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抗战精神的有效载体与模式
——以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为例

2020-02-22 09:05
世纪桥 2020年12期
关键词:历史博物馆党性沈阳

魏 鹏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辽宁 沈阳 110044)

1931 年,日本悍然在中国沈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大规模武装入侵中国的开始,更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开始。在这场伟大的民族斗争中,中国军民表现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熔铸成伟大的抗战精神。它是支撑中国人民奋起抵抗、共赴国难、驱逐日寇的强大动力。时至今日,它仍是激励我们各行各业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当前,虽然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尽,但还存在着许多破坏和平、动荡局势的因素,不容我们乐观。我们在反思与警醒的同时,更应将传承抗战精神作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多年来,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着力围绕“传承抗战精神,凝聚爱国情怀”为主旨开展各类主题鲜明的社会教育活动。特别是近年来,不断挖掘抗战资源,发挥自身优势,依托先进技术,较好地将传承抗战精神与党性教育、未成年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抗战文化品牌,也创新了传承抗战精神的模式,在社会中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一、抗战精神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抗战精神是中国抗日战时期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它的产生与形成是历史的必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2014 年9 月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 周年座谈会上阐释了抗战精神的深刻内涵:“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东北抗战从1931 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经历了独立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前6 年,又在1937 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融入全民族抗战的后8 年。东北抗战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开始时间最早、坚持抗战最久、抗战环境最为艰苦。东北抗战的14 年,既是一部东北民众惨遭蹂躏与欺凌的血泪史,又是一部顽强不屈、可歌可泣的抗争史。

14 年伟大的抗战历程中,东北抗战表现出的全面性、典型性孕育了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首先,东北军部分爱国官兵在九一八事变后,冲破不抵抗的羁绊,所表现出的守土御辱的民族气节是抗战精神的源起;其次,抗日义勇军揭竿而起以血肉之躯奋起抵抗侵略者的伟大壮举成为抗战精神的重要构成;再次,抗联将士们面对残暴的敌人与艰苦的环境所表现出来的百折不挠、坚贞不屈的抗联精神是抗战精神的核心;最后,东北各界民众以不同方式所进行的抗日救亡运动成为抗战精神的典型。

东北抗日联军在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苦环境中,坚持与日军斗争。抗联将士们的精神是不朽的、志气是超卓的、毅力是坚决的,他们是民族精神的杰出代表。东北抗战对中国抗战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抗日战争胜利后,时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彭真同志说:“我们共产党人二十多年领导的革命斗争中有三件最艰苦的事,第一件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二件是红军长征后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斗争,第三件是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1]穆青也说过:“在抗日斗争期间,我亲身经历了无数苦难,在晋西北吃过黑豆糠皮,在冀中钻过地道,但是比起东北抗联遇到的困难,实在算不了什么。我也读过不少中外战争史,看到不少反法西斯斗争中的英雄事迹的报道。但是,无论战争的残酷性艰巨性,还没有一个超过东北抗联的,中国人民正是依靠着这批伟大的民族脊梁,依靠着他们不死的斗争精神,才免遭灭亡。”[2]

二、传承抗战精神的有效载体与创新模式

(一)发挥爱国主义教育馆址的独有优势,使爱国主义教育与传承抗战精神紧密结合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由三部分构成,主体为“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为两翼。在日常工作中,这三座博物馆联合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首先,三座博物馆无论从历史的延续性还是从沈阳抗战文化的完整性来看,都是有机的整体。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二战盟军战俘营见证了中国工友与盟军战俘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并肩战斗结下的深厚情谊;沈阳审判的彻底性、延续性才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彻底结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真正意义上的完结。这三处遗址包含着二战的起点、过程、终点,并由此构成了完整的二战文化。它所独具的完整性再次证明了东北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三馆联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将历史与现实融合,将抗战精神与爱国主义融合。

抗战精神是一笔宝贵且无法估算的精神财富。我们通过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历史,了解东北民众的抗争史,从历史中感知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情怀,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旨在从传承英雄精神中有所激励,立志成材报效祖国。新时代,应将传承抗战精神作为教育的主旨。抗战精神是抗日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让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赋予它奋发强国的新意义;抗战精神是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让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赋予它团结协作、砥砺前行的新内容;抗战精神是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让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赋予它奉献社会、奉献自我的新内涵。

