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北京 100091]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在总结革命文艺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当时文艺界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集中阐述了在抗战斗争中文艺应当如何发挥作用,对于革命时期的文艺创作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和深远影响。目前,学界已推出不少有关《讲话》的研究成果,整体上关注座谈会召开的经过、《讲话》的历史贡献及其现实意义等内容较多,而对于《讲话》本身的刊发传播对当时革命的影响关注还不多。鉴于此,本文拟对《讲话》的思想形成过程进行梳理,侧重从宣传刊发的角度,探讨其在抗战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抗日战争爆发后,大批知识分子、爱国青年从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纷纷奔赴延安,他们中有的是受党组织派遣,更多是怀着仰慕之心投奔光明而来[1](P.252),他们的到来为延安的文艺创作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尽管受到物资匮乏、战势紧张等因素的影响,中共中央对高级知识分子在政治和生活上仍给予特别的优待,提供了战时供给制的生活待遇,创造了相对安定和自由的环境。1938年至1941 年间,延安的文艺创作自由且活跃,但是有些文艺作品一度出现脱离实际和群众的“大洋古”(演大戏、洋戏、古戏)倾向,使老百姓对其敬而远之。此外,延安有些知识分子用激烈的言辞对一些现象进行讽刺和批评,“把延安描写得似乎到处都是‘黑暗’”,与陕甘宁边区的革命环境大相径庭;有些文章甚至被国民党利用,大肆印刷散发以制造反共舆论,搅乱人们的视听[2](P.3-4)。延安整风运动开始后,文艺方面到底应当采取什么对策逐渐引发关注。为此,中共中央领导进行了分工,由毛泽东主抓文艺界的整风。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前,毛泽东就已经对抗战中的文艺工作给予关注与思考。1936 年11月,毛泽东在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大会上强调,“我们要抗日我们首先就要停止内战。怎样才能停止内战呢?我们要文武两方面都来。要从文的方面去说服那些不愿停止内战者,从文的方面去宣传教育全国民众团结抗日。……发扬苏维埃的工农大众文艺,发扬民族革命战争的抗日文艺,这是你们伟大的光荣任务。”[4](P.613)可见,毛泽东已经认识到“文武两个战线”,即“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3](P.847)的重要性。
毛泽东结合文艺的表现形式,对不同的革命文艺进行了区分。1938 年4 月10 日,毛泽东出席鲁迅艺术学院成立大会并指出:“在十年内战时期,革命的文艺可以分为‘亭子间’和‘山上’两种方式。亭子间的人弄出来的东西有时不大好吃,山顶上的人弄出来的东西有时不大好看。……抗日战争使这两部分人汇合了,彼此都应当去掉自大主义。要在民族解放的大时代去发展广大的艺术运动,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指导下,实现文学艺术在今天中国的使命和作用。”[5](P.64)那么,此时毛泽东希望艺术家应该如何做呢?4 月28 日,他在鲁迅艺术学院作了题为“怎样做艺术家”的讲演,强调“青年艺术工作者应到大千世界中去,到实际斗争中去,使艺术作品具有充实的内容”,认为“在现状中看出缺点,同时看出将来的光明和希望,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5](P.67)。
毛泽东在文艺方面的呼吁,得到了文艺工作者的积极响应。1938 年,延安兴起了街头诗运动,提倡把诗歌作为战斗的武器,“使诗歌走到真正的大众化的道路上去”[6],“其参与者除了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外,还主动面向工农兵”[7]。诗歌创作者们走上街头,朗诵“最通俗,最有力量,最明朗”的短诗[8],广泛宣传抗日战争的重要性。伴随着“一切服从抗战”的呼声在文艺界逐渐高涨,延安街头诗运动迅速开展,并“推广到各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广州、武汉等地也积极响应。“这个运动的本身已经惹起大众的注意,已成为铁的事实。”[9]抗战爆发后,许多爱国知识分子发起的街头诗运动与民族革命汇合交织,无论在解放区还是国统区,大家“一切服从抗战”,积极投身于抗日救国的各项活动中。
