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萍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心江苏南京 210023)
全球化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同时也使文化在全球化开放环境中面临边界虚无的挑战。伴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市场化交织发展,全球文化交融日益加深,不同样态的文化彼此接触、相互交锋,文化在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张力运动中出现边界的实然错乱。而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独特精神要素和思想标识,发挥着对国民思想的整合以及价值取向的塑造作用,有其特有的活动领域,即文化有边界。因此,在全球文化日益交融背景下,必须重视文化发展的边界性,明晰文化边界及面临的挑战,守护好文化边界,切莫让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失去边界,变成没有灵魂的文化躯壳。
全球化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被真正意义上提出,成为时代发展的热点问题。然而对于全球化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其中全球化是“经济”还是“文化”就是争议的焦点之一。关于全球化是否包含“文化全球化”,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不仅指经济全球化,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渗透到文化领域,文化也像经济一样超越国家、民族的界限而形成“全球化文化”。正如英国著名学者吉登斯指出:全球化的影响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政治、文化、社会等非经济现象都会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国内部分学者也持认同态度,有学者指出“文化全球化是一个符合逻辑的命题”,[1]然而,也有学者提出截然相反的理解:“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2]这些持反对态度的学者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相互交融、渗透,但是每个国家、民族的文化都是打上民族烙印的性格鲜明的文化,是不可能被超越和取代的。尽管争论很激烈,但是各种观点都不同程度地说明一个事实:全球化时代,各个国家、民族间文化相互交融日益紧密。关于“文化全球化”的观点,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相互交融、渗透是客观存在的;另一方面文化全球化并不等于文化的同质化、模式化。在文化这一特殊领域内,没有了文化的差异性、民族性,就失去了文化的“魂”与活力,更不要提文化的世界性。因此,全球化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全球文化日益交融是不争事实,必须处理好不同国家、民族间文化边界的问题,守护好本我文化的“栖息地”。
边界原指国家或者地区间界限,如以经纬度、河流、山脉等划分的有形的自然界限。边界除了我们看得见的国界线之外,还存在着思想界限、认识界限等无形的界限。边界亦可以引申为一物因其内在特殊性区别于他物,因而存在和活动的空间有一定的界限。文化边界指的是一种文化因素或者文化现象区别于其他文化因素或者文化现象的差异性总和,以及造成不同文化因素或者文化现象空间活动的范围限制。正如有学者指出:“文化边界是指文化的活动范围和存在空间,这个边界不是地理界限或疆域界限,而是因思想差别、价值差别和形式差别造成的文化格局。”[3]文化边界作为无形的界限,不像国界线那么鲜明,不同文化间有着相互交融的过渡地带,所以文化之边界是宽广而模糊的。虽然文化因其自身的特性界限不是那么截然分明,但是文化有边界是一个客观事实。如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就提出:“在冷战后的世界中,国家日益根据文明来确定自己的利益,它们同具有相似或共同文化的国家合作或联盟,并常常同具有不同文化的国家发生冲突。”[4](P15)可见,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也表明了不同文化间是有边界的,冲突的临界点就是文化的边界点。全球化时代,不同文明交流渗透,但是不同文化之界限仍然鲜明。文化边界存在于不同的领域,比如:“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同私有化的界限,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议会民主的界限,辩证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界限,学习西方先进东西同崇洋媚外的界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同消极颓废生活方式的界限等”。[5](P491)可见,不同文明之间有文化信仰、生产关系、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的界限。但是,文化有边界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拒绝文化交流,而是要思考如何在开放的环境中既保持自身文化的特性又处理好多元文化交融的边界问题。
