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兰
(黄山学院 学生处,安徽 黄山 245000)
湖南省作为武陵山区一部分,在“同心温暖工程武陵山区助学项目”基础上,根据湖南经济特色和发展方式,建立了本土化的湖南“一家一”项目。该项目立足于“资助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方”,创新结合政府与企业、捐资与就业、搭建平台与创立机制,做到“治愚”和“扶智”相结合,不仅让受助学生“站起来”,而且让其“走的远”。项目自2012 年开始实施,截止到2019 年8 月,与省内123 所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共资助22000 多贫困学子,2016 年作为教育精准扶贫重点工程纳入《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规划纲要》,并于2017 年在新疆吐鲁番市启动,项目不仅有助于推进湖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更助力我国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中国梦。因此,在我国扶贫工作今后长期和整体布局中,值得给予该项目特别关注。
笔者于2018 年随机选取四所湖南“一家一”项目受助学校,对受助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别是: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慈利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和炎陵县职业技术学校。调查对象为402 名在校受助学生,分为200 名中职在校受助学生和202 名高职在校受助学生,共发放问卷402 份,回收有效问卷402 份,问卷回收率100%。问卷分为基本情况、满意度以及开放式问答三部分,本文主要根据第一部分的调查结果,探究湖南“一家一”项目的特点以及实践。
扶贫工作一直是我国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2011 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颁布,其中第十条指出,中央决定把武陵山区等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今后十年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场[1]。湖南部分地区作为武陵山区的一部分,也将成为今后十年脱贫扶艰的重要战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 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中都对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性进行明确的定位。职业教育应主动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2019 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 号)文件中,更是强调了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提出各种扶贫措施,如加强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残疾人的职业教育政策;并针对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困难学生开展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2]。
以长株潭为核心的城市群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湘南地区凭借天然的优势承接产业转移;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围“水”而成,具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大湘西武陵山片区是我国扶贫攻坚示范区。四大板块因区域、自然条件、交通便利程度,资源分布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导致湖南省板块经济发展差异凸显。武陵山区作为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聚居了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由于民族不同,文化存在一定差异,而且交通闭塞。因此武陵山区扶贫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是湖南省经济全面发展的关键点。
中华职教社于1995 年启动“温暖工程”项目,项目秉承“为国分忧、为民效力、急人所急、雪中送碳、灯亮一盏、光洒成片”的指导思想[2]。自项目启动以来开展各种项目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于2012 年开展温暖工程武陵山区助学项目,选取一批优质的职业院校作为项目实施学校,以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为帮扶对象,采取“三补一包”(补助被帮助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书本费及包就业)的方式,实施“2+1”培养(2 年在校学习,1 年顶岗实习)模式,打造“职业教育+就业”渠道,助力武陵山区贫困学子完成学业,顺利就业。
湖南省作为武陵山区一部分,在“同心温暖工程武陵山区助学项目”基础上,根据湖南省经济特色和发展方式,建立了本土化的湖南“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 号)提出: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和经济的结合点,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社会性、专业性、实用性和生产性等特点。体现在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上以就业为导向,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目标上培养技能、技术型人才;在专业设置上以市场发展为驱动力;在培养方式上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在发展途径上校企合作、产学合作。这些特点涉及民生,关系就业,要求职业院校的学生不仅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还要求学子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面对毕业、就业充满自信。概括而言,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立足于职业教育自身特点,在办学方针、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培养方式及发展途径上结合市场发展要求,促进职教学子掌握知识和技能,凸显职教学子的就业和发展优势,为职教学子独立自主脱贫脱困提供最佳帮助。
帮扶对象选择上,打破建档立卡、低保户的局限,扩大申请群体,符合要求的学生可主动申请,学校审核。包括残疾、因学致贫、因病致贫的学子,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帮助特殊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学习,掌握一技之长。对象选择上践行男女平等原则,调查对象中女生占比44%,数据显示项目尊重女性,鼓励女性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生活,保障女性的合法权益。