为了联系在延安的文艺作家,更好地坚持抗日战争,1939 年5 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成立,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根据萧三描述,“自从上海、北平等文化中心沦陷敌手以来,大部分文艺界人士离开了亭子间和公寓,走到内地去了,到各个往日偏僻的城乡及部队中去了。……而‘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在边区实行得也很不错。春耕、秋收、扩兵、征粮,募寒衣诸运动中,莫不有文艺工作者有组织地参加。”[10]延安有一些文艺工作者开始尝试转变,参与前线工作,意图创作出更多反映革命的作品。
1939 年底,八路军总部驻扎在山西省武乡县王家峪,朱德参加了“晋东南文协分会成立大会”,指出“在敌后参加艰苦抗战的一切文艺工作者,要带着自己的笔到群众中去,到战壕里去,为记录这血与火的斗争历史,我们应流一点自己的血和汗,来写下这些可歌可泣,可以庆幸的人和事来”[11](P.333)。1940 年春节,朱德和陆定一等在王家峪八路军总部驻地,召开了太行山文艺座谈会,朱德强调:“抗战要文武两条战线并肩作战,甚至笔杆子要超过枪杆子,先搞好文艺宣传,才能发动起群众性的游击战争。”陆定一就如何创造新文艺提出:“采用民间艺术形式,深入群众,学习传统艺术,在向群众学习的过程中,同时改变艺术形式。”[11](P.334-335)在这种文艺指向的影响下,大批文化团体在八路军总部驻地成立起来,如:抗大文工团、太行诗歌社、中华戏剧协会太行山区分会等。这些文化团体广泛深入到太南、太岳、冀西等地,积极开展抗战文艺活动,创作出许多反映抗战事迹的艺术作品,与延安的革命文艺遥相呼应,推动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发展。[11](P.334-336)
随着抗战形势发展,毛泽东对于革命文化的思索也不断完善。1940 年1 月,毛泽东出席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作了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长篇演讲(后易名为《新民主主义论》),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提出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科学理论,认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3](P.694),“我们应当努力在工人阶级中宣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3](P.704)。“革命的文化人而不接近民众,就是‘无兵司令’,他的火力就打不倒敌人。……言语必须接近民众,须知民众就是革命文化的无限丰富的源泉。”[3](P.708)这其中表达的文艺观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中均有所体现。同年6 月,毛泽东出席鲁迅艺术文学院成立两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讲话,再次强调了艺术在革命中的重要性,阐述抗战中文化统一战线的重要性,指出为了建立中国的新文化,我们必须向各方面学习,向老百姓学习[5](P.193)。
整风运动开展后,文艺界存在的问题逐步凸显。1941 年9 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关于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报告,指出:“六中全会对主观主义作了斗争,但有一部分同志还存在着主观主义,主要表现在延安的各种工作中。在延安的学校中、文化人中,都有主观主义、教条主义。”[5](P.327)毛泽东进一步明确指出延安“文化人”中存在的思想弊病,也就不难理解《讲话》中强调文艺界“需要有一个切实严肃的整风运动”[3](P.875)。1942 年2 月1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了《整顿党风、学风、文风》的报告[5](P.359),各机关、学校为了响应毛泽东的号召,纷纷办起壁报,抨击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宗派主义,一些作家也踊跃著文。影响比较大的文章有王实味的《野百合花》、丁玲的《三八节有感》、艾青的《了解作家,尊重作家》、罗烽的《还是杂文时代》等,文人们除了书写出各自理解的整顿“三风”内容,还尖锐地对现实进行批判,在延安引起不小轰动,暴露出延安文艺界依旧存在思想问题。