近年来,文化边界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探讨和研究。文化边界之所以成为时代焦点,是因为其在当代文化场域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当前各种文化充斥文化场域,“三俗文化”、暴力色情文化等低俗文化在其中暗流涌动,人们在纷繁复杂的文化形式和思潮中缺乏辨识力,不同程度受到不良文化的浸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人价值观缺失,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什么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都敢干,什么缺德的勾当都敢做,没有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家庭观念,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不辨香臭,浑浑噩噩、穷奢极欲。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病根都在这里。”[6]可见,当前文化领域出现了比较突出的边界失守问题。当文化没有了对错、是非、道德与不道德、法与非法之间的鲜明边界,容易带来主体的精神危机与道德滑坡,对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将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在全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文化边界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更加复杂。西方发达国家借文化交流之名义进行意识形态的输入,使得文化之边界在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浪潮中不断被侵蚀,边界意识日益淡化。在此境遇下,文化领域的边界问题及其负面影响若不被重视,则不仅会影响文化发展,更会影响人主体的发展。文化边界若不厘清,穿行在纷杂的文化环境中,人们容易出现文化选择迷茫,文化发展容易出现“偏向”或者“错向”。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重视文化边界出现的问题,正确认识当前文化边界守护的困境。
文化是民族自信的基础,是民族精神的标识码,是民族身份的体现。伴随文化的频繁交往,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国家文化安全的意义,领悟到文化在综合国力较量中的作用。中华文化,对内是民族自信的根基,对外是提升文化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在当前全球化、网络化、市场化相互交织的背景下,文化边界的厘清和守护需要正确认识其所面临的内外挑战。
当前,各种样态的文化甚嚣尘上,文化领域的越界行为时常发生。文化转型带来的文化边界混沌不清、市场经济法则与资本逻辑支配下的边界意识淡化,以及虚无主义、享乐主义、技术主义文化对文化边界的侵蚀,三者构成了文化边界守护的内部挑战。
其一,文化转型带来的文化边界混沌不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着变革。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转型也追寻着这一节奏,表现为前所未有的“求快”和“求多”,但也呈现出“求快而不求精”“求多而不求质”的文化乱象。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与思潮纷涌而出,有积极健康的文化,也有落后腐朽的文化,这些鱼龙混杂、雅俗不分的文化给人们的思想注入潜在的风险。同时,文化转型在“新”与“旧”、封闭与开放、传统与现代的交替中进行,带来诸多文化边界问题: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张力等。当下中国由于文化转型之快,文化形式之多,文化氛围之浮躁,导致文化边界混沌不清的现象日益突出。尤其在当前全球文化交融背景下,处理好文化转型过程中文化边界不清的问题对于文化边界的守护尤为重要。
其二,市场经济法则与资本逻辑支配下的边界意识淡化。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以来,市场经济法则已经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市场作为无形的手也对文化领域产生着深刻影响。一方面,在消费主义盛行的环境中,为了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文化创作极力迎合市场盈利的目的。奉行“利润至上”原则,文化越来越商品化,文化领域出现了以追求利益为目的的低俗创作、缺乏内涵的形式创作、毫无创意的跟风创作等缺失文化品格的劣质文化。另一方面,当文化价值附庸于市场价值,文化领域很容易出现雅俗不分,以次充好的文化乱象。当前,文化日趋呈现大众化、日常化、通俗化的特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期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一些人觉得,为一部作品反复打磨,不能及时兑换成实用价值,或者说不能及时兑换成人民币,不值得,也不划算”。[6]文化领域的商业化,文化创作“快而不精”,文化生产缺少文化品格,使得“三俗文化”甚嚣尘上,而主流文化却日益式微,文化在此境遇中越来越“无边无界”。因此,在市场法则与市场竞争中处理好文化领域出现的边界问题是一大挑战。
其三,虚无主义、享乐主义、技术主义文化对文化边界的侵蚀。在现代社会的文化转型中,虚无主义、享乐主义、技术主义文化趁虚而入、相互勾连,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构成威胁。虚无主义文化的惯常表现是对史实、历史事件的歪曲宣传,对文化名人、民族英雄等历史人物的歪曲和恶搞,对革命领袖、党的领导人、人民英雄等模范的肆意丑化、诋毁,意图否定中华文化,宣扬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这种对文化的片面曲解和历史抽空,其背后真正的目的是消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侵蚀主流价值观,动摇文化自信的根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7]文化虚无主义无视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等基本的底线和原则,将导致民族的精神危机和价值混乱。近年来,虚无主义与享乐主义、技术主义相勾连,在文化领域、网络领域大行其道。虚无主义文化试图进入市场,则必须借助传媒技术、信息技术。经由技术化的文化呈现虚拟性特征,即:假的如同真的,容易混淆现实与虚拟的边界。同时,虚无主义文化抓住大众的享乐主义心理,使得一切文化成为娱乐的附庸,僭越合理的文化边界。享乐主义使得一切事物皆可娱乐消遣,优秀的文化、高尚的品质也都可以被娱乐,英雄模范可以被戏谑化,甚至历史都可以被曲解。虚无主义、享乐主义、技术主义文化的网络勾连,混淆虚拟与现实的界限,颠倒善恶、美丑、是非等价值观念,使得文化领域的越界行为时常发生。
