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2020-02-22 09:05周良武
世纪桥 2020年12期
关键词:现代化国家发展

周良武 梁 标

(广东海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以下简称《战略问题》)是毛泽东1936 年12 月在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的讲演,后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在这篇文章里,毛泽东运用唯物辩证法,系统阐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诸问题。该文既是军事著作,也是哲学著作,为我们树立起把哲学与军事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毛泽东恰如其分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运用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来,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而且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深入学习理解《战略问题》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以及战略思维,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突破了旧哲学的唯心史观,在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崭新的唯物史观,其本质是群众史观。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中国共产党对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其核心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的作风。

中国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能够得到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人民愿意积极地配合红军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甚至加入红军的队伍中来。当时红军的阵地比不上国统区,但却比国统区有突出的人民条件。因此红军在战略退却时,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掩护。“人民这个条件,对于红军是最重要的条件。”[2]207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人民”这个条件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得不到人民的认同和支持,那么治理必然见效甚微。所以,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唯物史观。

中国共产党能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取得巨大成功,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秉持群众观点和践行群众路线,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每一天都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为了人民的自由解放,站在革命战争的最前线”[2]184。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因此,国家治理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才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最广泛和最根本的意愿;才能让人民群众的权益得到最切实的保障,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最终胜利。

国家治理既要意识到“以人民为中心”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更要在斗争中使其加强和巩固。首先,坚定同危害党和人民治理国家的错误行为作斗争,增强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凝聚社会向心力。其次,要坚决同各种偏离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倾向作斗争,正如“正确的政治的和军事的路线……是从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2]186。因此,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一方面我们要坚持良法善治,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宪法法律至上,维护法律尊严和权威。另一方面,又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强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使“制度自信能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营造氛围、凝聚共识、提供动力和智慧”[3],提升人民对中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信心。最后,要彻底地克服错误的倾向,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正确的路线指导国家治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早日实现。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把握中国发展的特殊规律

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随着战争的发展而发展,国家治理的特殊规律也要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我们说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治理,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现代化治理,是在我国的特殊国情之内进行的,既有现代化进程的一般历史必然规律,又有我国发展的创新性、继承性、阶段性和地域性等特殊规律。因此,在一般的治理现代化规律之外,又有我国一些特殊的治理现代化规律。如果不懂得这些,就不能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打胜仗。

首先,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把握创新性的特殊规律。新中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落后、社会结构复杂,各地发展很不平衡。由于缺乏经验和国际环境,毛泽东在国家发展和治理方面借鉴了国际社会主义的经验,对新中国稳定社会秩序、协调阶级阶层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新中国经济社会和国外形势的变化,毛泽东开始意识到苏联模式的弊端。他试图突破苏联模式,探索新型的中国治理模式。“毛泽东也依据中国的客观实际对其他方面的关系提出了创新性的建议,在探索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迈出了理论创新的重要一步。”[4]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所以国家治理在体制机制方面也应该创新性发展。

其次,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把握继承性的特殊规律。我国不仅坚持在运用马列主义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且尊重和继承中国传统的治理经验,因为中国的传统治理也有一脉相承的传承性和民族特色。中国自古尊崇儒教治国,儒家思想提倡“公天下”,主张“仁”治和礼仪教化的治理手段,使众多朝代得以走向盛世。换到今天,就是要打造共商共建共治的国家治理格局,鼓励人们积极投身国家治理,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当前,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现实状况发生了变化,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我们也不能照搬过去传统的治理经验,“经验是应该学习的,但是不应该刻板地抄用”[2]172,而是要批判性继承与发展。

最后,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和地域性的特殊规律。正如“战争情况的不同,决定着不同的战争指导规律,有时间、地域和性质的差别”[2]173。从阶段性来说,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发展到如今迎来“强起来”的新的历史阶段,就应该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阶段的现代化治理。当下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步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所以国家治理的重心要放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积极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建立和完善高水平、多层次的公共服务体系,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国家长治久安。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一制度“决定和规范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性质、方向和内容”[3]。因此,国家治理现代化还要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协调和处理好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维护好劳动阶层的主人翁地位。从地域性来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大,不同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习俗、受教育程度和治理观念也不尽相同。因此,国家要继续做大经济蛋糕,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管理平台,解决落后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差、教育和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进一步限制和缩小各地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所导致的差距。另外,还要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足各族人民的发展诉求,保障各族人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促进各族人民有序参与地方事务治理,推进国家治理区域普遍性与民族特殊性的有机统一。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要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首先,国家治理现代化有其全局性。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以中国为全局的,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一项关系根本、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需要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以系统思维明部署。只有对国家治理的全局“关照好”才能最终实现治理现代化,若没有遵循这种观点也是不能取得成功的。正如“局部性的东西是隶属于全局性的东西的……如果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有了重要的缺点或错误,那个战争是一定要失败的”[2]175。

