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毛泽东新闻工作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20-02-22 09:05全丹丹
世纪桥 2020年12期
关键词:真实性党报报纸

全丹丹

(内蒙古师范大学 法政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00)

一、延安时期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理论来源

任何思想的形成都是与之前的实践密不可分的。延安时期毛泽东新闻工作思想的形成有着丰富的理论来源,从整体上说,一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二是近代以来我国新闻报刊所呈现的理论状态。这是与土地革命斗争直到延安时期中国社会的复杂结构和斗争现实决定的。

(一)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

我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因此,新闻工作思想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是在革命实践中所要坚持的基本价值准则和实践指南。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尤其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以来,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成为武装和政治斗争宣传战线上的重要思想武器。正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实践中坚持新闻宣传的人民性、党性、真实性、批判性和斗争性原则,革命斗争才得以在多个领域协同开展,达到良好的革命效果。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生活的年代正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发展和扩张的年代。在那个年代,无产阶级被无情的压榨,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但是资本主义的宣传机构并不理会这些,而是一味地粉饰太平。因此,需要有报刊真正站在人民立场上,替人民说话,表达人民的观点。站在人民立场上所办的报刊,合理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合理甚至是阴暗面,所以会对资本主义政府起到警醒的作用。此外,最重要的是人民性赋予了报刊自由的品质。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期间,曾经撰写了《摩塞尔记者的辩护》等文章,指出普鲁士政府的书刊检查制度是对新闻自由的严重阻碍,这就体现出了马克思对于新闻自由的重视。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所要遵循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简而言之就是党的新闻出版物必须要体现党的政治意志。首先,创办党的新闻出版物,包括杂志、书籍等,都是党的宣传工作的一部分,它们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以宣传党的政治纲领、政治主张、团结群众、发动群众为目的,同时要接受党组织的监督和管理;其次,党员在撰写相关的文章时,要自觉地思考自己所撰写的东西是否与党的正确主张相一致;再次,在无产阶级政党的出版物中是有言论自由的,这样的言论自由是奠定在群众基础之上的,它是无私的,因而撰写出的作品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与资本主义的言论自由有本质不同的。资本主义的言论自由是建立在功名利禄上的,所以它并不是真正的言论自由;最后,党员在撰写文章时,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前提下,是可以自由发挥自己才能的,而且要保证原创。

真实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新闻的性质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在撰写新闻时不能添加一点主观色彩和情绪,更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而扭曲新闻,必须把新闻以原原本本的面貌呈现给读者。有关新闻的真实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如下几个观点:首先,新闻赖以成立的事实,必须是真实、确凿的事实,不容半点虚假和谣传;其次,记者在进行报道时,不能掩盖事实或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报道的内容,要完全忠实地报道他听到的和看到的内容;再次,在报道时,要选择合适的方法,特别是稳妥和实事求是的方法;最后,整个新闻的采写、报道等任务并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而是由许多记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的。此外,记者采访报道只是新闻报道和传播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全部环节,所以不能让其通过一次采访报道就完成所有的任务。

批判性和斗争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重要特点。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期间,普鲁士政府的书刊检查制度严重影响到了报社的日常工作,但是迫于压力,报社一直有向政府妥协的企图,所以马克思最后宣布退出《莱茵报》的编辑部,以表达自己的不满。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程中,各资本主义国家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内部出现的修正主义等都试图用相关的文章和报纸打压马克思主义理论,阻止其继续传播。所以,无产阶级政党要创立属于自己的报刊,充分地表达自己的立场,让“文章像榴弹一样地打击敌人”[1]

(二)近代以来我国报刊呈现的理论状态

自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我国便陷入了深深的危机之中。面对尖锐的民族矛盾和复杂的阶级矛盾,爱国志士纷纷拿起武器,开始探索能使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而报刊作为一种文字的载体,可以强有力地宣传西方先进思想和文化,被不少的改良家和革命家用来鼓舞人心和凝聚人心,以此来达到发动群众的目的。

1895 年,康有为和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这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创办报纸的开始。在随后的几年中,《中外纪文》《强学报》等一系列报纸创刊。自此,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一股风潮——政治家办报。康有为、梁启超、郑观应等人,通过这些报纸向民众宣传西方民主等思想,从而达到启迪民治、鼓动群众的目的。同时,他们认为,报纸可以成为国家的耳目喉舌,可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

