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过:“审美是情感滋润的金钥匙,它需要情绪的润滑剂才能打开这扇大门。”从本质上来说,审美教育是引导人们如何“认知美、感受美、体会美、内化美”,且具有特殊意义的一种人文教育活动。在以素质教育为旗帜的新时代背景下,“德、智、美”是当今学校教育高度重视、倍加关注的“三驾马车”。语文学科在审美教育上具有不容忽视且无可替代的优势功能,尤其小说这一体裁和题材,那丰富典型的人物形象,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那优美感人的语言表达等,都是引导学生进行情趣化学习、深入性思考的“美学焦点”。除此之外,还有蕴含其中的环境美、结构美和智慧美等,是展示审美功能和实施审美教育的优质资源。
然而,在高中教育阶段,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等种种因素,许多教师对小说鉴赏教学普遍存在“重工具性、轻人文性”的问题,直接导致原有的“美育光环”黯然失色。集中体现在:紧盯考试成绩,采取“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教学模式,简单而又空洞地解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而对于蕴藏其中的各类审美因素,或直接忽略,或轻轻带过,导致小说教学与审美教育相互分离。那么,对于高中小说教学来说,在把知识琼浆洒向学生的同时,如何更好地用情感甘霖来滋润学生,用审美玉液来熏陶学生,切实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呢?
人常言:“教于形象生动,学于直觉感知。”意在强调“感官知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中学生来说,由于生活阅历和时空跨越等因素,他们对于许多小说的创作主题和时代背景比较陌生,鉴赏与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有鉴于此,教师应善于利用各类途径和形式,如联系已学知识和故事、辅助教学工具等,努力创设与之相应的氛围和情境,从而在“似曾相识”“旁门有道”中把学生更好地引入小说作品所孕育的情感世界和审美天地。
以《祝福》小说为例。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回忆“孔乙己”这一人物,通过解析其“悲剧命运”这一根本因素,重新领略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创设一种“悲剧美”氛围;在此基础上,链接到同悲同命的“祥林嫂”身上,从而为新的审美教学做铺垫。或者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播放电影《祝福》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创设活泼生动的学习心境,让学生在“视听盛宴”“视文互动”中感悟其美。这种审美教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小说题材与散文等文艺作品有所不同,它是由“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组成,并且通过“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系列性结构而展开的一种有机整体。要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提升实效,全面而又深入地感知并触摸其中的“芸芸众美”,就必须从“整体感知”入手,引导学生从“整体特征”上把握人物形象及其多元性格,感知情节结构和复合多义的主旨和意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小说鉴赏能力,进而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
以《边城》小说为例。沈从文笔下的这一著名小说,不仅在语言上具有散文特色,而且其情节也并不强。有鉴于此,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按照散文体方式进行教学,而是让学生首先阅读作品,充分感知文本中的山水美、人性美和民风美;接着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交流和集体讨论形式,分别来感受和体悟其中的具体美。如此而为,既明晰了内容结构,又让“美”完整有序地呈现出来。
如果“审美感知”是打开审美殿堂大门的“金钥匙”,那么,要想从中获得更多更深的审美体验,还需借助合理化的“审美想象”,从而把审美活动更好地进行下去。按照想象创造程度的不同,审美想象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再造性想象”,即根据语言描绘或其它描绘形式,在人脑中重新塑造新形象的一种思维活动;二是“创造性想象”,即在脱离当前知觉对象的情形下,通过“记忆表象”来独创新形象的一种思维活动。这种“审美想象”,不仅有利于充分体现“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新课程理念,而且有利于在“学用结合”中更好地培养学生再造型和创造型审美想象能力。
以《边城》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乡土实际情况,对小说作品中山水和民风方面的描述进行审美性想象。这就是“再造性”审美想象。再以《祝福》为例。可让学生根据小说情节,对祥林嫂在除夕夜的“悲催死法”开展积极而又合理的推理、想象与创造。这就是“创造型”审美想象。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纳,写作是倾吐。”众所周知,不管阅读之“吸纳”还是写作之“倾吐”,从其本质上而言,都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情感体验”过程,同样也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情感审美”过程。作为艺术性特质的小说这一体裁,无论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还是故事情节的生动展开,抑或相关环境的生动描写,都具有无可比拟的欣赏性和可读性。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开展“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读写互动”活动,非常有利于他们从中攫取令人期待的审美教育效益。这是开展小说审美教育的有效载体和良好平台。比如,学生在小说阅读与鉴赏过程中,可就人物、情节和环境等各方面进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批注”式读写。再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就其中的“省缺遗漏”现象,开展与之相应的“相机补白”活动。还有,在小说作品鉴赏结束后,教师可让学生就其“整体或部分”内容,开展心得体会式的“读后感”写作。这难道不是真正的审美教育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审美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历经认识、感知、想象后,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元的自主体验活动,不仅有利于陶冶思想情操,而且有利于他们获取见仁见智的审美体验。再说,高中学龄正处于启智怡情的重要阶段,尽管“三观”尚未健全和成熟,但是他们的审美体验是富有诗性的。在高中小说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寻找自身与作品的“相似相通”之处,从“角色体验、感同身受”或“身临其境、心有灵犀”中加强感悟和认知,这对于审美教育大有裨益。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教学结束后,笔者以“大观园中的芸芸众美”为题,让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审美式评价。有些人认同原著中的传统“美意”,有些人则另有“美感”。后者认为,林黛玉“才卓”而“心智不全”,贾宝玉“情专”而“不求上进”,薛宝钗“心宽”而“缺乏个性”,王熙凤“智强”而“缺德少善”……这些“个性审美”是值得珍视的。
总之,“情感”是小说作品的灵魂,“审美”是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语文教师要善于把小说鉴赏与审美教育有机融合起来,激发学生认知与体悟“美”的意识,放大学生发现与创造“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