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志俊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 郑州 450003
抽取2018-03—2019-05间在本院接受择期剖宫产术的9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围术期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预见性护理。现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本组的92例产妇均为足月妊娠。符合胎位不正、相对头盆不称等择期剖宫产手术指征;或无剖宫产医学指征但产妇手术意愿强烈。排除:(1)急诊手术。(2)存在导致认知障碍的神经或精神类疾病。(3)既往有乳腺、胃肠道、慢性贫血等病史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6例。对照组:年龄 23~34岁,平均27.05岁。孕周36~41周,平均38.96周。初产妇26例,经产妇 20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例,高中或中专14例,大专及以上26例。预见组:年龄 22~35岁,平均27.60岁。孕周37~41周,平均39.24周。初产妇24例,经产妇 22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6例,高中或中专16例,大专及以上25例。2组产妇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预见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预见性护理。
1.2.1 常规护理 产妇入院后协助其完成各项术前常规检查。做好各项择期手术的术前准备。严密监测胎心变化,彩超检查胎儿宫内情况并详细记录。术后返回病室后去枕平卧6 h,严密监测产妇各项生命体征及子宫收缩、阴道流血等情况。做好切口及疼痛等护理。待肛门恢复排气后指导患者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之后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拔除尿管后鼓励产妇自解小便。做好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促进早期乳汁分泌等。
1.2.2 预见性护理 (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通过沟通了解产妇内心真实想法,对精神过度紧张者针对其职业、文化背景及诱发因素等,及时开展个性化心理疏导。耐心、细致介绍剖宫产手术及麻醉的基本知识以及注意事项。及时纠正产妇担心性别不理想和哺乳不利于身材等错误观念。讲解母乳是具有营养均衡、易于消化吸收、益于婴儿生长发育的天然食物,并承载着免疫保护和生物信号,能帮助婴儿抵御疾病和较快适应生存环境等[1]。②疼痛护理:让产妇了解术后可能出现的宫缩痛和缓解疼痛的方法。告诉产妇宫缩时切勿大声呻吟或过度屏气,以避免过多气体进入胃内而影响胃肠功能的顺利恢复。鼓励家属给予其更多陪伴、关怀和支持,使其保持心情舒畅。(2)术后护理。①早期活动:术后待麻醉作用消失后,即鼓励并指导产妇开始床上适度活动,包括腹式深呼吸,转身侧卧等。拔出尿管后即可鼓励其下床活动,并提前做好防止滑倒、晕厥等安全措施。对因惧怕疼痛不愿意活动者,积极寻找疼痛诱因、充分做好疼痛评估,并耐心进行解释。指导产妇通过聊天、按摩等方式分散其对疼痛的注意力,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痛措施。②早期进食:术后3~6 h产妇无明显不适即可开始摄入少量清淡流质食物,如无不适可逐步改为半流质饮食直至正常饮食。③热敷及腹部按摩:术后将约60℃水温的热水袋装入布袋,置于患者腹部及腰骶部实施热敷。同时以脐部为中心,以大小鱼际肌或四指合拢朝顺时针方向按摩(宜在饭后进行,速度适中)。指导产妇家属掌握按摩方法,便于增加按摩次数,从而起到兴奋副交感神经,松弛肛门括约肌,促进肠蠕动和肛门排气,减少术后腹胀发生率等效果。④早期泌乳:婴儿早开奶,勤吸吮,才能增加乳汁的分泌。每次泌乳前用温水清洗乳头,哺乳结束后将新生儿抱起轻拍背部1~2 min,排出胃内空气以防溢乳等。日常加强乳房护理,哺乳间隙期可用湿毛巾热敷和按摩刺激乳房与乳头,促进乳房血液循环,加快乳汁的分泌。
1.3观察指标(1)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2)泌乳始动时间(分娩后至产妇自觉乳汁分泌且可见初乳溢出的时间)。(3)48 h内泌乳量充足率(哺乳>6次/d、哺乳时间20~30 min/次,小便≥6次/d,哺乳后能安静入睡,体质量正常增加者,为泌乳充足。喂养<6次/d、喂养时间<30 min/次,小便<6次/d,喂乳后仍然哭闹,需适量补乳后方可入睡,体质量下降明显者,为母乳不足)。
预见组产妇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8 h内泌乳量充足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护理效果比较
注:组间比较,*P<0.05
预见性护理是在风险发生前及时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以及早期发现和分析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2]。我们针对剖宫产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认知度不高、焦虑负性情绪明显、术后切口疼痛以及缺乏运动锻炼等对不利胃肠功能恢复和早期泌乳的影响因素,积极实施预见性护理。术前予以心理护理和认知教育等干预,消除其各种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认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和方法。同时使产妇了解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提前恢复具有促进产妇进食,改善机体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和促进乳汁分泌,加快子宫复旧,减少并发症等作用[3]。不仅使产妇在心理上获得认同、满足、安全感 ,而且提高了其母乳喂养的积极性。术后鼓励产妇尽早离床活动,促进了肛门排气、排便,减少了腹胀的发生率。加强母乳喂养干预,保证了新生儿定量的母乳需求和免疫力的增强等[4]。为促进母婴健康和提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