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下社会交换理论的困境与展望*

2020-02-20 14:18刘崇瑞孙宝云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利己原则人类

刘崇瑞,孙宝云

(1,2.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北京,100070)

社会交换理论是解释人类行为的重要理论,其基本观点为:人类受利己心驱动,为满足自身需求与他者进行互惠交换,并在交换过程中力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然而,在以“协同消费”为标志的共享经济下,社会交换理论正面临严峻挑战。与传统经济强调排他性的物质占有不同,共享经济注重合作式的协同消费①杰里米·里夫金.同理心文明[M].蒋宗强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一直以来,人类被理解为“内在利己的自私动物”,即“经济人”假设,而共享经济下,经济人模型显出了疲态②尤查·本科勒.企鹅与怪兽:互联时代的合作、共享与创新模式[M].简学译.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以产销者协同消费为核心特征的共享经济正在孵化一种新的激励机制,这种机制很少基于个人的经济回报,而更多基于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社会福祉。有学者验证了该观点,指出帮助他人、贡献社会的愉悦感是人们参与协同消费的最大驱动力,远高于经济回报的驱动③Cropanzano,R.,Anthony,E. L.,Daniels,S. R,et al. Social Exchange Theory:A Critical Review with Theoretical Remedie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2017(1):1-38。。也有学者指出,人类参与协同消费行为并非总出于利己动机,也源于渴望帮助他人④Hamari,J.,& Koivisto,J. Why do people use gamification servic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5(4):419-431。。显然,强调“利己心与互惠交换”的社会交换理论正日益难以解释共享经济下大规模涌现的“非交换”行为。

组织管理理论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直接产物,科技迅猛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成为组织管理理论需要解决的核心主题。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社会交换理论在以物联网、大数据为标志的共享经济下面临要么颠覆、要么再生的两难困境。“要研究现代的管理,就必须研究过去,以便了解我们社会的遗产是如何建立起来的”⑤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赵睿,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准确把握社会交换理论的发展脉络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与解释社会交换理论的现状及趋势,本文在梳理社会交换理论演进脉络的基础上,指出共享经济下社会交换理论面临的困境与未来研究方向,以期引起相关研究对该理论的再思考。

一、社会交换理论的演进历程

(一)古典社会交换思想

斯密最先提出了社会交换的思想,他指出,“上天赋予人类与他人缔结契约、彼此交易协作、互通有无的本然倾向,这种倾向为人类所共有,亦为人类所特有”①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上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并且,交换行为除本性使然外,亦因社会分工,因为“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因为“每个人生来首先和主要关心自己,他比任何其他人都更关心自己”②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古典社会交换思想已然明确社会交换理论的核心观点:交换者的“利己心”人性与交换的互惠前提,斯密也被称开创了社会交换理论的“历史性先河”。

后续研究进一步拓展了斯密的交换思想。一方面强调交换关系的重要性,指出“利益交换建立在人们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同时也构成社会建立的基础”;另一方面对交换者动机予以扩充,指出人类交换活动除出于自利动机,具有经济意义外,还出于其他动机与象征意义,如“库拉圈”现象表明,“库拉”的交换者并非追求经济利益,而是相互之间的联系。

可见,古典社会交换思想承认交换是人类本性,人们为满足自我需求参与交换,交换成功的前提是双方需求得以满足,进一步地,交换本身促进交换关系的构建。此外,古典社会交换思想“折中”探讨了交换者动机,认为交换者参与交换除满足经济需求外,还满足其他需求如责任、关系。

(二)社会交换理论的提出

社会交换理论提出的社会背景值得一提。20 世纪50年代末,美国民众为追求各种权力大规模游行,而当时的社会学主流理论——结构功能理论无力解释动荡的美国社会,社会学研究者的焦点开始由宏观的社会结构转向微观个体的心理与行为。社会交换理论的提出者霍曼斯曾是结构功能理论的追随者,当时的社会背景使他意识到结构功能理论仅限于对社会整体功能的描述,但无法解释微观层面的个体行为。

霍曼斯融合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自利的理性人”假设、人类学的“库拉圈”现象、个体行为学的“斯金纳箱”实验,提出社会交换理论的核心观点: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交换行为,包括物质交换与非物质交换;人类为满足自身利益参与交换行为,并在交换中理性计算自身的付出与回报,力图实现公平交换③Homans,G. C. Social behavior as exchange[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58,63:597-606。。