(二)挖掘东北抗战历史的独特资源,使党性教育与传承抗战精神有力契合

随着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博物馆教育职能的发挥愈显重要。特别是博物馆被列为党性教育基地,党性教育成为博物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博物馆在充分发挥党性教育基地作用中,要结合本馆实际,不断探索。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作为党性教育基地,既全面反映东北人民14 年艰苦抗战历史,也全面再现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抵抗直至最终取得抗战胜利伟大画卷。作为党性教育基地,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在面向更多的受众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抗战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同时,也将着力为开展党性教育提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平台与载体。为进一步增强党性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紧扣党性教育主题,体现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示范性相统一。通过全新编写党性讲解词,高度提炼抗战精神;全新设计党性教育课程,因人施讲,因材施教;创新党性教育载体,充分发挥党性教育基地作用。通过总结多年的社会教育活动积累的经验,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有针对性开展党性教育,效果更为明显,作用更为突出。开展的党性教育进基层活动就是我们走出博物馆进行党性教育的创新举措。自该项活动开展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肯定。党性教育进基层不同其他走出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活动,其教育性与针对性直指受众。对抗战英雄事迹的回顾,英雄的奋勇顽强、忠贞报国在共产党员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抗战时期的共产党员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执着的使命担当对处在和平年代的共产党员来说仍是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仍是振奋人心、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三)依托多媒体互动技术手段,使未成年人教育与传承抗战精神创新融合

2017 年,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被授予“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以此为契机,不断丰富研学课程。特别是依托儿童体验馆开展的系列课程,开启了九一八特色研学及青少年教育的全新篇章。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的公益性儿童体验馆,以抗战历史为题材,以多媒体互动游戏的形式,依托先进的AR 虚拟成像技术、数字互动触摸技术与中央智能管理系统,融入少儿化的媒体交互手段及卡通、影视、音乐等元素,实现互动参与体验。儿童体验馆包括时光隧道、打响抗战第一枪、抗战时钟、血腥统治、冲出封锁线、AR 动态绘画、英雄配音吧、3D 墙画、互动问答、影音视听、观影区、我是英雄、英雄谱、留言区等15 个别具特色、精彩纷呈的体验版块。广大少年儿童通过穿越、体验、感悟及动漫游戏互动,亲身体验中国人民历经14 年浴血奋战、取得抗战最终胜利的深刻内涵,达到教育的目的。融入高科技手段展示的儿童体验馆受到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喜爱,成功入选“国家文物局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资助项目。

开馆至今,儿童体验馆的参观热度持续上升,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特别是2017 年初,随着教育部将14 年抗战概念入编中小学教材后,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的东北抗战历史再次成为社会焦点。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以此为契机,着力依托儿童体验馆为未成年人教育打造良好平台与载体,为了让广大少年儿童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儿童体验馆着力将历史文化传承与教育融于体验活动中,从而实现年轻一代缅怀英烈、珍惜和平、铭记历史、继往开来的深刻爱国主义教育目的,开创博物馆多功能建设发展的新局面,树立国内科教类、历史科普类儿童体验馆新标杆。

三、传承抗战精神的现实意义

抗战精神同“苏区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一样,对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各行各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承抗战精神将进一步提升东北抗战文化地位,也是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强大精神动力

抗战精神是在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中凝练而成的。东北抗战经历的由独立抗击日本侵略者到融入全民族抗战,东北军民前仆后继坚持抗战到底的决心从未改变。沈阳不仅是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地,更是中华民族反侵略的起点,沈阳的抗战文化地位得以突显。在东北抗战中,抗日义勇军以血肉之躯抵挡敌人的飞机大炮,其勇猛不屈的壮举成为国歌创作的原型;以巩天民为代表的九人爱国小组上书国联的《真相》,成为众多揭露日军侵华有力证据,其法理性及实证性是独一无二的。这都极大地提升了东北抗战文化地位,更具有深远的影响。

同时,在东北抗战中涌现出的民族英雄成为传承抗战精神的重要依托。杨靖宇用短暂的一生诠释了忠贞不渝、誓死报国的爱国精神;八女投江的爱国壮举更是以身殉国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东北抗联战士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仍能坚持抗战是对前仆后继、矢志不渝的抗战精神的最好呈现。因此,传承抗战精神,向更多的受众全面再现东北抗战的特点及伟大历程是提升东北抗战文化地位、重振东北经济的重要载体与精神动力。

(二)传承抗战精神是加强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

青年学生历史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青年学生个性鲜明,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很强的自主性。通过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来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发挥青年学生的创造力,实现成才的愿望。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对于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意义。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易受到外界的不良环境影响,而历史观是否正确直接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侵袭,正确指引青年学生努力实现人生目标,最为重要的是,加强历史观教育能培养青年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加强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提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才能实现青年学生思想与道德上的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历史博物馆党性沈阳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参观博物馆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浦城庆元山革命历史博物馆开馆
沈阳分店
沈阳分店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藏品室
学思磨党性 信奉廉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