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受西方资产阶级的影响,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同样非常重视报纸的作用。首先,他们宣传为革命办报,将民主革命视为报纸的首要任务;其次,他们高度评价报纸的斗争作用,把报纸作为政治和思想斗争的锐利武器;最后,他们承认报纸具有党派性。

1915 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这一杂志宣传的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强有力地打破了封建思想的牢笼,为人们获取新知识提供了有益的平台,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1919 年,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随后又接手主编《新湖南》,这些新闻实践活动对他的新闻思想有很大的影响。在这一时期,他的新闻思想主要体现在报纸与政治紧密结合、重视鼓动群众和明确报刊的阶级性这个三个方面。

二、延安时期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实践基础

延安时期,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实践基础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的实践:第一阶段的实践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二阶段的实践是抗日战争时期。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新闻实践

1927 年4 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公然背叛了大革命,给我党留下了沉痛的代价,也提醒我们必须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首先,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无主权,内无民主,敌我力量悬殊,而且敌人长期占据着大城市;其次,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民占总人口的80%左右。这些条件都说明,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重视利用农村,发动农民,因此毛泽东在1927 年9 月发动了秋收起义,并且率部上井冈山,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了做好宣传工作,红军政治部创办了刊物《时事简报》,毛泽东还撰写了怎样办《时事简报》的小册子;1931 年,《红色中华》报在瑞金创刊,发行量最多时达到4 万多份;此外还有《青年实话》《红星报》等中央根据地所创办的报刊,还有其他各革命根据地所创办的报刊,都为党的宣传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延安时期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实践

红军在经过长征到达陕北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民族危机日益严重。面对这样的危机,需要国共两党摒弃前嫌、携手抗日。因此,在这一时期如何号召农民继续参加革命,壮大革命力量;如何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让更多的阶层加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当中来;如何宣传马克思主义,改造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如何反击国民党舆论的污蔑与造谣等,这些都是我党的新闻舆论要做的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凭借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而从革命斗争的角度出发,明确党的报刊的宣传任务。在他的指导下,解放区的新闻舆论工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延安成为抗日宣传的中心。通过党的报刊的宣传,清算了教条主义等种种错误,让党领导的革命队伍进一步纯洁化和专业化,也使我们党在与国民党顽固派的舆论斗争中占据上风。

三、延安时期毛泽东新闻思想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一)党报姓党原则

毛泽东认为:“在阶级消灭之前,不管通讯社或报纸的新闻,都有阶级性。”[2]191也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任何的期刊报纸都是为本阶级服务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各家期刊报社宣传的思想都是资本主义的主流思想。同样,在社会主义社会,各家期刊报社宣传的也都是社会主义的主流思想,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毛泽东的党报姓党原则,是将列宁的思想与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党性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只有坚持党性,无产阶级话语权才能够得到保证,而且“无产阶级所接受的社会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思想越多,革命中的流血、报复和残酷性就越少”[3],可以看出新闻战线在传播理论、巩固价值方面的重要作用。列宁在总结办报经验时认为,党报必须姓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宣传党的主张,旗帜鲜明地与各种反对势力作斗争。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思想,他认为,党报姓党的第一个要义,就是要加强党对宣传工具的绝对领导,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把新闻记者、报纸工作人员和广播工作人员召集起来开会,跟他们交换意见,告诉他们宣传的方针”[2]183-184。同时还要加强检查制度和党委领导负责制度。党报姓党的第二个要义,要求党报无条件地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以崇高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来进行宣传工作。党报姓党的第三个要义,就是要让党报在新闻事业上全面贯彻党的指导思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毛泽东曾经明确提出过,要改造新闻工作者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2]74,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使他们树立无产阶级的立场和工作方法。

(二)群众性原则

我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毛泽东新闻思想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深刻反映。在马克思看来,理论必须要掌握群众,才能变成现实的斗争力量。群众性原则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倡导人民群众是新闻工作的主体和根本来源,才能得以保证新闻的鲜活性和革命性。可以说,群众性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根本落脚点。

