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启示

2020-02-22 09:05王显星魏宝华
世纪桥 2020年12期
关键词:美丽文明绿色

王显星 魏宝华

(喀什大学,新疆 喀什 844000)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目标,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已逐步成为国家长远发展的新动力和新指向。习近平总书记为改善生态状况和满足当前人民的需要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方面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阐述了辩证的治理生态理念和科学的绿色发展模式,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民生事业的重大问题,为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注入了强大动力。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能够为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以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供重要启示。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涵是: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举措是“绿色发展”;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方向是“环境民生”;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保障是“严密法制”。

(一)绿色发展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1]可以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先决条件,这一条件强调的是事物发展之间的彼此联系与相互作用。简单来说,绿水青山就是兑换金山银山的根本保障,而金山银山就是建设绿水青山的客观条件,这一辩证关系彰显出绿色发展的思想价值。因此,我们要以绿色发展这一主流方式来推动当前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这样不仅促进了自然资源的循环使用,而且还能有效摆脱国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深刻思想,着重强调了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力地说明了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会造成生产与自然之间的失衡。如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那么此举只能是助推自然与人类之间愈加严重的不平衡发展,更会导致在这种利润动机的驱使下自然资源日益减少。最终,因片面依赖于能源的消耗和资源的开采,使得社会传统产业由于资源的不足而发展受阻,而其他产业自身的创新驱动能力严重下滑,这也给人民的健康发展带来重大的挑战。另外,如果以限制经济发展为代价来大力提升环境质量,那样社会发展水平就可能会滞后于当前时期,同时人民的物质需要就可能无法得到充分满足。所以,保护环境绝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个根本性的长期事业。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思想是在统筹考虑生态环境方方面面的基础上提出的,而绿色发展就是该理念的外在表现形式,坚持该发展形式就是满足人民长远利益和实现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环境民生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2]这一重要论述蕴含了崇高的价值追求,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民生领域的亲切关怀,更进一步说明,只有将建设环境民生的工程提升到社会民生事业的重要位置,才能给予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物质利益。事实上,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我们党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所坚持的宗旨,那就是要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始终不能背离人民的主体地位,拒绝一切损害人民的生存利益来换取经济发展的非理性行为。此外,西方国家引发的生态危机也足以说明,人民群众是最受影响的群体,而生态环境的改善,最大受益者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此,恩格斯告诫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3]因此,持续破坏自然环境就会阻挠人民获取绿色福祉的进程,会成为社会永续发展的壁垒,甚至会降低人们的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良好的生态环境既可以提供给人民一种更健康、更安全的生活方式,又可以凝聚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共识。其实,生态环境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相互联系的,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环境民生方面的工作成效,而人民对民生领域的追求不能简单脱离生态环境的客观基础来实现,那样只会使人们形成轻生态重发展的观念和意识。所以,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良好生态环境对民生领域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促进人和自然关系的良性发展。总之,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能为我们解决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提供崭新的思考方向,而且能为我们构建美丽和谐的社会提供有益启示。

(三)严密法治观: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制保护生态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4]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深刻论述,不仅强化了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而且落实了执法监督人员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显然,保护环境需依托于严密法制的手段,通过改革有关环境领域的法律制度能够提升政府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从而改变以往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不明确,生态法制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新时代,自然环境面临的风险不光表现在人们错误的思想观念上,更表现在人们不正当的行为方式上,故而社会应当惩戒故意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法者,让那些肆意污染环境、破坏环境的人为此付出代价。只有用严格的法律规章制度来制约人们的日常行为,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才能获得显著成效。严密法律制度是防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保障,而维护生态系统同样需要在自然环境不受侵害的前提下才可进行。这反映出保护生态环境仅仅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是不够的,必须要制定环境保护的措施,这样既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又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生态责任感。尤其是政府在改善生态环境中肩负着重要职能,应根据环境问题的变化来安排相应的法律法规,构建相应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此取得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成效。总之,严密法制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保障,法律制度对阻碍生态环境建设的不法企业和个人起到了制约作用。因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制度的协助,这样国家才能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建设美丽中国的逻辑关联

