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芯莹
摘 要:扬琴艺术在我国有400多年的历史,同时扬琴艺术体系也实现了较好的创新发展。在诸多扬琴艺术作品中,《阳关三叠》非常出名,同时也有着丰富的艺术内涵。通过对扬琴曲《阳关三叠》的分析,可以加强扬琴艺术在新时代的表现力。文章阐述了扬琴曲《阳关三叠》的创作背景,分析了扬琴曲《阳关三叠》的曲式结构和旋律特点,并结合古琴曲的演奏经验、灵活使用演奏技巧、做好演奏活动的二次创作三个方面,综合全面探讨了扬琴曲《阳关三叠》的演奏技巧。
关键词:扬琴曲;《阳关三叠》;音乐结构;演奏技巧
扬琴曲《阳关三叠》具有非常顯著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同时也有比较丰富的美学价值。目前《阳关三叠》已经被改编成很多乐器演奏版本,同时不同乐器演奏版本也有相应的特色[1]。扬琴曲《阳关三叠》具有较为突出的艺术特色,人们从中可以认识到扬琴不是只能演奏欢快的乐曲,其在低沉哀叹类乐曲方面也有较好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对扬琴曲《阳关三叠》进行艺术分析,能够实现古典题材和现代演奏技法的统一协调。下面结合《阳关三叠》的音乐结构与演奏技巧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一、扬琴曲《阳关三叠》的创作背景
《阳关三叠》是根据王维著名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而谱写的古琴曲,原诗是王维为送别好友元二所作,诗句中的阳关为地名。整部乐曲主要分为三段,后面两段跟第一段有着较为明显的关联,仅仅改变了曲调、速度等。因此这部乐曲最终被称为《阳关三叠》[2]。这首乐曲融入了王维送别好友的不舍。《阳关三叠》最早的乐谱实际上在唐朝就已经失传,而当前的《阳关三叠》乐谱是由琴歌改编而来的,最早出现在明朝。扬琴曲《阳关三叠》则对是古琴曲的移植与改编。
扬琴曲《阳关三叠》的作者是桂习礼。在改编的时候,他全面融入了传统音乐元素,实现了扬琴艺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扬琴的声部演奏基本上以独奏曲谱为主,同时加入了一些伴奏声部,使得乐曲具有更加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乐曲演奏的过程中,作者还加入了箫、古筝等乐器,使得音乐要素变得更加丰富。
二、扬琴曲《阳关三叠》的音乐结构
(一)曲式结构
《阳关三叠》中最为突出的曲式特点就是三叠。虽然三段乐曲的音乐轮廓基本一致,但是出现了较多变奏,并且不同段落的音乐情感和主题也有较大区别。总体来说,扬琴曲《阳关三叠》的曲式结构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引子。这部分结构主要出现在乐曲的第1-4小节。这部分乐段的整体节奏比较舒缓,用来营造整部乐曲的情感基调。不仅如此,引子部分的四小节内容也直接明确了整部乐曲的调式调性。
第二,一叠。这部分结构主要出现在乐曲的第5-20小节,并且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第5-10小节,主要表现了作者送别好友的不舍。后半部分是第11-20小节,集中体现了作者心中的离别之情。这一段乐曲整体节奏比较平稳,给后续部分打下了基础。
第三,二叠。这部分结构主要在乐曲第21-39小节,并且整体情感比较丰富。在这个乐段的前半部分,作者使用了拨弦演奏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受到压迫的愤懑情绪,接着使用反竹、轮音等元素突出了这些情感。后半部分则引入了双声部旋律结构,同时呈现出由高到低的反复变化[3]。这种变化使得乐曲表达的情感更加深刻,同时使整部乐曲在此处进行了情感升华。在这个乐段的最后一句,作者使用了三个泛音,能够起到较好的承上启下作用。
第四,三叠。这部分结构在乐曲的第40-59小节,是整个乐曲的高潮。这个乐段的音乐框架虽然跟前两叠比较类似,但是轮音比较快,同时整个乐段也呈现出由慢到快的变化,使得乐曲变化逐步突显情感内核。
第五,尾声。这部分结构在乐曲的第60-63小节,承担着整部作品的收尾工作,同时集中体现了作者情感的收束,具体表现为调式的回归。
(二)旋律特点
扬琴曲《阳关三叠》由古琴曲移植改编而来,但是第一叠设计直接比古琴曲提高了一个八度。与此同时,这个部分融入了双声部旋律,突显了扬琴艺术本身的特色。在第二叠设计中,扬琴曲《阳关三叠》则直接扩大了音区,同时加入了双声部旋律线条,增设了五度、六度、八度的音程,使得整个乐段的旋律线条具有更强的表现力。第三叠设计则从古琴单旋律模式直接转变为跨越两个音区和十五度音的旋律模式,这使得扬琴曲《阳关三叠》在第三叠乐段的旋律方面表现得更加开阔,同时可以更好地突显乐曲情感。