其次,关键局部的功能及其变化对全局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所以,国家治理也应该善于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把握好关键部分的重要作用,“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来说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2]176。例如,重视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的执行能力的建设,让国家日常治理变得更灵活更有深度;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规范市场秩序,推动经济平稳运行;重视提升基层干部的治理水平,基层干部与群众接触最深,基层干部的日常治理体现一个国家治理的基础能力,实现基层干部治理水平的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还要坚持改革与法治,深化体制改革,推进依法治国,使其发挥“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的作用。

最后,国家治理的战略问题也是各部分之间与全局的关系问题。在国家治理中也要有战略思维,要正确处理和协调国家系统法律与地方具体法规的关系、国家整体治理与基层具体治理的关系、中央统一制度安排与地方具体规定执行的关系,国家整体性规划与地方差异性发展的关系。例如,中国由于历史上地方的发展不平衡,所以中央和地方层层分权治理,导致层级过多,对于像地震、火灾、流行病等突发事件,仍然采用层层上报的方式,就会严重耽误时机而造成重大损失,这是体制问题。因此,国家在地方治理问题上,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应当给予地方相关部门相应的权力,让地方部门可以直接向中央汇报地区突发事件,独立发布紧急通告,让地方政府有权在第一时间采取治理措施,提高治理效能。

四、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正确处理好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首先,国家治理现代化要加强多方面学习。毛泽东在《战略问题》中认为,重要的问题在于学习。学习既是实践也是认识。我们若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也离不开对于我国特殊规律的学习和运用,包括法治规律、社会建设规律、党的执政规律等。学习不是容易的事情,运用更加不容易。国家治理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获取知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还要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的治理经验,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发展,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现代化理论,并且把改革中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运用到我国国家治理的实践中。

其次,把学习和经验所得运用到国家治理的实际当中。政治理论放在讲堂上、书本中可以讲得头头是道,但运用到实际的治理中,就可能会遭到挫折和失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主观的指导和客观的实在情况不相符合,不对头,或者叫做没有解决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2]179。因此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纸上谈兵,把学习或是实践总结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行动中。例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应该是也必须是“按照情况活用原则”,切记治理呆板化,还要对地方治理不当的方面提出处置预案。这就要求治理过程中不可以死用《决定》,也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可以因为自身而主观地犯错误,这也就是告诉各级领导干部遇到非预料的客观情况或不可抗的变化时,应该如何采取处置方案。各级政府应该加快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平台相互学习和了解各地的治理方式,及时把握最新的治理成效和治理问题,促进各级各地政府在治理方面的沟通与协调,并总结经验和教训,摸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的治理方式。另外,通过互联网还可以更便捷、高效地把治理方案向社会公告并广泛征求民众意见,使政府治理更加科学化、公开化、协商化和民主化,避免治理中的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本本主义。

最后,要充分意识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与认识是相互联结、共同发展的。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认识是第一阶段,既存在于提出之前,也存在于提出之后。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到21世纪中叶,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践过程,即认识情况的第二个阶段。认识的第一阶段是符合于“四个现代化”的实况和顺应中国发展需要的,但还要通过后续的实践重新加以检验,因为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经济状况、政治和社会环境等现实状况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如果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与认识不符合,或是没有基本符合,“就必须依照新的认识,构成新的判断,定下新的决心,把已定计划加以改变,使之适合于新的情况”[2]180。总之,我们要把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当作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使国家治理体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国家治理能力也随着认识的深入不断提高。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党和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战略问题》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中心论,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和对立统一观点,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与认识论等,不仅能启发国家治理现代化,而且对国防现代化和新时代强军思想等同样具有重要价值。新时代,我们要继续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充分挖掘前人留下的思想财富,善于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中国化的伟大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现代化国家发展
边疆治理现代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把国家“租”出去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