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歆彦
(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0)
轨道交通系统从尺度上与传统公共交通系统具有显而易见的差异,轨道交通动辄上天入地的建设方式也意味着其对城市建成区将是一场破而后立的挑战,交通方式的改变也从某种意义上引发城市空间格局的变革,必然带来新一轮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的概念首先被西方国家提出,它起源于西方国家对于破败城区重建的探索。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更新也用于治疗种种的 “城市病”,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环境的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建筑群或单体建筑中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居民进行公共交往及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基本性质是开放的、公众的,目的是为市民服务。公共空间呈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人为建造的广场公园等,都是公共空间的载体。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市民共享的重要空间,其更新与发展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课题。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将城市生活的概念物质化,使其能够被具体感知,因此公共空间的设计是城市特性最直接的表达。城市建成区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其公共空间的尺度、品质往往不尽如人意,轨道交通作为城市更新的一个良好契机,将带来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提升。
厦门地铁1号线全长30.3km,从鹭江畔出发,途经城市南北向发展轴上的主要城区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穿越城市主要节点思明南路、文灶、莲坂、乌石浦、集美学村、集美新城、厦门北站,最终止于岩内站。本文以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及其上盖开发建设为例,探讨轨道建设带来的城市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的几种模式。
城市公园、街角绿地等公共绿地空间都是城市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是市民日常休闲和节假日度假的场所。
北溪引水工程是厦门市最重要的水源工程,地铁1号线沿杏锦路一段毗邻引水渠保护用地敷设,设有杏林村站及杏锦路站两个站点。在地铁上盖开发项目实施过程中,结合引水渠保护区域绿地空间的优化提升,对站点周边区域的公共空间更新和塑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一种策划思路。
更新设计区域用地位于杏锦路、杏林村地铁站点周边500m核心区范围,呈条带状。区域内开发地块已基本规划建设完成,但慢行交通体系不够完善,同时受引水渠、村庄、主干道等阻隔,地铁1号线杏林村、杏锦路,6号线董任等三个站点周边市民乘坐地铁十分不方便。因此,结合引水渠保护区域绿地空间优化提升的契机,打造可与地铁车站直接衔接连通的慢行交通系统,是站点周边区域公共空间更新的核心所在。
考虑到该片区街道尺度因素,地面慢行系统分为步行系统和非机动车系统进行整理建构。步行系统结合引水渠上部景观设施进行设计,主要为周边居民提供健身空间、休闲步道、娱乐设施及步行街等功能,同时方便居民通过慢行步道就近乘坐地铁。非机动车系统沿引水渠保护范围边界设置,为衔接地铁车站的重要慢行交通系统,方便周边居民搭乘地铁1号线杏林村站、杏锦路站,6号线董任站等。
设计方案还构建了高架慢行系统,将公园街区的服务范围拓展至杏锦路另一侧,杏锦路东侧的居民可通过多处设有楼梯、非机动车坡道与垂直电梯的天桥直接衔接地铁站点,天桥衔接风雨连廊直达小区门口,为周边居民提供舒适的步行体验。
该设计方案是轨道交通建设引导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一种创造性尝试。方案通过整合周边资源,规划出高架、地面两条慢行系统,通过增设过街天桥、空间连廊、风雨廊道,电梯,提升现有村庄道路形成完善慢行系统,保障了步行与非机动车路权,为整个园博西岸片区创造一个新的城市景观公共空间。