可见,霍曼斯并未承袭古典社会交换思想“折中”思考交换者动机的传统,强调交换者的自利动机,忽略了交换关系与道德责任,因此被社会学家怀特批判忽视人类行为的象征意义与交换关系。此外,也许为规避结构功能主义应对当时社会背景的无力,霍曼斯过分重视微观的个体层面,将复杂的社会结构还原为简单的心理现象,这也成为结构功能主义创始人帕森斯反击霍曼斯批判功能主义的利器。霍曼斯最受针砭之处在于他漠视20 世纪60年代美国民众为消除不平等而广泛追求权力的社会现实,理想化地将社会交换描述为符合公平原则的平等交换,导致其观点被批判为脱离实际的乌托邦社会学理论。

结合众学者的批判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布劳对社会交换理论做出重要修正④Blau,P. M.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M]. New York:Wiley,1964。。首先,布劳承认不公平交换普遍存在,并会诱发权力差异与社会分层;此外,布劳承认心理学命题无法取代社会学命题解释全部社会事实,因为社会特性只有在社会(而不是小群休)所特有的复杂互动中才会产生。进一步,布劳否定霍曼斯提出“人类一切行为都是交换行为”的绝对性论调,认为“交换行为只是人类行为的一部分,交换行为取决于接收者的反应,如果发出者未得到预期报酬,交换行为将中止”。然而,布劳早期同样认为人类出于利己心参与社会交换,后期才意识到人类的交换行为除利己心驱动外也出于其他动机⑤Blau,P. M.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M]. New Brunswick,NJ:Transaction,1986。。

可见,早期社会交换理论将社会交换视为使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策略与交易,而非基于信任的社会纽带。具体而言,无论社会交换是长期还是短期、是否公平,所有交换策略(经济的或社会的)都以收益最大化为出发点,以致早期社会交换理论被视为关于“人类受自身需求的驱动,并尽可能利用所有认知和行为满足该需求”的理论。

(三)社会交换理论的发展

现代社会交换理论在理论拓展与理论应用方面都得以较大发展。在理论拓展方面,现代社会交换理论从交换原则、交换关系等方面深入挖掘了社会交换的深层次因素;在理论应用方面,社会交换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组织管理领域,成为解释组织行为的主流理论。

1.社会交换理论的理论拓展。(1)交换原则。在交换原则方面,现代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交换双方的关系随时间发展为信任、忠诚与承诺的前提是双方遵守共同的交换原则。交换原则界定了交换双方的行为规范,基于不同交换原则构建的交换关系亦不同,相关研究集中于互惠原则与谈判原则。有关互惠的界定,有学者将其定义为:“构筑给予帮助和回报义务的道德规范”,并提出三种互换形式—相互依赖式互惠、信仰式互惠、道德式互惠①Gouldner,A. W. The norm of reciprocity:A preliminary statement[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60,25:161-178。。谈判原则指行动者共同谈判交换条件、交换结果等以达成某种契约性的、对双方具有约束力的交换协议。谈判交换属于经济交换,事先制定详细、公平的契约,交换双方的责任与义务明确。在特定情境下亲密关系中也存在谈判交换,如夫妻双方会就家务活分工进行谈判②Molm,L. D. Theoretical comparisons of forms of exchange[J]. Sociological Theory,2003,21:1-17。。随着研究的深入,其他交换原则逐渐引起关注。有学者提出,社会交换的过程亦是个体决策的过程,个体的决策原则除互惠原则外,还包括理性原则、利他原则、集体利益原则、地位一致性原则与竞争原则③Meeker,B. E. Decisions and exchange[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71,36:485-495。。其中,理性原则指参与者运用逻辑确定目标及实现该目标的方法,理性行动包括两个方面——以目标价值最大化和实现目标的逻辑手段。利他原则指交换双方即使在可能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也会努力满足对方需求。竞争原则是利他原则的相反面,指尽可能损害他人利益即使可能损害自身利益,如寻仇。集体利益原则指所有集体成员的收益放入集体共同的“池”中,成员在需要时向“池”索取,同时在力所能及时向“池”贡献,即“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地位一致性原则指依据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进行社会交换。可见,交换原则的相关研究侧重互惠原则与谈判原则,未深入探索其他原则。然而,随着前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物质资源极大丰富,基于其他原则如利他原则、集体利益原则的社会交换现象日益普遍,但相关理论研究并未紧随这一社会现实的变化。(2)交换关系。早期社会交换理论视交换为个体受自利驱动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策略,但该观点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布劳提出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的本质区别在于社会交换包含非明确的责任,有助于信任、感恩等社会关系。与早期社会交换理论强调参与者在交换过程中追求回报最大化的观点不同,现代社会交换理论关注社会交换关系的发展,将社会交换理论视为理解亲密、爱以及长期关系的理论模型④Clark,M. S.,& Pataki,S. P. Interpersonal processes in?uencing attraction and relationships[M]. In A. Tesser(Ed.),Advanced social psychology. Boston:McGraw-Hil,1995:282-331。。有学者将交换关系分为基于经济交换的关系与基于情感交换的关系⑤Mitchell,M. S.,Cropanzano,R. S.,& Quisenberry,D. M. Social exchange theory,exchange resources,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a modest resolution of theoretical difficulties[J]. 2012:99-115。。