在办报的目的上,毛泽东曾说过:“党报和通讯社是党组织各项工作的武器”,“肩负着重大的任务”,“新闻工作者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220。在办报的方式方法上,毛泽东提出“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思想。1948 年4 月,他在对晋绥日报编辑的谈话中说道:“我们的报纸也要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2]48依靠全体人民办报,就要深入到群众当中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生活,进而建立起广泛的新闻来源,进行更加丰富多彩的新闻报道。同时,依靠人民也可以达到让他们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在办报的过程中,报社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虚心接受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如果有问题要及时地改正。此外,报纸也要为广大的党员群众提供一个发表意见的平台,要积极吸引群众向报纸投稿。

(三)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是新闻最基本的原则,马克思曾提出“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列宁则要求“我们应当说真话”,“要向公众全面报道和阐明真相”。毛泽东充分继承并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将他们的思想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有力地维护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延安整风运动,重点就是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毛泽东曾经列举过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即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甲乙丙丁,开中药铺;不负责任,到处害人;流害全党,妨碍革命;传播出去,祸国殃民。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党八股这种文风对于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特别是空话连篇和装腔作势,二者都是脱离实际的两个极端,前者是在没有调查的基础上凭空捏造内容,后者则是利用作者掌握的所谓知识写一些不符合实际的官话。面对此现状,毛泽东在许多场合都公开批判党八股,特别是他坚决反对“不调查、不研究,提起笔来‘硬写’的宣传家”。1938 年,毛泽东曾经指出:“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4]同时他在《解放日报》题词:“深入群众,不尚空谈”,从这些表态可以看出,毛泽东一直都在坚持主张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同志在坚持主张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时,还特别讲究灵活性与策略性。面对不同阶段、不同形势、不同敌人,新闻报道的内容要在真实的基础之上有所侧重和区别,只有灵活应对才能达到宣传的目的。

(四)树立新文风

文风问题是影响新闻出版的一个重要问题,好的文风可以让新闻传播的范围更广,受众更多,而不好的文风却可以严重影响出版物的前途和命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提倡简洁有力、生动活泼、言之有物、笔调幽默的写作风格,毛泽东同志也十分重视文风问题,对党报的文风提出过不少的要求。

首先,文章必须通俗易懂。报纸等出版物发表新闻或者政论的目标就是要直接明了地揭露事情的本来面貌,就是为了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场或者是教育人民。因此,在撰写文章或者新闻稿时,要在保证真实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且不能千篇一律,而是要根据地区、时间等条件做出相应的调整。

其次,要保证概念、数字等的准确使用。通俗易懂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得懂,而保证概念、数字等的准确使用则更加体现出严谨的一面。这二者并不矛盾,只有将它们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宣传的质量,达到宣传的目的。

最后,新闻和文章要有鲜明的特征,要代表无产阶级的风格。“我们必须坚持真理,而真理必须旗帜鲜明。我们共产党人从来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是可耻的。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2]153-154

四、延安时期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要坚持党媒姓党,守住舆论阵地

不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再到后来的毛泽东同志,在提到无产阶级新闻报刊的属性时,首先明确的就是党报姓党原则,这一原则在今天同样适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5]新时代,面对各种浪潮的冲击,更要加强党对党媒的全方位领导,首先要完善组织上的领导,其次还要完善思想上的领导。要让党的媒体自发地、有水平地宣传和报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守住党的舆论阵地,进而达到鼓舞、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作用,使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来。

(二)坚持群众性原则,把握“为人民服务”这个关键

群众路线是我党的生命线,密切联系群众是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因此,党的媒体在进行宣传时应当牢牢把握住“为人民服务”这个关键。在宣传的内容上,要紧紧围绕群众所关心的话题展开,为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就要经常地深入到群众当中去,挖掘基层的新鲜素材。在报道时,要做到通俗易懂,让老百姓真正理解媒体所宣传的内容。同时,媒体也要自觉地接受人民的监督,对人民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要重视并认真改进。坚持新闻工作的群众性原则,就是要坚持人民群众在新闻工作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反映人民群众诉求。

(三)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坚持用事实说话

真实性是新闻的核心与生命,所以在进行报道时一定要重视真实性这一原则。在面对复杂新闻事件的时候,要深入采访和了解,以还原事件的本来面目,不能因为报道难度大就蜻蜓点水般地报道,更不能因为自己的主观喜好和个人情感破坏新闻的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灵魂,也是人民群众赖以信任和拥护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基础。

猜你喜欢
真实性党报报纸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报纸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追求真实性永远是记者的基本准则
卖报纸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以“专、新、深”做强党报文化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