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名录》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研究与借鉴

2020-02-19 07:33/
建筑 2020年1期
关键词:遗产世纪建筑

文 / 金 磊

1999 年,世界建筑师大会两院院士吴良镛代表国际建协(UIA)深刻地提出了城市建筑的“世纪说”:“20 世纪的大发展与大破坏”。他的断言实际上是在说,20 世纪既是伟大而进步的时代,又是困难与迷惘的时代,沧海桑田,史无前例。在纪念世界建筑师北京会议20 周年之际,再读《北京宣言》并联想中国20 世纪建筑遗产的诸问题,深感意义非同一般。

一、吴良镛院士《北京宣言》揭示20 世纪建筑的特点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不同历史阶段反映各不相同的内容,如西方建筑在文艺复兴前主要反映宗教文化;古典主义期间则以宫廷文化为主;而现代建筑运动反映的是技术性文化,在当今世界,各种“流派”更替,但建筑师努力表现的则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和文化内涵。如果说,1933 年的《雅典宪章》过分强调技术,忽略了城市文化的多元与复杂性,有某种局限;那么1977 年发表的《马丘比丘宪章》,通过反思过分依赖技术的设计观,探讨了对“建筑与文化”哲学命题的思考。吴良镛院士在1999 年《北京宣言》中说:建筑师有自己的专业领域,但如果置奔腾汹涌的社会文化潮流于不顾,显然无法完成其历史使命。《北京宣言》还特别指出:强调综合并在综合的前提下予以创造,一向是建筑学的核心观念,建筑的发展要靠分析,更要靠结合,在许多传统社会的建筑中,建筑师扮演了不同行业总协调人的角色。建筑师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在实现人类“住者有其屋”的理想中,有义不容辞的社会职责。建筑是地区的产物,其形式的意义来自地方文脉并使文脉发扬光大。不同地域的建设条件千差万别,技术发展参差不齐,文化背景更是丰富多彩。无论从百年还是新中国建筑70 年的“学术史”去考察,20 世纪现代主义设计潮流对中国的影响必须关注,无论是学派还是精神,包豪斯在中国的作用十分明显。

《北京宣言》倡导在21 世纪创新时要总结好20 世纪的城市建筑记忆,因为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如果说城市文化重要的是将每个时代的历史特征表现出来,那么建筑无疑是最重要载体。在欧美诸国有多个与城市相关的博物馆,如纽约的移民公寓博物馆,讲的是100 多年前欧洲移民进入纽约的血泪史;巴黎的下水道博物馆是现今还在使用的能反映巴黎市政建设历史与规模的城市内脏;悉尼的动力博物馆更是这座城市从人力到机械、电力发展的写照;英国利兹工业博物馆完整呈现当年世界最大毛纺织厂的盛况;约克的国家铁路博物馆记录的是曾作为铁路重镇的英国铁路的发展史。可见一座城市如果没有与之相应的城市博物馆,它就会很苍白,同样,一个城市如缺少历史建筑,如缺少20 世纪遗产,很难说它可以走向21 世纪和未来。

从城市文化地标看,《北京宣言》指出的21 世纪发展需要城市复兴新地标。以北京20 世纪建筑遗产项目首钢公司来讲(1919 年创立),新首钢地区规划的整体空间结构为“一轴、两带、五区”。“一轴”为长安街西延长线,“两带”为永定河生态带、后工业景观休闲带,“五区”为冬奥会广场区、国际交流展示区、科技创新区、综合服务配套区和战略留白区。仅以其文化复兴看,首钢保护整体特色风貌,修补工业建筑如延续文化脉络,活化着线性遗存。规划保留40 公里的现状铁路专用线改造为铁轨绿道;保留9 公里线状气体传送管廊改造为空中步道等;在产业复兴上也有创意,抓住冬奥会契机,通过工业建筑改造,承接“体育+”产业、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高端金融产业,如将三炼钢、线材厂、型材厂等大尺度工业厂房建筑改造为国际交流展示区等。“文化地标”是城市灵魂的外化物和可视符号,如上海凭借历史禀赋,独特资源和区位优势,持续推进重大文化设施建设。

以历史建筑保护为例,从1989 年以来,已分5 批公布了1058 处优秀历史建筑,其中2017 年完成了外环内50 年以上历史建筑全面普查,增加了131 处风貌保护街坊,2018 年又重点完成了新增风貌保护街坊内的历史建筑价值甄别,使延续城市文脉理念的建筑保护落到实处。

