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会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现状与热点

2020-02-19 06:54黄明福
山东工会论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发文工会领域

黄明福

(北京理工大学 工会,北京 100081)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工会始终坚持以党的理论创新为指引,在理论与实践中做出了一系列的深入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会理论。2018年10月,习近平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我国工运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要坚持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团结动员亿万职工积极建设新时代,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加大对职工群众的维权服务力度[1]。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协调者、维护者,因其高度的政治性、鲜明的阶级性、广泛的群众性特征,其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2000年以来,我国对工会领域的重视程度较高,学术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统计显示,我国学者重点对高校工会、企业工会的组织、会员、管理、劳动关系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展开分析,但并未对该领域的学术研究进行系统整体的文献计量分析。因此,专门针对“新世纪我国工会”的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的知识图谱是很有价值的。通过对该研究主题的可视化分析,不仅能够更好地把握当前我国工会建设领域的研究现状与热点,剖析工会发展的轨迹与规律,而且更能因势利导,结合国家政策,追踪前沿发展变化,进而对该领域的发展形成更加成熟的解释与更加合理有效的规划、展望。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的工具为美国德雷赛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基于java环境与特定的算法,通过知识数据的导入与科学计量,生成生动、美观的可视化知识图谱,进而直观地揭示某一领域的总体知识结构与演进规律,展现其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走向。

研究的样本数据来源自中国知网 (CNKI数据库)中的CSSCI、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在CNKI的高级检索项目中,按照篇名进行检索,以“工会”为检索词相匹配,检索时间为2019年9月30日,检索条件为“精确”,检索时间跨度为2000—2019年,共检索到1660篇。从CNKI数据库中以Refworks的格式导出,并在软件Citespace的操作计量过程中整理出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会的研究文献刊载量、作者分布、期刊分布、研究机构分布、研究热点、关键词的时序变化等,并建立相应科学知识图谱。

二、工会领域的研究概况

(一)文献刊载数量分析

文献刊载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该领域的发展水平,而其数量变化轨迹也相应显示出了该领域的发展速度与动态趋势。

图1 2000—2019年我国工会文献刊载的累积数与累积率

我们按照年份分别统计出自2000年至2019年的我国工会相关文献的累积数与累积率(如图1)。其中,“文献累积数”是指该领域当年发表的文献与之前各年发表文献数量的累积叠加,反映其整体规模;而“文献累积率”则是该年发表的文献数与上一年度文献数量的比值,反映该年度文献的发表是否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统计显示,自2000年以来,我国工会的有关文献累积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由2000年的76篇增长到2019年的1660篇,已达21倍之多。可见,多年来我国在工会相关领域的研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中央关于工会提出的“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指导思想的深入贯彻,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领域投入关注。在逐年的增长数量上来看,该领域学术文献的数量增长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状态,其中2007—2010年的文献增长量超过100篇,体现出该时期为工会领域学术热潮期。

在累积率方面,自2000年以来,至2010年间,我国该领域的文献累积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是该领域研究文献的爆发式增长阶段。分析其背后原因,主要由于2001年我国进行了《工会法》的修订工作,使得该领域出现全新的研究视角与研究问题,此阶段工会领域的研究文献呈现高速增长;在2008年,该领域文献数量较上一年增加了127篇,文献累积率126%,达到19年来的最大峰值,主要由于该时期正经历金融危机,属于劳资矛盾严重年[2],故而相关研究与解决方案的探讨被提上日程。而2011年至2019年,虽然从累积数量上来看依旧水平较高,但累积率并未出现爆发式增长,且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其研究领域的发展趋于稳定,并逐渐进入新的探索阶段。

(二)学术期刊分布

通过对学术期刊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会领域的研究概况。2000—2019年我国工会期刊刊载量分布见表1。表1可直观地反映出当前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期刊,在此仅列举出前10位。据统计,总发文量排名前十位的期刊共发文985篇,约占期刊发文量总数的59%,说明该领域研究的期刊文献已逐渐呈现出集中分布的趋势,并得到众多学术期刊的关注。这部分期刊主要来源于经济管理与人文社科领域,发表数量排名第一的期刊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发文量801篇,约占总发文量的48.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是中华全国总工会主管、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主办的研究劳动关系和工会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学术性期刊,是工会工作者与研究者的首选发表刊物,其对工会的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表1 2000—2019年我国工会期刊发文量分布(前10位)

