主要由事业部编制,试验类质量成本预算主要由试验检测部门编制,公共类质量成本预算主要由公共管理服务部门编制,特殊类质量成本预算主要由上述部门对各部门非共同的质量管理业务事项的支出编制。支持多周期、多版本、上下双向的预算编制,以及预算对实际发生业务的约束功能。
2.质量成本核算。AL公司质量成本下设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等4个二级项目,在二级项目下按照GJB5423-2005进一步开设三级明细项目,分别依据质量管理业务事项的主体进行质量成本核算。支持质量成本数据与全面质量管理系统、总账系统数据的实时同步,支持质量成本直接费用主数据库的建立,以及直接费用和管理活动费用的多维级联查询。
(三)质量成本分析与控制模块
1.质量成本分析。依据质量成本预算与核算数据,建立关键绩效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包括质量成本的排列图分析、趋势分析、指标分析、敏感性分析、投资报酬分析、质量成本最佳模型分析、客户满意度分析等。支持质量成本数据分析的管理驾驶舱模式。
2.质量成本控制。依据质量成本预算,对质量成本发生的数据源到数据宿进行全面控制,控制日常质量费用和损失的发生。支持研发、设计、采购、生产、外协、试验、服务等环节的控制。
(四)质量成本评价与激励模块
1.质量成本定量评价。依据质量成本预算数据、核算数据、控制数据、分析数据,对质量成本关键指标进行评价,包括质量指标评价(质量投诉减少率、产品返修率、客户报修率、质检合格率)、综合指标评价(百元质量成本率、百元销售质量成本率、人均质量成本率)、投入产出比(预防鉴定成本与内外部损失的比较)、质量价格比(销售价格增加金额与新增质量成本之差)等。
2.质量成本定性评价。对质量成本管理职责、运行体系、质量文化等进行描述性写实,并提出持续改进建议,包括管理职责(制度、流程、职责)、运行体系(计划执行、预算执行、考核)、部门协同(部门配合、职工培训、数据共享)、质量成本文化(质量意识、重视程度、奖惩措施)、质量成本数据(统计方法、核算方法、成本归属、数据准确)等。
(五)质量成本改进与报告模块
采取图形、表单、关键指标等方式实时生成管理者所需要的质量成本信息。支持质量成本部门维、项目维、产品维、过程维等多维度的信息生成,并编制质量成本分析报告和改进报告。
1.质量成本预测与预算报告。包括产品寿命周期成本分析表、质量成本投资报酬分析表、质量管理体系财务资源需求预算表等。
2.质量成本控制与核算报告。包括质量成本二级项目明细表、各类损失统计表、各类质量成本汇总表。
3.质量成本分析与评价报告。包括质量成本灵敏度分析表、客户态度评价分析表、商誉质量资产估算分析表、质量管理经济性综合报告等。
四、结论
AL公司以综合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为主线,集成战略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构建质量成本管理的PDCA闭环。改变传统质量成本数据抽取总账系统价值数据的思路,建立独立的质量成本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以保证部门、项目、产品、批次、工序、过程等参数的准确采集(或集成健全的全面质量管理等业务系统),并自动生成会计记账凭证,推送到总账系统,实现业务→质量成本→财务一体化管理。通过部门维、项目维、产品维、过程维等多维度的核算与管理,有效支撑质量成本的全职员、全方位、全环节、全过程的控制评价与持续改进。
【主要参考文献】
[1] 廖艳,温雅丽,盛小丰.RH公司长期绩效导向的质量成本管理实践与启示[J].财务与会计,2017,(24):29-30.
[2] 黄伟.国有企业成本控制中质量成本管理探討[J].财会通讯,2009,(11):134-134.
[3] 温为民.质量成本管理在军工研究所的应用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1):62-63.
[4] 李萍.加强质量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冶金财会,2016,(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