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人来说,爱是心头上最红的那颗朱砂痣,珍爱至极。爱又是遥照高楼的明月,只能感受却不能拥有。中国人可能还是会指着天上这一轮明月说:“月亮代表我的心。”这个例子恰好印证了象征的定义,也恰好说明象征与比喻的区别。
象征中的象征体都是具体的,被象征的本体,都是抽象的。比喻中的喻体和本体通常都是具体的。象征讲究象征体与本体之间的“神似”,而比喻只讲究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形似”。象征是着眼于全文的构思,是文章技法,象征也有用于文章局部的,但它至少是文章的一个层次,属于文章局部的表现方法,决不会是一个单句。而比喻则通常是以句子的形式存在。
以《永远的门》为例,在江南古镇的一个小杂院里面住着八九户人家。其中有两户常住人口是一个单身汉郑若奎和老姑娘潘雪娥。他们俩经常会在院子里相遇,但是他俩仅仅是很平常地彼此问好。潘雪娥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子,在鲜花店工作。郑若奎是一位缺乏天才的工作负责而又很拘谨的画师。他外表长得很像个老头,但是作者着重写他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写这双大眼睛里闪烁着年轻的光,也闪烁着他的渴望。那么,他到底渴望什么呢?郑若奎每天回家的时候常常会带来一束鲜花,并且他总是把鲜花插在一只蓝的透明的高脚花瓶里面去。他没有串门的习惯,但是他会到井边去洗他的高脚花瓶,会给花瓶装上井水,极小心地把花瓶捧回他的屋子里去。屋子里其它东西都蒙上灰尘,但是那只花瓶总是被郑若奎擦得一尘不染,花瓶里的水总是清清冽冽的,花瓶上的花也总是很鲜艳地盛开着。全院的人们非常渴望,郑若奎捧回来的花有一天能够在他隔壁的房间——潘雪娥的房间里出现,但是一直都没有。有一个坏消息传来,郑若奎在单位作画的时候,因突发心脏问题去世了。潘雪娥给他送来了一只大大的缀满了各式鲜花的一个花圈。又过了几天,潘雪娥匆忙搬走了。
还是以《永远的门》为例。人们在给郑若奎整理遗物的时候,发现他虽然去世了,但是那个花瓶一直还在,而且花瓶被擦拭得干干净净,花瓶里还有一束白菊花,也没有枯萎。但是当人们搬开一个书架,发现后面竟然藏着一扇门!人们气愤起来,有一种不能言明的愤懑:原来他们俩早就暗中相好了,只是人们被蒙在鼓里。然而,当人们伸手想去拉这扇门的时候,禁不住“哇”地一声喊出声来,原来这是郑若奎画在墙上的门。每次读这个故事时总是特别感慨。在故事中,花瓶这个象征物出现了三次。第一次出现,是郑若奎每天回家时总是把鲜花插在一个蓝的透明的高脚花瓶里。郑若奎把鲜花插在花瓶里到底有什么寓意呢?让我们来研究一下花语,玫瑰的花语就是爱情。郑若奎那么精心地呵护花、养护花,包括他后来到井台上去洗花瓶,再包括后来写他家里蒙尘很多,但是花瓶始终干干净净,都能看出来郑若奎对爱情是有很深的渴望的。花瓶、鲜花又和潘雪娥联系在一起,因为潘雪娥是在花店工作的。其实,郑若奎的这种行为就是想给大家暗示,他含蓄地表明是在喜欢潘雪娥,但是无法表达。邻居们也全部能看出来,读者,包括你我也能看出来。
继续回到文章,郑若奎是一个很拘谨的人,他心里有一扇门,这扇门使得他不敢去跨出这一步。我们也像文章里的人们一样,理解了郑若奎对潘雪娥的情深,但是潘雪娥对此是如何反应的,我们是不知道的。郑若奎去世后,那只大大的缀满了各式鲜花、没有挽联的花圈是潘雪娥送的。潘雪娥为什么没有写上挽联,或许是因为内心的情感太过深切了,那种情感无法用言语表达,或许是没有情感,但是,潘雪娥对郑若奎的情感到底怎样呢?我们心里是有各种各样的疑惑的。人们去整理遗物的时候,发现花瓶里有一束白菊花。到这个时刻,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潘雪娥也像郑若奎一样,也用情很深,对郑若奎是有情感的,但是她的心里也有一扇打不开的门。这扇门,隔住了她和郑若奎。文章最绝妙的地方在于最后,人们翻开书架时的同情化为愤懑。这个时候小说表现的人们的情感其实很值得大家去探讨,人们怎么不希望他们在一起吗?为什么当他们真的在一起的时候,人们反而会愤懑呢?什么原因?我们要去深深地去思考一下。
结局已经出现了,这个结局就是大家希望的结局,但是人们反而不高兴,到底是为什么呢?联系小说开头的社会环境描写,这是一个普通的很古老的院子,这是一个古老的平屋,格局多年未变,虽然房内的现代化摆设是愈来愈多见了,但是人们的心依然像原来一样,有一扇封建的门,是一直关闭着的。
这是一篇非常好的运用象征手法的文章,花瓶这个象征物是贯穿全篇的,这是象征和比喻的区别。考题中就以此设题,考查文中花瓶的作用,相信你听了我们的讲解,也已经会作答了。这篇小说的最后一道题是小说的标题“永远的门”的含义。此刻我们也非常清楚地知道,这个门不仅指具体的郑若奎画在墙上的门,也指郑若奎和潘雪娥两个人之间的那扇心门,也是人们心中的那扇带着封建意味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