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飞
(南昌经开区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13)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早年间建设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普遍到了设计使用年限,大都出现裂缝、破碎以及塌陷,影响了车辆行驶稳定性、舒适性以及安全性,也大大降低了城市形象。为了增强人民群众的具体获得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要求,同时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各地区都在大力推进城市道路及街区的综合改造,而道路白改黑工程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程。因此,以下针对道路“白改黑”设计方案选择展开探究。
所谓道路“白改黑”属于一种道路建设中的专业用语,主要是指将老旧道路中原本灰白色的水泥路面,通过改建、加铺等方式改造成黑色的沥青路面,将原本刚性路面变成柔性路面,从而起到防尘、舒适、环保以及降噪等效果。
道路“白改黑”优点极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点。其一,通过“白改黑”改造成沥青路面后,可以对老旧路面整体性能起到改善作用,沥青路面和汽车轮胎间附着力会有所提高,汽车在行驶中偶遇突发事件时车辆制动效果会有所提升,这样汽车在道路行驶的稳定性、舒适性、安全性就会得到保证;其二,正常汽车在道路行驶中可能会因路面或紧急制动产生一定噪音,通过“白改黑”变成沥青路面后,这种噪音就会大大降低,还给周围居民一片安静空间,降低了整个城市繁杂噪音实际影响;其三,沥青路面对于灰尘有着一定吸收效果,可以将汽车行驶扬起的灰尘全部吸附在道路之中,这样既可以促使城市空气质量得到加强,还可以促使城市整体更加美观;其四,“白改黑”可以对老旧路面进行利用,这样道路改造成本就会有所降低[1]。
如今在我国大部分道路之中的水泥路面,基本都十分接近应用年限,甚至有部分道路在超过应用年限后依然在继续使用,其他依旧在使用年限的水泥路面,也因为交通情况越发复杂、汽车重量有所增加等情况,导致道路路面在使用年限之内被损坏,限制道路继续发挥功能。当老旧水泥路面被损坏后,在对其展开修复时难度较大,目前应用较多的修复方式有三种。第一重新铺设水泥路面;第二重新修建整条道路;第三对其展开“白改黑”改造,铺设沥青路面。在这三种修复方式之中,因第三种“白改黑”改造可以优化老旧路面性能,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较佳,所以在我国老旧水泥路面改造之中应用最为广泛,以下便提出道路“白改黑”三种设计方案。
当旧水泥道路路面结构被破坏后,当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状况和接缝传荷能力评定等级为次等以上时,便可针对老旧道路路面中各种问题展开修复,如更换破碎板,修补和填封裂缝,压浆填封板底脱空,磨平错台等等处治措施,在完成修复后便可在老旧道路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这种道路“白改黑”设计方案会一定程度增加道路路面高度,在实际施工之中具备施工进度快、所用技术与设施较多等特征。详细流程为:针对老旧道路路面展开调查、针对路面板块展开处理、针对路面横缝与纵缝填料展开更换、针对问题板块展开注浆处理、在已经得到全面修复的老旧路面上设置防反射裂缝措施,最后再铺筑沥青混凝土。
当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严重时,则可选择打裂压稳方案或碎石化方案处治旧混凝土路面,再跟进道路等级及交通荷载状况,将处治后的旧路面作为改建路面的基层或底基层,再加铺基层及沥青混凝土面层;其中采用碎石化方案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虽然使用这种“白改黑”方案,会导致路面高度被大幅提高,但本方案对裂缝处理最为彻底,且有效利用了旧路面,不产生建筑垃圾,在有条件的地段应用较为广泛成功[2]。
当旧路面损坏状况严重,结合其他管线改造同步进行时;虽然可以采取板块处理,但处理量太大而造价较高时(一般换板量大于30%则不经济),则建议采取挖除旧路面结构、新建沥青路面结构层的设计方案。这种方案一般在工程综合改造中普遍应用,具备施工进度慢、路面高度可控、病害处理彻底等特征;而且在将老旧路面破碎、清除之后,可根据原路面结构具体情况,尽量利用原路面结构的底基层或垫层。详细流程为:将老旧路面中所有板块全部挖除、针对老旧道路质量展开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铺筑合适的路面结构层,最后再将铺设沥青混凝土面层。
以上三种道路“白改黑”设计方案,各有优缺点,各有适用条件,应用均相当广泛。直接加铺沥青混凝土设计方案路面抬升高度小、造价低、工期短、对沿线交通、环境、已建商业地块及社会影响小;但此方案需建立在旧水泥路面损坏状况评定为次级以上时才能采用,且需要采取合适的防反射裂缝措施,否则改造后使用年限难以保证。水泥路面碎石化后加铺沥青混凝土设计方案无反射裂缝后遗症,造价适中,但其路面抬升高度大、对两侧已建商业地块进出及排水影响大,施工时对沿线环境影响较大;且其对地下管线及两侧建构筑物影响大,因此在城市道路改造中应有相对收到一定限制。挖除旧路重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案一般结合道路综合改造使用,其改造最彻底,造价最高,社会影响大。
道路“白改黑”改造项目是个系统工程、民生工程。在针对老旧道路展开“白改黑”改造之前,需要注意的事项非常多。
首先要调查改造项目的交通轴载情况,以判断其交通荷载分级。
其次需要调查并检测地下管线情况,管线分布状况直接影响设计方案选择。如管线位于车行道下、且需要挖除更换,则需要将旧路面破除,当达到一定比例后建议采用挖除旧路重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案;如管线分布在人行道或绿化带下,则有可能选择碎石化方案。
还需要调查原路基情况,如存在问题则需要处理。
最重要的是,需要对旧路面进行路面调查及检测,目的是为了准确评价旧路面结构的破损状况和路面结构的强度参数,对旧路面状况进行技术评价。水泥路面技术状况评价内容包括路面行驶质量、路面损坏状况及综合评价,相应指标为路面行驶指数(RQI)、路面状况指数(PCI)和综合评价指数(PQI)。根据调查具体结果,综合各种影响因此,确定最终设计方案。
综上所述,虽然道路“白改黑”会使道路路面不良情况得到改善,但因为白改黑工程影响因素多,如果设计方案与道路状况不符就无法发挥道路“白改黑”自身优点,可能在改造后导致改造效果达不到预期。因此,在设计道路“白改黑”方案时,必须先行收集调查交通、等级、管线、路基、路面等基础资料,然后对各种控制因素展开考虑后,对“白改黑”方案展开综合挑选,才能得出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