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的实践探索与启示
——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例

2020-02-22 04:41夏文芳严月华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寻根中华文化大陆

夏文芳 严月华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20120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 是民族团结之根、 民族和睦之魂。 文化认同解决好了, 对伟大祖国、 中华民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才能巩固。”[1]文化认同对港澳台大学生来讲, 是在文化认知的基础上, 进行实践体验获取直接感受, 通过这种体验感受, 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明确“我们是谁” 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促进大陆与港澳台地区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内地招收港澳台学生的高校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如何让在内地就读的港澳台大学生全面系统了解、 认同中华文化, 继而达到对伟大中国、 中华民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毕业后成为推动两岸四地交流的文化使者和桥梁,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使命与任务。

一、 增强港澳台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 基于港澳台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文化认同作为一种文化心理活动和价值判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需要对受教育者进行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的教育引导以促其逐渐形成。 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 目前在内地高校就读的港澳台大学生, 他们中的许多对中国古代历史、 传统文化的认识不系统、 不全面、 不深刻; 对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革命史、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了解更是碎片化的, 甚至是断裂的、 歪曲的。 认同是建立在认知、 理解的基础上, 认知上的模糊和实践体验上的缺乏则很难做到真正的文化认同。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 “拔节孕穗期”, 是正确文化观、 民族观和国家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加强对内地港澳台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 唤醒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记忆、 修复文化断层、 匡正原先的一些片面认知对他们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包括港澳台青年要成长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需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固本培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 倡议、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 为港澳台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港澳台大学生应抓住机遇融入到国家建设中去, 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去。 港澳台青年真正做到与祖国“融” “荣” 与共, 前提是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二) 基于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保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 ‘根’ 与‘魂’,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 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2]近代以来, 尽管港澳台地区在传统文化上有不少传承和保护, 但受到殖民文化的 “植入” 和改造, 加之与祖国大陆的长期分离,使得与大陆这一文化母体之间存在着不少隔阂。 因此, 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不少港澳台同胞, 对中华文化真实了解和体验, 都是比较缺乏的。 青年兴则国家兴, 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人是守正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力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不仅是内地青年的担当使命, 也是港澳台青年的社会责任。 所以在港澳台学生中开展文化体验认同教育, 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是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保证。

(三) 基于维护“一国两制” 的必然要求

“一国两制” 是中国的一个伟大创举, 是中国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的一个新思路、 新方案, 是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作出的新贡献, 凝结了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的中国智慧[3]。 20多年的实践证明, 这一制度不仅维护了港澳的安全与稳定, 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港澳的繁荣与发展, 也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 “一国两制” 中“一国” 是根, 是本, 是底线, 是原则。 它包含着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民族文化、 民族情感和民族生活方式的认同和延续等在内的一系列内容。 文化认同是国家向心力的动力和源泉, 是维系整个民族、 国家文化群体的精神支柱。 2014 台湾学生“反服贸” 事件、 香港青年学生参与的非法“占中”事件和近期以反修例为名的香港暴力活动, 一些参加暴乱的青年学生所作所为令人担忧, 若不加以教育与引导, “一国两制” 的优势将很难体现。 内地就学的港澳台大学生理应成为“一国两制” 的坚定拥护者、 实践者、 推动者和引领者, 所以加强对内地高校港澳台学生文化认同教育, 对维护“一国两制”、 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二、 港澳台大学生“中华文化寻根活动” 的实践探索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 随着两岸交流交往的深入, 到上海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专业的台湾青年学生越来越多。 在日常交流服务中, 学校发现台湾学生对一些中国历史事实和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了解的不是很多。 此外, 除了上课, 台湾学生与大陆教师、 学生的思想交流不多, 彼此之间似乎有一堵 “无形墙”。 为了增进台湾学生对中国悠久文化及国情的了解, 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从1998 年暑期开始, 学校党委统战部门组织了以“中华文化寻根” 为主题的台湾学生暑期考察活动, 受到了台湾学生的广泛欢迎。 之后, 学校招收港澳学生, 统战部门同时邀请港澳学生和少部分大陆学生一起参与暑期文化寻根活动。 20 年过去了, 尽管一批又一批港澳台学生毕业了, 但是 “中华文化寻根活动” 一直在接续。 由于届届相传, “中华文化寻根活动” 在港澳台学生中形成了很好的口碑, 形成了颇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社会实践与校园文化品牌。“中华文化寻根活动” 之所以在港澳台学生文化认同教育上取得一定效果, 得益于这一活动贴近港澳台学生的思想实际、 贴近他们的文化需求。