(三)作者分布

通过对作者发文量的分布统计,可以充分了解对该领域较为关注的作者分布情况。本领域发文量前15名的作者如图2所示。由图2数据可见,排名前三的许晓军发文量21篇,赵健杰发文量13篇,吴亚平发文量11篇,占总发文量的比例均约2.7%,其中许晓军发文数量显著突出。前15位的作者,共发文142篇,占总论文量仅8.6%。可见研究该领域的作者并不集中,并没有形成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群体。

2000—2019年我国工会领域文献作者分布的科学知识图谱见图3。在整体范围上,作者合作网络密度较低,合作较为分散,但局部聚类的子网络中,某些作者间形成了较为密切的合作关系,如许晓军、任小平、杨冬梅等,且子网络多为星形分布,即多位学者与一位学者进行科研合作,以中心学者为核心,呈现出发散分布的特点[3],可见许晓军、赵健杰等团队带头人在整个工会研究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另一方面,不同团队间研究者的沟通较少,尚未形成潜力型子网络,即少有团队之间的合作,大多研究仅集中于本团队内部,不利于信息的向外流通与分享。

图2 2000—2019年我国工会领域发文作者统计分析(前15位)

图3 2000—2019年我国工会领域文献作者分布的科学知识图谱

(四)发文机构

2000—2019年我国工会发文机构统计分析如图4。发文量第一的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发文数量远超后位排名机构,说明该机构在工会研究领域具有领先地位及重要代表意义。排位第二、第三的单位分别是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工运学院,而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的发文数量排名也跟随其后。说明不仅是专门的工会组织、劳动关系组织对我国工会领域的建设与发展有巨大学术研究贡献,各高校尤其是双一流高校对我国工会领域的建设研究问题也较为关注。而排名第十位的江西铜业集团德兴铜矿,以企业的形式,从学术专业的视角对该领域进行研究,更是实属不易。由此可见,当今工会领域的研究组织已渗透到社会各界、各类团体组织,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图4 2000—2019年我国工会领域发文机构统计分析(前10位)

(五)研究热点分析

论文关键词可简明扼要地展现出文章的研究主题与主要内容,基于关键词的分析则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出该领域研究热点的发展与变动情况。图5是对2000—2019年CNKI数据库中该领域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分析,形成的科学知识图谱。图中节点的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节点越大,则对应关键词出现频率越高;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其相关关系,连线越粗,则其相关性越高。

结合图5的科学知识图谱与表2的高频关键词汇总表,根据Donohue在1973年提出的高频词低频词界分公式,计算出高频词阈值约为32,即取频次数前32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同时依次统计出其中心性,即该词与其他关键词的共现率,统计图如图6所示。可以看到,除去具有普适性的关键词“工会”后,关键词“工会组织”“工会工作”“劳动关系”“维权”的频次位居前列,分别高达139、132、82、65,其中心性依次为 0.19、0.21、0.12、0.05,“工会组织”“工会工作”“劳动关系” 的频次与中心性都很高,说明基于我国工会的研究,有较多围绕于研究其组织架构及工作开展上,显示出对具体工会建设实践开展的高度重视;而基于中心性较低但频次颇高的“维权”、“企业”与“创新”,中心性较低,可见其与其他文献的共现性并不高,但由于出现频次较高,可侧面显示我国工会建设向维护员工权益、建立良好和谐劳动关系的研究靠拢的现状。此外,“创新”一词于“工会”包含范围之外独立出现,并具有较高频次,说明在当前时代不断发展变化、创新成为时代驱动力的新形势、新阶段下,工会的任务不仅仅限定于完成好本职范围内的“规定动作”,更应当主动适应新常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4],这成为新时代的一大探索主题。

