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能否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质量如何,这与学生本人的思维水平和思维习惯有关。明代学者陈献章在《论学书》中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有疑有惑,便能出现“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口欲言而未能之貌”的情形,由此可见,生疑、发问很重要,尤其是能够在“不疑处有疑”,这就要看学生的“眼力”了。学习认知有不同的层次,课堂提问也包括不同的认知层次。低认知层次问题引起的是初级的心理活动和认知过程,高认知层次的提问引起的是学生的高级思维过程。
第一重境界:有疑之问
“有疑之问”通常指的就是不懂就问,是学生提问的基础境界,一般来说,是与其知识水平相对应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有疑之问”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要让学生有随时提问的自由,让学生敢问、乐问,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疑而问”是最基础的提问境界,教师可以提醒或引导学生“有疑而问”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鼓励学生提问,对于好问、善问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但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问”的前提是“学”,要先“学”后问,自己学过之后还有“疑”的则坚决要问,所有的“疑”都必须以思考为前提。
其次,“问”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层次性,要根据所学提问,可以有所拓展,但不能海阔天空、天马行空,什么都问,注意“有疑之问”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探究价值。对于不太会问的学生,教师可以教给他们“善问”的方法,提高学生问的质量。教学艺术的关键点就在于能从学生随时提出的问题出发,让课堂教学有合理的逻辑架构。
教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有学生提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作为课文的开头显得有特别的深意,作者为什么要以这句话做开头呢?这就是个好问题。教师可以将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作为切入点,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寻求答案。从学生的这个问题进入对文本的探究,引领其他学生一起进行思考会更自然,这种教学方式的逻辑起点显得更合理。这样的“有疑之问”就是有价值的。语文学习过程只有由一个又一个问题串联而成,思想的碰撞才能绽放出绚烂的火花,环环相扣的有质量的提问与对问题层层深入的探讨才能使语文课堂精彩纷呈。“有疑之问”这一境界让学生求知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第二重境界:有异之问
“有异之问”是学生在“有疑”的基础上进行提问的进阶境界。从字面上理解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发现,有属于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见解,并把自己这种有别于他人的见解提出来与教师和同学共同探讨。这里的“有异”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同意他人的看法,但自己还有新的想法,求证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二是不同意他人的见解,提出对他人见解的“可疑之问”。三是除了产生对他人见解不同的意见之外,自己还另有想法而提出独特的个人见解,并与同学们讨论。
有争议的声音是语文课堂上最美的声音。在争议中见仁见智,可以激活思维,深化理解。有些文本是有多元理解的可能性的,如李清照《声声慢》里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一句,有的学生对“黄花”这一关键意象提出了有异之问:究竟是指花还是指人?“黄花堆积”是指花儿凋零满地,还是指花儿绽放,花团锦簇?于是学生在热烈的讨论声中对这一句话就有了两种理解:一种是理解为,菊花凋零破败,满地都是,受损严重,惨不忍睹,以致连爱花惜花的女词人也无法拾掇了;另一种理解是,词人身世可怜,孤苦伶仃,纵然此时是重阳佳节,菊花盛放,可是词人却无人共赏,无人倾诉,哪会有心思去采摘、欣赏呢?品味词人深沉、复杂的情感时,知人论世,入词入境,入心入情,不同思想的碰撞让学生变得更有智慧,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机。
要想让语文课变成有趣的语文课,就要杜绝用同一个标准和目标将鲜活的语文掐得死死的,重点还是要回到学生身上。教师对于学生的这种开放性发散式思维要予以鼓励,虽然学生提出的某些问题或想法不一定正确,但这种善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并勇于表达自己独特见解的精神应该得到好好呵护。
第三重境界:求新之问
“求新之问”是学生经过“有异之问”阶段最终达到的最高境界。是指学生在“有疑”、“有异”的思考后能进一步深入探究,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这一阶段主要的智力过程是求异创新,属于有深度思考的境界,它与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相映衬,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主动求知的热情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但拥有“求新之问”之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会阅读、思考、提问,然后一起提出、讨论、解决问题,思想不断地碰撞,才能在进一步研究问题的循环中提升自己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言语能力和文学综合素养。
有些善问的学生能于细处深挖问题,发现优秀的文本中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深藏着的文学密码,而后,从明白处和矛盾处突破,进而发现一些看似矛盾、夸张、反复出现的文字和意象,再于留白处、无用处、不合理处质疑,进而察出文章深意,此时,他们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文学素养不知不觉地得到了提升。作品的留白艺术是最常见的,也最容易引发学生的求新之问。
譬如文言课文《烛之武退秦师》的第一段,看似运用极简洁的语言交代了烛之武退秦师之前的局势:“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但细细深思,此处存有这样的“求新之问”:“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这一句是不是多余的一笔?结合后面的文本进行探讨,学生就会发现烛之武“夜缒而出,见秦伯”,并且最终能说服秦伯退兵助郑恰恰是因为晋军和秦军分驻两处,互不相见,这一夜所有的军事行动都紧锣密鼓秘密地进行着,而晋军对此一无所知,郑国才会有一个与开头剑拔弩张的局势截然不同的结局。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是说学生如果还达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教师就不要去开导他;还没达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整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了孔子所说的这个道理,高质量的提问,在关键时刻提出时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好的语文课堂,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有效思维的长度、有价值思维的厚度、深度思维的力度。语文课堂上,追求三重提问境界,表面上看是一种课堂活动,本质上则是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显“山”露“水”。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有疑而问”,善用学生的“求异之问”来架构课堂,善于借助“求新之问”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