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心强 冯 悦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徐州221116)
2017年初,中国出台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为当前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指明了方向。学者们认为该《意见》的颁布是传统文化发展中一次历史性突破,一年多来也重点围绕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下简称“双创”)的具体实施办法进行了展望与研究。“双创”方针为何如此鲜明地提出?其背景和原因有哪些?人们普遍认为当前要创造与市场经济相互适应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然要对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加以适当的改造,创造新型的、与传统不同的家庭、婚姻以及人际方面的道德观念,而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和文化基因是与当前社会主义文化相契合的,转化或创造也就成为时代必然[1]。同时,“双创”方针的提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它是继上世纪40年代提出“推陈出新”,50年代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后,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化发展规律和文化发展责任、使命、路径的认识达到的一个新高度,将对中华文化走向新辉煌发挥强有力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一方面,它从尊重传统、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等方面深刻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它有力廓清了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错误倾向,尤其是虚无主义、复古主义、功利主义的极端思潮[2]。那么“双创”究竟指什么,如何理解,怎么进行?学界虽有多种看法,但一般认为它主要包含三点:一是分辨,区分精华与糟粕;二是激活,通过与时代结合对传统文化作出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的诊释;三是创新,接续中华民族文化优秀基因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新的概念、新的观点[1]。也有学者从实现“双创”的方法论层面总结了“双创”的理论内涵:赋予新义、改造形式、增补充实、拓宽延伸、规范完善[2]。这在具体操作上给了我们很大启迪。
习近平总书记及官方文件曾指出,当前要“系统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专家学者作用,正确引导和规范文化传播途径,科学制定长期推进工作的规划,建立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意识形态建设、精神文明创建和价值观培育等各项工作中。深入阐释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讲清楚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加强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利用”。可见,深入挖掘带“古”字的学科,将其中蕴含的古代文化精髓呈现出来加以传承,是一项迫在眉睫的文化工程,也是一项功在千秋的伟大业绩。当前依托中国传统文论来实现“文明”词汇的“双创”问题,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当前“文明”作为一种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包容性、超越性的价值主张,扬弃了工业文明的弊端,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学界普遍认为,“文明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具有深刻的人文意蕴,一种健康、完善、合理的文明价值观形成的标志,往往与特定时代、特定制度背景下政治治理智慧及其社会生活的清明与否紧密相关”[3](P97)。而在中国古代,它最早见诸于《尚书》和《周易》,其本义为“文采光明、文德照耀”之意,后来在社会实践中被不断赋予新意,含有与愚昧、荒蛮相反之义,也与社会的文治教化、个体的明察事理等含义相通。在清代,文明开始具有“美好的社会进步状态”之意涵。民国时期孙中山提出“心性文明”一词,从而与“物质文明”相协调。在西方,文明(Civlization)源于拉丁文Civis,具有“公民的”“社会的”“国家的”等含义,形容词civitlis有文明的、开化的含义,由它引申出的Civilite则有“谦恭、礼仪”的意思,表示脱离野蛮、蒙昧的状态。在19世纪,它开始特指“开化”“文化”“文雅”,已经具有现代文明的意义。把文明看成是人类历史从落后不断走向进步的标志,“即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3](P98)。文明的范围扩大,所指日趋丰富。
