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集团财务有限公司 北京 蒋岩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发展的基本策略和根本动力。作为金融产业,在新形势下要把握好创新这一战略机遇和发展契机,坚定金融创新的方向,制定金融创新的策略,分析金融创新的问题,从机制建设、队伍建设、体系建设、产品建设等方面入手,突破金融领域原有的模式和桎梏,不断推出新形势下适应市场经济和客户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使金融创新成为整个行业持续发展、系统提升的基本策略和根本方法。
机制建设是开展金融服务、进行金融创新的基础与平台,当前金融机构进行创新过程中在以下几个环节存在机制建设问题,导致金融创新中出现了动力不足、保障不当、合力不强等一系列缺陷。一是,现实中一些人员将金融创新看作上级部门和专业人员的事情,对金融创新的要求反应迟钝,工作中不能保有对金融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在金融企业和行业中缺乏对创新的保障机制和相关体系,进行的金融创新集中在企业和机构的上层,不能在集体层面上为金融创新的顺利进行提供机制基础和合力平台。
毋庸讳言,我国金融产业市场化进程起步于21世纪初,很多金融企业和机构有着主动创新的基本发展要求,但是实际进行的金融创新却存在着一个普遍性的突出问题——创新产品单一、创新服务同质化过高。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出现金融创新同质化过高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过分偏重行业和企业自身,没有金融创新的配套和辅助,在金融创新中出现产品同质化趋势显著的问题;二是,管理体系过于僵化,在防范风险的压力下形成了金融创新的高门槛,进而出现金融创新服务和产品表现出单一化的趋势。
金融创新存在风险是客观的必然,在金融领域中存在为了“创新”而创新,忽视金融创新风险的实际问题,而金融创新风险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被无限放大,不但会导致金融创新失败,甚至会影响整个金融产业健康的发展。当前金融创新风险水平过高主要表现在:一是,金融产业缺乏创新风险的识别体系,在行业上构成金融创新风险的累积;二是,金融机构没有必要的创新风险控制体系,导致对金融创新失去最为基础的风险防范能力;三是,金融操作中没有对创新风险的调控机制,一旦出现问题,无法有效避免和消除金融创新风险。
金融工作中基础人员素质、团队专业能力、管理水平高低决定着金融行业发展的质量,也对金融创新的效率与效能有着关键影响。当前金融行业中存在大量的低素质人员,进行的团队建设也存在诸多不足,管理体系和机制还有较大的缺陷,这导致金融创新过程中不能在基础人员素质上做到根本保障,难于通过高效率的团队合作开展金融服务,甚至还存在传统管理方式和方法制约金融创新等实际问题,这些都是人员素质和能力不足的真实反映,也是构成影响金融创新质量、效果的重要成因。
机制建设是金融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应该针对金融创新机制存在的问题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建立起金融创新的动力机制,要让金融从业者看到进行创新对自身、企业、行业和社会的重要价值,使他们能够主动接受金融创新的需要,在自我建构、主动发展、积极适应的前提下建立起主动金融创新的动能体系,使更多的主体参与到金融创新机制建设的过程中,为金融创新工作在行业内形成共识和支持动力提供基础。其次,要建立并完善金融创新的保障机制,要把金融领域所有从业人员看作保障金融创新的平台和环境,更多地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形成对金融创新的支持作用,在提升金融创新的营销效果、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建构起金融工作的新机制和新平台,为金融创新建立起机制性、系统性的保障前提。最后,要建立起新时期市场化的金融创新合力机制,要通过激励策略、管理体系的建设更好地形成金融领域内对创新的支持系统,对内形成对金融创新的促进体系,对外构建金融创新产品的服务体系,将来自不同层次、不同主体、不同部门的动能结合在一起,形成对金融创新更为全面、更为系统的支持和保障功能。
创新是通过新路径、新体系、新方法的推出来适应更多差异化需求和多样化需要,进行金融创新必须要突出服务和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和行业竞争中更好地进行金融创新工作,也才能为广大社会、市场和对象所接受。因此,金融企业进行创新过程中必须将提升差异化水平作为核心性、战略性目标。一方面,要理顺金融创新的监督和管理关系,系统降低企业进行金融创新的门槛,对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内容及环节进行监管,放松创新空间、创新过程的管控,使更多适应市场、顺应需求的金融创新产品得以推出和创生,在丰富金融创新目标、结构和形式的基础上达到对差异化、个性化需求的有效适应,进而提升金融创新的质量、提高金融创新的水平。另一方面,要做好金融创新产品的辅助和配套工作,力争在外部创设金融创新的大空间和大环境,形成对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针对性支持,搭建起金融创新各主体新联系与新沟通的平台,通过外部延展更多地把握市场方向和金融趋势,形成系统性、综合性的金融创新支持体系,以更接近客户需求、更贴近市场需要的新模式更好地推进金融创新的整体进程。