现代社会交换理论围绕交换关系与交换本身的因果性争论不休,布劳承认社会交换关系与交换本身密切相关,但是对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表述模糊,学术界对交换关系与交换本身之间的因果性陷入了“鸡与蛋孰先”的争论。部分学者认为交换本身促进人际关系的强连接如领导-成员交换、团队-成员交换,当领导对下属发出交换信号后,如果下属的回应令人满意,领导会做出下一轮交换,并在此循环中建立高质量的领导—成员交换关系⑥Molm,L. D. Theoretical comparisons of forms of exchange[J]. Sociological Theory,2003,21:1-17。;有的学者则提出相反观点,认为交换关系决定交换本身,如高质量的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一旦形成,领导与下属的交换内容会发生改变,如领导为下属提供更多机会。针对该争论的折中观点认为,交换关系与交换本身的因果性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由于研究者从交换关系的不同阶段切入,关系的发展阶段环环相扣,上一阶段的产出成为下一阶段的投入,从而导致交换关系与交换本身之间的因果变化⑦Mitchell,M. S.,Cropanzano,R. S.,& Quisenberry,D. M. Social exchange theory,exchange resources,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a modest resolution of theoretical difficulties[J]. 2012:99-115。。

2.社会交换理论在管理科学领域的应用。在管理科学领域,作为社会交换理论的核心特征,互惠原则被广泛用于解释组织情境中各种交换如组织公民行为、领导-成员交换。研究多基于互惠原则来解释个体认知、心理过程、态度以及行为产生的变化①陆欣欣,孙嘉卿.领导-成员交换与情绪枯竭:互惠信念和权力距离导向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6(5):566-577。,也有学者专门从概念阐述、测量方法、已有实证研究等方面对互惠原则予以综述②邹文篪,田青,刘佳.投桃报李——互惠理论的组织行为学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2(11):1879-1888。。

研究发现,尽管互惠是人类共同遵循的一般性规则,个体重视互惠的程度不同,由此大量实证研究用交换取向(exchange orientation)、交换意识(exchange ideology)、互惠倾向(reciprocality orientation)等衡量个体重视互惠的程度,如有学者指出互利倾向影响个体的行为决策与信息决策,消极的互利倾向表现为以牙还牙,积极的互利倾向表现为以德报怨③Eisenberger,R.,Lynch,P.,Aselage,J.,& Rohdieck,S. Who takes the most reveng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negative reciprocity norm endorsement[J].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04,30:789-799。。

进一步地,研究发现交换方的特质会影响其社会交换方式的选择,如员工的身份认同,领导风格等。其中,自我身份认同的员工倾向谈判交换(negotiated exchange),关系身份认同的员工倾向互惠交换(reciprocal exchange),集体身份认同的个体倾向一般性交换(generalized exchange)(即回报行为不一定针对发起方,而是组织内其他人)④Flynn,F. J. How much should I give and how often? The effects of generosity and frequency of favor exchange on social status and productivit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5:539-553。。有关领导风格的研究中,有学者指出变革型领导会引发员工的一般性交换,交易型领导会引发员工的谈判交换⑤贾良定,宋继文,李超平,崔荣军,陈永霞.领导风格与员工工作态度—互惠和信任的中介作用的实证研究[J].中大管理研究,2007:13-45。。

现代社会交换理论深入探讨社会交换的原则、关系与应用,为我们更系统展现了社会交换的实质——社会交换并非仅出于互惠原则,基于其他原则的交换同样存在,但较少受到关注。虽然互惠原则在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交换者的互惠倾向等交换者特质会影响社会交换的类型。交换双方建立交换关系乃至关系由疏到密的过程受交换者动机等情境变量的影响。

