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艳 萍
(包头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随着微媒体新兴互联网媒介的迅速崛起,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规范正经历微媒体发展导致的知识形态转变和信息传播模式转型的嬗变过程。当前,微媒体凭借多元化、碎片化、交互性、群组性等传播特性,以无与伦比的时效性和影响力全方位、多角度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交往中,受到愈来愈多大学生青睐且依赖性呈现显著增强趋势。在微媒体以“微”见著的场域中,各种意识形态渗透更为隐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深刻性和丰富性受到挑战。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微媒体,并积极探索微媒体生态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就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须解决的时代课题。
在网络时代和信息社会的背景下,以微媒体为核心的网络技术已经构成一个新的思想文化场域和舆论斗争阵地,不但打破了传统主流意识形态“一元化”生产格局和“灌输式”供给模式,而且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交流场域和生活社区,以其独特的文化塑造功能对大学生价值观形塑及社会行动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与移动互联网、数字化技术和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相伴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在通过微博、微信、微视频、新闻客户端等微媒体分享应用网络文化资源。目前大学生普遍认为微媒体相当重要,并以游戏的心态对待,散布传播各种信息比较随意,通过微媒体更多是“晒”个人动态和进行情感宣泄。对于微媒体正面信息能进行分享转发,对于负面信息多数学生选择不理会,很少质疑批判,但有些学生年轻气盛、感情用事,发布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不满和愤怒言论,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网络暴力。虽然对虚假信息有一定甄别能力,但有时难免因为缺乏思考而传播谣言。大学生使用微媒体总体比较关注“即时信息”和“自我”反映,生活方式呈现出“移动”和“随时”特点,其行为背后折射出大学生的从众、表达自我以及寻求社会认同的心理需要。
微媒体以其“交互性”的传播生态和“即时性”的内容生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衍生出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生态环境。一方面,微媒体低门槛的信息发布和广泛的交互性非常契合大学生鲜明的个性特质,大学生以其高关注度、高活跃度以及对信息高敏感度成为最主要的微媒体使用群体;而传媒一体化实现了大学生传媒接近权的跨越,只要有手机和Wifi就可以做到足不出户知天下,不仅激发了大学生个性张扬和自我表达的话语权,还满足了大学生传播信息、发表意见、娱乐解闷、获得认同的美好期待,同时促使大学生在即时开放信息获取中不断实现文化增值。另一方面,微媒体正以“去中心性”“碎片化”以及“草根性”的传播模式悄然消解着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的权威性、系统性和深刻性,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提出严峻挑战。
“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1]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尽管是外部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传统社会中受外部环境尤其是大众媒介干扰较少。过去高校价值观教育往往是以课堂为主阵地进行观念灌输、以社会实践为依托深化价值认知,通过大学生独立观察世界并在深入思辨的基础上形成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话语体系更多来源于行政话语与教材话语的“一元话语”。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微媒体的广泛使用,原有的线性信息传播结构和信息单向传输被网核状裂变结构以及互动的面对面传播方式所取代。人们的“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2],在多元话语中有了价值观“注意选择”的可能和“注意转移”的空间。在自由、平等、开放和去中心化的拟态环境中,个体享有均等的表达权并扮演着信息接收者、发布者和N次加工者的角色,民间舆论场的强势崛起使“众声喧哗”成为舆论常态。
在海量、繁杂、无序波动的信息中,各种价值观念在媒介平台上相互激荡,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意识形态领域渗透手段更加隐蔽和多样,价值观一元倾向与多元化发展产生碰撞。尤其是微媒体张扬的欲望叙事在失去自律又无从他律后,往往会形成一个供大家喧哗和狂欢的非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广场并呈现族群化态势,执政党单方面报道和阐释的主流意识形态作为众多类型信息中的一种逐渐丧失原有的垄断地位。各种混淆是非的虚假信息以及西方社会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宪政主义等各种思潮裹挟着文化产品和情感需求在微媒体公共空间自由游弋,全天候立体化吸引大学生注意力,使不明真相的大学生不自觉地充任西方社会思潮的拥趸者。由此可见,“多元的信息环境,未必会带来更具判断力和批判精神的明智的受众。有时反而会引起受众更大程度上的困惑与盲从”[3]。非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在微媒体场域产生的累积效应和共振效应,消解了官方媒体的权威,在“指尖传播”中转移或屏蔽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容易使大学生迷失在“信息丛林”中无所适从,势必会影响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整合。特别是在各种错误观点、有害思潮、模糊认识沉渣泛起的时候,对于辨别是非能力不高、价值观不确定和盲目从众的大学生而言,很难抵制虚假的和非主流社会思潮带来的不良影响,往往因为过度依赖微媒体沦为人云亦云的媒介附庸,并面临着被多元价值取向侵蚀甚至是全盘沦陷的危机。
