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地方院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020-02-22 07:58余碧春林启法颜桂炀魏远竹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质量

余碧春,林启法,颜桂炀,魏远竹

(宁德师范学院,福建 宁德 352100)

2018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OBE教育理念[2]重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未来发展的综合能力,体现的正是未来导向的教育思想和学生学习为本的理念,回答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培养效果如何”的问题,OBE也是引导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重要核心理念[3]。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本身即为应用型高校,其师范专业专门培养教师,属于应用型专业,[4]OBE理念为新时代的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018年,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从源头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引导专业做精做强追求卓越,保证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达到国家卓越标准。[5]OBE作为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的核心理念,贯穿师范生培养的全过程,成为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专业认证不仅开启了以认证为抓手推动师范专业内涵发展的质量保障新模式,也成为师范类专业发展范式变革的推手[6]。因此,通过专业认证推动专业建设,构建基于学习产出为目标的OBE人才培养体系,聚焦师范生核心能力素质培养,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学生的“学”是核心,学生“学到了什么”是关键,强调教学设计和实施以学生预期学习产出为导向,反向设计教学体系;建立面向OBE的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强调建立持续改进闭环,专业通过相应机制、制度、措施,保证教学、教育、培养过程和结果得到跟踪、评价与改进。盐城师范学院是全国首家接受并通过中学教育专业全科认证的试点高校,学院以专业认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于OBE理念重构人才培养方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定培养目标、以教师执业能力为导向设计课程体系、以协同导向完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以持续改进导向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切实提升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了服务基础教育的能力,实现了师范教育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的良性互动。

宁德师范学院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为了解决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相互割裂、学习评价与成效达成无法对应等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为了推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化、个性化成长,以OBE理念为指导,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契机,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培养机制、质量评价体系及持续改进机制等四个方面推行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探索构建OBE理念的人才培养体系。

1 基于OBE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设计

“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核心是教育目标。学校以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OBE教育理念,从上到下“反向”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中需明确“三个产出”和“四种关系”。“三个产出”即专业人才产出(培养目标)、学生学习产出(毕业要求)和课程教学产出(课程目标);“四种关系”即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的关系、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关系、课程目标与教学策略的关系。培养目标是专业认证的总纲,具有统领性作用,以培养目标为依据制定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来支撑培养目标,引导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是毕业要求的落脚点,明确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联矩阵及任务矩阵,设计能够体现毕业要求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课程体系能否支撑毕业要求的重要证据,课程目标的达成需要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

宁德师范学院为适应国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宁德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坚持“为学生成长服务、为地方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根据“地方性、师范性、应用性”的办学定位,将培养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师资和卓越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各专业根据学校定位、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多方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及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的毕业要求,不同专业有特定的服务领域、职业特征和职业能力要求,因此专业应通过毕业要求的制定,描述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体现专业“脸谱”。如:师范类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面向国家、宁德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重大战略的需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文件要求,结合师范生在毕业5年左右应取得的专业或职业成就,制定出专业培养目标,并进行认真广泛的调研论证,力求做到科学、准确,有明确的规格标准,并以简洁清晰的文字表述。

2 基于OBE的教师培养机制创新

“如何培养人”,核心是教育的过程。按OBE理念培养人,能保证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所以,OBE理念非常适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以应用为本的培养目标,以需求为主导的学科专业,面向应用的课程体系,产学研结合的培养途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能力取向的教学评价,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7]。以专业培养为着力点,结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注重协同育人,注重课程内容不断更新,注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努力培养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未来卓越教师。[8]

2.1 构建“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

宁德师范学院历来重视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与地方教育行政和中小学校建立权责明晰、稳定协调、合作共赢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9],积极探索并形成“双负责人制”“双导师制”等多种协同育人的培养机制。通过内引外联,积极探索建立校地协同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培养体系,以“教育实习与社会实践、合作研究、就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咨询服务”为核心,形成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的合作共同体,师范生育人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为地方教育输送了一大批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

随着国家对教师教育发展和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创新教师教育模式,培养未来卓越教师”,学校将进一步发挥“三位一体”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对师范生的培育功能,进一步探索协同构建教育类课程体系、协同推动培养“全过程双导师制”,进一步探索构建师范性和学术性相结合、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相结合、综合素养和实践教学技能相结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结合的教师教育培养新体系,努力培养具有“四有”教师品质、卓越教师素质、未来教师气质的优秀基础教育教师。

2.2 推行OBE的课程改革

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任务,要把核心任务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10]。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师教学必须从“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11]。

宁德师范学院从建校以来,为福建省及宁德市基础教育提供了大量的合格基础教育师资。2011年学校实施“卓越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在已入学的试点师范类专业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进行培养,2019年3月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教育教学培养质量,决定实施“卓越—拔尖培养计划2.0”,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契机,探索推行OBE的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一是构建点面结合的全员课程思政、全方位课程思政的师范生师德养成课程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教育等德育内涵和元素,落实到课程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上,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二是建立基于产出的“一践行三学会”的知识培养体系,把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环节,明确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联和支撑程度,来保障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各课程设置比例关系达到认证标准的规定要求,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形成整体支撑,来保障课程结构的合理性,按照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及时更新、丰富和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三是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教育实践体系,推动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和以师范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变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相衔接,强化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训练;四是抓住基于产出的课程教学大纲这一中心环节,推进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引导教师改变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创新“教”与“学”的教学形式,突出课程特色,积极开展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根据课程形式和内容特点,合理使用各种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采取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有利于课程内容展示、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手段,逐步加大在线教学平台、MOOC、微课、智慧课室等的应用范围,逐步实现从“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3 形成质量达成评价机制