(一) 寻哪儿: 考察地着力“三个展现”

大陆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究竟应该选择哪些地方作为 “中华文化寻根” 考察目的地? 在活动开展之初, 学校在广泛讨论并咨询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 确立了“文化寻根” 考察地要符合“三个展现” 的标准, 即: 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展现中国革命文化; 展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通过 “三个展现”, 引导港澳台大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 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 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增强中华民族身份认同, 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自觉延续中华文化基因。

1998年暑期“文化寻根” 活动首站选择了黄帝陵和西安。 全世界华人都知道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又因为中医经典《黄帝内经》 相传为黄帝所作, 因而得名。 作为中国人、 中医人拜谒黄帝陵真的是认祖归宗, 在仪式教育中增强了两岸师生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身份认同。 拜别黄帝陵后, 考察团又来到了西安, 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 大明宫、 大雁塔、 古城墙、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同学们获知了中华文明从这里发源、 成长和强盛的过程; 了解到了这里还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在这里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全球化时代。 考察后同学们感到非常震撼和骄傲, 这种出于内心的震撼和骄傲是从未有过的,在他们内心留下的烙印是终身难忘的。 第二年, 寻根活动安排到了山东曲阜——孔子的故乡。 在那里同学们感受到了 “仁、 义、 礼、 智、 信” “君子和而不同” “天人合一” 等儒学的真谛。 江苏南京、 北京故宫、 四川都江堰、 滇西抗战纪念馆、 山西大同、 甘肃天水……20 多年来, 港澳台学生文化寻根的足迹遍布了全国各地。

(二) 如何寻: 活动安排“三部曲”

为了使同学们在体验中更有获得感, 学校对于行前、 途中和归来都做了精心安排。

行前名家讲座。 为了让港澳台学生深入了解考察地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或是当地风土人情, 活动出发之前, 学校会邀请著名历史学家和文化学者们给同学们先作讲座。 先后邀请了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为文化考察团的同学们讲授“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基础” “西夏、 蒙古和中国历史文化” “历史上的中国西北和伏羲文化” 等, 上海师范大学严耀中教授为同学们作“汉唐时期中国文化与宗教” 讲座。 此外, 学校还邀请校内多名名家名师为考察团作行前讲座。 在视觉盛宴感受之前, 先让同学们满足听觉感受, 享受文化大餐。 近年来, 学校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 除了邀请专家讲座外, 在出发前要求同学们先在网上搜集考察地的相关情况, 做好充分准备以便在参观途中更好地交流互动。

途中交流分享会。 在考察途中, 利用晚上时间, 考察团以组为单位就考察地居民的饮食习惯、衣服穿着、 语言表达、 行为方式、 风俗礼仪和考察地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等所见所闻进行分享。 每次分享会大家反响热烈, 分享时间不得不一延再延。通过分享让港澳台大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一致性和多元性, 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历史悠久、 博大精深。 同时通过分享会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

归来成果展示。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记忆“遗忘曲线” 理论揭示人的记忆呈曲线形。 为了加深同学们对寻根活动的印象, 体验活动结束后, 学校还会组织 “××之行” 摄影比赛、 征文比赛, 组织考察团成员在班级中开展实践心得交流等活动。 通过形式多样的考察成果展示, 进一步强化港澳台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知, 让文化体验获得的直接感受入脑、 入心, 从内心深处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三) 活动成效: 促进了“三个增进”