《北京宣言》指出新世纪建筑学百川归海,就必须把现有的思绪万千的思想与成就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地加以整合,建筑师的创作要追求“人本、质量、能力”……在有限的地球资源条件下去创造,这是中外建筑界应遵循的百年逻辑,是时间、空间与感知时代的必要关注。不仅20 世纪建筑遗产,21 世纪初的新建筑也越来越定格为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成为鲜活的地域文化载体和见证城市时代气息的传感器。如从钢结构建筑的艺术价值看:2008 年北京奥运会立意标新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其建筑外形在延伸设计理念内涵时,给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的建筑以超越影响,改变了人们对奥运会乃至城市的评价;第16 届亚运会“广州塔”,使充满期待的21 世纪翻开新一页,创出世界经典钢结构建筑中最新标志性作品,高达454 米的主塔体和高100 多米的天线再现了城市智慧下的新风姿;钢结构是广州新铁路南站的组成部分,建筑外形将最具岭南文化特色的“芭蕉叶”作为设计意境,体现了钢结构设计艺术美学的特点;上海中心大厦是赋予地标性钢结构建筑传递特有精神风貌和目标追求的作品,呈螺旋式上升,建筑表面的开口由底部旋转贯穿至顶部,是世界上首次在超高层安装14 万平方米柔性幕墙工程,被业界称作“世界顶级幕墙工程”,它摆脱了高层建筑传统的外部结构框架,以螺旋、不对称的外部立面使风载降低24%,减少大楼结构的风负荷,大大节约造价。对于建筑设计的创新,正如英国建筑史学家所言:“建筑并非材料和功能的产物,而是变革时代的变革精神的产物。”所以,无论是20 世纪还是新世纪的建筑,它们都不是一个单纯的建筑空间,重在要反映出一个特定时期的历史风格与城市精神。

二、国际20 世纪建筑遗产保护进展给中国的启示

围绕《世界遗产名录》越来越丰富的20 世纪遗产的入选,2012 年在阿联酋艾因举办的文化遗产完整性专家会议很有意义,会议讨论遗产可持续发展时强调了服务社会与完整性的关联。会议还针对与20 世纪遗产密切相关的文化景观、历史城镇、纪念物、建筑与建筑群等解读了社会—功能完整性、历史—结构完整性、视觉—美学完整性等保护与发展要则。世界遗产保护制度40 多年的历史说明,无论从20 世纪建筑遗产与工业遗产方面,中国的保护与项目认定都起步较晚,引进先进的遗产保护与管理理念十分迫切。随意对建筑“拆除”不行,未经严格论证与社会认证的历史建筑“搬家”移动也是不允许的。为此有四点启示:

其一,中国要从遗产大国步入遗产强国,首先要更新理念。如必须要从文博观念上融入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中,在研究人类文明多样化特征时,找准其动力释放点,并勾勒出交流与融合的画卷,要先扭转文化遗产类型单一的现状。要对照自身,敢于丰富中国“申遗”预备名录的遗产类型,要在中国有效有力推进20 世纪建筑遗产项目的认定与保护工作,不断总结经验。

其二,中国要成为遗产强国,必须拓宽在保护发展“全链条”上的新视野。我们无论从法规、政策、计划上都关注不够,从而在执行与推动上限制了学界与业界对中国20 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进程,更影响了与国际的对话交流。

其三,中国要成为“遗产强国”,要步入“法治阶段”,尤其要用立法遏制住“历史建筑”因所谓文保等级低而遭拆毁的事件再发生。20 世纪遗产中有百年经典建筑,有新中国70 年“国庆十大工程”等项目,也有与改革开放同龄的纪念碑建筑,没有为建新建筑非要拆除不可的道理。中国环境保护推进上有有效的“问责制”,何不借鉴到建筑“乱拆乱建”上,何不在遗产保护上也来个“约谈”的模式?

其四,中国要步入“遗产强国”,需唤醒全民族遗产保护意识。要倡导提升全民族的建筑文化觉悟,敬畏古建筑,更敬畏与当代人同时存在并正成为人们左邻右舍的20 世纪建筑遗产“家园”,因为它们是城市的一部分,我们要倍加爱护。

猜你喜欢
遗产世纪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世纪赞歌
遗产怎么分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1999,世纪大阅兵
My School Life
千万遗产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