图5 2000—2019年我国工会领域科学知识图谱

图6 2000—2019年我国工会领域研究关键词中心性与频次(前12)

表2 高频关键词(频次≥32)

工会作为群团组织,其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是根本属性,要把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作为群团工作的根本标尺和长期任务来抓。保持和增强“三性”不仅是对工会改革的要求,也是对整个工会工作的要求。另一方面,工会职工的“民主管理”也是新时代劳动者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是企业内部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博弈、矛盾协调不可或缺的机制。故而,在此将我国工会领域的文献分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民主管理”四大类别,分别进行剖析陈述。

基于政治性,工会领域的相关文献集中阐述了工会增强政治性的重要性与具体方略[5],同时以实地调研考察为案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将服务大局、服务职工的工会工作更加有效地在实践中开展[6]。在学术文献中,作者反复强调了政治性对工会组织与工会工作的重要性。政治性是工会组织的灵魂,工会工作是党的群团工作、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因此,我国的工会工作要增强政治性,担负起工会团结引导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首先,要把牢政治原则,紧紧地靠近党,这是唯一正确的原则;其次,要坚定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第三,要担当政治任务,主动承担起团结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聚“魂”,用精神家园聚“气”,为革命发展聚“力”;第四,要落实政治责任,落实好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党的建设高质量保障工会工作高水平;第五,要用好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工会组建融入党政工作大格局之中。

基于先进性,工会领域的相关文献也提出如何提升工会先进性、全面提升职工综合素质的相关思考。要增强先进性,就要让工会担负起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职工全面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责任[7]。首先,要在促进经济发展中体现先进性,只有将工会自身的奋斗目标与国家、区域乃至全世界的经济发展主要议题紧密结合,才能服务人类发展大局,才能赢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其二,要在全面提升素质中发展先进性,不断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实行多种劳动竞赛的组织创新活动,促进职工队伍建设的不断优化发展;其三,要在弘扬伟大精神中塑造先进性,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领职工群众演绎“劳动美”;其四,要在网络转型升级中增强先进性,实施智慧工会建设工程,创新组织分工、资源整合和工作流程,把网上工作平台建设成与职工交流沟通的新载体、为职工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推进会务公开的新渠道,打造网上网下融合共促的工作格局。

基于群众性,工会领域的相关文献着重强调了如何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增强群众性,就要担负起维护职工权益、竭诚服务职工、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责任[8]。第一,要更加突出维权服务来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以服务阵地建设为着力点,打造系统完善的服务职工体系,以项目化推动为切入点,为职工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以构建帮扶长效机制为重点,全力推进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第二,要更加自觉地根植于职工群众,进一步体现广泛性与代表性,进一步扩大有效覆盖,加强对劳动领域社会组织的联系和引导;第三,要更加努力地提升群众工作水平,应健全长效机制、走到职工中间,按大多数会员意志办事,谋划工作听取职工意见,落实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注重发挥基层职工首创精神。

基于民主管理,文献强调了有效的民主管理对职工诉求表达、劳资双方和谐发展、优化工会建设的重要作用。首先,要明确民主管理的主体是全体职工。其次,职工民主管理的性质是职工“当家作主”,要实现民主性,实现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第三,职工民主管理的作用定位是主人翁精神的体现,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第四,企业工会要在民主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进行组织、引导、服务。要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上下功夫,为建设和谐企业发挥“调节器”作用;在企业发展上下功夫,为建设和谐企业发挥“助推器”作用;在提高职工素质上下功夫,为建设和谐企业发挥“孵化器”作用;在凝聚企业人心上下功夫,为建设和谐企业发挥“稳定器”作用[9]。