历来学者对文明内涵的理解见仁见智,但历时性地理解其多元内涵和演变,在不同层面把握其意义则是当前培育、践行此价值观的基础。有人总结国外“文明”含义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13种:文明是人类的理性发展以及征服自然能力的进步;文明是个人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发展与进步;文明是人类智德的进步;文明是人类文化的僵死阶段和没落阶段;文明是社会的整体,文明是人类抵御自然和调节人际关系的成果;文明是一种进步的社会秩序,文明是物质的,文明是都市化的文化,文明是一种先进文化;文明是物质的,文明是精神的,但两者是结合的;文明是语言、文字传播知识的过程;文明囊括了社会的一切事务;文明是最广泛的文化实体[4](P47-50)。马克思则把体现时代精神的哲学思想称为“文明的灵魂”,把科学、美术等当作文明中间一切精致的东西,把特定的社会制度和文明联系起来进行称谓[5](P781)。总之文明作为名词,包罗万象,涵盖了人类的发展史;作为形容词,则落地生根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涉及人的举止有度、谈吐有节、诚信友善、爱人爱己等社会伦理,在这一层面上,它与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息息相通。
对“文明”的划分,目前学界有三分法、四分法和五分法,当前我国主流上采取“五分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而从如上分析来看,文明尤其涉及语言、文字和美术等艺术活动,就依托中国传统文论并结合大的局势环境来涵养文明价值观,我们认为该词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需要重点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物质文明,即提供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进行现代化建设,发展现代生产力。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为之奋斗了70年。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能够创造历史,“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当前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不仅要切实提高国家整体的GDP,创造物质财富,为提高广大人们群众的生活水平、提升其幸福满意度打下基础。中国目前正在迈向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中,物质文明的创造路途漫漫,任重道远。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文明”极大改善的时代,也对它带来中国的现代化、带来美好生活给予了无限地憧憬。今后狠抓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仍是一项重要任务。
其二,政治文明,它属于上层建筑,20世纪中国经历了八国联军侵华、废除封建帝制、袁世凯复辟、军阀混战、抗日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为谋求经济发展所走过的曲折的道路。政治生态始终跟随国际关系、经济水平和国内环境而波动。改革开放40年,建设现代化政治、发展民主政治,创造其它改革需要的政治条件已迫在眉睫。从意识形态、制度建设等层面推进新时期整个社会的文明进程,同样意义重大。这不仅需要在当前传承涵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吸收传统社会管理、国家机器运作的优势资源,为我所用,彰显文明大国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要扬弃传统社会专制、奴役、愚昧、落伍的成分,同时大力吸收西方政治文化中先进的成分,采用拿来主义,来建设当前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
其三,精神文明。20世纪上半叶孙中山、鲁迅、赵元任等曾将之与“物质文明”相对应。作为一种看不见的、隐性的文化,精神上的“文明”关乎社会的风尚习俗、人们的知识素养,是最能体现国民素质的重要尺度之一。在这一层面,它与精神心灵意义上的富强、与关乎个体品性情操的诚信友善等价值观息息相通。“遗憾的是,当前人多人迷失在物欲横流的浮躁世界里,精神迷惘、信仰缺失、认知浅薄、行为失当,很多人失去了正常的判断能力。”[6](P81)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和90年代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精神文明出现了很多问题,社会道德急剧滑坡,人们的信任感缺失,于是历届政府高度重视“两手抓”,重视精神文明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做了大量工作。古人从伦理道德层面认识传统社会仁、义、礼、智、信等积淀了数千年的美德的重要价值,当前在文明的“双创”过程中,我们不能简单地传承中华优秀美德,还要挖掘中国传统文论中体现古人读书、修身方面的内容,这将从审美维度拓宽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来源,提升其理论内涵,开拓“文明”价值观全新的涵养渠道,对新时期中国精神文明的推进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如《文心雕龙》中刘勰对抄书、玩文字游戏的创作嗤之以鼻;叶燮和王夫之对剽窃、模拟之风尖锐地批判;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记录专制社会里不文明甚至残暴的现象;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对剥削、残杀现象之揭示……这些不仅关乎精神文明,也与社会文明相关,或者给读者以警醒,或者从反面激发人们建构和谐社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决心和勇气,都可纳入当前文明价值观与“双创”参照和借鉴的范围之中。
