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警官学院,四川成都 610213)
内容提要:加强社会沟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这意味着宏大的国家政策和战略能否转化为社会的共识,并能在行动逻辑上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协同。在社会转型和信息技术更新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社会的参与,生态价值理念的形成需要在沟通中构建。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场域和平台,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在社会互动沟通基础上达成共识,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社会沟通存在政府信息公开不够、与社会沟通的多元平台缺乏、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多种问题。需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平台,优化沟通策略,充分激发媒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育致力于生态文明沟通、传播和教育的意见领袖和社会组织。
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它既是由现实中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倒逼而来,也和我国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型密不可分。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进行了周密而系统的顶层设计。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了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生态安全体系五大体系。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又是一项共建共治共享的工程。既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也需要社会的广泛认可与积极参与。
习近平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1]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更加便捷地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政方针,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生活方式的提倡,生态价值理念的形成需要在与社会的广泛沟通和互动中达成共识,从宏大的国家战略转化为社会大众熟悉的话语,并内化为社会大众的行动逻辑,因而也凸显了社会沟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所谓社会沟通是指在社会关系中两个以上的社会主体通过面对面的互动或借助媒介进行的信息、思想、情感等方面的交流。它可以是个体与个体之间,也可以在个体与群体之间,也可以在群体与群体之间发生。[2]
1.加强社会沟通更能适应互联网时代传播范式的转换。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加强社会沟通既是由生态文明建设本身所具有的共建共享的特性所决定,同时也是适应互联网时代新的传播范式的转换以及社会结构变迁的需要。在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平稳而快速的发展之后,我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阶层分化,利益诉求多元化,需要加强社会沟通来凝聚社会共识。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9.40亿,较2020年3月新增网民362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67%。 ”[3]互联网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互联网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社会沟通无可回避的场域,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社会沟通在相当大的意义上是借助互联网进行的媒介化沟通。而互联网自身所特有的平等、互动、开放等特性也使传统单向的政策宣传模式向着互动沟通的模式转变。互联网使公众可以更便捷地了解和参与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务,它使信息的流动更加快速,也使信息的透明度得以极大提高。它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使传统的单向传播向着双向互动转变。互联网上的用户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草根话语权力向中心转移的可能性增强,传统权威的话语权力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挑战。互联网所带来的传播方式、舆论生态的变化也都向社会沟通的理念、议题设置和话语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切都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更好适应互联网场域,在开放的社会中用好互联网进行积极的社会沟通。
2.加强社会沟通可以促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价值观是整个生态文明的价值内核。一方面,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文化转型加深加剧,物质主义崇拜和奢侈性消费等行为还屡见不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待培育。另一方面,民众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但还停留在较为粗浅的环保权益维护层面,并未深刻意识到生态文明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深远意义。未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和自身生活方式及消费模式密切相关,更未形成身体力行的自觉意识。宏大的国家话语和具体的社会行动策略之间还需要转化,因而需要加强社会沟通,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通过生动活泼,融专业性和普及性于一体的活动形式使生态价值观深入到民众的生活中去,使生态文明这一宏大的政策议程和媒体议程、公众议程形成良性互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通过在沟通中建构和在建构中沟通的方式,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3.加强社会沟通有利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实现社会协同。党的十九大提出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主导的同时,也需要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政府着力于制度设计和信息公开,公众有序参与,社会组织充分发挥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桥梁作用,多元主体各司其职才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逐步深入。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加深加剧的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突出,与风险社会的各种风险迭加,经过社交网络的发酵,往往使公众充满对政府的不信任,一遇到环境问题,便成为群体心理的一个宣泄口。随着大众环保权利意识的高涨,因环保问题而引发舆论热点和环境群体性事件也不断出现,通常也伴随着谣言传播,因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政府与社会的沟通,吸纳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应当说生态议题的形成正是得益于社会公众对环境风险的感知和对生态问题的广泛关注,逐步为政府所关注,从而上升为政策议题,但风险议题如何转化为建设性的议题,则需要畅通沟通渠道。加强生态文明的社会沟通,要在更大程度上达成社会共识,使沟通更加深入,让多元主体在生态文明理念层面达成共识,在行为上相互配合,从而在价值理念、经济发展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层面协调联动,将生态文明灌注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建设中去。
