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晶斐,张文学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2206)
礼文化是古代社会维系国家和家族的纽带,也是人的立身之本。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与此所伴随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也给人们的道德原则和精神生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挑战。随着对道德滑坡现象的日益关注和重视,准确研判传统礼文化的当代价值,重新挖掘和认识传统礼文化精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形成与现代化相适应的伦理规范体系,对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和发展,对实现以礼治国的现代化转型以及维系现代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从春秋时期起,人们就开始意识到礼之义、礼之本重于礼之数、礼之文,礼仪虽然属于礼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礼节仪文并不等于礼,礼的内容远远重于形式。关于礼的本质的阐述,大体可以总结概括为理、敬、义、信四个方面。
理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蕴含的理性思想与行为规范。《礼记》云:“礼也者,理也。” 尽管历代思想家对理的理解不尽相同,但通常是指道理或事物发生发展的必然性,亦指常理或天地自然间的真理。以“理”释“礼”,说明礼是合乎道理和事理的行为。一方面,古人认为礼的具体行为规范和准则的制定要遵循自然的规律。《礼记》曾有类似的表述,如“故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夫礼,先王所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古人基于天人同构的思想,制礼的过程中遵循“礼法自然”,以天地间固有的自然秩序演绎社会之理。由此可知,礼的具体行为规范和准则根本上是自然之理在人类社会中的具体作用方式和表现。另一方面,礼是人类理性的表现。《礼记·冠礼》指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人行礼义,是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即人有理性行为。从思想上说,礼是人类思维的产物和智慧的结晶;从行动上说,礼是人们的情感约束和行动规范。所以在中国先贤们眼中礼文化与理性是相通的,符合礼的行为也合乎理性,理性蕴含在礼文化中。
敬是礼的根本精神。《礼记·曲礼》云:“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礼与敬是互为表里的统一关系,礼是敬的外在表现,敬是礼的思想根源。孔子指出:“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大戴礼·劝学》)礼必须以发自内心的敬为基础,没有敬的心态就谈不上礼,没有礼就难有立身之处。孟子指出,礼是关于不同等级之间的双向义务,“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孟子·万章章句下》)礼是不论尊卑长幼每个等级都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孟子在这里突破了礼文化中的尊者、长者为大的观念,主张尊贤的德性和道德自觉。荀子认为礼不仅是人内心情感的体现,而且恭敬的情感应始终如一,“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荀子·礼论》)所以礼是敬的象征,脱离了心中恭敬的“本”,礼就会失去其原本的意义。
义是礼内在的精神实质。一方面,礼只有在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所应用的对象适宜时才具有合理性。《礼记·礼器》云:“礼不可不省也。礼不同,不丰不杀。”先民在制礼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合乎时代环境,其次是合乎伦理,再次是根据不同对象而区别对待,再其次是合乎人情,最后是要与身份相称,所以君子行礼,应得理合宜,不可不慎。另一方面,礼和义具有相通的本质。《礼记·乐记》云:“礼近于义。”而义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儒家将人分为君臣、夫妇、父子、昆弟、朋友等不同的种类,又规定了每类人的行动准则与应尽之道,比如身为国君,应尽力实行仁政;身为人臣,就要尽力尊敬君王;身为子女,就要尽力孝顺父母;身为父亲,就要尽力对子女慈爱;与他人交往,就要尽力做到诚实。孔子将义视为一种高尚的德行,是每个君子应追求达到的人格理想,是礼内在的精神实质。
诚信是礼内在的心理前提。《礼记·礼器》云:“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忠信是礼的内在实质,得理合宜是礼的外在形式。没有诚信这个内在的实质,礼就不能成立;没有外在的形式,礼也无法施行。周公就曾提出,统治者应通过取信于民来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孔子主张“民无信不立”,一个国家要想巩固自己的统治,最致命的不是缺少军备和粮食,而是没有民众的信任,唯有取得民众的信任方能治理好国家;荀子的“故厚德音以先之,明礼义以道之,致忠信以爱之”(《荀子·王霸》),将道德、礼义和忠信联系起来论述治国方略,指出治国者树立道德标准是前提和根基,通过制定与执行礼仪来传达道义,具备了诚信的内在品德才能真正爱护百姓。总之,诚信是礼义之本,是行礼的必要前提和深厚基础。
传统礼文化崇尚“礼之用,和为贵”的价值理念,主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有序,是几千年来中国古代社会得以稳定发展的内在根据。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共生共荣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基础。首先,天人合一、礼法自然充分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实质。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说,中国文化“过去最大的贡献在于对天人关系的研究……中国古人认为人生与天命最高贵最伟大之处便在于能把他们两者和合为一。”[1]天既包括自然界意义上的天,也包括天命意义上的天。“天人合一”把人与自然看作是有机统一的共同体,认为二者是和谐统一、共生共荣的。君子立德有四合,要与天地、日月、春夏秋冬、鬼神相契合,不能违背天道的运行法则与自然规律。古代先民在“天人合一”思想观念基础上形成了礼法自然的制礼原则,先民们以自然作为制礼的本质和依据,充分尊重自然规律,体现了期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希冀。其次,“立中制节”是在明晰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用以规范和制约人们思想行为的基本准则。“立中”即追求适度与中道原则,制节指的是克制自己的行为,不要违背规律。老子认为人最大的灾祸是欲望膨胀而不知道满足,最大的凶险是放纵自己的欲望。倘若不知休止地向自然索取便会“中堕四时之施”[2]342,破坏四时的运行,使自然失去常性。周文王离世时嘱托武王,“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升网署,以成鱼鳖之长……”(《逸周书·文传解》)几千年前的先民们就已认识到人类应与自然协调发展,坚持“立中制节”的原则,否则就容易招致祸端。
