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准扶贫要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这为广大党员干部在扶贫道路上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级政府对贫困地区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比如晋城市近三年来,仅产业扶贫资金达7000余万元,如何让这这些钱发挥最大效益,农村会计人员的职责则显得尤其重要。以此为切入点,对农村会计人员进行了调查,先后向县区发放2000余份问卷,与各县区财政部门同志沟通了解,到市财政局帮扶点松山村走访,在此基础上认真进行了分析研究。
据不完全统计,晋城市目前农村会计人员共有2515名,其中男性2112名,占比83.98%,女性403名,占比16.02%。年龄结构:40周岁(不含)以下221名,占比8.79%,40-49周岁717名,占比28.51%;50-59周岁908名,占比36.1%,60-69周岁593名,占比23.58%,70周岁以上76名,占比3.02%。学历情况:大学本科49名,占比1.95%,大学专科132名,占比5.25%,中专202人,占比8.03%,高中968人,占比38.49%,初中1044人,占比41.51%,小学120人,占比4.77%。
一是农村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普遍偏低,履职能力不够。主要原因在于农村会计人员的配置方面,学历偏低,高中及以下学历占比达84.5%,而其中初中与小学文化即占到了总数的46.28%,大专以上仅占7.2%。年龄结构老化,50周岁以上占比62.7%,是目前农村财会人员的主力军,且这部分人中学历基本都在高中及以下;60周岁以上人员占到了总数的26.6%,近三分之一;40岁以下仅占8.8%。会计基础缺失,农村会计人员基本没有会计基础、也未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且由于学历、年龄等原因,他们学习和接收知识及新事物的主动性与能力也很有限,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会计人员正确理解国家惠农支农等政策及业务处理方面职责的履职能力和效果。建档立卡贫困村的情况尤其突出,随机抽取了陵川县高家村、潘家掌村、小庄上村、窄相村,赤叶河村、松山村、赵镇村7个村的会计,6个初中及以下学历,平均年龄51岁,每年只是参加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短期业务培训,平时均未进行过其他学习。同时,大部分会计人员是兼职,他们都有自己个人的家庭事务,承担村里的工作是业余的,主要精力用在了经营家庭收入方面。
二是农村会计人员职责定位和承担的任务不匹配。根据农业部、财政部、民政部、审计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规定,从2013年开始实行村财乡管。我市也积极贯彻实施,有力地杜绝了村干部铺张浪费、乱开支的现象发生,促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对村级财务进行了有效监督。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随着农村会计人员职能的变化,目前农村会计人员作为报账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村级收入、支出原始凭证的收集整理,村级备用金的领取、保管和定期向代理服务机构报账,用他们的话说就是简单收收送送的跑腿事,而且有人管省事省心,甚至部分村干部也有这种想法,这在一定程度弱化了原来农村会计人员通过会计核算、审核等对村级财务实行会计监督、参与管理的职责,影响了其参与村级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同时,国家对农民的种粮补贴、农资补贴、养老保险、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各项政策,均需要通过会计人员最终落实到每一位农民,事无巨细,责任重大,义务大于权力。
三是村一级对财政资金使用监管缺失。村务公开特别是公益建设项目信息公开方面,公开不及时,内容不详实,形式单一,群众知晓率不够。2016-2019年市级累计安排产业扶贫资金7000万元,相当一部分钱到了村里。以沁水县为例,2018年产业扶贫奖金总投资2337.3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18万元,带动贫困户535户人。经抽样了解5个项目,其中,沁水县青龙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蔬菜大棚建设项目(财政资金50万元),因运营不善,进展缓慢;沁水旭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旭能火龙果采摘观光园项目(财政资金50万元),因项目经营不善,停止实施。仅种种植业项目7个,资金达689.2万元,财政资金到项目以后,村级对资金监管基本缺失,导致一些项目打着扶贫攻坚旗号,却未真正起到扶贫攻坚的效果。