在微媒体传播背景下,“碎片化”“微叙事”已成为微传播内容的显著特点。这种信息传播更加突出世俗生活中的微小事件,以微民随时随地抒发的人生体验为主,推崇感性和表面化的微表达,也许是一段文字、一张图片甚至可能是一个表情符号创造出更为亲切、灵活、独具风格化和人性化的生活场域,表达的信息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长篇大论”,而是呈现出一种孤立、零碎、不完整形态。零散化和间断性的信息一旦发布,无论是否有阅读价值都会成为微空间里的一个碎片。信息传播内容的碎片化非常契合大学生快节奏生活需求,并以其微言微语、短小精悍、方便快捷的“快餐消费”赢得大学生的喜爱和留恋,但同时会让大学生掉入“不专注、不深度、不负责”的陷阱中。
由于微媒体同样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资本运作的逻辑,在粉丝量、点击率、转发量等建构微媒体用户的特权中,为了迎合文化世俗化的需要,信息发布者往往需要用情绪化的语言和博眼球的图片、视频、符号、表情等强化论点提高关注度,理性论证相对匮乏。于是“我们的兴奋点随着网页的飞快变换而变换,我们的关注点不断被制造又不断被抹杀,多是‘惊鸿一瞥’或过眼不视,我们的头脑内似乎无法建立任何神经细胞之间的稳固连接,形成长时记忆,导致信息印记的浅表化。”[4]这样一来,作为道德规范高度抽象和理论升华的主流意识形态所表现出的系统性就被微文化所推崇的“快餐”消费和“浅表化”阅读所消解,微媒体在由小见大、滴水穿石的意义延伸中参与大学生价值观念和意义世界的建构。大学生沉浸在微媒体提供的视觉文化便利中,享受的是平面化、平庸化和生动化的感性世界,从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深耕转向浅尝辄止的泛读,很容易在单一角度镜像式视觉冲击下做出非理性选择。由于缺乏对主流意识形态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主流意识形态持久的信息追忆。另外,长期碎片化、浅层次信息接收容易形成随手粘贴复制的惰性思维,导致大学生对各种价值观理性判断能力下降,价值取向呈现出思考感性化、图像化的趋向。“当情绪的宣泄取代深沉的独立思考,‘微文化’信息的失真程度被不断放大,事件的模糊性不断增加”[5]。在微媒体格言式言论、断章取义话语、浅表化图片、非理性情绪的误导下,大学生看到的可能会是一个内容支离、陈述片面的“事实”,仅靠“只言片语”便对其价值观推崇备至甚至内化于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进而造成大学生价值观认知失调和价值判断简单化。
传统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是靠具有较高身份资质的信息“把关人”通过对信息严格选择和过滤才经过媒介进入受众视野,受众看到的是被选择和解释过的世界。而微媒体颠覆了过去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运行环境,剥离文化的精英性,打破单一精英话语霸权和话语规训的传播格局,为草根大众提供了人人都有一个“麦克风”的重要平台,使每个具有不同价值观念、精神信仰、生活方式的个体实现自由的信息传播和文化创作,享受着微媒体时代颠覆权威、网络恶搞、迷文化、拟仿、草根合法化的集体狂欢盛宴。
“草根性”传播往往是基于平民化、个体化视角,通过展现小人物的个人经历和经济社会中的现实遭遇,在“有我之境”的基础上进行生命体验的分享与表达,反映的是个体具体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诉求,很难着眼于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发展的宏大格局。这种个体自主化、发表意见随意化的传播由于“把关人”缺失很容易造成“自我中心主义”价值观的蔓延和非主流思潮的泛滥,疏远了大学生与主流价值观碰撞的机会。另外,由于每个个体对同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理解和感受各不相同,微叙事主题和视角选择多元化,信息传播内容良莠不齐,在民众围观、讨论、挖掘与传播中每一条信息都可能引发共振和向中心聚集效应,使网络的微小力量汇聚成强大的舆论场域,呈现出分化对立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氛围。一些带有显著个人情绪无法理性认识社会问题的消极不满言论,一些鼓吹西方社会思潮并误解、歪曲和贬损主流意识形态的言论以及庸俗、偏激甚至虚假反动言论进入到不同圈群沟通交流。信息异化现象抵牾着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深刻性和准确性,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负向影响,干扰着大学生正确的价值选择。
对于依赖微媒体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大学生而言,由于对真实社会认识匮乏,认知能力尚未健全,喜欢将他人的感性体验或者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作为自我的映照,在不加判断不加分辨的情况下对网络流行文化盲目跟风,仅仅看到社会上的热点事件就妄加评判,以不满和愤怒的心理来审视主流价值观,甚至对不符合道德的事件加以肯定。在追求新奇、时髦、刺激、感性的心态支配下,一些大学生道德价值目标短期化,社会责任意识弱化,很容易被所谓的另类视角所吸引进行围观起哄和娱乐炒作。同时,微媒体遵循“利益至上”的商品逻辑使大学生沉溺于物质享受温床,从高雅的精神追求转向世俗的物质追求,呈现出物质化、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微媒体场域“泛娱乐化”倾向使大学生在“娱乐至死”精神的熏染下“尽情地发声、尽情地表达、尽情地宣泄、尽情地彰显自我,成了‘微时代’到来之际必然的狂欢。”[6]微媒体的文化生态颠覆了主流意识形态原有的深刻意义,消解了大学生对人生价值崇高意义的理解和追求,钝化了大学生政治认知和思辨能力,导致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庸俗化。关注时下自我、拒绝道德追求、只求当下快乐的流行观念成为一些大学生的人生信条,长此以往只会产生更多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大学生精神世界也会随之变得颓废空洞无意义。