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相互渗透,文化在综合国力较量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经济、政治、军事等硬实力作用有限的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通过文化输出进行扩张。在全球开放的背景下,文化交流交融频繁,文化手段成为可以穿越各种障碍的强大渗透工具,对文化边界的守护构成了外部挑战。
其一,国家间文化交融交锋对文化边界的“推移”。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不断走向世界,世界也不断走进中国,中国与世界处于频繁的交流交融之中。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中,不同样态文化间加速交流融合,在共享其他文明成果的同时,文化领域的边界问题也不可避免。一是中外文化交融中,本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淡化。在全球文化共享的时代,“不仅开启了‘文化世界橱窗’,让遥远的异域文化直接比肩而存,而且提供了一个场所,让文化的碰撞发出更嘈杂的音调”。[8](P18)全球化有利于文化交流与传播,同时也使得不同环境孕育的文化在碰撞中难以协调,造成文化边界的变更,影响着本民族文化的空间分布。二是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的扩张,造成弱势文化的边界位移。“对于强势文化来说,其使命不是维持边界现状,而是极力扩展文化边界;对于弱势文化来说,守护边界是一件较困难的事情,不得不一次次调整策略。”[9]发达国家凭借着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将自己的文化逻辑强加于其他国家,如通过好莱坞电影、格莱美音乐等方式输出自己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而弱势国家由于经济、科技、国力的落差,在文化交锋中处于不利地位,难以抵御强势文化的入侵。因此,在全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边界问题实质上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扩张问题,是新的历史阶段文化边界守护面临的重大挑战。
其二,西方发达国家打着“普世价值”的幌子进行文化边界的扩张。西方发达国家从未放弃宣扬其“民主、自由、人权、平等”的所谓“普世价值”。在其看来,“民主、自由、人权、平等”等观念是适用于全世界的共同的价值尺度,是世界各国都应该遵守的原则。全球文化交融时代,西方发达国家更是打着“普世价值”的旗号,不遗余力地对外进行文化扩张。但是,西方所推崇的“普世价值”,是按照西方的利益诉求赋予了新的内涵,“普世价值”不是“普适”的,其本质是借“普适”的旗号宣扬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不断扩张其文化边界。近年来,“普世价值”在中国文化领域暗流涌动,“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其要害就是企图让我们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10](P327)攻击和否定中国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必须有效应对“普世价值”的挑战,守护马克思主义文化边界,捍卫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
文化建设有其内在规律性,不可一蹴而就。工业革命时代,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1](P405)“不到一百年”与“过去一切世代”的时间对比,可见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逐利性的驱使下,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速度极快。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阶段,随着世界各国、各民族交往的普遍化,市场法则与资本逻辑在世界范围内推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发展中,市场法则、资本驱动、追求速度和效率等逻辑不仅表现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也影响着文化发展的进程。然而由于文化转型过快,造成只求速度不求内涵的“快餐文化”疯狂生长,对传统文化构成冲击。当前,为市场而文化的现象随处可见,造成文化创造的批量化、文化消费的炒作化、文化审美的庸俗化,致使文化边界受到挤压,文化失去了原有的底蕴和厚重感。
文化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面貌与灵魂气质。文化建设决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积淀的慢过程,需要沉下心去追寻文化的“魂”。在现实生活中,处理好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关系,既要正确处理“快”与“慢”的问题,又要处理好市场经济发展与文化守护的关系。一方面,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文化发展应具有时代性,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顺应文化发展的规律。但是文化的生成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慢工程,一味求快的文化发展,违背了文化自身的规律性,只会造成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割裂,使文化发展失去根基。