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要想获得更加悠长深厚的发展力量,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儒家美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精髓。儒家美学坚持经世致用、以文化人、以美化人的原则,崇尚个体生命秩序与整体社会秩序和谐统一的精神,并将此融入、沉淀在中国哲学、政治、道德、文化、艺术、教育、伦理等层面中,对千百年来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美学思想对促进新时代文艺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文章从儒家美学的美育功能和社会功能两方面出发,阐述儒家美学思想对新时代文艺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儒家美学思想 美育功能 社会功能
文艺是“意识形态的形式”a,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b。文艺既是个体对社会、历史、文化、审美的见解和呼声,又是民族精神、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是中华民族展现自己的重要手段。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要想获得更加悠长深厚的发展力量,需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價值”;“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c。儒家美学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一股强大而深厚的能量,体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象,作用于中国艺术、哲学、政治、道德、文化、教育、伦理发展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了历代中国人的生存方式、思想感情、艺术认知、审美心理、价值观念和处世之道,对中华民族的稳定与发展产生了深远不凡的意义。儒家美学经世致用、以文化人、以美化人的思想原则与崇尚个体生命秩序与整体社会秩序和谐统一的精神脉络对新时代文艺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从儒家美学的美育功能和社会功能两方面出发,阐述儒家美学思想对新时代文艺发展的启示。
一、儒家美学内蕴的美育功能
(一)美育的目的:立德树人、化育身心、积极入世
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文艺愈发饱含现实主义情怀、爱国主义精神、艺术审美价值,但依然存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反映了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向往。这正与不断践行修身入世,积极追求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儒家美育思想不谋而合。儒家美育思想的目的正是立德树人、化育身心、积极入世,并将其具体投射在“文、行、忠、信”的思想当中。
总体看来,“文行忠信”涵盖了促进新时代文艺发展的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注重从审美角度对文化思想进行建构。“文”指的是文献,具体指《诗》《 书》《 礼》《 乐》 等六经、六艺之学,儒家美育思想认为人应该从经史子集中获取知识。经史子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风范和中国气度的文艺经典,具有合理的内涵,蕴含着诸多有益于世人的思想内容。并且经史子集中的儒家经典(如四书五经十三经等)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引导力和影响力,不仅能够加深人对社会和自然的认识,对人道德养成和人生发展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还能够赋予人改造客观社会的能动性力量。譬如《大学》 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言道出当今文艺的发展现状,指引文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尤其是当今日新月异的网络文艺,如网络视听文艺就以体验式、沉浸式等创新的手法探索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让更多的民众了解中国审美、民族文化的精神价值,如《诗中国》《 遇见天坛》《 博物奇妙夜》《 如果国宝会说话》《 中国文化必修课》 等文化类栏目,再如《中庸》 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依然是引导当今文艺工作者做人做事的箴言,等等,因此,新时代文艺的建设与发展需要经史子集的精神给养。第二个维度则注重人德行的改善与发展。行,即德行、品行。忠、信同属于德行的范畴之内。儒家将人的德育和美育融为一体,认为德育是美育的基础,提倡以德为美、以德立艺。不容忽视的是,在新时代文艺领域和范畴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出现一小部分充斥着虚伪、白日梦,甚至有违人伦的道德倾向,如网络文学中存在个别宣扬不劳而获的思想倾向,甚至还有个别网络主播为了谋取利益打着“艺术”的幌子而去传播不良内容,对文艺发展造成不良影响。造成这种个别现象存在的原因,不仅是创作者的问题,亦是接受者的问题。所以,当今文艺生态需要“德”的化育。儒家美育思想认为圣王之道在“明明德”,德是人立身社会的基准和本源,德是国家发展和进步的必备条件。德像天一般浩瀚、像地一般厚重、山一般博大、水一般悠远,美好的德行能够承载万物、覆盖万物、育化万物,并认为实现明德的途径有知、仁、勇。具体来说,“知”就是不仅作家要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且要明确地告诉读者什么是值得肯定和拥护的,什么是必须否定和反对的。“仁”则与爱不可分割,文艺创作者要怀一颗“仁爱之心”,才能够做到德艺双馨,使作品有温度、有筋骨、有道德,从而打动人、感染人、鼓舞人。勇是向上向善的力量,能够帮助文艺工作者抵制诱惑,不向市场妥协,激发其战胜困难的战斗力,促使其勇于攀登创作高峰。
