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思政”教育中大学生使命与担当意识培育

2020-02-22 21:54顾恩平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思政意识政治

顾恩平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思政部,安徽 滁州 239000)

当前,信息时代已进入到“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新阶段,不仅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广泛深入的影响,而且对教育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如何运用“微思政”教育培育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意识,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1 相关概念

1.1 使命担当意识的内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1]由此可见,使命的本质就是任务与责任,但不同于一般的任务与责任,是高级形态的任务与责任。使命意识是作为行为主体的人在对所肩负的任务和使命高度认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矢志不渝、坚定不移并且一定要达到目标的自觉意识和精神状态,并且在这种意识支配下下付诸自觉行动。使命意识具体表现为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担当意识等。担当意识作为使命意识的具体表现,是较高层面的使命意识,是在高度认同的基础上,动态地付诸自觉行动,强调的是怎么做,体现的是敢于实践。

1.2 “微思政”的内涵

“微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微产品,是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其最显著特征就在于“微”,但“微思政”的“微”不是“微小”,而是借助如微信、微博、微电影、微生活、微课程等各种“微媒体”,从微观视角出发所实施的一种即时渗透的思想政治教育。它看似随机随性,实为精心设计,以一种更加灵活、细腻、亲近的方式与大学生接触,激发其学习兴趣,其内容会涉及思想、道德、心理等教育的方方面面,更加体现情感关怀,以学生体验为教育的核心内容,使人回归为一个真正的人[2]。

2 “微思政”教育背景下培育大学生使命与担当意识的必要性

2.1 是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应对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的需要

一方面,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为推进高校网络思政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一是有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以感性形式传播给受众,使受众于无形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开拓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并赋予其全域性、全程性、全景性特征[3]。二是有助于共享和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打破了过去相互封闭、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促进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跨地域、跨校际交流合作。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第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挑战。网络空间海量的信息、数据,既能够向大学生传播正能量,有助于弘扬真善美,明辨假恶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意识,进而付诸行动,形成“正能量-正确价值理念-正能量”的良性循环;也可能成为传播负能量,特别是“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泛娱乐化等错误思潮和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途径[4]。第二,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力的重要考验。一段时间内,由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未能科学认识、全面掌握网络话语,不了解受众的话语体系,出现话语鸿沟,导致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一度出现“话语失态”,暴露出一些高校网络思政关注度不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实践能力及技术水平不足等问题。

2.2 是塑造健全人格,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的需要

爱因斯坦在其《论教育》一文中曾提问:教育是要培养“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还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多关注大学生的精神(思想、道德、情感、意志、品格)世界,在教育中充分体现人文意义和生活意义,使教育对象主动接受并逐渐清除其思想中的实利主义、实用主义、消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毒素”。要通过培育大学生使命与担当意识,塑造健全人格,使大学生成为一个不仅具有健康的体魄、精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更有健全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的和谐发展的人。

2.3 是提升大学育人水平,提高办学质量的需要

随着中国高校由偏重数量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向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各高校更加注重把提高学生人文综合素养与专业知识技能相结合,注重育人与育才相结合,整体提升育人水平与办学质量。在此背景下,培育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意识,一方面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互联网的进一步冲击,对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青年学生而言,可以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不良信息的影响,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培育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意识,并将其进一步内化为学习的动力,可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使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意识,对于克服某些大学生消极厌学情绪发挥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可以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去,进一步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整体提升大学育人水平和办学质量。

3 “微思政”教育背景下大学生使命与担当意识培育路径

3.1 宏观层面:强化顶层设计

3.1.1 明确任务目标

“微思政”教育背景下培育大学生使命与担当意识,一方面,高校作为育人主体,要明确扛起育人担当,培育具有心系民族、国家与社会的崇高理想的合格公民,切实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明确个人成长的目标,切实担负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赋予自己的专业知识以社会价值,使外在强制的社会责任规则内化为自己的需求,从而达到自律自省的目的。

3.1.2 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

政治维度决定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要组织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高校需要建立由校级领导担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协同负责实施的工作格局。

3.1.3 打造素质过硬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队伍

这是做好大学生使命与担当意识培育的重中之重,要着重从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能力素质三个方面进行选拔和培养。首先是政治素质要过硬可靠,能忠诚于党和人民,政治立场坚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其次是业务要精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应着重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高校辅导员优秀骨干和网络技术骨干教师组成,并选择针对性的内容和专业培训人员进行系统的持续不间断的培训。再次,能力素质要强。队伍应具备熟练运用新媒体技能和大数据的应用能力,能整合呈现新媒体巨量信息资源,并能及时鉴别、筛选、截流负面信息,以监督和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5]。

3.2 中观层面:搭建新媒体集群平台,发挥平台集群效应

3.2.1 建设基于超星学习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课堂

作为新时代培育大学生使命与担当意识的重要阵地。要发挥好思政课育人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必须抓好课堂教学,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提升教学质量。构建适应“网络原住民”特点和需求的智慧课堂模式,增强思政课亲和力和针对性。“智慧课堂”是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的,支持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应用的智慧、高效的课堂[6]。“智慧课堂的核心特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慧化。”[7]基于超星学习通构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课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师生或生生之间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互动,为开展个性化教育提供了可能。