首先,要构建起金融创新风险的识别体系,创新是一系列要素、一整套环节的重新解构与重建,由于新系统和新目标的初创性,金融创新过程中必然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和隐患。因此,必须从金融产业的角度建立起顺应创新的风险识别体系,将金融创新风险列为客观实际,通过专业化方法和手段做到对金融创新风险的识别、控制和消除,进而为高质量、高水平、高安全的金融创新提供管理、体系、专业上的支撑和保障。其次,要建立金融创新风险的过程控制体系,风险在创新过程中产生并积累。因此提升金融创新风险管理水平,必须将重点置于创新和服务的过程中,要设置专业化管控体系对金融创新的各个时期、各个阶段展开严格监督和管理,有效提升发现金融创新风险的能力,进而在过程中为金融创新的高质量、高速度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支撑。最后,要重点调控金融创新的关键过程和基础体系,金融创新风险会在一定条件下,以特定的形式加以呈现,作为金融行业要善于捕捉金融创新关键环节表现出的特殊问题,实现对表象和实质、外在和内在、系统和逻辑上的多重分析和研判,通过金融基础体系的专业化工作,实现对金融创新风险的有效管理,消除金融创新过程中各类隐患和问题。
金融产业和相关机构应该将基础人员素质发展、专业化团队建设、管理决策水平提升作为新时期系统开展金融工作,持续进行金融创新的重要基础与前提。首先,要对金融队伍中人员冗杂、素质不高的问题进行变革,要建立起金融企业和整个产业的人员调整机制,将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引入到金融关键环节和实际操作中,让更多的年轻人获得金融行业理论和素质提升的机会,进而在基础人员层面确保金融创新的质量和效果。其次,要加强金融创新团队建设,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金融基础理论、相关方法的学习和培训,着眼于金融创新的大趋势和社会大方向建构起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金融专业化团队,使更多的人员能够通过团队建设和集体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在持续合作、相互交流、彼此支撑的基础上创新出更具市场化、更有灵活性的金融创新新服务和新产品。最后,要重点提升金融行业管理者和决策者的能力与水平,要组织金融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展开阶段性学习和系统性培训,使管理者和决策者既能够看到当前金融创新的现实和趋向,提升其管理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决策的质量和水平,通过专业化建设、素质化发展为指导、规范和支持金融创新提供可能性和可行性。
进行金融创新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原则,要认识到传统金融服务的不足和缺陷,要看到新时期、新形势市场化的新需要和新特点,在更好地解决金融行业存在各类问题的基础上拓宽思路、积极思考、主动创新,进而为金融新服务和新产品的持续性推出、系统性创新提供基本导向和方法。另外,金融活动中要坚持市场化的基本原则,要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以客户需要为目标主动进行创新和调整,借助市场在平台和资源的优势有效提升金融创新的效率,加大金融创新的效率,为金融产业整体的改革提供正确的导向和规范功能。
金融的实质是构建不同主体间资金、资源上的中间体系,而金融创新就是要采取新的方式和手段不断推出更加适应企业、顺应经济、适合社会的中间业务,因此在进行金融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必须突出中间业务的创新、调整和优化。要本着现代金融行业规范和市场发展规律明确金融创新的核心和要点,要重点强调中间业务创新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出金融机构在资金与资源、信息与技术、管理与方法、网点与覆盖上的比较优势和专业特长,立足于中间业务的持续性探索和不断调整,建立起金融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在强调金融创新的核心与要点的同时在策略上推进整个金融领域的改革进程。
新时期、新形式条件下金融创新要强调市场化路径和商业化进程,通过金融创新实现对企业和实体的深入参与和广泛合作,使金融创新可以以更多的角色和身份参与到企业经营和决策中,在明确资金使用情况,掌握金融基本信息的同时,更好地获得金融创新的利润和价值,从而构建金融创新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在依靠金融机构经营优势、管理优势和专业优势的基础上建立起更为丰富、更为协调的金融新架构和新关系,打造资本、产权上战略合作的新伙伴和新主体,在更好推进金融创新进程的同时为整个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注入更多的资源与活力。
金融创新是一项复杂化、长期化的综合工程,一方面,要在金融创新工作中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一整套的策略和方法体系;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实际问题,按照市场要求和客户需要进行金融体系的优化和调整,这是新时期金融创新的要点,也是更好地开展金融创新工作的出发点。在本文的最后要再次强调,对金融创新的研究要重视具体问题和具体处理,同时也要强化理论和方法上的突破与重构,只有将现实和理论、操作和方法做到进一步整合和融合,才能得出高质量进行金融创新的策略和方法,这也是本文对后续金融创新研究者的愿望和要求,希望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与研究中为金融创新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更为系统的实践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