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是教育本身的事,还需要与产业、行业、企业的发展合拍[4]。专业设置考虑全面,融合经济与市场因素的基础上,重视职业教育文化传承的作用,同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调查的402 名学生中,共有43 个专业,专业既符合市场发展需求,也关注文化传承。并且合作院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关注受助学生心理发展,做到扶智与扶志相结合,从根本上改变“等、靠、拿”等依赖心理。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5]给予贫困学生一技之长。合作的职业院校拥有强大的师资、教学设备完善、实训场地规范安全、专业过硬,校企合作为帮扶学子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体现了项目设计上的“同心”,实施上的“同力”。
创新资金来源方式,结合网络发展,在传统资金筹集基础上,借助“互联网+”平台,探索“互联网+职业教育”扶贫新路径。2017 年创新“互联网+公益众筹+职业教育”方式,首次尝试就获得68 次捐助。资金的来源、资金的使用、受助学生公示等信息以湖南中华职业教育社网站(www.hnzhzjs.com)为平台,建立受助学生信息管理平台,坚持一个入口多个出口,管理人员汇总信息后进行网上公示。同时创新退出替补机制,精准落实资金使用,充分利用资源。项目组在湖南省原有的制度基础上为“一家一”项目量身制定3 个文件,让项目有度有依、有度必依,违度必纠。
3.1.1 扶贫对象评选没有统一标准
湖南“一家一”项目实施之初,牵头单位、组织单位以及项目办公室和参与单位对该项目的实施量身打造了实施流程和管理办法,以保证项目实施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该项目为最大程度地帮助受助对象,扩大了受助对象选取范围,符合条件的学生均可申报,由教师审核后进行评选。对于评选团队没有明确规定,各学校甚至同学校不同班级评选主体不一。在申请学生家庭情况相似的前提下,如何选择没有统一标准。对于受助对象的具体标准由学校商定,负责教师处理方法不同。评审主体、评选标准没有统一要求,必然存在隐患。
3.1.2 关于项目的主题活动不足
“我们在开班时候会有一次集体的讲座,之后就没有什么统一活动了。很多学生就心安理得的拿助学金,觉得很容易,没有很大感触。”“我对项目不是很清楚,只是每个学期能拿到1000 元的助学金。”“项目是由什么单位组织的,我不是很清楚,不好意思。”这些来自毕业后受助学生的访谈回答,显示了受助学子对项目的无知。
近些年来项目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获得更多的社会帮助,资助班级越来越多,仅2017 年获得资助开设项目班级50 多个,所以项目办公室精力有限,因此出现了访谈中学生提到的现象。没有参加活动的受助学生对项目的帮助印象没有那么深刻。
3.1.3 就业关注不均
“助学就业”涵盖项目的主要目的,既关注受助学子学业,也关注后续就业引导,最终达到自主脱贫。该项目的资金主要依靠社会力量以及政府支持,集社会各界力量。捐助团队把资金交由项目办公室,然后由项目办公室统一安排开班分发。其中不同的捐助团队对于项目受助学子后续发展有不同的安排,企业不仅捐资学子完成学业,还可利用本身的资源为受助学子提供岗位实习,并且为优秀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如“民建·你好漂亮班”“民革·丰惠肥业班”等。而一些爱心人士及团队捐资助学的班级,就业机会相比企业捐资助学的对象则有所欠缺。
3.1.4 过程管理中宣传针对性不够
湖南“一家一”项目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如:中华职教社官网、湖南省中华职教社网站专栏、三湘风纪网、湖南教育政务网、微信公众号、项目学校官网、湖南“一家一”项目介绍书籍等手段,另外还有一些传统渠道,如项目学校公示栏、文件、中华职教社社报等。宣传渠道广泛,大家可以寻找到项目的所有信息,包括资金来源、资金去向、受助学生信息以及申报条件和流程等,但宣传渠道的前提是知道此项目。
对项目进行宣传的时候缺乏对贫困地区贫困学子信息来源的考虑。贫困学子在没有网络、没有社报的情况下无法得知该项目,调查访问中大部分受助学子表示,到项目学校之前不知道这个项目。笔者就此问题对三一职业院校的中职和大专各100 学生进行询问,了解到学生并不清楚湖南“一家一”项目。原生学校没有宣传,学生没有关注过相关网站,所以很多符合帮扶条件的学生无法得到帮助。
3.2.1 为受助对象选择制定标准,分层级帮扶
受助对象的识别是精准帮扶的重要一步,湖南“一家一”项目扩大受助对象选择范围,给予更多学子机会。扩大帮助对象意味着评选更加复杂,受助对象的选择由项目学校执行,每个学校标准不一,重视程度不一,执行力度不一,因此需要把选择标准量化,评选过程统一化。既不局限于原生家庭各种困难户的标签,也不错过孤立无援的贫困学生,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评选。制定评定标准,完善评选过程应组织牵头单位、组织单位、参与项目学校以及项目办公室共同参与,在制定标准的同时根据贫困程度不同划分贫困层次,并对项目实施学校监督员进行培训,让监督员明确精准识别的重要性,强调工作的严谨性,根据评选标准的程度进行对应资助。
3.2.2 多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湖南“一家一”项目的开展不仅要帮助学子完成学业,还要关注学子的心理发展,对于项目心怀感恩,对于社会心怀感德,对于未来心怀希望。因此项目应多开展主题活动。项目学校作为项目前沿阵地,学校应多组织项目主题活动,如开展主题班会,组织受助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带领受助学生观摩资助的就业单位等。受助学校之间相互联系,建立受助学子交流会。湖南“一家一”项目办公室作为组织活动的核心单位,应恰当的组织项目主题活动,如主题征文比赛,受助学子技能大赛等,提高受助学子参与度。
3.2.3 多方面关注就业机会
目前除企业帮助的学子外,湖南“一家一”项目对其他学子后续就业引导缺乏。基于此,学校可以分阶段开设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创新创业课程,并邀请优秀校友回校讲演;为受助学子提供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MBIT 个性类型测试等职业测试,并针对测试结果提供职业规划咨询,为受助学子提供正确的引导,顺利就业,达到项目助学和就业的目标。此外湖南“一家一”项目办公室可以建立受助学生联系群,负责教师定时在群中发放一些就业信息,毕业的受助学子、爱心企业、慈善机构以及各个群团组织可以发放就业信息,从而拓宽受助学子就业信息渠道,掌握第一手就业资料,提升不同受助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从各方面均衡学生就业发展机会,保证受助学子顺利就业。
3.2.4 针对贫困地区接收信息渠道进行宣传
湖南“一家一”项目应在原有的宣传渠道基础上针对贫困学子接受信息的途径,针对性的开展宣传。贫困学子大部分源自农村,因此项目宣传应抓住重点,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宣传力度,责任到村、到人,村级干部需全面了解帮扶政策,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给予建议,有符合条件的家庭应全面讲解项目;项目办公室可在受助学子中选择“项目宣传大使”,利用假期回乡宣传;学校宣传不局限于项目学校,应向下延伸,扩大宣传范围,囊括普通中学,争取做到不因信息闭塞而让学生失去求学机会。项目办公室编写的宣传书籍,应扩宽发放对象,并且可以组织项目学校对受助的在校学子进行统一学习并开展一定的活动,让受助学子对项目意义理解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