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瓒《虞山林壑图》之我见

2020-02-21 00:21鲍婉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倪瓒

摘 要:倪瓒作为元代“文人画”的代表,推动了山水画发展的变革。本文以倪瓒《虞山林壑图》为例,结合其早期、中期代表作品,从构图、笔墨、意境等方面进行比较赏析,以求进一步解读倪瓒绘画外在形式的发展及其绘画思想的成熟过程。

关键词:倪瓒 《虞山林壑图》 外在形式 绘画思想

倪瓒《题彦真屋》 诗云:“只傍清水不染尘”a,寥寥数字道出其毕生的艺术追求。他身处外族统治的时代,不畏权贵和政治的束缚,晚年弃家遁隐,浪迹太湖,淡泊的情怀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他绘画作品极高的艺术价值。倪瓒传世绘画作品数量不多,以水墨画为主。其中,《虞山林壑图》 (图1)是其晚年的绘画精品,高度凝聚倪瓒一生的艺术审美追求和不涉世俗的高洁精神,可视为倪瓒绘画发展的经典之作。笔者查阅《虞山林壑图》的相关资料并系统剖析,以求窥探倪瓒的绘画思想。

《虞山林壑图》 现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倪瓒答谢伯琬的友谊之作。该图描绘虞山一景,整体呈现疏朗萧瑟的画风,并采用成熟时期典型的“一河两岸”三段式布局,画中前景疏林屹立,五株杂树扎根于平缓坡石;中景空白水面左右两边出现几道汀渚,增强了画面的纵深感;远景在相对高耸的山头后叠加了低矮远山,使画面增加了“阔远”的意境。在此,我们依据张学慧研究倪瓒绘画的时期划分方法:早期为1345年前,中期为1345—1368年,晚期为1369 —1374年。b 《虞山林壑图》属于晚期之作,笔墨较之早期、中期作品更加沉稳,干淡的墨色中多了几分苍劲。画幅右上题有五言诗:

陈蕃悬榻处,徐孺过门时。甘冽言游井,荒凉虞仲祠。看云聊弄翰,把酒更题诗。此日交欢意,依依去后思。

诗后附有题跋:

辛亥十二月十三日访伯琬高士回,写虞山林壑并题五言,以纪来游,倪瓒。

诗中彰显倪瓒与伯琬的游玩交友之乐,字里行间情景交融,与画面共同构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相得益彰的统一体。画面也透射出倪瓒晚年平淡恬静、脱离世俗、摒弃一生的坎坷磨难而回归祥和的心境。结合他早、中期的作品,我们能够看出倪瓒从入世到出世的阶段性人生,以下笔者从构图、笔墨、意境等方面分析讨论。

作为倪瓒晚年的成熟佳作,《虞山林壑图》笔墨娴熟自如,山石布局稳妥,一笔一墨皆见其自我,也揭露倪瓒身处尘世之外,感悟自然真谛的洒脱情怀。如此格局的形成需追溯倪瓒早、中期作品来寻其源由。

《水竹居图》 (图2)是倪瓒传世作品中最能体现他早期绘画风貌的设色作品,画面给予观者清润、典雅之感。早期倪瓒生活富足,且家中收藏颇丰,其作品深受董源的画风影响,多作披麻皴法,坡石轮廓线条圆润浑厚,笔墨虚淡,山石布局较为紧凑,近景坡石依附相生,相互堆叠,远山平缓,画面形象,布局几乎只占据画幅的一半,使得画幅上方大面积留白。前景的树木都高出远山,层层相扣的石块将画面的取势引向左侧,中景水域极窄,呈“三角”水域,以求画面布局的稳定性,且中景石块上依附许多小树,与前景树木呼应,如此刻画接近植物自然状态的分布。就用笔而言,笔笔中锋勾勒树木枝干,轮廓线条流畅柔和,加之酣畅秀润的笔墨尽显树木的繁茂,为画面增添了生机,总体趋于状物自然,是此时期的特征之一。画面的欣欣向荣似乎没有迎合异族统治的社会环境,而从另一方面展现倪瓒高洁的情怀和归隐山林的向往,为中后期绘画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倪瓒山水画中期典型代表作《六君子图》( 图3),是其成熟绘画风格的过渡性作品。这个时期,倪瓒正值家道中落,亲友的相继离世和当时统治者的压迫,使他在思想上发生了巨变,内心充满孤寂和悲愤。思想上由儒家思想转为信仰佛道,以净化自己的心灵。他的作品也随之发生明显的变化,“一河两岸”三段式布局开始形成,中景大片空白水域一尘不染,将前景与远景远隔开来,远山置于画面上方,与早期远山上方过半的画幅空白大相径庭。笔法开始倾向侧锋行笔,致使线条不似早期浑圆饱满,却增加了空灵萧瑟、荒凉孤寂之感。倪瓒这种特有的侧锋横向行笔,继而向下转折来塑造坡石的方法世称折带皴,与披麻皴结合,生动塑造坡石的形象,而树木的刻画也脱离早期的写实,注入生命主观意趣,屹立在坡岸之上,墨色一改早期的柔和润泽为干淡,在远景处体现得更加明显,山体笔痕增多,体积感、质感增强,整个画面悠远寂寥,笔笔如语言文字,道出倪瓒的情思与愁绪。而这点在晚期体现得更加明显,在《虞山林壑图》 中,前景坡石疏朗平缓,树木舒展挺立,远山相对高耸,画面意境摆脱写实自然,意在托物言志,寄情于景。他将自己一腔愁绪借此小聚抒发于画纸之上,同时印证倪瓒平生所主张的绘画观:“不求形似”“逸笔草草”“聊以自娱”。c