(二) 美育的方法: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同时存在过度追逐技术主义、功利至上、扭曲伦理、消费艺术的不良倾向,部分思想浮躁和急功近利的作家、作品逐渐浮出。规范发展、浸润人心、提升境界需要正确的美育方法和手段,儒家“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美育之道依然适用于当下,作用于让人与文艺共同和谐、全面发展,是促进文艺发展的着力点和增长点。
首先,“志于道”是文艺走向全面发展的植根之道。志于道的意思就是要立志学道、向道,遵循“道统”,以道规范思想和行为。“朝闻道,夕可死矣”是古人的生命理想和人文精神。文艺之道,犹如圆心一点,由圆心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产生无数种创作的可能性,但这些可能性都离不开天道、道统的范围。天道、道统既是规则,又是规律,是思想的基准。道统脱胎于社会精神、历史文化、人文风俗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社会发展、人文风情、精神理想。因此,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遵循的“道”,需符合时代逻辑、历史潮流以及社会大势,如“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悌忍”、以德立人的君子之道,尽善尽美、文质彬彬的创作之道,以人为本、弘扬真善美的艺术之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之道,等等。新时代文艺发展“志于道”,才能走得对、走得正、走得远。如《故事里的中国》,通过《永不消逝的电波》 《平凡的世界》 《智取威虎山》 《渴望》 等中国故事折射出爱国主义、舍生取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中国精神的思想之道就感染、鼓舞了人民。其次,“据于德”,是文艺走向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支柱。据于德要求人要据守道德,遵循社会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和礼俗习惯。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儒家美学对“德”高度重视,使其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理念和道德规范,并将守四德(“仁、义、礼、智”),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求辩证、尚和合、求大同、匡扶正义、济贫救危、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等优秀传统美德灌注在经典著作中。如《论语》 《大学》 《中庸》 等著作都蕴含着一个复杂的道德体系,集为人的道德、为学的道德、为政的道德、处事的道德于一身。这启示新时代文艺发展不仅要“古为今用”更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将传统思想美德印刻在字里行间中,让经典文艺活起来,让现代文艺美起来,继承并发扬中华美德精神。当今一些网络动漫,如《中华美德故事》 《中华德育故事》《中国历史文化名人》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故事》 等,就用感人的故事、鲜活的人物、有趣的表达、生动的文化符号,寓教于乐的手段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精神,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受众。再者,“依于仁”,是文艺走向全面发展的核心力量。儒家追求的最高的人生境界即是以“仁”为内涵的审美境界,e仁是一种感性生命精神与理性的哲思精神的结合。“仁者,人也”,人是“仁”的承载者和表达者,儒家强调“仁”不是靠外部强加给人的,而是注重培养将“仁”作为个体内心自发式、自觉式的情感要求。这种“仁”是发自于内心的“内省”与“克己”,从而上升到仁者爱人。将“仁”放置在当今文艺语境中来分析,“仁”具有多重作用:仁是统摄基础道德的基准线;是判断美丑善恶的重要依据;是组成审美标准的重要部分;是平衡市场秩序的关键底线。最后,“游于艺”,是文艺走向全面发展的关键动力。“游”从字面上来解释是游玩涵泳的意思,此处之“游”蕴含着一种游戏的冲动与自由,体现出对六艺熟练掌握后(礼乐射御书数),由炉火纯青的境界衍生出游刃有余的创造和运用,而散发出自在、自由、愉悦的感受。“游于艺”深入浅出地表达了人将自然规律、社会规律、艺术规律内化为己用与作用于他人的和谐统一之感。在当下文艺审美语境中,文艺创作要想做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自然要有“游于艺”的追求。“游于艺”要求文艺工作者要熟练掌握艺术创作和创新的手法,将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理想结合起来,将个人的发展与自然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坚守对向上向善价值情怀、理想信念的追求。如《上新了故宫》 就兼具了艺术性和思想性,在给予民众历史知识、文化信息的同时,激发了民众探索中华历史文化的好奇心,增强了民众的审美能力。
二、儒家美学外延的社会功能
(一)文艺的社会功用:兴、观、群、怨
儒家美学注重“文以载道”的现实功用,强调文艺“兴观群怨”的社会功能。认为文艺可以激发人的情感、洞察人的内心,使人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学到劝谏讽刺归正的方法,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团结。结合新时代文艺发展状况来看,“兴观群怨”对促进文艺发展有如下启示。
首先,“兴”能够增强文艺作品的精神力量。儒家美学认为兴能够“感发志意”“托物兴辞”“引譬连类”,涤荡和净化个体的灵魂,激励人的思想,充实人的生命精神,增加人的见识,拓宽人的高度,改善人的作为,能将暮气沉沉、昏庸的人转变成生气蓬勃的人,最终使人升华到豪杰、圣贤的精神境界。由此可见,“兴”意味艺术具有激发情感、引发联想、振奋意志的作用。当今文艺生态,需要鼓舞人心、振奋人心的精神,心怀“兴”能够起到如下作用。第一,能够唤起民众对美好的精神的向往,如《复兴之路》 《筑梦路上》 《我和我的祖国》 《厉害了我的国》 都能够激发民众对爱国主义情怀和奉献主义精神的崇尚之情。第二,能够用具体的艺术形象激发人产生艺术联想和想象,如《国家宝藏》把文物和人物结合起来探寻其“前世”与“今生”,让文物活起来,让观众深刻理解文物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艺术精神。最后,“兴”讲求个体性的感性情感要符合社会整体的理性情感,将个体的情感投入到对更为广阔而深远的历史性、社会性的思索中。因此,“兴”能够提升作品的精神力量。