地铁建设对于城市交通系统是一场大的变革,交通组织也随之转化。承载城市交通枢纽功能的公共空间重新构建了换乘体系,实现了地铁、公交、出租车、私家车以及非机动车的无缝衔接,从而提升了市民的出行品质。
园博苑站是轨道交通1号线进入集美新城区的第一站,是公共交通换乘体系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出岛的乘客在此换乘公交、出租车等通向各个街道,进岛的乘客通过各类交通工具汇聚在此处换乘地铁。园博苑站集杏海堤北地块配套项目承载了这一重要的换乘功能。
地铁1号线园博苑站位于项目用地红线内,整个换乘系统主要位于建筑的首层及地下一、二层,并设有包含了扶梯、楼梯及无障碍电梯的垂直交通核联系各个楼层。
该项目地下二层设计与地铁站厅层平接,进出站的乘客可通过1号和3号两个地铁出入口直接进入建筑内部,并通过商业空间直达垂直交通核,实现进出站及换乘的目的。
地下一层与地下二层共设有多个P+R停车位,换乘地铁的乘客可从本层通过电梯或楼梯直接进入与地铁出入口连接的商业空间。P+R停车的设计,实现了公共交通出行与小汽车交通方式的衔接,为不住在车站附近的人提供了乘坐公共交通的办法,为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打下良好基础。
考虑到公交车尺度较大,且用地范围有限,因此公交场站直接设置于建筑首层。上落客区设于垂直交通核旁,乘客无需穿越公交车道及停车区即可直接出站换乘,实现了人车分流。首层还设有非机动车停车场,为周边居民通过电动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换乘地铁带来便利。
项目通过多层次构建多层次复合的立体交通体系,创造出一个高效率的公共交通枢纽空间,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自由转换,提高了市民出行效率,也提升了城市空间品质。
城市在经历了近30年的房地产高速发展后,城市中心建成区已趋于饱和,城市规划层面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也愈加显著,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社区公共空间的缺失。社区公共空间是周边居民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和使用的城市空间,承载着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交需求和休憩需求。它的缺失将对社区居民日常休闲活动和营造良好的社区邻里氛围的造成消极影响。
轨道交通1号线塘边站配套项目位于厦门市湖里区嘉禾路与圆山南路交叉口,为居住社区更新地块。为了更充分的实现社区品质提升目标,该项目为安置住宅社区及周边的邻里街道设计了一处特殊的社区共享空间。
项目用地西端紧邻地铁站点,考虑街角景观及人流集散需要,这里设计有一处景观小广场。景观设计塑造出尺度舒适宜人、氛围亲切轻松的公共广场空间,并成为该项目营造城市共享空间的基础。对共享空间的摹画延续至西端的综合楼设计中。综合楼底部为商业功能,取消了外墙后,商业空间与街角广场空间融为一体。有遮蔽的、带有商业功能的空间与无遮蔽的、休闲为主的空间相辅相成,形成了一处具有吸引力的开放型城市共享空间。
综合楼商业空间共三层,地下一层直接连接地铁站点,乘客可以直接从地铁站走近共享空间,实现无风雨衔接。商业空间的地面一层作为与广场联系最为紧密的空间,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接纳人群,无障碍设计使所有人都能畅通无阻进入共享空间。商业空间在地面二层则做了两处重要的衔接设计。东侧的小天桥将共享空间与用地东部的安置房小区联系在一起,为居民休闲、购物、出行提供最便捷的通路。南侧的架空平台则将健康步道与共享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健康步道上的步行者可以在此停留小憩、购物用餐。
作为轨道交通建设引导下的社区公共空间营造样本,该项目在立体方向做文章,将社区公共空间植入建筑内。多维度的步行动线在该空间内穿插交流,使得漫步穿越、驻足停留、休憩交谈、休闲购物等活动都变得更富有吸引力。社区公共空间在城市更新中被强调和渲染,社区居住及邻里生活品质得到了提升。
从TOD发展的理论来看,对于城市建成区,轨道线网应该是跟着城市空间布局走的,轨道站点自然落位于城市主要功能节点,站点区域的城市更新规划设计将带来交通节点与城市主要功能节点的耦合。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上盖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将社区中心、换乘枢纽、公共绿地等城市重要公共空间融入项目策划设计之中,从而使城市公共空间与地铁站点紧密联系起来,城市公共空间不仅在品质上得以得更新提升,也获得了更佳的交通便利度,城市布局更加合理高效,成为厦门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有机结合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