针对文艺界出现的种种瑕玷,1942 年4 月,毛泽东邀请萧军、欧阳山、草明等谈论有关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等问题。4 月10 日召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同意了毛泽东的提议,准备以毛泽东、秦邦宪、何凯丰的名义召集延安文艺界座谈会,拟就作家立场、文艺政策、文体与作风、文艺对象、文艺题材等问题交换意见[5](P.373)。这些会前准备工作,为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起到了一定铺垫作用。
在这种背景下,1942 年5 月,我党邀请延安的80 余位作家、艺术家及文艺工作者,在杨家岭召开文艺座谈会。5 月2 日,在第一次会议上,毛泽东指明座谈会的目的是“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3](P.847),阐述了文艺工作立场、态度、工作对象、学习等问题。5 月23 日,举行最后一次会议,毛泽东作结论发言,指出文艺工作问题的中心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3](P.853-857),并从文艺工作的普及与提高、文艺界统一战线、文艺批评的标准、文艺界整风等方面作了剖析,纠正了当时文艺工作者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思想,为抗战文艺指明了创作方向。这两次发言合称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2 年5 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后,全文并没有立即刊发,直到翌年10 月才在《解放日报》上全文刊登。尽管如此,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后,毛泽东的《讲话》就以各种形式被人们所知晓,通过碎片化的刊发间接对《讲话》内容进行了传播。
延安文艺座谈会第一次会议后,一些与会者就开始在报纸上对毛泽东5 月2 日讲话的相关内容进行回忆探讨。1942 年5 月14 日,《解放日报》刊登了萧军的文章《对于当前文艺诸问题底我见》,开篇提到“五月二日由毛泽东、凯丰两同志主持举行过一次‘文艺座谈会’”,作者想“就所能记忆的大致写出,同时增删一些,以佐参考”。文章涵盖了文艺作品的立场、态度、给谁看、为什么、如何搜集材料、学习等方面。其中关于“立场”认为,“在有阶级的社会里,这立场就是作者所属的阶级”,立场决定了用什么态度和方法来创作、批评。关于“给谁看”,认为“文学作品,第一个条件,要使有相当于接受你的作品文化水平的读者看能读得懂”。[12]这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内容首次公开刊发。近一个月后,这篇文章刊登在了6 月12 日的国统区《新华日报》,经对比,与之前版本不同的是部分内容进行了删减,由此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传播到了国统区。[11]
除直接发表《讲话》内容外,还有一些进步作家也发表文章,间接引用《讲话》内容,发表对《讲话》的评论和感悟。如,1942 年6 月6 日,严文井作为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参会者,撰写了文章《论好作品》,并刊登在《新华日报》上。文章认为“我们要评判一个作品的好坏,就要估计它可能对人发生一种什么样的影响,实际上起一种什么样的作用……一个好作品应该是从实际生活里产生出来的,用一种正确的方法写成”,作品所反映的现实不能是歪曲的、片面性的,一定要给人以好的影响[13]。文章整篇虽未提及延安文艺座谈会,但其中表达了毛泽东《讲话》引言部分的内容。这篇文章最早刊登在5 月15 日的《解放日报》第四版[14],同样在这个版面上,还有一篇艾青的文章《我对于当前文艺上几个问题的意见》。艾青的文章中,从文艺和政治、作者的立场和态度、为什么、怎样写、作家的团结、文艺工作的领导等方面叙述了参会思考,认为“在为同一的目的而进行艰苦斗争的时代,文艺应该(有时甚至必须)服从政治,因为后者必须具备了组织和汇集一切力量的能力,才能最后战胜敌人。但文艺并不能就是政治的附庸物,或者是政治的留声机和广播器”。并强调:“每个写作的人都必须有坚定的立场和明确的态度。……目前的中国文艺作者应有的立场,当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立场,这是每个中国人民所应该共同坚持的立场。”[15]丁玲就这次文艺座谈会讲话内容,在《谷雨》第5 期上发表文章《关于立场问题我见》,提到“五月二号的文艺界座谈会上,毛主席提出了八个问题。”她认为:“文艺实践服从于政治,文艺是政治的一个环节,我们的文艺事业只是整个无产阶级事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16]