三、扬琴曲《阳关三叠》的演奏技巧
(一)结合古琴曲的演奏经验
在演奏扬琴曲《阳关三叠》的时候,演奏者应该紧密结合古琴曲的演奏经验,因为扬琴曲《阳关三叠》本身就是由古琴曲移植改编而来的,虽然改编的内容比较多,但借鉴了很多古琴曲的元素,如果演奏者能够充分借鉴这些内容,那么对于演奏扬琴曲《阳关三叠》将具有较为显著的帮助。这里对扬琴曲《阳关三叠》对于古琴曲的借鉴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第一,散音音色的借鉴。古琴散音具有共鸣性强等特点,而在演奏扬琴曲《阳关三叠》的时候,也借鉴了散音音色,并且主要体现在低音区的轮音演奏中。对于演奏者来说,可以考虑通过手指的拨弦、勾揉、揉压等技巧,模仿散音音色,取得悠长柔美的演奏效果[4]。第二,按音音色的借鉴。在演奏扬琴曲《阳关三叠》的时候,针对古琴按音音色的借鉴主要体现在装饰音演奏方面,具体有倚音、琵音等。第三,泛音音色的借鉴。在演奏扬琴曲《阳关三叠》的时候,泛音音色的借鉴主要体现在演奏者使用扬琴音色来表达情感,实现点与线的紧密联动,具体技巧表现为泛音与反竹。
(二)灵活使用演奏技巧
在演奏扬琴曲《阳关三叠》的时候,演奏者还要灵活使用各类演奏技巧,这样才能够充分保证最终的演奏成效。这里结合实际演奏活动,针对演奏者使用的演奏技巧进行全面分析。第一,泛音。在扬琴曲《阳关三叠》的引子部分,四个小节的演奏都是泛音。演奏者在演奏这个乐段的时候,应该使用中等偏弱的音量,同时维持自由的节奏。这四个小节是整个乐曲的起始部分,因此演奏者一定要充分重视情感表达。这个乐段的最后三个音是长泛音,一定要在上个泛音结束以后再进行后续演奏,同时在演奏过程中调整自身呼吸。第二,轮音与双音轮音的演奏。在轮音演奏的时候,演奏者应该保证轮音的密集性,同时结合旋律线展现出较为突出的起伏感。这部分演奏主要集中在乐曲第一叠的前半部分和第三叠的前半部分。第三,拨弦和揉弦的演奏。在演奏扬琴曲《阳关三叠》的时候,演奏者需要左手拨弦和右手揉弦,做好双手配合工作,左手拨弦要保证声音清亮,右手揉弦则要保证较大的力度。第四,双声部的演奏。在演奏活动中,第二叠第二部分为双声部演奏,使用了反竹演奏。在这个过程中,演奏者可以使用手指拖带琴竹进行演奏,能够体现出轻巧的韵味。与此同时,在演奏的时候还要保证速度的自由性,同时还要控制呼吸,保证音乐情感能够得到较为顺畅的展现。
(三)做好二次创作
在扬琴曲《阳关三叠》的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还要做好二次创作工作。同一首乐曲由不同的人演奏,最终的效果也会有较大差异。对于演奏者来说,应该深入了解扬琴曲《阳关三叠》的内在情感,同时关注不同乐段的情感表达。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要充分感知情感,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使得演奏过程具有更强的渲染力和感染力。融入情感以后,扬琴曲《阳关三叠》的演奏活动就有了精神内核,最终表现出跟其他演奏者截然不同的情感韵味,更容易取得演奏活动的成功。
四、结语
扬琴虽然是外国传入我国的乐器,但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跟我国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同时在创作风格、演奏技法等方面进行不断创新,最终实现了我国传统音乐艺术与西方文化之间的融合。对于扬琴曲《阳关三叠》音乐结构和演奏技巧方面的研究,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结合现代扬琴演奏艺术,实现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发展。这样一来,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才能够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从而充分展示传统音乐艺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杨婷.琴曲《阳关三叠》无射均定弦与商音定调[J].戏剧之家,2018(19):70,72.
[2]卢婷婷.古琴琴歌《阳关三叠》在钢琴演奏中的韵意表达探究[J].歌海,2018(1):73-77.
[3]郭艳波.钢琴作品中民族元素的体现:以琴曲《阳关三叠》为例[J].戏剧之家,2017(2):72-73.
[4]马雯.古琴艺术在钢琴曲《阳关三叠》创作技法中的体现[J].黄河之声,2016(2):68.
作者单位: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