二、社会交换理论的理论困境

自上世纪中叶被正式提出,社会交换理论成为全球范围广泛传播的社会学理论,纵观社会交换理论的演进历程,社会交换理论在理论拓展与理论应用方面得到很大发展。奥格本曾在《社会变迁》一书中提出,新技术元素的涌现,将推动人类社会实现深刻变革。共享经济除对经济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外,从社会学角度看,共享经济以独特的组织方式为人类的社会互动提供更多渠道,进而对人类社会变迁产生影响。在强调“共享与合作”的共享经济下,社会交换理论正面临难以解释大量涌现的“非交换”行为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社会交换理论的“利己心”假设难以解释共享经济下的“共享”行为。社会交换理论承袭经济学鼻祖斯密提出的利己心为人性假设,指出人受利己心驱动,为满足自身利益进行各种交换。共享经济下,人们通过Skype 在全球课堂学习,在Facebook 上与全世界的同伴们进行社交,在Twitter 上与亿万同龄人聊天,在互联网上在线共享家庭、服装乃至一切事物,在不断发展的物联网上共享汽车、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共享经济范式引领人类社会在后碳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种经济范式下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从对物质无限增长的坚持转到后碳时代对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承诺上。

作为物联网、大数据等科技重塑人类经济生活的产物,共享经济的协同消费扩大了人类交流的节奏、密度和范围,让人与人之间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在如何看待私利的问题上,共享经济挑战了传统的市场假设,传统经济的观点认为市场交易中的买卖双方是相互对立的,但共享经济下,人们普遍重视在互利双赢的基础上开展网络化协作。开源性软件(如Linux)、协作式在线百科全书(如维基百科)、内容共享网站(如Youtube、Instagram)的大量涌现,这类社会行为更类似“共享”而非“交换”。

显然,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人性假设难以解释共享经济下人类的“共享”行为。具体表现为,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人性假设为利己心,但研究发现个体的某些行为并非出于利己动机,而仅仅出于渴望帮助他人、满足他人需要①Mitchell,M. S.,Cropanzano,R. S.,& Quisenberry,D. M. Social exchange theory,exchange resources,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a modest resolution of theoretical difficulties[J]. 2012:99-115。。可见,在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应然状态下,人类行为是利己心本性驱动的交换行为,然而在目前的实然状态下,共享经济下正大量涌现非利己的“共享”行为。实践界与学术界对社会交换理论的双重挑战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社会交换理论,时隔半个多世纪,是否在以“共享经济”、“物联网”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仍具普适性?

2.社会交换的互惠原则日益难以囊括共享经济大量涌现下的“非互惠”行为。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假设为:人类行为是受利己心驱动的互惠交换行为。一直以来,互惠原则被视为社会交换理论的核心特征,用于解释组织情境中的各种关系②Coyle-Shapiro,J. A. M.,& Conway,N. The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through the lens of social exchange theory [M]. In J. Coyle-Shapiro,L. M. Shore,M. S. Taylor,& L. E. Tetrick(Eds.),The employment relationship:Examining psychological and contextual perspectives. 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5-28。。毋容置疑,该理论仍有力解释着共享经济下的大部分人类行为,但对于正大量涌现的“非互惠”行为却鞭长莫及。有学者提出,社会交换原则不仅包括互惠原则,也包括利他原则、集体利益原则等其他原则,对这类交换原则的理论研究正经历着从最初的备受质疑到如今的渐得证实③Flynn,F. J. How much should I give and how often? The effects of generosity and frequency of favor exchange on social status and productivit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5:539-553。。

更重要是,共享经济的现实背景下,共享使用权让每个人都谦卑地意识到:我们身处于一个有着共同利益和共同关怀的社会生态系统中,我们的价值实现得益于我们对他人的贡献,也得益于他人对我们的分享。共享经济下人类得以在更大的虚构家庭里建立相互联系,从而激发人类的生物圈意识。正如博茨曼在《共享经济》中所说:“像Craigslist、Zipcar、Zopa、Wecommune 这些品牌,满足了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底层——生存需求部分(帮助我们寻找吃的食物、住的房屋、出行的交通工具等),但同时又满足了更高层次的人类需求——获得归属感”④雷切尔·博茨曼,路·罗杰斯.共享经济时代:互联网思维下的协同消费商业模式[M].唐朝文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2015。,而这种归属感可以针对某个共享社群、甚至针对整个人类社会乃至整个生物圈。

如果说传统市场是在私利的基础上受功利性驱动,奉行的是产权和自治,而共享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受集体利益和与他人分享的精神驱动,奉行的是开源创新和追求社区建设。因此,共享经济下产销者的“协同共享”行为更多是基于利他原则、集体利益原则等“非主流”交换原则,而并非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主流”原则——互惠原则。有学者指出,社会交换理论的核心要素未充分探究,导致该理论缺少足够理论精度⑤Mitchell,M. S.,Cropanzano,R. S.,& Quisenberry,D. M. Social exchange theory,exchange resources,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a modest resolution of theoretical difficulties[J]. 2012:99-115。。共享经济下催生出大量基于其他交换原则的人类行为,值得我们重新思考社会交换理论的交换原则以提高其理论精度。