微媒体以一种生活化的文化样态和仪式景观改变着大学生的观念世界和行为方式,使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话语空间、教育阵地以及话语权拓展和提升的多重需求。为此,我们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引领,从夯实基础到因势利导,从强化大学生理论认知到有效介入微媒体,全面解决大学生价值观嬗变问题,助推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本质就是文化主体性的提升”[7],面对微媒体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文化现象,如何使大学生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避免困惑、彷徨和盲从等观念和行为的产生,关键在于形成对微文化的“明辨”能力,在于“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8]。习总书记同青年大学生座谈时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做出正确判断、做出正确选择。”[9]在影响大学生“三观”形成过程中,高校思政课扮演着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主渠道”“主阵地”的重要角色,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的关键课程,是能够在意识形态上通过正确的理论观点和价值判断来指导大学生人生发展的特殊课程。微媒体时代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并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其根本途径是必须上好思政课,推进思政课建设体系创新,不断提升思政课话语权。
立足当下大学生“微生活”自发性和盲从性比较突出的视域,我们一定要坚持以话语权作为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在准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本质以及思政课任务和目标不同层面为思政课话语权建设提供根本性的思想资源。在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元导向”和多元价值体系“多元取向”的伦理关系中,通过设置、表达、传播和运用一定的话语将思想观念、政治理论、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传授给大学生,无论是通过讲故事、讲历史,还是通过讲理论的方法讲思政课,都要体现思政课的价值引导功能,确保主流意识形态的巩固传承。同时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引领,着力解决思想政治话语结构失衡与生活世界疏离问题,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觉实现对微媒体多重话语的正视、解构与融合,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理论阐释力、现实说服力和传播影响力,努力增强思政课的系统性、时代性和有效性,从而帮助大学生守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底线。为此,我们要从思政课话语权生成的学科发展逻辑、历史逻辑及生活逻辑出发,探索微时代思政课话语权实现的跨界融合教学思维模式和话语传播的新解释框架,在不断增强课堂影响力、拓宽课程延展力的教学改革中彰显学科建设的主流意识形态自觉意识,在解决说理的“彻底性”和“通融性”的问题中找到高校思政课话语权提升的传播路径。在教学理念上要树立跨界融合教学思维方式,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突出素养导向、课题导向和合作导向。在教学路径中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下的代际冲突,建立“网络—课堂—实践”一体化教学体系,推进教学内容链条化、网格化、立体化,运用多模态话语做到理论灌输、文化熏陶和生活渗透三结合。同时,要助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育人合力,从教育、实践、管理、制度等方面形成提升思政课话语权的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发挥思政课主渠道话语权作用,培养具备健康人格和理性判断能力的媒介使用者,提高大学生对微文化的明辨力,从而在不同话语的微文化中做到理性分析各种现象,有效规避错误价值观的诱导和侵蚀。
微媒体为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师生充分交流和良性互动的新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微媒体”优势牢牢占据网络思想高地,通过构筑丰富的微资源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关注度。因为“在微媒体场域,主流意识形态能否有效传播,前提就是主流意识形态资源是否被有效关注”[10],硬性的指令、直接的要求、晦涩的理论不再引起微时代大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为此,我们要研究各种文化范式之间相互影响与作用的规律与特点,迅速、全面、稳固地抢占微媒体舆论阵地,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地解读主流意识形态的真谛。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大学生喜爱的传播平台搭建平等交流、自由表达的微空间,在对抽象的主流意识形态进行“生活化”解读中,提供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微课堂、微视频作品,将深奥的大道理分解为更轻松更容易接受的小道理,按照兴趣社团组建微媒体群编织校园网状的“微文化”,将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及其文化产品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通过形象生动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以及借助道德楷模、先进人物的典型案例集聚放大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达到师生思想共鸣和心理共振,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同时,要尽量满足广大学生的个性表达诉求,及时筛选出生动、活泼、有意义的时代话题,洞察大学生思想流向、心理动向和价值取向,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及价值困惑,在关注大学生个体生活情感体验中通过解疑释惑、疏导情绪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人文关怀和现实诉求,使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在富有立体感、时代性和生活气息的氛围中展开,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微渗透中构筑起与其相辅相成的微文化阵地。