3.2.2 建设培育大学生使命与担当意识的高校“微思政”工作平台

在“微思政”教育背景下,重视和加强高校主题网络平台建设,用好微信、微博等新媒体,采用贴近大学生的“网言网语”传播主流政治意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传播社会正能量。为大学生建立一个公开发言的话语互动平台,倾听大学生的心声,并由专人为大学生解疑答惑。同时,平台可及时将大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反馈给教师,让教师在课堂上再做深入解读和分析,实现线上线下沟通,提升大学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作为展示新时代大学生精神风貌的重要宣传窗口,高校“微思政”工作平台通过服务广大学生、引领广大学生,传播积极健康向上信息和文明理性表达意见,有效发挥“微思政”平台的思想引领、舆论导向、服务育人、效果反馈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3.3 微观层面:把握四个维度,丰富教育内容

3.3.1 国家的使命与担当意识——明大德:爱国精神

要强化国史国情世情认知。首先是要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讲好中国故事。既要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党史国史,又要结合社会热点,给大学生及时讲解世界及我国面临的新形势和新变化,全面准确地了解一个全面、开放、自信、发展的中国,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热爱、尊重自己的国家。其次,发挥好通识课协同育人作用。如开设“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等尔雅通识课,可以加深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开设“文化地理”等尔雅通识课,使学生充分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提升国家领土、主权意识。再次,抓好专业课教育。立足学校专业特点,如让康复专业学生选修“中医药文化与智慧”“中医思维解析”等课程,不仅使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而且将国家意识教育融于课堂教学当中,让专业课也具有了家国情怀,不仅培养了大学生健全人格,而且实现了高校社会服务的职能。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要充分把握大学生的多元、多层次的道德需要,不断培育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感。首先爱国情感的培养要形成良好氛围,通过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公正平等的校园氛围或班级氛围,使学生共同参与学校或班级相关规则制定而培养集体责任感,在形成集体主人翁意识的过程中培养国家主人翁意识。其次爱国情感的培养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利益观,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提高爱国践行能力。通过实践体验认识真实社会,了解当前国情,引导学生养成自觉自愿的爱国行为,是培育大学生国家意识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是开展校内实践活动。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给学生讲校史故事,一部学校的历史往往就是一个国家、社会历史的缩影,观校史可明国史,这应成为入学新生的必修课之一。重视国家重要纪念日、中国传统节日,依托班会、团会、团课、党课等开展主题活动,提升大学生国家情感的体验。另一方面,是走出校园,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实践教学,祭奠敬仰革命英烈,了解英烈事迹,了解国史国情,提高爱国热情,养成自觉自愿的爱国行为。

3.3.2 社会的使命与担当意识——守公德:参与社会建设、维护社会秩序、规范社会行为等

高校的重要使命和职能之一是服务社会,在专业培养的同时,鼓励大学生越来越多的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可以使学生开拓眼界,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体察民情。大学生不仅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者,正逐渐转变为领导者和组织者。高校要为大学生搭建了一系列“微思政”教育平台,并把“微思政”教育融入其中,利用网络平台实时发布志愿服务信息,使大学生能够更多更快捷地积极参与到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等相关社会实践活动中,引导大学生有序开展各种志愿公益服务活动,提升了专业技能和社会的使命与担当意识。

3.3.3 职业的使命与担当意识——“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Craftsman' s spirit)在本质上是一种职业精神,主要包括:爱岗奉献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益精神、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专注精神,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以及专业、严谨、细致、执着、耐心等精神品格。首先,“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道德。作为职业道德的“工匠精神”内在包含着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无私奉献、一丝不苟等道德规范,要利用大学一二年级,以思政课为主阵地,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能力。要以培养大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益精神和着眼于细节的专注精神为追求,以专业技术的高标准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开设系统的职业课程,加强专业技术的学习、专业能力与素质训练与拓展,培育“工匠精神”所需的“技术技能”。把工匠精神所凝结的“专业”“敬业”“精业”“创业”的精神贯穿于职业教育之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学生的学以致用、知行合一。[8]再次,“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品格。“工匠精神”中所蕴含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丰富精神品格,是中国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尤为重视提高学生的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精神和担当意识。

3.3.4 个人的使命与担当意识——严私德:家庭责任意识

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人是组成家庭的基本因子。家风是道德教育的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场域,强化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教育,形成良好家风,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首先,是要提高大学生对家庭责任重要性的认识。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现在要担负起的为父母、为家庭分担任务,学会感恩,减轻父母压力;将来在自己组建的家庭中的责任担当则必然是处于“主角”地位上的“主责任”。其次,要丰富大学生家庭责任教育的内容。针对当前大学生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生命责任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婚恋观教育、人生观教育等,培养学生养成“反求诸己”的个体道德、“孝悌仁爱”的家庭美德、“推己及人”的社会公德等。再次,是创新大学生家庭责任教育的形式与方法。一是注重运用典型示范的方法,以优秀家风典型事例教育学生。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使教育形式个性化。三是借助新媒体手段畅通学校、家庭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机制。

4 结束语

大学生使命与担当意识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辩证统一的基本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是国家责任、社会责任、职业责任、家庭责任和个人责任等的统一体。处于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要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着的使命与责任,要努力把使命与担当意识的养成作为自身成长发展的动力,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

猜你喜欢
思政意识政治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