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

2020-02-19 07:33
建筑 2020年1期
关键词:产业工人监管标准

四川

打好产业工人队伍“组合拳” 探索共建共享“新模式”

作为全国培育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试点省份,四川省坚持创新推动,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的作用,加强建筑工人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建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着力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

第一,在用工制度改革上做文章,培育专业企业“主体力量”。四川省印发《关于开展建筑专业作业企业试点工作的通知》,支持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班组长与建筑工人合伙出资设立专业作业企业,截至目前,全省已成立1160 家。第二,在政企深度合作上做文章,建成一批现代“技能基地”。叙永县与中建八局签订了建筑产业工人培育基地合作协议,创新培训方式,加强项目合作,强化建筑工人培训教育和权益保障工作。第三,在行业共治共建上做文章,搭建巴蜀工匠“产业联盟”。目前,联盟旗下有千余家会员企业,3000 余名建筑工人信息入库“巴蜀工匠”管理服务平台。第四,在职业教育上做文章,激活年轻工人“内在动力”。引导职业技术院校学生转变思维,进入建筑产业工人队伍,通过实训、实作技能操作培训等,培育和发展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目前,校企合作的“建工班”已培养学生500 余人。第五,在脱贫攻坚上做文章,真招实效助力“农民增收”。四川省将培育建筑产业工人队伍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向建筑产业转移。

福建

创新“互联网+”监管机制 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

近年来,福建省积极推进监管方式改革创新,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采用“互联网+监管”方式,推进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管理效能,有效落实质量安全责任。

第一,建立统一平台,实现全程在线管控。以项目管理为主线,建立全省统一的工程项目建设监管系统、建设工程检测管理信息系统、重大危险源和工程质量远程监控系统等“三网系统”,做到全程受监,责任可追溯。第二,规范监督检查,推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标准化、信息化、规范化、公开化,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第三,应用大数据,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一是加强建材质量监管。2019 年,全省自动采集钢筋原材和水泥检测报告的不合格比例分别比2015 年同期下降了74.2%和90.4%。二是强化行业日常监管,对责任主体质量安全日常管理情况采取动态违规记分方式,进行量化信用评价。2019 年以来,全省对责任主体累计记分65.03 万分,发出15972 份整改通知书。三是规范安全标准化考评。四是实施奖优罚劣,让企业今天的行为决定明天的市场。2015年以来,全省共有142 家企业和394 名责任人被列入省级“质量安全黑名单”。五是推动监督队伍建设,全省118家监督机构和1502 名持证监督人员均纳入系统并接受自动量化考核。

深圳

探索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 助力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积极开展工程建设标准化和国际对标工作,大力推进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形成了阶段性成果。

第一,实施标准建设提升行动方案,开展标准体系国际对标研究。2018 年4 月,深圳市印发实施标准建设提升行动方案,全面部署启动工程建设标准化和国际对标工作,厘清了在管理架构、标准体系和标准编写内容上与国际通行标准体系的差异。第二,开展重点领域标准对标试点,探索标准国际化实施路径。一是以建筑材料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为切入点,开展工程技术标准对标试点。加强与香港地区的交流合作,组织共同编制深圳市绿色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技术标准,系统对标国际标准和中国香港地区标准,从企业环保、强度、铸钢试模、抗碳化性能指标等方面进行对标。二是聚焦绿色建筑,开展重点领域标准国际合作与交流。三是以公共住房项目建设为抓手,开展工程项目对标试点建设。目前,深圳市已初步建立项目国际对标建设标准体系,在项目实际建设过程中再不断完善体系表,积累经验复制推广,助力企业“走出去”。第三,推进标准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重点企业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一是积极推动标准多元化供给。2019 年深圳市完成集中立项标准43 部,累计发布工程建设类标准规范123 部,其中包括系统国际对标标准1 部。二是引导企业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据初步统计,全市各大重点工程承包企业共参编国内标准1052部,其中主编152部,中外文互译国内外重要标准14部。近3 年,共承接国(境)外工程290 个,其中采用中国标准的工程项目109 个,占比37.5%。

宁夏

一分部署 九分落实 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2019 年,宁夏按照全流程、全覆盖要求,系统化、规范化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第一,全域一体,统筹谋划,协同各方形成改革合力。一是组织领导发力,自治区政府主席担任全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形成“全区行政层级全覆盖、无盲区”的全域改革局面。二是政策制定接力,全区印发改革实施方案,制定了26 项配套细则。三是部门协作合力,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履行改革牵头职责,协调23 个相关单位群策群力,解决改革难题。第二,务实创新,聚焦重点,精准靶向落实改革任务。一是实现审批事项清单化,全区5 市、14 个县及宁东等全部制定并公布审批事项清单,真正做到“清单之外无事项”。二是实现审批时限可控化,将全流程审批环节嵌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对每个环节审批时限进行“锁定”,实现在线监管。三是实现流程重塑化。四是实现审批办理“一网”化。五是实现审批服务集成化,5 市、14个县及宁东全部规范设置综合服务窗口。六是实现审批监管链条化。第三,着眼长效,夯实基础,多项机制保障改革进程。宁夏建立了工作督导机制、政策评估机制和培训宣传机制,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纳入自治区重点督导事项,建立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汇总工作机制,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及时总结提炼改革中的好做法,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猜你喜欢
产业工人监管标准
为高精尖产业工人插上腾飞“翅膀”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组织推动 凝心聚力
——湖北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五周年
产业工人新时代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农民工许纪平:做一名有本领的新时代产业工人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监管和扶持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