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燕
河南濮阳市中医医院普外科 濮阳 475000
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由于腹部手术创伤导致的肠壁水肿和与炎性渗出而形成的机械性和动力性并存的一种粘连性肠梗阻[1]。干预不及时或不当,易造成短肠综合征、肠瘘、肠坏死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非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2]。2016-05—2018-11间,我们对70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分别实施西医常规非手术治疗和联合加减大承气汤灌肠等中医治疗,现对效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本组70例患者均有腹部手术史,术后2周内患者肠蠕动短暂恢复,但进食后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全腹压痛或腹部局限性压痛等症状。查体可见腹部质韧,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未见胃肠型蠕动波。腹平片检查显示肠道多个液气平面及肠腔积液,但排除机械性、完全性梗阻等典型表现。排除:(1)术后距本次发病时间>2周。(2)麻痹性、机械性和假性肠梗阻。(3)存在肠绞窄、肠套叠、腹腔感染或其他非手术禁忌证。本次研究或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2组。西医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28~70岁,平均48.30岁。胃肠手术31例,肝胆手术3例。术后至发病时间7~13 d,平均8.41 d。中西医组(36例):男23例,女13例;年龄30~70岁,平均47.80岁。术后至发病时间6~13 d,平均8.20 d。胃肠手术30例,肝胆手术6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西医组实施常规西医非手术治疗: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维持酸碱平衡。使用生长抑素抑制消化液分泌。应用激素减轻肠壁的水肿,应用抗生素预防或控制感染。温生理盐水500 mL保留灌肠,2次/d。中西医组联合大承气汤(加减)保留灌肠。方剂组成:生大黄12 g(后下)、厚朴12 g、芒硝8 g(冲)、栀子6 g、炒莱菔子30 g、桃仁12 g、赤芍9 g、甘草6 g。气虚者加党参8 g、黄芪10 g,呕吐较重者加生姜、旋复花(包煎)。1剂/d。加水500 mL煎至250 mL,每天早晚分两次予以保留灌肠。
1.3观察项目及疗效判定标准肠蠕动、肛门排气等恢复时间。疗效评定标准: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消失,肛门恢复正常排气和排便,饮食恢复后梗阻症状未见复发为痊愈。临床症状显著好转,肛门恢复正常排气和排便,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为有效。症状和体征未得到明显缓解甚至呈进行性加重,须及时中转手术干预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2.1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中西医组患者肠蠕动及肛门排气恢复等时间短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比较
注:组间比较,*P<0.05
2.2治疗效果西医组痊愈17例、好转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29%;中西医组痊愈22例、好转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因腹腔内炎症重,肠壁高度水肿、积液,粘连致密,再次手术不仅操作难度大,手术创伤重和出血多,术后增加肠瘘、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故应首先实施非手术治疗。通过禁食水、持续性胃肠减压,以及纠正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维持酸碱平衡、全肠外营养支持、抗感染、生长抑素和地塞米松等治疗,可降低患者消化液分泌量、减轻炎性反应、减少胃液及血浆蛋白的丢失,以及缓解肠壁水肿,从而为有效改善肠壁血液循环状态、保持内环境稳定和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早期康复奠定良好基础。传统医学认为术后炎性肠梗阻多因肠道气滞血瘀或气虚痰凝,导致肠道传导功能失常所致,而大肠正常主司传化糟粕,六腑以通为用,故应遵循通里攻下、行气活血等治则。我们对中西医组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减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方中大黄为君药,泄热通腑、荡涤胃肠,厚朴、芒硝为臣药,软坚、消痞、散结,佐以栀子、莱菔子行气通腑,桃仁润肠通便,赤芍散瘀活血,甘草缓急和中,调和诸药。体质偏气虚者应用党参、黄芪补中、益气、健脾,呕吐明显者加生姜、旋复花等降逆止呕。诸药共用可起到泻热逐瘀、行气活血、通腑导滞;同时灌肠液直达结肠部位,促进其收缩运动,利于肠道内细菌及内毒素等物质顺利跟随肠内容物及时被排出体外,促进体内炎性因子的吸收,防止细菌和肠道毒素移位[3-4]。结果显示,中西医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西医组,治疗效果优于西医组。证明中西医联合应用协同增效作用明显,且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效果良好及安全性高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