自古以来,礼就被历代统治者视为治国安邦、维护国家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首先,以礼治国的前提是“正名”以“定分”,即匡正和确定等级名分。孔子在《论语·子路》中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强调了名和礼之间的密切关系,正名是进行礼乐教化和治理国家的前提条件,倘若名不正将导致社会的动乱。这里的“名”指的不是事物的名称,而是存在于社会等级关系中的名位和名分。孔子认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每个等级的人履行好自己名位的责任和义务,是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其次,实现社会的有序与和谐的关键是“分等”以“定序”,即通过把社会成员划分等级从而维护社会稳定。故荀子提出“维齐非齐”,即只有允许等差的存在,才能维护社会的平等,从而阐明了“分等”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合理性问题。荀子认为强弱高低不仅存在于自然界,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荀子·王制》云:“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只有坚持人与人之间的分异和等差,遵循礼仪,才能实现社会的齐一合群、不同而一。
需要指出的是,传统礼文化通过“正名”“分等”以实现等差有序的思想在维系古代社会秩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不同等级间尊卑贵贱的扩大,礼的发展偏离了它确立之初以人人平等为原则的发展轨道,一定程度上抑制和约束了民众的平等与自由,导致礼的极端化发展。如今,以往森严的等级秩序已经随着民主、自由思想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日渐淡化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在能力、知识、素养等因素基础上形成的身份地位的等差,即由权利本位、血缘本位向能力本位、素质本位转变,进而保证社会的稳定,平稳有序地向前发展,以充分发挥礼“经国家,定社稷,治国安邦”的价值和功用。
礼是个人自处和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相处之道。在古代礼学家眼中,礼的修身养性及教化功能是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关键所在。首先,儒家将修身视为提高自身道德自制力和端正民众行为的重要方式。孔子的“修身平天下”,强调修身养性对维护社会和谐和有序的重要意义。《礼记·冠义》云:“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有利于“化性起伪”(《荀子·性恶》),通过礼的教化,改造人的本性,提高民众道德素质和修养,使人内心平静理性,举止行为得体。其次,儒家将礼视为教化民众和引导善性的关键因素。《礼记·经解》云:“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自古以来,礼义就以教化民众为己任,以德化天下为目标。刑法和政令虽能约束民众的行为却不能使民心归顺。荀子认为无论君子还是小人本性中都有好荣恶辱、好利恶害的共同之处;而因后天接受的礼仪教化有所区别,所以有了善恶之别、高尚卑劣之分、君子小人之异。倘若不加以教化引导,就会使自然本性中的恶端成为社会的威胁。
传统礼文化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有效利用传统礼仪教育凝聚社会共识,吸收传统礼文化之精华,在礼文化的引导教化下修身养性,坚持礼尚往来、自卑尊人、推己及人等调和与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这对当下人际关系的处理和思想行为的规范依旧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3]在全球化与现代化背景下,新时代礼文化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既面临着艰难的挑战,也充满着发展与再生的机遇。
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渗透在今天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影响着我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礼文化通过在内容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在体系上构建能适应当今时代需要的社会伦理规范体系,在形式上依托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增强其时代表达,以实现礼文化的现代化更新与转型。
首先,在内容上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4]163。因此,保证传统礼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必须以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和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须从传统礼文化中汲取营养,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曾指出:“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5]7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涵养当代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取向、精神追求和行为方式。其次,在体系上要构建适应当今时代需要的社会伦理规范体系。对传统礼文化中腐朽的、当今已经不适用的部分进行摒弃,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形成与现代化相适应的伦理规范体系。