另一方面,必须遏制市场经济发展中资本逐利性对文化边界的侵袭以及对文化本质的剥离。文化的繁荣发展要面向市场,但是不能放纵“市场”这一无形的手对文化资源的配置,降低文化市场的质量。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若不向低级趣味、急功近利说“不”,若不遏制“文化滥造”“文化炒作”的乱象,丧失了文化的信仰和灵魂,文化将沦为资本的附庸。因此,文化发展不能完全依附于市场,必须切实加强法律、道德等制度和规范的制约,强化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在全球化、网络化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脱离全球化趋势封闭自守,文化发展也必须在世界各国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中求得生存。在现代开放的环境下,各国也以空前的速度和深度进行着文化交流交融,文化的公共性、全球性更加突出,文化的边界意识日渐模糊。世界大舞台为我们呈现了各国绚丽多彩的文化形态,然而,不同环境孕育下的文化因其特殊的历史传统、制度等原因,具有不同的文化逻辑和价值差别,有精华也有糟粕。不同文化间存在共性,也存在思想界限、价值界限、利益界限等边界问题,各种文化都难以独善其身。文化的空前交流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我国文化安全带来了挑战。因此,面对全球文化交融这一双刃剑,中华文化应该如何抓住机遇继续发展自身特色,而不被各种各样外来文化的洪流所吞没,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正确处理国家间文化交流和捍卫文化边界的关系,需要把握好几个方面:一是辩证看待文化交流中“中与外”的关系,坚持“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一方面要坚定文化自信,守护好“在5 000年的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2]另一方面对于外来文化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和谐共处的原则,从不同文明中汲取智慧,既不媚外也不排外,做到兼收并蓄。二是必须具有文化敏感性,清醒认识和坚决抵制发达国家强势文化的边界扩张。要认识到这不是文明间平等的交流,也不是尊重文化差异性的表现,而是文化的渗透和入侵。三是拒斥西方“普世价值”,揭示其幌子下意识形态渗透的真实目的。西方发达国家打着“普世价值”的幌子,实际上是“西方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仍然伺机冒头,妄图挑战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攻击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政治制度、发展道路,竭力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13](P215)因此,面对“普世价值”的渗透,中国不能淡化文化安全和文化边界意识,而“必须时刻绷紧防范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这根弦,在两大意识形态斗争中始终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14]
中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必须坚持一元指导与多元交融的有机统一。“一元”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国的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13](P213)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因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本质,带领中国走上了光明之路,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文化场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表明了我国文化的价值取向,指引了我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多元”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影响下,文化多样化发展是时代趋势。高雅文化、流行文化、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等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百花齐放“。“多元文化的有序和谐发展必然要有一元化思想的指导和核心价值的引领,否则就会出现文化上的‘千人千面’,形不成文化上的凝聚力、向心力,而只会助长离心力、消解力。”[15]
正确处理“一元指导”与“多元交融”的关系,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一元指导,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统领多样文化发展,用统一的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统筹和引导各种文化价值取向,使多元文化中的主流价值更加鲜明,否则文化建设将因缺乏引领而杂乱无序。其次,中国文化历来就有博大的包容性。坚持主导思想的一元指导地位与文化的多元并存发展并不矛盾,没有了多样文化的“争奇斗艳”,文化也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活力。但是,坚持文化多元发展并不意味着文化可以任意生长,多元文化也需要在合理的边界内良性发展。因此,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有效整合多元文化,去除多元文化中的糟粕,使得多元文化有序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