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有效追问例谈

2020-02-22 19:07
语文天地 2020年4期
关键词:祥林嫂思维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策略,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些目标的达成都与教师机敏的教学智慧分不开,只有教师拥有一双细致观察的眼睛来捕捉随时出现的教学资源,以追问启迪学生由现象窥测出本质,才能有效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提升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有效追问策略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语文学习。

一、找准有效追问的“起点”

由于高中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不足,因此,他们认识问题会比较片面,而追问能够辅助学生完善并拓展学习思维,给予学生更具有科学性的思维策略。教师合理的追问可以为学生构建思维跳跃的平台,有利于学生迅速突破教学重难点,产生更多具有创新性的想法。尤其是当教师意识到学生的回答依旧片面、孤立时,教师的及时追问将会更加彰显其有效性。学生在教师追问的引导下,思维将会更加具有深度,学生再学习课文时也将会更加容易。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老王》一课时,先检测了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由“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引入教学。教师提问:“‘幸运的人’是谁呢?而‘不幸的人’又是谁呢?”学生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并没有多加思索,问题体现出由浅至深的提问规律,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这样,以学生的疑问为立足点,围绕“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开展教学,使学生在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掌握于课文中找寻证据的理解方法。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不幸者老王的不幸所在。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后者”以后,继续追问道:“是谁传言老王有了恶疾?老王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人吗?他既不知道老王究竟有什么病,又肆意猜测老王不老实,无凭无据便给老王泼脏水,假设你在现实生活中拥有其他选择的话,你是否会坐老王的车呢?”

以上案例中,一系列环环相扣的追问使原来仅仅理解字面意思的学生顿时柳暗花明。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学生自然就能够在教师的追问下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深入解读。

二、把握有效追问的“落点”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有效追问的落点,这样才能突显追问的价值功能。

1.基于“困难点”追问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思维受阻的现象,但最终其思维总会活跃起来,从而实现难点的突破。一旦学生的思维突然受阻,教师便可以采用课堂追问的形式,在学生思维的发展边界区展开追问,辅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思维上升到更高的高度。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荷塘月色》时这样追问学生:“作者在本文经过了几次移步换景,分别产生了什么感受?”这样,教师便引导学生学习了散文形散神聚的文体特点。

2.基于“转折点”追问

一旦学生的思维与正常的思维背道而驰或者正处于迷惑状态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时机立刻追问,使学生产生恍然大悟之感。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姜夔的《扬州慢》时,某名学生认为,“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体现出了春日的生机勃勃,此时,教师注意到了学生的错误思维,随即立刻追问道:“确实有道理,但是生机勃勃的青青荠麦却又生长在何处呢?一旦城市的街道上也生长了许多的青青荠麦,你在看到后又会作何之感呢?”学生此时便立刻感受到荠麦其实象征着荒凉之感,教师采用的追问成功地将学生的思维拉至正常的轨道。

3.基于“提升点”追问

许多时候,表面上观察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几乎天衣无缝,然而依然有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所以,教师还要继续深入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趁热打铁继续发出更有深度的追问。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采薇》时,当学生熟练地掌握文章后,教师便继续追问:“戍边并非易事,十分苦楚,士兵为什么还要前去呢?”以此使学生产生浓浓的家国情怀,将思维拓展到更深的地方。

三、设计有效追问的“形式”

追问指就某个内容发出一系列的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寻求正确答案和理解的过程。追问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生成正确的答案。然而,当下的语文课堂中的追问设计却混乱不堪,没有切实发挥出追问的效用。教师要注意到,追问必须和之前的问题有一定的关联性,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效追问的形式。

1.递进式追问

递进式追问是指教师由点及点、由线及线以追问的形式带领学生加深思维理解的过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祝福》一课时,针对祥林嫂嫁给贺老六的情节,是这样进行追问的。

师:大家可以思索,哪一个字可以精炼地概括这一情节呢?

生:“闹”这个字可以。

师:在我们纵观全文之后可以感受到,祥林嫂嫁给贺老六实际上是幸福的,但是她闹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种追问设计,能够带领学生逐渐地感知文章的中心,学生也能够在思考问题中渐渐增加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2.对比式追问

问题与问题可以形成对比,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正面的问题,然后再询问学生反面的问题,以对比的方式展示出问题的本质。还以《祝福》一课的教学为例,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度理解“闹”字,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设计了如下的问题情境:“俗话曾说,‘一哭二闹三上吊’,这其中的‘闹’字也与文中的‘闹’有异曲同工之处,那么这句话中的‘闹’的含义是什么呢,又与课文中的‘闹’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能渐渐地揭露两个“闹”的真实特点,”闹“是弱者防卫自身的唯一选择,也是祥林嫂作出斗争的表现,文中具体指祥林嫂受到腐朽的封建制度所胁迫,因此才会以此种态度对待婚姻。

3.补充式追问

问题与问题之间还可以相互补充,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外围问题凝练出本质问题,进而启迪学生展开思考。例如,一位教师为了使学生掌握定语后置的表达方法,为学生补充了已学课文《荷塘月色》的句子:“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祝福》中的句子:“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有一个破碗,空的……”然后提问学生:“‘蓊蓊郁郁’和‘空的’都运用到了定语后置的表达方法,作者将其后置的目的是什么呢?”学生在仔细品味以后,感悟到作者强调重点的目的,与此同时也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

著名学者陶行知认为,实践是学习知识的前提。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学生在完成语文学习过后应当掌握一定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基础能力。追问则可以有效地在课堂中锻炼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学科素养。“学”过后才能产生“问”,“问”才能更好地促进“学”。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问”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佳驱动力,而有效的“追问”才能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

猜你喜欢
祥林嫂思维语文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祝福》的文本细读与推理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