据调查研究发现,当代中国社会“家庭血缘关系依然是伦理关系的自然基础、神圣根源和策源地,另外传统伦理型文化正处转型的两个新元素是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6]。因此,强调个人的集体意识,并以家庭为依托推动传统礼文化日常化、生活化已成为新时代的必然选择。最后,在形式上要将信息技术融进传统礼文化的传播。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社会,刻板生硬的文化载体已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优秀的文化要依托好的传播方式加以弘扬和传承,并得到广泛认同。应根据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文化传播形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针对性地将礼文化隐性教育嵌入其中。比如少年儿童群体,可以运用动漫作品的形式;青年学生群体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和新媒体的形式,像李子柒等优质的自媒体形式将现代视听语言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有机融合,大大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传播。通过利用影视作品、实践活动、动漫、新媒体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传统礼文化的内容融合其中,以完善礼文化在新时代传播的方式与渠道。
首先,社会秩序的稳定有赖于礼文化中蕴含的道德价值与西方文化中内在科学真理的统一。中国作为伦理本位的社会,其精神内核是人文精神;西方文化则是智性文化,主张知识即美德,以宗教为中心,以科学为精神内核。实现礼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不仅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鉴别与扬弃性的继承和发展,也要坚持科学真理与道德价值的统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稳定有序发展,离不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系统性融合。人文精神,是对道德价值的向往;科学精神,是对知识、真理、理性的追求和信仰。中国要想真正走向现代化必须进行文化创新,即“以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作为源远流长的母体文化,以西方近现代文化作为激发现代化活力的异体文化”[7]。科学技术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推动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武器,倘若科技的发展脱离人的发展需要,就会脱离合理的轨道;同样如果只注重人的发展需要而忽视科学技术,就会缺乏现代化的驱动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要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其次,社会秩序的稳定应坚持礼治与法治的统一。除了加强社会秩序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在实践中也要注重道德教化对社会秩序稳定的作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里,强调了道德教化在引导民众、促进社会有序化的重要地位。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变迁,中国社会由原来稳定的熟人社会向变迁、多元的陌生人社会转变。因此在变迁的现代社会中仅仅依靠对传统规则的服膺是远远不够的。社会秩序的稳定既需要我们建立健全民主法治,也需要我们培育支撑社会有效运作的道德力量,发挥礼文化的教化作用。
物质生产与精神文化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没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文精神就不能蓬勃发展;没有人文精神的指引,市场经济就会脱离其正确合理的方向和轨道。“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8]152明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道德原则和精神生活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从传统礼文化中汲取营养,重视个体道德素养的提升,从而不断凸显礼治建设的人文精神。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们在获得生理、安全、社交需求后,会产生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而要实现尊重需要就要尊重他人,即讲礼仪文明,以修身为本,注重思想素质的提高。首先,知耻求荣为修身之要。知耻即有羞耻心,“中国人的道德文化则在很大程度上根基于人性中的‘耻感’情结。”[9]而与知耻相对的就是求荣。倘若社会成员没有羞耻荣辱之心,就会造成社会风气的败坏,社会风气的建构有赖于个体知耻求荣的心理驱动。其次,个人修养的提高离不开个体的道德自觉。《论语·卫灵公》云:“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遇到事情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断完善和健全自己的人格,方能提升个体之间礼遇他人的修养,进而实现当代社会的和谐稳定。最后,积善成德为修身过程中的道德实践。道德的培育和人格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与其他的技术或知识培养相似,道德品质与人格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平时的积累,稳定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平日里的耳濡目染息息相关,因而使优秀传统礼文化生活化就为个体修身提供了现实场域与实现路径。
庄子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只有足够深的水才有足够的浮力,从而使一艘大船漂浮起来,国家的发展也是如此,只有辩证地汲取五千年来的文明智慧——中国传统礼文化,才能形成适合中国现代和谐秩序的发展模式,使礼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熠熠光彩,使中华文化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