“中华文化寻根活动” 增进了港澳台大学生与大陆师生的交流, 密切了师生情、 同学情。 尽管大家都是黄皮肤、 黑眼睛, 说着同样的语言, 但由于生长的社会背景和政治环境不一样, 平时港澳台学生与大陆教师、 同学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沟通比较少。 在文化考察中师生和同学同吃、 同住、 同活动, 在相互交流和互帮互助中增进了感情, 改变了在以往师生之间、 同学之间只交流学业, 不交流思想的窘境, 消除了彼此戒备心理。 人之相交贵在知心, 心心相融。 文化寻根活动成为了教师、 大陆学生与港澳台大学生联谊交友的重要载体。 活动过程中师生和同学之间交流互鉴、 对话包容、 推己及人, 加深了相互理解, 增进了互信认同, 为实现同胞心灵契合、 人心回归奠定了基础。

“中华文化寻根活动” 增进了港澳台大学生对大陆国情、 社情和民情的了解, 消除了偏见和误解。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只有多实践, 多了解国情、 社情、 民情, 才能开阔视野、 增长见识、 明辨慎思。 台湾媒体 “丑化” “矮化” 大陆的报道时有发生, 即使是我们物质生活比较丰富的今天, 仍然还有台湾媒体报道大陆居民吃不起 “茶叶蛋”、 吃不起“榨菜” 的笑话。 来大陆之前, 许多港澳台学生对大陆的了解和认知大多来源于当地媒体宣传。通过参加寻根活动, 一路上考察的所见所闻和深度文化体验使港澳台学生对大陆的认知更加理性、 全面和客观, 减少甚至消除了以往对大陆片面的不良印象。 港澳台大学生对大陆国情、 社情和民情的正确认知、 真情实感是民族认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前提。 通过了解国情、 社情, 让港澳台大学生深刻领会到不管遭遇多大干扰阻碍, 两岸四地同胞的交流合作不能停、 不能断、 不能少, 因为彼此发展离不开对方的支持和帮助。

“中华文化寻根活动” 增进了港澳台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深化了爱国情。 通过文化寻根体验, 港澳台学生深切感受到了两岸四地的文化是同宗同源、 一脉相承的, 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和精髓, 理解了包容开放、 充满活力和自信的中国。 许多同学纷纷表示毕业后要做两岸四地的 “文化使者” 和 “和平使者”, 把在大陆看到的、 学到的传递给家人和朋友。 事实也是如此, 近年来上海中医药大学与港澳台高校之间的文化交流、 学术合作越来越频繁, 起桥梁作用的正是这些校友。 而且近年来留沪就业的港澳台学生日渐增多, 他们用现身说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最核心的价值就是爱国主义。 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 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生生不息, 薪火相传, 同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密不可分的。 厚植港澳台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文化认同的作用最为基础和恒久。 只有加强港澳台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对国家和民族共同情感的体验, “一国两制” 才能行稳致远。

三、 新时代内地高校加强港澳台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 “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青年人可塑性强, 他们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关键在于给以什么样的引导。 要统筹各方资源, 更加重视港澳台海外青年群体, 多做绵绵用力、 潜移默化的工作, 扩大交流, 精心服务, 改进引导, 增进认同。”[4]文化认同不是与生俱来的, 从了解、 理解到认同, 从被动到主动, 从初步感受到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需要教育引导。 文化认同教育引导应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 遵循教书育人规律、 遵循港澳台学生成长规律, 因事而化、 因时而进、 因势而新。