当前生态文明议题受到政府、社会和公众的高度关注,但也存在着政府信息公开不足、沟通战略不当、缺乏多元参与沟通的平台、社会参与意识不足、民众环保意识增强但专业知识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
1.政府信息公开不足,沟通话语方式亟待创新。当前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沟通方面主要存在信息公开不足、沟通战略不当、平台搭建不够等问题。长期以来的维稳思维和宣传思维导致我们信息公开的动力不足,加之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环保方面信息公开的监督和责任约束机制缺位,导致信息公开不足。诸多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恰恰是因为公众的知情权没有得到充分保障。早在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及时准确披露各类环境信息,扩大公开范围,保障公众知情权,维护公众环境权益。健全举报、听证、舆论和公众监督等制度,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在建设项目立项、实施、后评价等环节,有序增强公众参与程度。”[4]政府更看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对政策议程的设置,而对于与社会大众利益高度关联的相关信息的公开则重视不够。
在沟通战略上政府也还不适应自媒体时代的众声喧哗,单向传播多,正面宣传多,我们更愿意对公众讲成绩,不愿意讲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以寻求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更注重单向的信息发布却不太愿意进行双向的沟通,这导致日常的信息发布多流于形式,被动的履职式的信息发布多于主动的沟通,只有当出现环境群体性事件时才开始注重主动沟通,在沟通内容上更注重技术层面的说服忽略公众的文化心理因素,沟通效果也不理想。在话语策略上,生态文明成为宏大的国家命题,但更多停留于政策议程,如何使之鲜活地与普通百姓的生活连接在一起,将程式化的公文话语转化为普通民众所能理解的日常生活话语,这种话语方式的转换也尚需探索。需要基层工作人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加大社会沟通和宣传的力度,然而基层生态文明宣传的资源匮乏,专门从事生态文明宣传和教育的专职人员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中社会沟通的效果。
2.缺乏多元参与互动沟通的平台。自媒体时代,媒体、公众、专家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都拥有一定的表达权和话语权,如在环境风险的解读上,专家拥有专业话语权,但专家对生态环境风险的解读偏重于技术层面,专家的解读往往游离了受影响者的经验,专家关注的是影响的概率,公众关注的是影响危害本身。意见领袖在网民中拥有较高的影响力,但意见领袖往往缺乏专业的生态环境知识素养,为吸引网民的关注更愿意在生态环境议题中发挥对政府的批评和监督功能。媒体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一支重要力量。与生态文明建设高度相关的环保信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能否将专业性的术语转化为大众所理解的通俗话语,让公众的环保知识体系更加科学,而不是来源于各种道听途说和网络谣言,需要社会力量尤其是媒体和专业性社会组织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诟病至今的PX究竟有没有危害,大多数公众仍不清楚,只是源于风险社会的群体心理,大家更愿意将PX视作危险和污染的代名词。媒体记者对于环境生态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加之市场化竞争压力使媒体偏重于轰动性和负面性的议题,导致媒体在日常的生态文明传播和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中主动性、能动性不足,生态文明议题内容设置的深度广度不够。耸人听闻的消息和各种噱头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更易获得关注,但这对于整个社会对待环境问题的理性则是更大的伤害。在共识稀缺的时代,需要架起政府、媒体和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在公共话语领域推动生态文化的建设和生态价值观的传播和互动交流。
3.沟通的社会参与不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社会沟通既需要借助互联网时代的媒介化沟通方式也需要线上线下沟通相结合。一方面需要考虑无法上网的那部分人群的需要,另一方面线上沟通更多是在危机时刻的应对以化解巨大的舆论压力,还需要与更多线下的常态化、日常生活化的沟通相结合,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当前公众的环保意识正在觉醒,但另一方面作为公民如何身体力行去践行绿色消费和生活方式往往又行动力不足。公众的环保意识增长,但知识的专业性不足。大家批评各种损害环境的行为,但又不愿为保护环境失去各种生活的便利。生态文明理念尚需要公民在广泛的社会沟通和社会参与中去体会和确认。生态文化建设需要政府主导,更需要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但我们正由传统的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离散化的原子化的个体组成了“离散型”社会。这一方面需要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畅通公众利益诉求表达的通道。另一方面,社会的有序参与和生态文明的积极传播更需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深入基层和社区的一些生态文明理念传播和生态教育活动,社会组织更能把握基层群众的需要和特点,采取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沟通,从而弥补政府工作的不足。这也需要政府具备宽容的心态和一定的政治智慧,客观地看待社会组织在生态文化建设和社会沟通中的作用。在涉及环保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政府也可能会存在失灵的地方,而社会组织可以充分发挥作用。组织化的社会可以进行组织化的利益诉求表达和利益博弈,它可能会给政府带来一些压力,致使权力不能为所欲为,同时也能降低公共决策失误的风险。没有组织的离散化的原子个体更容易成为非理性的暴民和乌合之众,因而摒弃维稳思维,引导社会组织的有序参与,尤其让社会组织在生态文明理念传播和教育中发挥积极性作用,使之成为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有益补充,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在政府主导下构建起多元主体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平台,更新沟通话语模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生态理念传播和生态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寻求积极的社会沟通。
1.转变沟通理念,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不断调适沟通话语策略。首先,政府要转变社会沟通的理念,软化生态文明建设中进行社会沟通的姿态,从“我说你听”式的单向传输向着平等互动的双向沟通转变。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长期以来信息的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在一些环境群体性事件中,引起公众强烈反响的不仅是单纯的环境问题,还有对知情权没有得到充分保障的不满。对相关机构的信任程度直接影响到事情的处置。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只能是以公开来换公信。信息公开是系统工程,《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全面推进大气和水等环境信息公开、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监管部门环境信息公开,健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健全环境新闻发言人制度。”[5]对政府而言,尽管我们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但实施过程中由于信息主动公开的范围不够细化和具体,部门之间协调力度不够,主动公开的形式和方式缺乏侧重点和硬性要求,最为重要的是监督和责任约束机制缺位。因而按照总体方案的部署,需要制定相关细则,完善环境信息公开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如建立环境信息公开监督委员会。政府有关部门在加强监管的过程中也要强化对排污单位信息公开的监督,完善相关机制。
