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向丹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外科 郑州 450014
选取2017-01—2019-01间在我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6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康复护理对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效果,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患者均依据病史、临床表现查体,以及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且符合手术指征,临床资料完整。排除合并有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恶性肿瘤、肢体运动障碍、交流障碍,以及糖尿病和严重肝、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2017-01—2018-01间住院手术的30例作为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6~58岁,平均39.12岁。单瓣膜置换术19例,双瓣膜置换术11例。将2018-02—2019-01间住院手术的30例患者作为康复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27~56岁,平均38.73岁。单瓣膜置换术17例,双瓣膜置换术13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护理,康复组联合心理、功能等予以康复护理。
1.2.1 常规护理 术前遵医嘱给予正性肌力药物,提高和改善心功能。严格控制盐及液体的摄入量,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加强营养支持。指导患者行深呼吸、腹式呼吸训练。术后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电解质代谢紊乱、心率失常及低心排血量综合症的预防、观察及环境、管道等护理。加强抗凝治疗的监护及出院教育等护理工作。
1.2.2 心理康复护理 患者入院后常因对疾病、手术、术后恢复效果及住院费用顾虑重重,易出现焦虑、抑郁不良情绪。而术后会因活动受限、胸部疼痛等因素,不良情绪更为显著,影响手术和术后康复的顺利进行。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多沟通,针对其不同时期的心理反应做好心理康复护理。术前向患者耐心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介绍同病区手术成功的案例,以提升其治疗信心。术后指导患者掌握转移疼痛注意力的方法,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物,减轻疼痛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压力[1]。术后部分患者对早期进行康复锻炼心存较大疑虑,对护理人员产生依赖感,不愿意主动配合。护理人员应及时提供心理支持,详细讲解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告知术后康复训练计划是治疗团队根据其自身恢复情况所做的个性化设计,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可列举术后康复训练后恢复良好的患者与之交流。消除其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把握训练时机,积极配合实施康复训练,争取早日康复。
1.2.3 康复锻炼指导 ⑴第一阶段(术后24~72 h)。在确保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体征平稳的前提下,指导患者行深呼吸、腹式呼吸和有效咳痰,以利于排除停滞在肺底部的二氧化碳及痰液,增大肺活量和加强心脏功能。鼓励并协助患者进行上肢和下肢适当幅度的屈、伸、内翻、外翻等运动,并从被动逐渐向主动运动过渡。每次15~30 min,2~3次/d。训练期间注意保护桡动脉穿刺管,避免阻塞或滑脱。协助患者从足背到髋关节不断牵拉内推,5次/d。(2)第二阶段(术后5~10 d)。继续加强上肢功能锻炼,适当增加指、腕、肘及肩关节做伸、屈、内翻、外翻等运动幅度,增加举、握、拉运动。下肢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增加蹬、抬动作,如模拟踩单车等。20~30遍/次,2~3次/d。适时开始床边坐立、站立到扶床下床活动,注意循序渐进,如患者自觉心率增加、呼吸急促、胸闷等,立即停止活动。(3)第三阶段(术后15 d至出院)。逐渐增加运动强度,指导患者以步行为主,逐步提高步行的距离和速度。进行适当的爬楼梯训练。控制在一层楼的高度[2]。
1.3观察指标(1)采用焦虑自评量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量表(SDS)评分标准,比较2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改善情况。(2)术后并发症。(3)采用自制调查表结合相关文献[3]评价术后生活质量。包括睡眠、疼痛、食欲、精神状态、运动、生活自理等六个方面,按1~5级评分。正常为5分,基本正常为4分,一般3分,较差为2分,差为1分。分值越高代表恢复质量越好。
2.1SAS评分和SDS评分2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0 d时2组SAS评分和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改善,其中康复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术后并发症康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干预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干预30 d后康复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2组干预前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
注:组间比较,*P<0.05
表2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注:组间比较,*P<0.05
表3 2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注:组间比较,*P<0.05
心脏瓣膜置换术属于外科高风险手术之一。受术前心脏病理改变和术中创伤及术后体内环境、血管阻力改变等因素影响,患者围术期间承受巨大的身体和精神压力,术后各项功能在一定时期内仍处于不稳定和脆弱的状态,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对生活质量的良好恢复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进行全面的康复护理指导对控制病情和患者顺利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对康复组患者围术期间加强心理康复护理,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及术后康复锻炼的认知程度[4],从而摆脱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治疗信心,自觉配合手术治疗及康复锻炼;同时通过康复训练指导,提高了心脏储备能力及心血管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术后获得满意的生活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