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攀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已在各校全面使用。据统计发现,仅1—3年级六册语文教科书中,选用童话就多达38篇,占课文总数的27.3%。大量的童话故事,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建构主义者根据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的“支架教学法”能够引领学生走进童话世界,激发阅读兴趣,培育语文核心素养。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童话文体特点,积极构建支架,让学生顺着支架一步一步向上攀升。我们将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为例,从童话的“曲折的情节、神奇的想象、精妙的语言、美好的意蕴”四个文体特征,来阐述童话教学“问题支架”“外引支架”“情境支架”和“情感支架”的构建。
童话,一直都是儿童最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从孩子牙牙学语时,童话就进入了他们的生活,最能吸引孩子的就是童话故事中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这些情节一波三折、峰回路转,就像有一种魔力吸引着小读者,从中得到教益。
《巨人的花园》最显著的写作特点就是采用对比的手法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比如:巨人砌起围墙和拆除围墙花园前后景象的对比,巨人在遇见小男孩前后态度的对比。通过这些对比,使故事的情节更加曲折离奇,深深地吸引着小读者。故事之中所蕴含的道理也潜移默化地走进了孩子的心中,根据这一写作特点,运用“问题支架”,可以使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童话“曲折的故事情节”这一文体特点。
问题一:巨人外出旅行,孩子们玩耍时,花园是怎样的景象?
问题二:巨人回来后,把孩子们赶走了,花园变成了什么样的景象?
问题三:孩子们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花园玩耍,花园又有怎样的变化?
问题四:巨人又一次赶走了孩子们,花园又是怎样的景象?
问题五:巨人拆除围墙前是什么样的态度?
问题六:巨人拆除围墙后又是什么样的态度?
通过这样的一个问题群,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了解巨人从自私到幡然醒悟的曲折经历。
“当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时,花园里四季分明,景色迷人。”与“巨人赶走孩子,即使春天来了,花园里依然是寒冷的冬天。”形成了第一次对比。因为一块“禁止入内”告示,使巨人尝到了自私的苦果。但此时的巨人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原因出在哪里?于是就有了第二次对比,“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里,他看到花园里草翠花开,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的春意。”但好景不长,巨人的大声训斥,赶走孩子,使花园马上又回到了冬天,被冰雪覆盖。当巨人不明就里的情况下,一个小孩出现了,他的眼神使巨人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巨人拆除了围墙,“一个自私、暴躁的巨人”和“一个友善、乐于分享幸福的巨人”形成了第三次对比。
通过“问题支架”的构建,让学生跟着老师的脚步主动思考,深入文本理解内容,不仅能够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值得注意的是,问题的形成必须抓住童话文体的特点和曲折的故事情节,具有逻辑性、启发性、可操作性,真正把学生一步一步引入童话的深入。
童话故事中的想象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是童话最基本的特征,也是童话中最有童趣的地方。作者通过想象,将童话中的人物魔法化,让其拥有人类所没有的“超能力”。抓住了童话中的“超能力”,也就抓住了学生的一颗童心。
《巨人的花园》一文中有很多的“超能力”:多变的花园,奇特的围墙,古怪的巨人,神奇的小孩。这一切对孩子来说都充满了神秘感。孩子总是充满了好奇心,总想一探究竟。然而,编者在选编教材时对原著进行了一些删改。文章变得短小、精炼了,但是却失去了童话原有的味道。根据这种情况,教师要关注原文,运用“外引支架”,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领悟童话神奇的想象。
《巨人的花园》是根据王尔德《自私的巨人》改编的。在原文中,关于巨人的描写有这样一段话:“有一天,巨人回来了。他去访问过他的朋友,那个康威尔的吃人魔来着,并且和他一起待了七年。七年过去后,他要说的话也都说完了,因为他的话头儿本来就很有限。于是他决定回到自己的城堡。”这段话可以作为学生的“外引支架”,一是引导学生想象,吃人魔是一个什么样的魔鬼?巨人和吃人魔这七年都谈了些什么话?都做了些什么事?二是加强学生对巨人的认识,能够与一个吃人魔鬼朝夕相处七年,而且忘记了回家,巨人耳濡目染,肯定也染上了很多的坏习气,可见巨人的自私暴躁是有原因的。