《虞山林壑圖》 “三段式”布局,与早、中期的作品截然相反,不似早期画幅上方大量留白,中景部分为“三角”水域,也异于中期空白水域面积过大,《虞山林壑图》前、中、远三段式布局协调适宜,在中景的空白处,左右两端都出现了汀渚,这是与早期、中期画面的最大区别。且汀渚之上生长矮小的灌木杂草,与早期《水竹居图》 中景的低矮小树相类似。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虞山林壑图》 作为纪念倪瓒与友人游玩之作,倪瓒描画虞山实景,达到记事融情的目的。此外,刻画坡石树木线条用笔以侧锋为主,一笔勾勒,虚实相间,墨色干淡,但用笔遒劲果断,毫不拖沓,力透纸背,在视觉上清幽飘逸。树木枝干细劲挺拔,干体偶有节点,却不着苔点,树叶稀疏,笔笔分明,树叶形状各异,五株树木以竖直方向的姿态紧密地扎根于近景的坡岸上,为整个画面渲染出一种坚韧、孤傲之感,坡石偶有苔点,少量擦染、留白以表现石块的形质。近景坡岸以大面积的平坡和石块为主,形成石间坡的组合结构,远山以大块坡石叠加形成高山,高山之后又隐约几座低矮的山头,使远景增加了纵深感,而区别于早、中期低矮平缓的山坡,画面意境在中期“平远”的基础上向“阔远、深远”过渡。画面简洁空疏,真正达到了“以简胜繁”“计白当黑”。

关于《虞山林壑图》的个案研究并不多见。王克文《读倪瓒〈虞山林壑图〉》一文认为,倪瓒作品作为元代“逸品”画的代表,开始摒弃旧时绘画只追求物象外在形式的相似,而转向画面中画家自我情感的抒发。并且作者论述该作品的师法,其观点是在倪瓒中年(五十岁)之前,师法董巨,均用披麻皴(如《六君子图》),纵观倪瓒晚年现存山水作品,均用披麻皴兼折带皴。d笔者认为,笔法的演变是一个缓慢变化的过程,《六君子图》是倪瓒作于至正五年(1345) 的作品,关于其生卒年,我们沿用倪瓒生于1301年,卒1374年的说法。e推算倪瓒时年四十五岁,作为倪瓒绘画风格转变的过渡作品,其坡石皴法已然开始披麻皴与折带皴的结合使用,在晚期两者的融合更加自然。用笔加入侧锋行笔的成分,使线条更具坚挺之感,关于《六君子图》 用笔之法,前文已论及,此不赘述。

倪瓒作品从早期到晚期并非突变,而是在生活环境、人生经历的不断变迁中逐渐造就了倪瓒“一河两岸”的图示,隔开前景与远景的空白水域是倪瓒满腔释然与豁达的表现。

对于倪瓒早期作品《水竹居图》 与中期作品《六君子图》 的探讨,有研究者认为倪瓒的“一河两岸”图示的出现与他个人的内心世界、生活经历有着密切关系。f笔者认为,倪瓒晚期《虞山林壑图》 绘画风格的形成伴随其心路历程而发展变化,渐进成熟的“三段式”构图、愈加简淡的笔墨、寂寥空疏的意境,更是倪瓒心中对社会、政治、人生的态度。同时也代表了元代江南文人渴望远离繁杂纷乱的社会政治,在思想上觅得一片净土的共同精神追求,也可视为山水画发展至元代产生巨大变革的原因。在当时,“隐逸”思想成为无数画家绘画观的主流。《虞山林壑图》的艺术价值已经超越绘画本身,而在于借自然山水揭露生命的本真。可见,绘画已然成为艺术家们阐释思想的重要手段和力量。

a 王惠:《由“法”到“意”的飞跃——倪瓒山水画研究》,《贵州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第97页。(原文:倪瓒在明洪武五年作《题彦真屋》诗云:“只傍清水不染尘”)

b 张学慧:《倪瓒山水画笔墨研究》,西北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第10—13页。

c 郑拙卢:《倪瓒》,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17页。

d 王克文:《读倪瓒〈虞山林壑图〉》,《新美术》1996年第3期,第54页.

e 万新华:《二十世纪以来倪瓒研究论衡》,《中国书画》2004年第6期,第55页。(原文:倪瓒的生卒时间,一般记载为生于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卒于明洪武七年(1374),享年74岁。其依据是和倪瓒同时代的周南老所撰的《元处士云林先生墓志铭》“(云林)洪武甲寅十一月十一日甲子,以疾卒,享年七十有四。”)

f 张梦珂:《家山雅游——倪瓒〈虞山林壑图〉的笔墨图示及其文化内涵》,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硕士论文,第6—8页。

作 者: 鲍婉,太原师范学院美术系碩士研究生。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倪瓒
《最美中国画100幅》
且有“蜗居”,梦不荒芜
坚持自我过
倪瓒,洁癖患者画极简主义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生作品赏析7
倪瓒,洁癖患者画极简主义
图说书法(155)
倪瓒:请别再黑处女座
元末画家:洁癖是—种生活方式
他的画里,万径人踪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