(一)美丽中国建设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导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5]报告中出现的“美丽中国”这一词汇,赋予了中国发展战略的科学导向,突出了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强烈向往,也体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推动现代化建设的思维转变。建设美丽中国是我国在社会发展中兼顾生态利益的新战略,其实质是关乎人民福祉、关切未来环境的发展趋向。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的是对人民生活方式的系统构建,是对传统生产逻辑与自然规律的科学剖析,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关照。从当前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可以看出,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恰是顺应了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思想的价值导向,也增强了关注国家长远发展的忧患意识,并且克服了西方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理念局限。美丽中国建设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导向,这一价值导向是其思想的根本性体现,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联。我国想要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机会,想要补齐生态环境存在的短板,想要创造属于自己的优美生态环境,就必须确立一个长期的环境建设目标。在此历史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凝聚全党智慧并抓住了当前人民生活的迫切需要,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构想。这一发展战略是对人民环境诉求的正面回应,充分彰显出我们党以民为本的使命担当。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支撑

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是新时代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要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运用其思想的宝贵成果来不断提高我国的治理环境水平。当前,我国怎样积极应对环境困难的挑战,怎样及时满足人民的环境诉求,这关乎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民生事业的有效开展,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动我国的绿色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众多现实机遇。切实领会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能够在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理论优势。一方面,要客观聚焦中国的现实环境问题,并积极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来帮助解决我国出现的环境问题,从而才能保证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向着正确方向前进;另一方面,这一重要思想强调经济发展始终要为生态文明建设所服务,明确要从人类的整体角度出发来看待人与自然在社会历史中的长期发展问题。所以,生态环境治理的探索不能仅依赖于具体实践,更需要科学的理论支撑,只有科学的理论才能引领环境治理的正确方向,只有科学的理论才能开辟出环境保护的新道路。因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建设美丽中国的启示

(一)绿色发展观倡导的是产业的绿色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指导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既推动产业的绿色发展,又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近年来,我国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人民对环境的现实需求也愈加强烈,为补齐污染防治上的短板,强化人们的生态责任感,提升国家在国际中的形象,必须在推动绿色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方面,建设美丽中国要始终遵循人民群众的意愿,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利益,要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人的发展提供前提,改善生态环境也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来完成,二者相辅相成。所以,我们要从环境向好和民生权益的角度去剖析中国的生态问题,着力于不断完善环境制度来促进生态问题的有效解决。另一方面,我们要建立低耗能、低排放绿色产业示范区,创建科学合理的美丽城乡格局。社会要积极提倡绿色出行,有效开展绿色产业脱贫,做好关于绿色发展的研究和创新工作,增强生态产业在国际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以创新思维出台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技术政策。只有推行绿色发展理念,我们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美丽中国建设才能顺利开展。

(二)环境民生观坚持的是自然规律的遵循和正确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维护生态秩序的思想遵循,而且为人们指明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正确方向。近年来,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的人表现出反生态观念、反生态意识、反生态行为。另外,生态系统也无法承受人类所持续施加的工业压力和生活压力,这种持续的压力会导致环境自身失控、失衡,使其无法循环和恢复。因此,我国自然环境出现的问题,其原因不仅在于生态系统本身,而且还在于人们自身淡薄的生态意识、生态理念。对此,首先,我们要凝聚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共识,呼吁我国人民改变以往的轻生态重发展的观念和意识,创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态意识,促使人们自觉地遵循自然规律,树立起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其次,对于生态危机与环境恶化的问题,我们要重点看待社会发展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态角度作为切入点,加大生态文明理念宣传的力度和广度,向社会大众弘扬生态道德观念。最后,立足我国的现实国情,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以纠正社会发展过程中片面重视经济增长的错误理念。当前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任重而道远,必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更深入地认识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全面发展,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共同体,为建设美丽中国指明奋斗方向。

(三)严密法治观注重的是环境保护的力度和突出的环境问题

新时代,我国在快速发展中积累了很多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也给当前社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其中突出的环境问题包括:乡村垃圾处理滞后于城市垃圾处理,支流水域的严重污染和土壤质量的参差不齐,企业生产被自然资源所约束等。因此,深入领会和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解决这些突出的环境问题提供有益启示。首先,从保护环境的前提出发,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在赋予自然安全保障的前提下才能进行,通过积极调动人们的主动性来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认清环境问题是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问题。其次,从保护环境的措施出发,建设美丽中国要完善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执行制度,加强稀有资源的替代研发,着重优化自然环境的空间布局,强化环境保护意识与有效开展环境保护行动。再次,从补救环境的措施出发,建设美丽中国要制定优先保护环境的保障策略,加快资源补偿机制的政策导向,实施生态环境的修复工程。最后,国家要严格惩戒非法捕食、经营和售卖野生动物的行为,强化对非法开拓耕地的管制力度,对重点企业进行常态化的污染检测,完善生态文明法律体系。所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为防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猜你喜欢
美丽文明绿色
绿色低碳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我们创造美丽
对不文明说“不”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文明歌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