座谈会结束后不久,大家开始重新审视探讨文艺作品,纷纷发表对文艺创作的看法。艾思奇在《谈延安文艺工作的立场、态度和任务》中写道,“文艺服从于政治,前进的文艺,是革命的政治事业之一部分。表面上打着‘自由’招牌反动文艺家,对这一点是坚决反对的。”就延安的“文艺工作者们来说,要正确地看清现实,第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坚定的立场和正确的思想态度”[17]。塞克发表文章《论战时艺术工作和创作态度》,认为“补救的唯一方法是请艺术工作者面向现实,把自己投到生活和斗争里去”,需要“反对留洋式的学习,脱离开实际脱离开中国的学习”[18]。刘白羽撰文《与现实斗争生活结合》,来表达“对当前文艺上诸问题的意见的一部分”,认为“到现实斗争生活中去,去同工农分子结合,那不是简单的事。……同工农分子由接触到结合的过程,是作家的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由减少到改造的过程”[19]。
处在整风运动中的延安文艺工作者,逐渐把《讲话》精神与文艺界的整风联系起来宣传谈论。1942 年9 月9 日,《解放日报》刊登周扬的文章《艺术教育的改造问题》,指出“由于整顿三风和文艺座谈会”,改造鲁艺的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参加实际生活和斗争才能产生出真正的艺术,而这又是知识分子的改造的必由之路。”[20]9月27 日,程海洲在《我们文艺小组的新生》一文中提道:“我们文艺小组开了一个重新整顿工作的大会”,大家一致认为这是印刷厂文艺小组的新生,“在座谈会以后,经过了学风部分的反省,我们的作家对于工农群众和对于工农文艺工作有了一个新的认识”。[21]
1.在解放区的刊发与宣传。1943 年6 月,毛泽东的讲话被收入到延安解放社出版的《整风文献》一书,题目为《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行范围较小[22](P.239)。是年10 月19 日,《解放日报》在第一、二、四版全文刊登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什么座谈会召开一年多以后,才将《讲话》内容全文公开刊发?据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在文艺座谈会的讲话后,速记员对讲话内容进行了整理,但是稿子整理后并未立刻发表,这是因为毛泽东要对稿子反复推敲、修改,等待发表时机[1](P.263)。文章在《解放日报》的公开刊登,首先表明了选择这一天的特殊意义:“今天是鲁迅先生逝世七周年纪念。我们特发表毛泽东同志一九四二年五月在延安文艺界座谈会上的讲话,以纪念这位中国文化革命的最伟大与最英勇的旗手。”公开刊登的这篇《讲话》分为“引言(一九四二年五月二日)”和“绪论(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三日)”两大部分,在语言风格上采用更为规范的书面表达,字里行间仍可以感受到鲜明时代印迹,比如文章在讲到延安文艺界存在的问题时表述:“当然还有一种比这更坏的人,就是组织上加入的也是日本党、汪精卫党、大资产阶级大地主的特务党,但是他们随后又钻进了共产党和共产党的组织,挂着‘党员’和‘革命者’的招牌”[23],体现出发表之时的革命形势。
1943 年10 月20 日,也就是《讲话》全文首次公开刊发的次日,党中央下发了《中央总学委关于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通知》,认为“《解放日报》十月十九日发表的毛泽东同志在一九四二年五月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建设理论建设的事业上最重要的文献之一,是毛泽东同志用通俗语言所写成的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教科书”,要求“各地党收到这一文章后,必须当作整风必读的文件,找出适当的时间,在干部和党员中进行深刻的学习和研究,规定为今后干部学校与在职干部必修的一课,并尽量印成小册子发送到广大的学生群众和文化界知识界的党外人士中去。”[24](P.102)11 月7 日,中央宣传部作出《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指出《讲话》“同样适用于一切文化部门,也同样适用于党的一切工作部门”,全党都应该研究这个文件。“鉴于根据地知识分子大多数都是受过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或地主阶级文艺的深刻影响的,在他们中间尤须深入地宣传这个文件”[25]。