其次,“观”能够赋予文艺作品更多的人文关怀。儒家美学认为“观”主要是观察、考察社会生活、人文风俗、政治状况。一方面,“观”体现文艺作品的表达是建立在对社会认知的基础上的,并致力于“观人”。另一反面,“观”还能以深入的视角去审视作品。具体来看,观不仅是对历史经验、社会生活的理性思考,“观”亦包含对人道德取向和情感状态的体察。所以,“观”启示当今文艺创作者,要立足于社会现实、扎根生活、扎根人民。秉持“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思想,对社会生活要有细致入微的体察与感悟,对是非善恶要有明确的判断与标准,注重对理想道德真理的抒发,应心系人民、关怀人民,关切国家前途与命运,用作品反映时代的社会心理和精神状态。
再者,“群”能夠拓展文艺传播范围。儒家美学将艺术活动视为社会活动的一部分,认为“群”在增进人们情感交流、思想沟通的同时促进了艺术的发展。“群”意味着,艺术传播需要传播主体、传播媒介和接受主体的参与。而传播主体、接受主体与传播媒介亦需要以文艺作为沟通生活体验、内心情感、社会经验的重要媒介。“群”和文艺是相互寄生的关系,这启示当今文艺要注重培养“群”,发展“群”,借助“群”去拓展文艺传播的范围,从而凝聚群体力量、集体意识和文化积淀。同时,不仅要注重国内的“群”,更要注重国外的“群”,让中国文化和艺术走出去,融入更大的“群”中去,促进文艺的交流与互鉴,深化世界对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风范的认识、理解与喜爱,团结更多可以团结的伙伴。
最后,“怨”能够提升文艺批评品质。儒家美学对“怨”的界定是,面对不良社会现象、社会风气所产生的不满情绪;对君子受到不公平待遇或挫折时所产生的情绪;对违反仁道的事,可以“怨”。由此可见,儒家的“怨”是基于社会语境中,并建立在遵守“仁”和“礼”基础上的批判思维,蕴含着思想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当下文艺语境中,“怨”可以发挥文艺创作与现实社会结合的辩证批判作用,可作为审美判断、价值取向和标准的尺度,检视人们广泛认可的普遍价值、道德观念和人伦规范,引导民众的思想倾向,激发民众的情感共鸣。这启示当今文艺批评要结合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坚决抵制不良风气,激浊扬清,褒优贬劣,正本清源,坚持发展正确的文艺主流,坚守真善美的文艺导向,推动健康文明风尚的形成。如《文化十分》 《今日影评》 《四味毒叔》 就能够利用网络平台,不断扩大主流评论的覆盖力和影响力。
(二)文艺的审美标准:充实之谓美
儒家美学讲求充实之谓美,认为美由“善”和“信”构成,善是从人身上油然而生的本善、真实、实在之情,做到立身行己,合乎天理人心,符合伦常,对人对己产生裨益就是善。遵循仁义礼智,亲身躬行,不自欺不欺人,诚心诚意则为信。让美善日积月累,充盈于心、通达于身,熔铸在自己的人格之中,诚于中而形于外,达到更高明的境界,感化更多的人则为大。达到化育万物的状态则为“圣”,圣到妙不可言、深不可测的境界则为神。这正是儒家美学“善、信、美、大、圣、神”六境界,此六境可衍生出多种审美内涵。如“人性美、精神美、义理美、真实美、形式美、共同美”,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儒家美学相信“信”可以和“真”相互转化,“大”蕴含着崇高与壮美之情。“充实”的审美观有助于深化文艺灵魂。首先,真善美是文艺永恒的追求,优秀的作家应具备真善美的品质,优秀的文艺作品更要传达真善美的精神。真,是作家对自己与人民的真诚,是作家对社会生活、世道人心的真实认知和实在体验,是在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完成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刻画。善,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力量,能够对人产生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化育作用。善是善意,是善行,源于对生命的礼赞,对理想的向往,对美好的追求,对人的认同与尊重。美,是在真和善的基础上运化出的精神品质,对文艺作品来说,美体现在语言上、形式上、内容上、精神上、意境上,等等。美,净化人心、陶冶情操,能够拓宽人的情怀,提升人的道德修养。其次,在真善美的基础上,文艺应求“大”。大是由无数个体的人组成的,但“大”往往是超然于人的,属于社会、历史、人文的范畴。“大”是一种牺牲小我、成全大我,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大”是一种顶天立地,为万民为苍生崇高的情感。中国致力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谐美好发展就是“大”作为。因此,当今文艺作品比以往更需要注入“大”的精神与内涵。
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社会主义文艺作为中华精神、中华文化的承载者,更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就好像站在时间的一点, 惊奇地注视着过去和未来,对过去我们看得愈清晰,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就愈多”f。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了中华民族能够在强根固本中继往开来,在与时俱进中坚持求索,不断前进。因此,儒家美学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其以美育人、经世致用、格物致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化思想、道德观念、人文精神有助于引导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方向。
a 〔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b鲁迅:《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8页。
c 习近平: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第2版。
d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e叶朗:《胸中之竹》,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0页。
f 〔德〕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第58页。
作 者: 邓文,中国传媒大学文艺学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文艺美学、现当代文学。
编 辑: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