文中最为神奇的理应是桃树底下站着的小男孩。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就感到火辣辣的;他一伸手,桃树就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花朵。这个神奇的小男孩必定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他是谁?为什么有如此神奇的本领?而在《自私的巨人》原文中,我们就可以找到答案。巨人问小男孩“你是谁?”小男孩面带笑容地说道:“你让我在你的花园中玩过一次。今天我要带你去我的花园,那就是天堂。”这个小男孩“一双小手掌心上留有两个钉痕,他的一双小脚上也有两个钉痕。”看到此处,我们就能明白这个小男孩其实就是上帝的化身,他就是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
通过“外引支架”的构建能够引领学生走进王尔德童话的本质,那就是“爱”。乍一看,小男孩是柔弱无助的,巨人是强大无比的,但从深层次看,是小男孩教会了巨人什么是爱,教会了巨人对他人的慷慨、关怀,激发了巨人内心深处的美好品质,这些是改编后为童话故事所感受不到的。因此需要老师引原文,加以补充,通过比较,深化理解。
在童话故事中,“语言的精妙”是一大特色。作者通过故事中人物角色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和提示语感受人物内心活动,运用角色体验,让学生走进童话人物的内心世界。
《巨人的花园》一文中巨人的三次叱责孩子语言为学生提供了模拟表演的素材,通过角色体验,引导使学生进入课文的特定情境之中,从而体验文中人物情感及事件的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童话语言的精妙。通过构建这样的“情境支架”,能够把学生引入到童话的世界中去。
第一次:“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第二次:“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第三次:“喂!你赶快滚出去!”引导学生对巨人的三次语言加以分析,不难发现,三次都有“滚出去”,都用了感叹号。这是相同点,不同点是一次比一次凶:第一次用“玩”,第二次用“胡闹”,第三次用“喂”。从提示语中,也能发现语言的奥秘,第一次是“很生气”,第二次是“发脾气”,第三次是“大声叱责”。分析之后,分组开展情境朗读,一个霸道、自私、任性、冷酷的巨人形象就展现在学生的眼前。
小男孩尽管没有说话,也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如果他开口讲话,会说些什么?
生:巨人伯伯,你的花园里总是雪花飞舞、冰雪覆盖,可村子里却是春光明媚,你想过是什么原因吗?
生:巨人伯伯,这么大的花园,你一个人独享,久而久之,你能快乐吗?赶快把花园的大门打开吧!
生:巨人伯伯,快乐要与大家一起分享,有孩子的地方才会有春天,打开你的花园让大家都进来吧,这样春天就会光临你的花园。你也感到快乐的!
通过“情境支架”的构建,能构使学生置身于童话所描绘的情境中,体验自己独特的感受,产生个性化的思想。此时,学生的情感与童话真正融合在了一起。学生也能够在情境的创设中习得童话语言的形式,语言感受力和理解力也会得到提升。
童话所表现的意蕴都是美好的、积极向上的,往往都蕴含着一个美好的情感在其中。这个意蕴并不是一开篇就存在,而是文中的主人公经历了挫折、失败之后,经过他人的指点,又重新振作起来的情感变化。因此,教师在进行童话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主要角色的情感变化,让学生从童话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巨人的花园》一文中,巨人无疑是故事的主人公。抓住了他的情感变化,就领悟到了这篇童话的创作价值。因此,构建“情感支架”,让学生与巨人对话,与文本产生共鸣,就能够使学生把握作者创作的目的和文本所要表达的美好情感。
文章开端,巨人赶走孩子,砌起围墙,竖起“禁止入内”的告示牌,从这一系列的举动,我们看到了一个自私自利的巨人。春天来了巨人还裹着毯子、瑟瑟发抖,一个孤独可怜的巨人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可见,巨人也是渴望春天的,所以当花园里草翠花开时,他是那样地激动。但是,他只愿意独享花园、独享春天,又一次把孩子们都赶走了,从这里又看到一个爱发脾气没有爱心的巨人。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巨人也在发生着变化。当小男孩出现以后,巨人幡然醒悟:“巨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巨人立刻拆除了围墙,他的行为印证了一句话“知错就改,善莫大焉”。最终,巨人和孩子们共同享受着花园的美景,孩子们快乐地成长,巨人也感到无比地幸福。巨人从自私自利变成了宽容大方,懂得快乐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巨人。
通过“情感支架”的构建,美好的意蕴就逐渐清晰起来,巨人想自己独享花园里的一切,结果得到的却是寒冷和荒凉,而他把花园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却感到了无比的快乐。这篇童话故事就是要告诉我们:自私是不能带来快乐的,要想获得快乐,就必须学会和他人分享,童话的教学价值通过这条情感线也就彰显了出来。
实践证明,引导学生抓住童话文体特征,合理运用支架教学理论,不仅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深入理解童话的价值内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