“培养效果如何”主要关注学生最终学习成果的达成度。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 其中如何量化地度量学生学习的成果,或者说如何量化地度量学生学习后的成功,是OBE教育理念的核心关键问题。[12]

新时期教师教育培养质量评价通过建立三个评价机制,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的组织机构,细化学校、学院、专业负责人的工作职责,规范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达成度的程序,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达成度的评价依据、评价方法、评价周期、评价结果及运用的管理办法,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效果与预期培养目标产出相一致。一是培养目标达成评价。通过建立多元利益相关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进行定期评价;二是毕业要求达成评价。跟踪某届学生的学习轨迹,选择合适的课程开展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根据不同毕业要求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对毕业要求进行达成评价,证明学生的能力是否达成,把好出口质量关;三是课程质量评价。通过定期评价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和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从课程的视角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证明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贡献是否达成。

宁德师范学院在进行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开展过程中,初步建立了校院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政府、行政部门、用人单位及校友等利益相关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初步明确职能部门、部院系、学生等在评价体系中的工作流程与职责。不定期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召开由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研讨会,全面、深入、准确地了解毕业生履职情况及了解用人单位需求;由学院专业负责人负责召开专业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研讨会,邀请教育主管部门、知名校友、基础教育专家、高校教授、中学校长等对专业培养目标合理性进行评价,对专业培养目标提出修订意见和建议。培养目标达成评价采用调查问卷、座谈访谈形式,通过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电话咨询等方式获得信息反馈,及时全面、准确了解毕业生的发展现状,根据各部门和学院掌握的情况和对本科教学状态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利用内外部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有效改进课程教学工作,使专业人才培养与当前需求形成良好的契合度。

4 建立质量保障持续改进机制

进入新时代,高校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要借助专业认证的外力,激发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的内力,以此为锲机更新全校师生的质量理念,高校的人员、经费、物质资源要聚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聚焦学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依据OBE核心理念之一的“持续改进”,按照“计划-评价-反馈-改进”的PDCA循环闭合运行机制[13],建立产出导向的质量监控、反馈、改进机制,建立教学激励与约束机制,重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4.1 建立学校、学院、专业三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发展的新趋势, 强调“以生为本”的教育质量建设[14],以学生的成就和发展为目标,探索建立学校、学院、专业三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学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和支柱是质量保障组织架构、质量保障目标纲要、质量保障基本流程三个部分[15],教学质量保障目标清晰,质量标准完善,任务明确,组织健全,责任到人,才能够有效保障教育目标的达成。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专业培养质量标准,再根据专业毕业要求制定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由此形成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标准体系;健全质量保障组织,主要包括领导机构、管理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及其各自的质量职责;建立质量保障流程包括质量保证总流程和目标保证、资源保证、过程保证等三个分流程,保障流程是使质量保障工作得以持续、闭合、循环运转的关键。

4.2 建立四维质量监控机制

建立包括校院二级教学督导、评学及评教、领导听课、开展三阶段教学检查等常态化的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对学院教学状态、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及教学实践等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实施监控与评价;建立定期开展学院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等自我评估制度,各项评估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根据面向产出的质量标准,学校、学院及教学基层组织开展专业建设及课程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监控。

4.3 建立质量信息分析、反馈及改进机制

在人才培养质量达成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系统的分析数据,对收集的质量信息进行有效分析,通过三个循环即校外循环、校内循环及成果循环[16],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螺旋式提升。一是成果循环系统即课内循环系统,聚焦课程预期学习效果,评价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运用评价结果帮助教师发现课程教学短板,强化课程目标对课程教学的导向作用,改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及考核办法;二是校内循环系统,通过毕业要求的达成评价,找出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和学习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配置的薄弱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整改,从而保障各个教学环节、课程体系、师资及教学资源均能围绕毕业要求达成这个核心任务来实施;三是校外循环系统,利用培养目标达成评价情况进行分析,是否符合学校定位、社会需求及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修订培养目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有效改进课程教学工作。

4.4 建立教学激励与约束机制

为激励教师潜心本科教学,增强其从事教育教学事业的成就感,形成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的合力,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尊师重教、爱岗敬业的教学文化和育人氛围,建立对教学名师、教学骨干、教学新秀、学科竞赛指导教师(团队)、教学督导等多层次的教学奖励制度;修订和完善职称晋升等相关规章制度,加大教学质量考核评价结果在教师职称晋升、岗位聘用、评优评奖等中的运用力度;完善教师教学考核办法,确定不同职称人员的教学基本工作量和相应的教学质量要求,对教学工作量未达到学校基本要求的教师,减少岗位绩效工资,直至不予聘任,对教学质量考核不合格的教师,离开教学岗位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能回到教学岗位。

夯实基层教学组织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选聘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教学效果好、教学工作成绩突出、组织协调能力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高水平教师担任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在制定课程标准、落实教学任务、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开展教研活动、推进教学改革等方面的主体作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是管理和控制教学过程的第一责任人,对于教学工作完全负责。一是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成效为导向”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帮助教师剖析自身差距,制定改进方案,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完善听课制度,形成学校全体人员关心和重视教学工作的良好氛围,共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健全二级学院教学检查工作全覆盖制度,重点围绕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的执行情况、各教学环节完成情况和存在问题以及学生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风气和学习效果等,开展学院自查和学校抽查,不断促进教风、学风建设。

OBE是教育领域一种变革方式,OBE的开展是一个持续改进和不断提升的过程。因此,高校全体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在OBE理念的引导下,积极投入教育教学改革。本文只是针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出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个初步探索, 文中提出的改革措施尚待进一步探究与实践。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质量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