三、社会交换理论的未来展望

针对社会交换理论在共享经济下面临的理论困境,本文认为,未来相关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1.交换主体的基本假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传统经济范式下人的基本假设是:人类是理智的,利己的,唯物主义的,通过拥有更多财产实现自由。产生于该范式下的社会交换理论承袭经济学鼻祖斯密提出的利己心为人性假设,指出人受利己心驱动,为满足自身利益进行各种交换。斯密纵然提出追求自身利益而不顾他人利益是人的天性,然而,他也认识到了人性的另一面,尽管他没有充分发展这个见解,或者没有质疑该见解对他“人性本自私”的理论的影响。他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当我们看到有人打出一拳,马上就要打在另一个人的腿上或者胳膊上的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蜷起身体,把自己的胳膊往回撤,观众在盯着杂技演员走在松垮垮的绳索上时,自己也会下意识地扭动身体,像杂技演员那样保持平衡”⑥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神经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表明:人是最社会性的动物,渴望友谊与社会融入①杰里米·里夫金.同理心文明[M],蒋宗强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正是由于对别人的感觉感同身受,进而去感受他们的喜悦、羞耻、痛苦和恐惧,人才得以成为社会性动物。来自《社会心理与人格科学》的一项大规模调查显示,2008年前,物质主义盛行,人们关注别人的比例逐年下降;2008年后,这种状态突然转变,更关注别人、而不太在意物质成为一种趋势。在实然状态下,社会交换理论是否过分强调人性中的理性维度,忽略了非理性维度及其作用。有学者指出,个体潜层的心理倾向随社会刺激因素与环境的改变而改变②Flynn,F. J. How much should I give and how often? The effects of generosity and frequency of favor exchange on social status and productivit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5:539-553。。产生于20 世纪60年代的社会交换理论能否解释共享经济下的人类心理与行为值得探讨。显然,共享经济下社会交换理论对交换主体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已非“完全理性”,个体亦出于利己心之外的其他动机参与交换,这对交换主体的假设提出质疑。未来研究需要对交换主体的假设进行补充和升华。

2.社会交换的原则有待进一步拓展。纵观国内外有关社会交换理论的研究,无论是基于该理论的解释性研究,还是以该理论为基础的探索性研究,仍然主要围绕社会交换的“互惠原则” 展开。尽管时至今日,人类互动的互惠原则仍被很多人奉为圭臬,但再也不是神圣不容置疑的。互惠原则已然无力解释共享经济下大量涌现的人类行为,共享经济下日益普遍的非“互惠”行为究竟如何解释。共享经济下,越来越多的社会行为并非索求回报,如开源性软件、内容分享网站的剧增,传统的互惠原则无力解释这些行为,而利他原则、集体利益原则等“非主流”原则正在成为这些行为的出发点。

可见,在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应然状态下,人类行为是利己心本性驱动的互惠行为,然而目前的实然状态是,共享经济下大规模涌现的一部分行为并非有偿付出行为,而是力图提高他人与社会福祉的无偿付出行为。相关研究也表明,行为者参与共享行为是享受共享活动的过程③Lindenberg,S. Intrinsic motivation in a new light[J]. Kyklos,2001:317-342。,如软件开发者参与开源项目、个体在互联网共享信息是因为该行为能带来一种愉悦感④Nov,O. What motivates Wikipedians?[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7(11):60-64。。为缩小该理论的“应然”与“实然”鸿沟,深入研究利他原则、集体利益原则等其他原则有助于理解社会交换的性质与过程、进而提高社会交换理论的理论广度,因为基于这些原则的假设可能会成为个体建立某种特定交换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⑤Cropanzano,R.,& Mitchell,M. S. Social exchange theory:An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J].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5,31:874-900。。

社会交换理论为广泛解释人类的交往行为提供了有力工具。然而,人类社会的交往形式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不断改变而改变,处于不断地进行自我扬弃的过程,“对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⑥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在共享经济背景下,社会交换理论的研究面临两大困境:一是交换主体的基本人性假设问题;二是交换行为遵循的原则问题。今后,社会交换理论要提高其理论深度与广度,应该进一步完善交换主体的基本人性假设,拓展社会交换的交换原则,这将有利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人性假设、多元交换原则等深层理论问题的探讨,推动社会交换理论体系的完善。

猜你喜欢
利己原则人类
利他,是最高形式的利己
“利己”二面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概念辨析、条分缕析论述文走向“深刻”的策略路径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创业观念:利他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