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中的“口传心授”面面观
——兼谈活态传承

2020-02-22 22:01马业平
乐器 2020年2期
关键词:民族乐器民乐乐曲

文/高 沛 马业平

中国民乐必须保留“口传心授”这一传统特点。曾有人提出口传心授“过了时”“不可取”的悖论。殊不知,它不仅是中国音乐也是许多东方国家在传承方面的一个传统特点。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有着十分丰富的音乐资源,它们经过不同地区的流布,受各地风物民俗的影响,因而呈现出形形色色的民间器乐曲和声乐曲,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样貌。民族民间音乐和民族乐器是民族历史的沉淀,无论那一个民族的乐器,尽管浸润了不同民族的情感和个性,但都蕴含着对生命的礼赞和美好追求的共同取向,饱含丰富的人文内涵精神。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遗传密码,文化遗产是民族音乐历史发展的见证,它沉淀着民族历史的情感。民族乐器的发生与发展是有其独特的轨迹,他们经过南北各地的民间演奏家,年积月累,熟中生巧,他们手口相传,生生不息,形成了民族器乐艺术的巨大财富。

在我国,大凡由民族乐器组成的各种民间乐队,诸如江南丝竹、河北吹歌、广东音乐、潮州音乐、湖北十段锦、舟山锣鼓、西安鼓乐、戏曲乐队、曲艺伴奏等等,都是用“口传心授”的传统方法,一代代手口相传、传承不息下来。中国民族乐器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有天然的大众性。正是这种特性,才渗透在中国民间音乐艺术的方方面面。例如我国的民间音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的历史传承,都是一种活态的、是一个正在发生的、也是一个当代的,它们的演奏和表演特征就是口述。以往,多数的民间艺人缺少文化主要靠口传心授。

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是有形的,不能再创造的物体,如文物。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无形的,是一种技艺,每个传承者都有不同的审美观,因人而异,人逝而技艺随着消失。因此,非遗的传承大多是口手相传。但每位民间艺术家由于造诣不同、地域不同和自身条件不同,所传承下来的东西肯定不同,他们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着个性化的创造与变化,变然后出新,化然后出奇。中国民乐在长期的口传心授和广泛的流传中,导致有其较强的可塑性。切记,对于习艺者来说,不只是凭听觉记忆和照本模仿,单纯地复制技术,更需要用心体悟艺师的乐思与智慧,风格与特色演艺才能得以代代相传。

但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民乐的源头活水。中国民乐在长期的“口传心授”和广泛的流传中,导致有其较强的可塑性。曾有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民乐教师说:学院的“一师一生”的个别教学就是借鉴了“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他认为这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因材施教的空间,同时,学生在严格的训练下,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和熟练的演奏本领。

“学院派”与“民间流”两者的生态环境看似截然不同,但它们的内在关系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连。几十年来,民族乐器专业相继走进艺术院校大门,成为了独立学科的民族音乐体系。且民族乐器的教学与演奏已逐步走向理论化、科学化。不可否认学院化教学在教材规范,理论总结,尤其在全面艺术素养、音乐知识等方面,对民乐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

虽说传统的“口传心授”方式没有学院教学那样系统科学,但民间音乐(尤其民族乐器)有其特殊性,特别是传统民间乐曲若仅靠乐谱和理论教材是很难达到乐曲要求的,尤其是民间流传的器乐曲中,乐曲在记谱方面是很难将许多复杂的演奏方法与技巧在乐谱中表达出来。尤其名家演奏的风格韵味更是难以言表。不同的演奏家在既定的风格范式中,融入自己的理解和善长的演奏特点,这也正是民间演奏大家们对乐曲诸多传统技艺的继承和化用过程中、在摸索与实践中,创造了并形成了各具特色,凝结着自身演奏艺术精华的不同特色,他们浸淫在中国民乐传统的独特演奏之中。这些必须通过模仿与“口传心授”的学习和教授方式来完成。

东西方音乐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对音乐的结构形态,旋法追求。西方音乐讲究布局,结构、程式、和声等;中国音乐则追求风格、韵味。笔者认为,乐曲的写作不单纯追求复杂与难度,应以流畅明快,深情动听取得最佳审美效果,中国的乐曲要素,即所谓“音腔”也。简而言之,中国音乐是“活”的,“韵”是中国民乐的灵魂,是中国民乐升华的最高形态。技艺精湛的民间乐手们往往对乐曲的旋律变化,风格色彩,烂熟于心,在曲调的反覆与展开中,植入千变万化的乐思,在音乐发展手法上,大多使用主题材料的承递式的发展,或上连下带、或繁简交错、或高低穿插、或移宫变商,使旋律变化多端,层出不穷,曲调承上启下,音断意连,字字珠玑,通息连脉。这些变化往往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只有口传心授,现身说法方能得到真传。众多老演奏家们的技艺是民间音乐的滋养,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演奏实践经验,伴随着岁月的延伸,已经沉淀为他们人生的情感印记,并溶解为他们个性化音乐语言的基因。这化腐朽为神奇的扬弃过程,自是不待详言之理了。

当然,我们研讨“口传心授”在民乐中的重要性时,也决不应当排斥和贬低理论学习的必要性,而应当强调方法和切入点。在合理借鉴“口传心授”的传艺方式时,使之与学院化课堂筋脉相通,相得益彰。