在依托“微平台”进行价值观微渗透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尊重大学生个体主体地位。微媒体场域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微行为成为网络时代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也为高校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提出重视个体理论认知的需求。传统偏重于说教式的理论教育很难在价值诉求多元化、利益表达多样化的微时代发挥重要作用,只有尊重个体在理论认知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对话交流才能促使个体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形成正确的理论认知。因此,教育者必须破除以往居高临下的姿态,尊重学生的表达意愿和权利,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思想交流中。在组织和倡导各种主题的社会活动中激发大学生主动思考、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行为影响使其成为自主性与超越性的价值主体,并利用微媒体巧妙引导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与认同。二是要审慎对待各种非主流社会思潮,做到有守有为、辩证对待。应当认识到:微文化圈的各种思潮及其文化价值观念是发展着的“流”,而不是一个终结了的“点”,不能将其凝固化,必须看到它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动力。要对各种西方社会思潮的基本价值、基本精神与其特定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形式加以适当区分,对微媒体中的内容做出辩证的对待与理性的分析。要紧扣思想引领目标,通过“微平台+微内容”的信息场域、关系场域和叙事场域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对发生的社会问题、政治事件以及文化现象进行评价,引介微媒体典型错误观点借优势文化针锋相对地开展事实辨析与学术批判,引导大学生弄清楚非主流社会思潮产生背景、传播逻辑、思想实质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在微媒体与大学生的互动中铲除错误思潮和不实言论、以讹传讹的文化温床,积极倡导大学生追求高雅健康的微文化形态,自觉抵制解构主流意识形态的异质社会思潮,防止被多元价值所迷惑。在充分发挥“意见领袖”传播核心价值观作用的基础上,借助大学生广泛转发、分享和评论传递正能量,有效应对微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冲突和非理性价值选择。
微媒体以强势姿态进入到大学生视野并创造出广泛参与的最新文化形态,使各种异质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在同一场域内共生发展。微文化空间传播内容的任意性所呈现的无序状态不仅影响到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巩固,还影响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为此,高校要树立意识形态安全底线思维,通过有效制度规范微媒体秩序,为大学生构建风清气正的校园微媒体舆论生态,帮助大学生坚守主流意识形态阵地。
一是坚持“坚守阵地”的底线思维。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的极其重要的工作。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并非空白地带,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去抢占思想舆论制高点,各种非主流社会思潮必定会粉墨登场、泛滥成灾。如果微平台阵地被带有明显西方意识形态色彩的文化所占据,大学生会被其他文化形态所吸引,主流意识形态就会被挤到边缘地位。为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微媒体视域下意识形态斗争的深刻性和复杂性,站到“坚决捍卫我们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坚决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决捍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政治高度,清醒认识维护微媒体主流意识形态的复杂形势和重大使命,对微文化空间的异质社会思潮和各种混淆是非的言论敢于亮剑,做到激浊扬清,以正视听。
二是正确处理微媒体舆情的引导与管控。开放性是微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模式和民主社会公民政治参与权利保障的必然要求。面对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各种观点相互混杂的微媒体场域,我们必须有敏锐的媒介嗅觉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对各种社会思潮的传播逻辑和思想实质进行研判,注重政治方向性监督。对于大学生发出的“微诉求”和“微表达”要学会倾听并进行甄别,及时回应微诉求微舆论,防止微小问题和微小矛盾复杂化、尖锐化。通过建立与微文化相适应的伦理道德规范,使大学生做到信息发布与媒体传播规范有序。对破坏社会秩序、扭曲主流意识形态的异质社会思潮和谣言要坚决予以澄清和进行严格管控。
三是形成微媒体校园信息管控服务机制。加强微媒体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培养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高校微媒体信息管理队伍,做好对微博、微信等主要微媒体大学生信息传播的全面筛选和监测工作。要科学预判大学生对非主流社会思潮的看法、评价的变化态势,发现与主流意识形态不符的言论、观点、情绪,巧妙设置网络议题及早介入、主动作为,防止大学生被错误价值观误导发生随波逐流甚至发生价值观嬗变。面对微媒体校园舆论突发事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要形成联动服务机制,运用实时监控与管理工具打通诉求反馈渠道,加快问题应急处置流程,阻止不良信息的传播,维护好主流意识形态在微媒体场域的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