一是农村会计人员报酬少。人的积极怎么调动,利益驱动是最直接也是最管用的办法,这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工资收入少,是调研中听到大家反映最多的问题,比如,2018年高平市、阳城县村两委主干年平均补贴2.6万元,村会计人员每年0.6万元;陵川县村两委主干1.7万元,村会计人员0.5万元。与两委主干收入差距大,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村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农村会计人员准入退出机制不够健全。按照《财政部关于开展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报账员应该由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村干部兼任或由通过民主程序产生的村民担任,且应及时向代理服务机构备案,并积极参加财政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经考核合格具备相应的政策水平和报账业务技能后,方可上岗,在不违犯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的前提下,不宜随意更换。但实际工作中,谁干村里的会计一般由村里的支书主任确定,或者说谁更强势谁说了算。村会计受命于谁,必然对谁负责,换一任两委,换一任会计,谁都爱用自己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会计人员队伍不稳定且业务能力得不到有效保障,影响了工作的有效衔接和效能。
三是农村会计人员的主人翁意识不够强。农村会计人员的参政意识不够强,特别是村财乡管实施以来,普遍存在公家的钱与己无关的思想,且多数农村财会人员由村干部任命,与村干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少人把自己当成村领导的管家,参与村集体事务的意愿和积极性有限,自我认同度不高。
一是改善目前农村会计人员结构。提高农村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升其履职能力是目前农村会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议从两个方面加以改善:第一,改进农村会计人员的选用方式和标准,鉴于农村工作的特殊性,一方面是用优惠政策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对目前的会计群体进行业务帮扶;另一方面是就地取材,鼓励村里的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加入农村会计队伍,现在好多农村年轻女性,在家没有多少事,而且文化水平和接收新事物的能力都较好,熟悉村里情况,从中选拔出一些优秀的人,对其进行一段时间集中系统的业务培训后择优上岗。第二,建立健全日常会计业务指导和服务机制,依托目前乡代理记账机构,逐步由代管转为服务,建立起农村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为农村会计人员提供日常业务指导。
二是适当调整农村会计人员职责。村财乡管的委托代理模式,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村集体作为一个独立会计主体的主体责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长远看来还是需要从制度约束和技术支撑等方面引导和帮助村级财务实现自我核算和管理,如制度方面健全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和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立和加强农村财务审计机制和力度;技术支撑方面,可参考国库集中支付模式,利用信息化技术以乡镇为中心建立集中支付平台,并与农业部门相关平台进行链接,将每个村级组织作为一个预算单位,实现资金资产等管理的安全化、信息化、公开化、透明化,会计核算的职能回归村集体,加强农村会计人员的归属感,强化农村会计人员的职责担当。
三是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财政部门每年都组织对农村会计人员的培训,但效果不明显。需要我们改进方式方法,坚持问题导向,积极与农业农村等相关业务部门沟通合作,进一步做好培训的前期调研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接地气的培训;培训内容要紧密联系国家出台的新政策、制度及规定等,及时将有关内容和信息贯彻传达到基层;要做好培训结果信息的反馈和处理工作,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调整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四是缩小农村会计人员与主干工资差距。“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可根据财力状况,缩小会计人员同两委主干的收入差距,特别是一些规模小的村,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收入增长机制,目前我市高平、阳城均已建立,但会计人员与两委主干差距仍然较大。
五是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依规办事。重点要建立村级资产管理制度,健全资产台账,明晰资产归属,防止资产流失;健全村财公开公示制度,明确公开公示内容、时限,接受群众监督;掌握其准确情况,对以后村级公益事业及其他项目建设,实行村民议事与立项审批双重管理制度,促进农村公益建设,有效防控新增债务。
六是进一步强化相关监督机制。现在村级四议两公开等相关制度比较完整,但是有时执行的不到位。特别是对资金的监督,更多的情况是老百姓不知情,对党的一些惠农政策一知半解或一无所知。比如,相当一部分农民特别是上了年纪的农民,对“一卡通”的钱根本说不清楚。需要将政策普及到每一位农民,政策普及本身就是一种监督,这个工作需要由农村会计人员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