通过党中央的行政要求和强力推动,《讲话》全文迅速在更大的范围刊发和宣传。延安解放社于1943 年10 月首先出版了《讲话》的单行本;10 月30 日,《抗战日报》全文转载了《讲话》;10月,山东解放区出版了第二个《讲话》单行本;11 月,华东解放区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整风必读文件之一》为名进行印发;1944 年,冀鲁豫书店在出版的《整风文献》中收入了《讲话》全文。[26]
2.在国统区的刊发与传播。面临国统区严峻的宣传形势和舆论管控,《新华日报》没有全文刊发毛泽东的讲话内容,先是于1943 年11 月11日发表了一篇题为《文化建设的先决问题》的社论,表达了《讲话》的主旨观点:“勤劳的人民大众和小有产者占有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比例,所以我们今天要建设的,不该是专为不满百分之十的人民的文化,而应该是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大众的文化”,强调“‘为人民大众’,为‘中国的人民大众’,这是我们的前提,我们的文化应该以人民大众的利害为利害,以人民大众的好恶为好恶,我们的文化工作者应该熟悉人民大众的生活,贴近人民大众的感情,勇敢地置身于人民大众之中。”[27]接下来,《新华日报》又摘选了《讲话》的部分内容,于1944 年1 月1 日刊登《毛泽东同志对文艺问题的意见》,包含了《文艺上的为群众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文艺的普及和提高》《文艺和政治》三篇文章,并在按语中写到,“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界座谈会上曾发表过两次讲话,有系统地说明了目前文艺和文艺运动上的根本问题。原文不能全部发表,只好提要介绍一下。然后从两万余字《讲话》原文中节选出其中若干基本的论点[28]。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新华日报》还陆续刊登了“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29]“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着工农兵”等毛泽东讲话内容的标语[30]。
1944 年初春,我党派刘白羽、何其芳跟随林伯渠到重庆调查文艺界情况,在周恩来安排下,他们向郭沫若详细介绍了文艺座谈会和文艺整风情况。郭沫若出面召开了座谈会,会后矛盾、夏衍等文艺人士发表谈话或写作文章,谈对《讲话》的学习体会。[31](P.620)随后,郭沫若撰写了《一切为了人民》《向人民学习》《走向人民文艺》等多篇文章,认为“人民是真正的主人,真正的老师。今后我们的新文艺,就需要把人民作为老师,作为主人。为人民大众彻底服务,向人民大众学习一切,要和人民大众保持密切的关系。”[32](P.154)这些文章有力地促进了《讲话》精神在国统区的传播。
另外,在日占区,上海的地下党员和文化战士,于1944 年春季将《讲话》从苏北抗日根据地带到了上海,油印成学习文件暗中散发。[26]据统计,《讲话》全文在《解放日报》上正式发表之后,在各解放区、国统区和香港等地共翻印出版有85 种版本[2](P.19)。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我国革命文艺实践中的运用与发展,《讲话》的宣传和传播给抗战文艺带来了新气象,很多文艺工作者走出“亭子间”,深入群众,奔向前线,创作出反映时代先声的经典文艺作品。
《讲话》为解放区的文艺创作提供了评判标准,有针对性地推动了延安文艺界的整风运动。毛泽东在《讲话》中明确提出:“文艺界中还严重地存在着作风不正的东西,同志们中间还有很多的唯心论、教条主义、空想、空谈、轻视实践、脱离群众等等的缺点,需要有一个切实的严肃的整风运动。”[3](P.875)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后,1942年5 月28 日,毛泽东在“整风”高级学习组作报告,强调要“解决文学家、艺术家、文艺工作者和我们党的结合问题,和工人农民结合的问题”。5 月30 日,毛泽东在鲁迅艺术文学院的讲话中提出了“小鲁艺”与“大鲁艺”,并解释“大鲁艺就是工农兵群众的生活和斗争,广大的劳动人民就是大鲁艺的老师”[5](P.384)。随着一系列“延安文艺整风”具体措施的实施,中央研究院、中央政治研究室、鲁迅艺术学院、文协等部门的文职干部和文艺人员开始进行批判缺点和总结反思。由此,《讲话》在落实的过程中与整风运动联系了起来,许多文艺工作者在整风中检讨思想问题,对文艺的态度逐步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文艺创作展现出新的局面。