民族乐器的世代传承有其自身的模式和途径。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的模式,是民乐行业人培养学生的传统机制。这是因为以往民乐传承没有固定的教授方法,许多传统乐曲没有一定之规,在演奏中即兴发挥,主要靠口传心授与演奏中的经验积累。常言说,熟能生巧,就这样经过一代代的口手相传,反覆推敲与完善,成为了今天的精品之作。可以说,优秀的传统民间音乐,最重要和最有效的保护方式是活态传承。“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只注意到民间音乐这一本体,而没有重视它的重要载体——民间乐器。除了人声,音乐的重要表达方式都是通过乐器表达的,乐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更重要的是乐器本身所特有的音乐物理信息,可以更快地让学生进入声音与音乐本体,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这位民乐专家的一席话,带给我们许多启示,也使我们知道了如何传承民间乐器。

民族音乐理论家乔建中先生曾对民乐传承与发展有过精辟的见解,他认为民乐的传承是流动的,变是一直都存在状态。一种是自然的变化,顺着传人的思维和时代环境的变化,适应百姓的需求而变;还有一种变是外力的变化导致的;第三种变,既是自然的,也需要主动创新。如何处理原来的传统和现在的审美需求的平衡,其中是重要的是选择问题。

何为传统,艺术家们早有定论:所谓传统,“传”是传承的意思,“统”则是指纲纪、准则。两个字联接起来,传统是历史久远,世代相传,攻守一定的准则规范,取得了共识的某种形式,及其风尚。然而,随着时代及客观条件的改变,它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和发展。我们知道,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音乐中,旋律艺术是占主要作用的。尤其对有着线性音乐思维和审美习惯的中华民族来说,旋律更是有着独特的重要地位。我们祖先和一辈辈民间音乐家们在用音乐的单线条表达乐曲的风格特色、思想情感、乐曲结构等方面,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可贵的文化遗产。无论是动听的旋律,高超的技法以及发挥乐器的音色个性,韵味曲风上,都是令人叫绝惊叹的。因此,民族音乐理论家田青先生说:在收集民间音乐时,一定要原型地保存,强调全息式保存,就是在强调它们曾有的原汁原味。如何使民族乐器的传统技艺薪火相传,如何使民乐传统和传统曲目得以保存和传承,既是今天民乐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对“口传心授”的研究是既旧又新的课题。所谓“旧”因为它是过去的一种传统;所谓“新”是现代赋予这种研究的新理念。以往,大多数艺人没有什么文化,主要靠“口传心授”,鲜有文字或其他媒质留存。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艺人、戏曲、说唱演员,不仅社会地位有所提升,且对他们的演奏、演唱经验和艺术成果也倍加关注,他们许多“谈艺录”“回忆录”也相继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这些就是他的“口述”记录,也就是民间艺人们的另一种“口传心授”。

戏曲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它传承千年,其多姿多采的剧种,风格各异的音乐特色,写意的美学原则以及艺术的表现手段,使其魅力无穷。

艺靠人传。戏曲和曲艺的传承,发展也有自身的模式和途径,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的模式是行业人才培养的传统机制。尤其曲艺没有固定的教授方法,很多传统曲目没有底稿,完全靠老师的口传心授,加上表演当中的经验和积累,经过几代人的流传和完善达到经典。戏曲的“口传心授”强调的是“传递与点拨,灵感与创新,学习与开悟”。被戏曲理论家们称为这是一套“没有理论体系的完美体系”。所谓传承,离不开长幼之间的言传身教。传承“传”的是历史,“承”的是未来。

戏曲音乐的发展也在与时俱进。君不见,用唱腔编写的京歌,受到人们的欢迎,用曲牌创编的器乐作品如民乐合奏京胡领奏的《夜沉沉》《京调》板胡独奏《秦腔牌子曲》,笙独奏曲《晋调》等等,更是成为舞台上的长演的保留曲目。这些曲目已从唱腔、曲牌进入到发挥乐器性能的编配方法,从可唱可奏的旋律结构,提升到一种纯乐器技巧表现的水平。这些曲目已由口传心授上升到精品行列。正如理论家们所说:对传统的思考使我们总结出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当代的现代艺术,当经过时间的改变和沉淀,都必将成为传统艺术。传统艺术更是一种精神,是世代相传求索和创造精神,如同血液,奔流在我们血管,生生不息,传统是沉积的现代。笔者认为,只有将传统艺术形式与当代精神相结合,形成独特而鲜明的时代艺术样式,才能成为民乐艺术延续其生命力的有效方式。今天我们强调在传统文化自信的语境下,如何激活民族音乐发展,使其在活态传承钟,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了有志之士不断思考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是落后的,随着民间艺人逐渐离世,很多好的声腔和表演方式与演出体验,都已经不复存在了,实在令人惋惜。依稀记得印度有一句格言:“一个诗人的死亡就是一座图书馆的消失”。君问两者谁重要?专家说,活态储存与书本知识是等价等衡的,同样重要,尤其在无法用文字表达的表演领域与声音空间,“口传心授”无可替代。

结语

传承是一种信仰,嬗变是一种力量。民乐的传承不仅是活态传承,还必然要与时俱进。对于习艺者来说,口传心授不只是单纯复制技术,“守成法而不拘泥于成法”,更需要用心体悟先师的艺术思维,民间智慧,在不同演奏家的既定风格范式中融入自己的理解与创造。这正是体现了艺术家的现代艺术精神。

民乐既要保持口传心授的传统,更要有与日俱增的新创造。总之,在继承中国传统音乐中,“口传心授”在今天仍有着安生立命的重要意义,在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民族乐器民乐乐曲
想和你们聊聊民乐
新时期高校民族乐器教学体系的构建
民乐国祥
陈欣若和他的《色俱腾》——为九位民乐演奏家而作(下)
从“洋琴”到“扬琴”——探究民族乐器扬琴的中国化演变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中国民族乐器(之十五)笙
中国民族乐器(之十四)雷琴
悲伤的乐曲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