(一) 注重专业教育与文化体认教育相协同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与历史、 政治脐连在一起, 高校在港澳台学生中开展文化认同教育很容易被认为是意识形态工作, 政治性强、 敏感性高。 所以香港、 澳门回归初期, 根据教外港〔1999〕 22 号文件规定, 港澳学生在内地接受教育可 “免修政治课和军训课”。 许多高校关注港澳台学生的专业教育更多一些, 对其文化认同教育关注较少。 近年来, 随着形势变化和生源增多, 国家对港澳台学生的培养政策作了新的调整, 在教港澳台〔2016〕 96 号文件中取消了 “免修政治课和军训课” 的规定, 调整为“政治课和军训课学分可以其他国情类课程学分替代”。 但从实际操作来看, 由于规定不具体、 比较模糊且缺乏统一标准, 学校学科专业不一样, 各个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中对港澳台学生文化认同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高校组织了一些社会考察活动作为补充, 这些活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港澳台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 但是这些活动缺乏长期的规划, 系统性、 持续性不够, 其教育效果往往不能持久巩固。 加深两岸四地青年相互理解、 增进互信是大势所趋, 内地高校应理直气壮地将文化认同教育纳入高校对港澳台学生培养的课程体系、 教材体系, 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与专业教育一起, 形成人才培养的 “一体两翼”,使港澳台大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 系统接受文化认同教育。 只有共同的文化认知、 共同的文化联结, 才能做到心灵相通、 情感交融, 才能穿越意识形态的鸿沟, 解开心理的隔阂, 培养出真正的中国人。

(二) 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体验相协同

文化认同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由于港澳台学生教育背景、 思维习惯与内地大学生存在差异, 所以在文化认同教育方面, 我们不能简单套用教育内地大学生的教育方式、 话语体系, 应处理好 “教什么” “如何教” 的问题, 提高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在“教什么” 方面, 根据港澳台大学生现状, 应注重几个 “讲清楚”。 即: 讲清楚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 发展脉络、 基本走向, 让港澳台学生明白“我们是谁, 我们从哪里来, 又将到哪里去”, 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讲清楚中华文化中爱国主义的核心价值和求同存异、 和而不同的处理分歧方法, 让港澳台学生明白民族团结、 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国两制” 是解决港澳问题的最佳方案, 也是香港、 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 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增强港澳台学生对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的尊重和理解。 在“如何教” 方面,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 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 但不能光吃盐, 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 自然而然吸收[5]。 所以对港澳台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教育, 更应注重实践体验、 精准施策, 要滴灌, 避免 “大水猛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体现形式多种多样, 有名胜古迹、 诗词曲赋、 音乐舞蹈、 书法绘画、 传统运动还有许多传统节日, 学校应多组织港澳台学生参与其中, 在实践体验中同频共振, 激发情感认同。

(三) 注重单向引导与朋辈教育相协同

港澳台学生了解、 获取大陆文化与国情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身边的大陆同学, 所以对港澳台学生文化认同教育过程中不仅仅单向引导, 还应注重搭建港澳台学生与大陆学生之间深度交流的平台, 在朋辈交流与交往中增强理解与认同, 用青年人影响青年人。 此外, 中华文化伟大之处在于她不是封闭的、 一成不变的, 而是具有海纳百川、 兼容并蓄的特性。 在长期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交融中, 港澳台地域文化中也有许多值得让大陆学生学习借鉴的内容, 通过朋辈教育可以取长补短, 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实现守正创新奠定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 “中国梦是历史的、 现实的, 也是未来的; 是我们这一代的, 更是青年一代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港澳青年发展得好,港澳就会发展好, 国家就会发展好。 广大港澳青年不仅是香港、 澳门的希望和未来,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 内地高校应站在培养什么人、 为谁培养人、 怎样培养人的政治高度加强对港澳台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教育, 积极组织他们广泛参加各项文化社会考察、 文化体验活动, 从而增强港澳台大学生的爱国意识, 培养爱国情感,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国家观、 民族观和文化观。 对港澳台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说到底还是做人心工作、 做人的思想工作, 是个系统工程, 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整体设计, 建立教育标准体系。 各个高校需要协同推进, 既要注重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 又要注重文化体验活动的组织; 既要注重显性教育, 又要注重隐性教育; 既要注重课程建设, 又要注重教材开发。

猜你喜欢
寻根中华文化大陆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IQ大陆
北方大陆向
农耕溯源 寻根羊头山
寻根稽古德祚绵长
冰之大陆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