表3 工会研究主题文献关键词的时序变化

(六)关键词时序变化分析

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会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逐年变化,新热点不断涌现。由表3及图7可更加清晰地总结出,20世纪初,包括工会组织、工会管理、工会经费、基层组织等方面较为基础性、结构性的建设研究成为热点。后来,“工会维权”“和谐劳动关系”“和谐社会”“职工之家”等体现人文性、民主性的关键词出现,可见我国工会建设更加看重劳资双方的权益,并大力维护职工权益,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2009年,“金融危机”一词的出现,体现了工会研究的时势导向,金融危机导致劳资双方关系紧张的现象,是当时的一大研究热点。2014年及之后的几年里,“资讯平台”“媒体”“互联网+”等热点关键词的出现,体现了科技与媒介大发展时期,工会工作更加依托于“互联网+”环境下的建设新思路——注重透明化与互联互通的媒介平台建设,该方面的研究成为新时期的一大发展特色。此外,“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等体现上层建筑的关键词贯穿于20年研究历程的始终。由此可以明确,工会的研究往往与国家的指导思想理论有极大联系,工会建设发展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工会运动是团结广大职工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运动,而不是单纯的所谓“劳权运动”[10-12]。由图8可清晰展现出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会研究的关键词突变情况。深色横条代表着相应的突变年限,强度一栏代表着突变强度。2000年初,由于《工会法》的修订,新出现的热点问题众多。

图7 2000—2019年我国工会研究的热点迁移时序图

图8 2000—2019年工会研究关键词突变与变化趋势

四、研究结论

通过对2000—2019年间中国知网有关工会文献年度刊载量、发文作者、期刊与发文机构分布、研究热点的科学知识图谱与热点时序变化等计量学分析,系统地绘制了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会理论和实践研究文献的知识图谱,并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一)作者合作网络密度较小,学术团队间交流较少

文献计量分析发现,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会领域的作者合作情况较为松散,相互间联系较少,合作圈范围也比较狭窄。而基于内部的合作子网络来看,合作子网络多为星形分布,即多位学者与一位学者进行科研合作,以中心学者为核心,呈现出发散分布,团队内部相互交流比较频繁,学术沟通与资源分享更加顺畅,可见团队带头人在整个工会研究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这样的合作团队仍然较少,团队缺少与外界的沟通,闭塞的信息可能会丧失许多最新学术领域信息与资源机会。因而,处于团队中心地位的核心学者应积极带头,加强不同核心学者间的双向沟通,起到连接纽带的作用,从而将不同团队结合在一起,进行学术交流与资源分享,使该领域研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其他学者间也应积极合作,减少对中心学者的依赖程度,从而减弱一枝独秀的局面。

(二)发文机构与期刊一枝独秀,其他领域涉及较少

从当前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与期刊分布可看出,绝大部分的文章发文机构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且发文绝大多数来源于期刊《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可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已处于该领域研究的龙头地位,其文献发布与刊载量占该领域全部文献的近50%。而其他的发文机构,如师范类、文科类高校、公司企业等,虽均有涉及,却分布数量较少,难有集中,也难以将工会研究与高校实践、企业实践等进行更好更全面的交叉融合性探索,从而呈现出更新、更广的视域。此外,除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这一专门致力于工会领域研究的期刊,还存在部分其他领域的期刊,如《财会月刊》《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这样的布局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扩展我国工会领域的研究视角,但却缺少专门从事该领域的核心学者,因而会出现研究学术团队不稳定的状况,研究人员“随进随出”的现象明显,这与当前我国工会建设特色不明显有关。因此,该领域研究者应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形成完整稳定的工会建设体系与研究团队。

(三)研究内容上少有结合案例的实地调研

在研究内容上,当前该研究领域的研究视角仍以宏观陈述为主,根据党领导下的工会组织工作,提出相应改革机制与有效方略。然而,在改革方式的陈述方面,少有与实地调研、实践案例相结合的研究视域。如邹胜开的《加强工会民主管理,促进和谐企业建设》,即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企业服务、提高员工素质等方面进行改革建设的论述。而孙莉的《加强党的领导,增强基层工会政治性——以调研天津市教委直属单位工会为例》则立足某单位工会的实践视角,通过调研得到有效策略与改革思路。这类文献在当前该领域的研究中具有独特创新意义,但数量却比较少。我国工会建设工作的理论制度性基础已日趋完善,而回归于实践环节、着眼于身边具体问题的研究则需学者进一步探索,其研究深度仍然有待进一步扩展。

猜你喜欢
发文工会领域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工会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