通过对《讲话》进行宣传,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得以贯彻。毛泽东在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中鲜明提出了“文艺工作者为工农兵服务,面向工农兵、与工农兵结合”的号召。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前,柯仲平就曾带着民众剧团到乡下去了[2](P.124)。1942 年5 月座谈会后,更多文艺工作者就要求到前线去[5](P.384),后因为整风运动,把大家留在延安整风后再下去,直到整风运动的文件学习大体上结束。[33]为了更好地践行“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1943 年3 月10 日,中共中央文委和中央组织部联合召开党的文艺工作者会议,延安文艺界提出响亮的口号:“到农村、到工厂、到部队中去,成为群众的一分子。”[5](P.428)4 月2 日,鲁艺文学部欢送三十余位同志到农村部队去[34](P.17)。是年,延安各剧团下乡工作接续开展,鲁艺秧歌队、民众军团、西北文艺工作团、青年剧院等纷纷下乡。[35]1943 年春节文艺宣传活动中大量采用了民间形式,就是广大群众能听得懂看得懂的形式,充分体现了延安文艺活动向新的发展方向的开始。[36]文艺工作者深入到抗战一线、深入到基层的努力和做出的改变,百姓也能够明显地感受得到,“在文学、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各部门都以新的面目鼓舞了群众的斗争热情,收到了很大的教育成果”[37]。自从《讲话》发表后,“延安的文艺界有了一个很显著的新的风气”,文艺工作者“更贴切地去作‘为人民’的努力”[33],他们从社会实践中吸收鲜活素材,创作了一大批鼓舞人心、影响广泛的佳品名作。有些作品,如《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王贵与李香香》《白毛女》等,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成为文艺民族化、大众化的典范,总体上反映了抗战时期根据地文化建设的成就与辉煌[38](P.174)。
在多方面的努力下,《讲话》不仅在解放区广泛传播,而且冲破层层封锁在国统区刊印出版。在国统区,引发了文艺界对《讲话》内容的热议,郭沫若、邵荃麟、茅盾、胡风等纷纷撰文表达各自观点。大家在对《讲话》进行探讨的过程中,不断学习解放区的革命文艺作品,并对国统区的文艺作品进行检视。在国民党政府对共产党员和进步分子的思想、言论限制的情况下,国统区的一些文艺工作者采用公开半公开的形式对《讲话》进行宣传,同时创作出许多反映国统区实际生活的文艺作品,如,沙门创作的《还乡记》、袁水拍的《马凡陀的山歌》、陈白尘的戏剧《升官图》等作品,歌颂根据地,讽刺腐败现象,以此唤醒国统区人民。这些文艺动态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关注,阻止新文艺演出,同时也无奈地表示:“这股赤风简直没有办法。”[39](P.123-124)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讲话》立足中国革命斗争的实际情况,回应了当时文艺创作中的争论,匡正文艺发展方向,并与延安文艺界的整风密切关联起来。《讲话》在抗战时期通过宣传和传播,使党的文艺政策和政治主张得以贯彻和落实,对革命时期的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让文艺工作者意识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3](P.857),在民族救亡任务中走向民间,开展“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其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新时代的文艺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