其次,要不断优化沟通的话语策略。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社会沟通其目的是让人民群众了解国家重大的战略和政策,建构信任,从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宏大的国家政策议题与日常生活的逻辑间需要进行有效转化,既要避免日常沟通中过于宏大的叙事而让沟通空洞乏力,也要避免危机状态下因舆情压力过大而在沟通中避重就轻。因而在议题设置上一是需要塑造负责任的政府形象。常规沟通中从细微处入手,使生态文明的政策议程传播更加柔性化,通过第三方的解读使之与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利益关联起来。当涉及与生态文明相关的危机沟通时,不回避舆情关注的热点和敏感问题,更注重事实和细节的呈现,注重问责议程的设置与回应,从而塑造危机中负责任的政府形象,凸显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二是在话语策略上注重情感性的沟通。宏大的政策议题和叙事往往更注重于理性层面的说服,着眼于长远和群体利益,容易忽略个体的情绪感受以及快速现代化进程中脆弱的社会心理,理性的说服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建立情感性纽带,与人民群众形成情感共振,则难以跨越沟通中的情绪障碍,沟通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因而在话语策略上要注重共情。
2.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中社会沟通的多元参与平台和机制。尽管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为多元主体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但政策话语、专业话语和民间话语间往往并没有形成交集,只有在环境风险感知上借助一些舆情事件使社会力量迅速集聚,这种危机时刻的沟通往往面临的舆情压力大,情绪化成分较多,一旦沟通失败对社会信任的负面影响也较大,而对于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转型和生态价值理念的培育等常态化沟通则相对不足,因而需要线上线下互动,常态化沟通与危机沟通并重,由政府主导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将媒介化沟通与人际沟通、组织沟通有效结合。需要加强对基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教育、文化建设、社会治理等多项工作整合推进,通过嵌入到生活场景中的日常沟通将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广为传播,使之由政策议题转化为公众的日常生活,从而影响其行动逻辑和价值选择。通过开设论坛、研讨会等形式,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作用,为媒体、社会组织、专家学者、公众参与生态文明相关议程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只有通过构建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和平台,为多元主体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开辟通道,才能避免危机时刻互联网上的众声喧哗,从而引导公众理性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比如成都市前几年冬天雾霾严重时也是舆情高度关注之时,互联网上一片谩骂之声,为直面公众的质疑,推动社会共识的达成,成都市政协、人大邀请专家学者、市民代表和相关部门参加相关研讨会,通过面对面沟通,参与讨论,相关部门直面质疑,坦承工作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争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时任成都市长罗强则直接开设市民茶馆,邀请市民代表喝茶与之面对面交流。通过线上线下共同努力,常态化沟通与危机处置的紧密结合,使成都市的雾霾治理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3.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充分激发主流媒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育参与社会沟通的意见领袖和第三方组织。由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因而需要宣传、环保等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加强与媒体的沟通,达成共识,形成生态文明传播的有关倡议。转换沟通思路,把握媒体特性,激发媒体主动性和能动性。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形成共识,有关部门可以通过论坛等多种形式搭建政府、专家、新闻记者、意见领袖、环保组织进行沟通对话的平台,尤其和媒体形成生态文明传播的相关倡议,强化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是媒体也要避免被消费主义所裹挟,不宣扬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把握媒体化沟通对事件、时机等新闻性的需求,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时机节点,以活动为载体形式,提高生态文明传播的有效性,通过组织参观、学习、研讨会等形式和途径提高新闻记者的生态文明知识储备,培养一批专家型记者。构建专业化团队,加强部门协作和联动,通过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介形式回应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切,做好环境政策解读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沟通方面增强合力、提高效率。
培育关注生态文明议题的意见领袖。自媒体时代话语权出现了分散,政府在与公众进行沟通的过程中需要从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向双向互动沟通转型。网络意见领袖在互联网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建议将影响力大且关注环境生态问题的意见领袖的意见纳入到制度化吸纳的轨道上来,做好这些意见领袖的统战工作,加强沟通与释疑,体现政府的诚意。同时,要积极培养具备一定专业素养,具有一定沟通经验,热心公益环保的意见领袖,如环保专家、环保大使以及环保官员,让他们在网络平台发挥理性精神,发挥释疑解惑的功能。同时这些意见领袖也能身体力行,践行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对各种奢侈性炫耀性消费行为进行批评和引导。
培育致力于环境公益服务和环境教育类的社会组织。生态文化建设需要政府主导,更需要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社会组织是政府与社会进行沟通的重要桥梁。尤其是深入基层的生态文明理念传播和教育,由专业性的社会组织来承接服务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也能弥补政府工作的不足。由于当前公民的环保权利意识高涨,但在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的践行和价值理念的转变方面却滞后,故而建议优先发展致力于环境公益服务和环境教育类的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让这些环保组织深入社区、学校,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传播环保意识,加强与基层民众的沟通,推动生态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