其四,生态文明。这涉及人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初期,国人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很不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极为欠缺,大力开采自然、破坏环境,导致近年来系列生态问题频繁发生。为此,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国家近年来将创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10年来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它关乎“美丽中国”的建设。当前双创“文明”价值观不能单纯依靠政策指引、媒体宣传,还应将传统文论中涵养文明、和谐价值观的资源利用起来,就传统农业社会古人对自然的认识、态度及其关系处理方法延用起来,将能从“文学审美”维度开拓“文明”价值观涵养的新路径。
比如中国传统文论的意象批评极为发达,涉及大量农业社会的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显示出古人对大自然的亲近和依赖,姚鼐在《复鲁絜非书》中曰:“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凭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廖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意象之美,叹为观止,它引领人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至少对自然充满审美和敬畏之情。从先秦《诗经》的比兴手法运用,到后世文论“取象”传统形成,无不反映出古人对祖国山川、日月等自然景观的青睐,这些借助自然意象评人论文的篇章,体现出了古人浓郁的家园情怀。笔者认为,一方面作为中国古代极富民族特色的抒情写意传统和意象譬喻批评,在当前工业社会不仅应大量进入作家笔下,也应进入一切写作者笔下,防止文学创作和写作中大量非自然的、科技的、世俗的意象占据上风,使作品缺乏艺术美感;另一方面,类似反映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传统美文,应加大编辑和传播的力度,促进读者予以品鉴和欣赏,使其获得鼓舞和熏陶,建立起人与自然的亲密关联,来取代当前短、平、快的快餐消费文化。所幸,在时下《经典咏流传》《朗诵者》《见字如面》等节目中,传统文化依托新媒体展现出了它独有的魅力,但取材的范围、节目的角度尚可进一步拓展,毕竟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从涵义梳理来看,“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的体现,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一般看它指向哪个层面,其内涵才得以缩小范围从而具体化。在五分法理解“文明”的结构来看,它关涉人类生产活动的五种形态,分别对应物质文明、人本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和环境文明。人本和制度文明融入当前“民主”和“公正平等”价值观中。孙中山提出“心性文明”,则似可用“精神文明”来置换(尽管涵义不完全对等)。经多年研究,笔者认为,在当前促进“文明”价值观的“双创”中,可创建“文艺文明”这一关键词汇。从“文明”涵义和范围来看,不仅可能、可行,从中国当前的文艺发展生态来看也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笔者结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批评学科,古人对文学艺术的各种评析,拈出以下几点来谈文明之“双创”应关注的几个重要方面。
其一,创制美文。数千年来中国文学辉煌灿烂,代有传承和高峰。在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方面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艺术成就,初步形成了虚实结合、含蓄蕴藉等鲜明的民族特征,这得益于历代文人才士的杰出创造,他们使华夏艺术流光溢彩,使中华文学得以代代相传。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文明成就不容忽视,在推进精神文明和创建艺术文明的当今,系统总结传统文论中古人制作美文的经验,梳理他们生成艺术文明的宝贵财富,将十分重要。约略来说,有创制美文的十几种经验:追求声律之美;主张声文、行文和情文的合一;重视含蓄朦胧和余味悠长;构思精巧、立意奇特;重视风力和丹彩;统治者带头重视;情采兼备;即目会心和动人情感;重视气骨和兴象;叙事文学求真与尚简;讲究真情实感的表达,贵在寄托;精气神兼备、诗中有我、独创求新……这些形成了中国文学的艺术手法,它们不仅在文学创作中大量运用,有的在书法、绘画、戏剧中也极其鲜明。这些古人创制美文的方式、方法值得当前文艺创作者借鉴和参照,值得在当前推进“文明”价值观的“双创”中不断继承与弘扬。
其二,奇文妙用。古人对于名篇佳构的作用、功能有着独特的认识,于传统文论中亦有反映,这也成为华夏文明在艺术领域中的一种沉淀。最早在《毛诗序》提出:“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从伦理风俗层面论及文学的伟大功用,代表秦汉之前古人对文学价值的高度认同。其后,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谓“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将文章之“用”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之从屈从于政治、经学的局面中独立开来,批评家赋予文章崇高地位,赋予文学创作深远的价值,并谓“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是建安文人自觉通过立言求“不朽”的宣扬,充分体现了“文的自觉”,也表明古代文论家对文章“功用”的一种全新认识,对激励魏晋以后文人勤勉写作,多出佳构,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是就宏观而言。而就微观来说,古代文论家论文章之修身养性、安心定魂等功用,则比比皆是,不再枚举。总之,正是在高度重视文章价值的国度,才创造了发达和辉煌的艺术文明,中国古人对奇文妙用有一套完整的理论话语。
其三,品鉴欣赏。中国古代文人不仅会写文,也会赏文,文论史上由此积淀了很多品鉴、欣赏文章的宝贵经验。也形成了众多范畴、术语和命题以及丰富的文艺思想。在国人被大众文化所包围、普遍进入读图时代的当下,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性和对经典作品的感受力和领悟力普遍降低,而古人这方面的资源尤其值得挖掘和传承。如刘勰对古人的用字做了凝练和总结,其《文心雕龙·练字》篇曰,“是以缀字属篇,必须拣择:一避诡异,二省联边,三权重出,四调单复”。并对这四种情况予以了解说和举例,“诡异者,字体瑰怪者也”“单复者,字形肥瘠者也”。认为,“凡此四条,虽文不必有,而体例不无。若值而莫悟,则非精解”。自先秦古诗入乐歌唱起,诗文讲究声律、辞采之美,在视觉、听觉等多个方面均具有一定的要求,文章不仅要入耳打听,还要看上去赏心悦目,故创作时用字要避免诡异,减少联边,衡量重出,调整单复,这样的作品欣赏起来就富有美感,这是一种极高的艺术要求。《文心雕龙·情采》篇还谓:“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性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从阴阳五行中推演出自然的形体、声调、情感是衡量作品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而其《文心雕龙·知音》篇的“六观”说(位体、置辞、通变、奇正、事义、宫商),更是对文学欣赏角度和方法的一种全面概括,为创作者指明了方向,也为读者品鉴提供了途径。此外,古代文论家论气骨兴象、贵在寄托、情采兼备、诗中有我等等,皆可运用于当前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品鉴之中,很多经验在当前依然适合于各体文学之阅读。只有读者受过系统训练,切实遵从古法来提高自身审美品鉴能力,才能登堂入室,窥得作品之堂奥。
其四,创新变革。中国古代文学无论在文体还是意蕴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与历代文人的杰出创造分不开。传统文论史上关于文章的创新与变革,无不体现了古人在“艺术文明”道路上的不懈探索。齐梁时期诗坛大量用典,注重声律,并最终导致文人的感性思维得到压制,诗歌创作成了“掉书袋”。萧子显提出:“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蕴思含毫,游心内运,放言落纸,气韵天成。”(《南齐书·文学传论》)发出了抒发真性情的呼声,是对既有文学陷入僵局的反拨。而在文坛复古、拟古风气甚浓时,以何景明、叶燮、徐渭、李贽为代表的文论家则猛烈抨击墨守成规而不创新的文风,并提出新的诗学观(如“气象”说、“趣味”说、“妙悟”说、“童心”说等)来救世,从而赋予了文坛新的活力,推动了文学创作的发展。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中国文论家的变革精神、创新意识值得在文明价值观的“双创”中进一步弘扬。
其五,才士学养。古代艺术文明的形成与学士的才华修养、道德情操分不开。在深受儒家伦理思想影响且对艺术才华格外器重的古代,一个人创制名篇的本领和才华,一个人流诸于文字之间的修养和情操,被历代文论家提得格外响亮,它们成为艺术文明形成的重要动力。这些对当前艺术家的修炼均具有很强的启迪意义,要想创作出具有思想内涵的高品位作品,艺术家要在自身的修养上下功夫,传统文论中古人在这方面的论述相当多。如文章要写出主体自身的精、气、神,彰显出一种生命力。戴明世在《答张伍两书生》中曰:“盖余苦尝读道家之书矣。凡养生之徒,从事神仙之术,灭虑绝欲,吐纳以为生,咀嚼以为养,盖其说有三:曰精,曰气,曰神。此三者,炼之凝之而浑于一,于是外形骸,凌云气,入水不濡,入火不热,飘飘乎御风而行,遗世而远举。”其精者,乃写出精华,气者,乃彰显主体的气质个性,神者,文章具有神韵,而精、气、神看似是文章所彰显,实则是主体基于个人的道德境界、胸襟追求、知识储备、经历阅历综合而成的一种外在表现,它们综合使文章富有生机与活力,能彰显个性,打动人心。唐代韩愈《答李翊书》谓:“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更是道出了作家主体在道德、学识方面的修养积累与创作之间的密切关系,给读者极大的启发。很多古代文论家都有这方面的见解和阐发,可谓心声之谈,他们从主体维度指出了“文明”得以创生的重要源泉。
《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中有云“圣人教人,只是就日用处开端”,即是说文化要贯穿于育人的始终,就当前教育而言,它要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而如何让古物、古迹、古书“活起来”,需要研究者担负责任。以古代国学乃至传统文论为例,重要的方式是细读文本,对其中蕴含的精华予以解读和阐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引下,使其与当前新文化建设对接起来,激活传统,古为今用,充分激发其中的精华,参与到当前的文化建设中来。
笔者立足于传统文论提出了“艺术文明”这一概念,并结合古人对这一“文明”形成的前提、途径、功用进行了多维度的思考。在当前推进“文明”价值观“双创”之时,我们尤其要从“文学艺术”角度,结合当前中国文艺创作存在的问题来对传统文论史上艺术文明的宝贵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尤其是传统文论论“文艺文明”形成了四大民族传统:礼乐兼用推进文艺法繁荣;文以载道、重视道统;注重自然成文,释放个性;回归经典,取法范式,这些都值得当前传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