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颖 姜 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北京,100038)
砒霜(三氧化二砷As2O3)是一种有剧毒的白色霜状粉末,致死量为0.1g。As2O3是以酸性为主的两性氧化物,无臭无味,微溶于水,可溶于酸、碱,在热水中溶解生成亚砷酸(H3ASO3)。砒霜分子量为197.84,熔点为315℃,沸点为457.2℃,相对密度为1.59,饱和蒸气压为13.33kPa(332.5℃)。遇高热升华生成剧毒的气体。
砒霜引发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中含有剧毒重金属元素砷(As),中毒者吸入的As的形态不同,毒性不同,无机砷的毒性较强[1]。中毒者吸入砒霜后,As与细胞内巯基酶结合而使其活性消失,从而扰乱组织的正常代谢,导致细胞死亡。砒霜进入人体后,直接作用于毛细血管,使血管运动中枢被麻痹,中毒者脏器的毛细管出现麻痹、扩张和充血的症状,进而使血压低于正常值。砒霜在体内排出速度慢,易蓄积中毒。成人口服5~50mg As2O3即可引发中毒[2]。
口服砒霜中毒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四肢痛性痉挛、少尿甚至无尿、昏迷和抽搐等症状,最终使中毒者因呼吸困难而死亡。中毒者可在急性中毒的1—3周内引发周围神经炎、中毒性心肌炎和肝炎等。大量吸入亦可引起急性中毒,但消化道症状较轻,在中毒者指(趾)甲上会出现m氏纹[3]。慢性中毒者则会出现肝肾损害、皮肤色素沉着、角化过度或疣状增生的病象,可能引发多发性周围神经炎。慢性中毒可致肺癌、皮肤癌,导致中毒者死亡。
当有人误食砒霜后,可以抠住中毒者的喉咙使其催吐。同时,让中毒者多喝温水或者稀盐水,从而使中毒者反复呕吐,直到吐出来的液体像水一样。烤一些馒头片并将其研碎,让中毒者服用,以此来吸附体内砒霜。也可以让中毒者饮用大量的牛奶或食用一定量的蛋清,以此来保护胃黏膜。如果砒霜是通过皮肤进入体内,应当立即脱掉中毒者的衣服,用肥皂反复清洗中毒者被砒霜感染的部位,迅速去医院就医。
3.1.1 常规测定方法
(1)通过测定中毒者尿液中的As含量是否超标,判断是否为砒霜中毒。急性砷中毒者的尿砷于中毒后数小时至12h后明显升高,As含量与中毒严重程度成正比。尿砷测定的正常值为0.088mg/L,当被检测者尿液中As含量高于此数值时,极有可能为砒霜中毒。
(2)通过测定中毒者血液中的As含量是否超标,判断是否为砒霜中毒。急性中毒时人体血液中As含量升高,可采用氢化物-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人血内的痕量砷。准确吸取0.5—2mL检材,放置于30mL密封聚四氟乙烯(PTFE)高压罐中,加入2mL浓HNO3,盖好盖子,置于微波炉中。在500W功率下,试样经5min即可完全消化。将氢化物从石墨炉两端输入,经石墨炉加热原子化,测得吸光度[4]。该方法可以有效消除基体干扰,提高分析灵敏度而且用时较短,广泛应用于砒霜中毒的血砷检验中。
(3)通过测定中毒者头发中的As含量是否超标,判断是否为砒霜中毒。此种方法可以作为慢性As接触指标,头发中As含量的正常值为1μg/g,当被检测者头发中As含量高于此数值时,极有可能为砒霜中毒。
3.1.2 仪器分析法
(1)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以便携式拉曼仪器为检测装置,利用拉曼光谱采集信号,检测检材中的As含量。此方法可通过将Fe3O4纳米材料对As的特异性萃取以及纳米颗粒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相结合[5],提高对As的检测精确度,使检测结果更具有说服力。As的检测浓度范围是10μg/L—1000μg/L。
(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为检测装置,利用微波消解的方法,检测检材中的As含量。取检材于聚四氯乙烯消化罐中,加入HNO3(浓)和H2O2,浸泡检材,利用微波消解程序,测定检材中As的含量[6]。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的分析条件为检测时采用标准模式,仪器用调谐溶液调谐,氧化物干扰小于1%,双电荷干扰小于3%。此种方法灵敏度和精确度较高、速度较快,为近年来较常用的检验砷的方法。
砷化氢(AsH3)又称胂,是一种无色具有大蒜味的剧毒气体。砒霜被强还原剂(如金属锌)还原可生成AsH3。其原理为:
As2O3+6Zn+12HCl=2AsH3+6ZnCl2+3H2O
可以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AsH3:用载气导入原子化器进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测定,特征谱线为193.7nm[7]。
案例1:×年×月×日,厦门市某医院日常饮用的蓄水池被人蓄意投放砒霜,造成33人中毒。刑技人员通过对有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的33人的尿液以及正常人的1份尿液进行尿砷检测,检验结果表明在有中毒症状的33人中有25人的尿砷含量高于正常值,进而确认此案件的33名受害者系砒霜中毒。在此案件中,刑技人员利用尿砷检验的方法准确地判断了33名受害者中毒的原因,并及时采取了正确的措施,减轻了砒霜中毒对33名受害者造成的伤害;同时,成功地侦破了案件。
案例2:×年×月×日,青岛平度市白埠镇姜某某因自己承包的大食堂经营不善,竞争不过学校的小食堂,为争夺买卖,姜某某与任某一同于夜间将少量砒霜投毒至小食堂的豆芽菜盆中,导致60名学生出现腹痛、周身发软、麻木和出汗等症状,进而引发了集体中毒事件。刑技人员及当地卫生防疫部门通过对60名学生周身发软、麻木和腹痛等症状判断很可能是砒霜中毒,通过对有中毒症状的60名同学的尿液以及正常人的1份尿液进行尿砷检测,同时利用扫描电镜/能谱法对残余豆芽菜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残留豆芽菜中含有致毒物砒霜,进而确认60名学生为砒霜中毒。在此案件中,刑技人员利用尿砷检验的方法,准确地测定出60名学生出现异常症状的原因,验证了中毒原因的猜测;同时,应用扫描电镜/能谱法对残余豆芽菜的检验结果,为刑技人员提供了案件线索,使刑技人员能依据证据和线索找到投毒者,还原案件事实,查明案件真相,案件得以告破。
案例3:×年×月×日,内蒙古赤峰市无证医生刘某将自制的一定量含有雄黄的桔红色药膏,涂擦在患银屑病(牛皮癣)多年的阮某周身(银屑病处),并用塑料布包裹。晚8时许,阮某自觉周身疼痛,次日晚8时许,阮某出现憋气症状,晚10时出现“呼吸困难”症状,送往医院后,经抢救无效身亡。刑技人员提取了死者阮某涂抹的残留少量药膏,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残留药膏进行成分的检验分析,在检材中检测出砒霜含量超标,进而确认阮某为砒霜中毒身亡。在此案件中,刑技人员通过死者阮某的尸检结果判断阮某可能系砒霜中毒身亡,利用原子吸收光谱的方法,检测出致毒物为砒霜,证实了猜测,从而破解了案件,查明了死者阮某死亡的原因。
案例4:×年×月×日,广东省揭东县“洗铝”(提炼金属铝)作坊雇工胡某冒雨搬卸铝渣后,突发头晕、乏力和呕吐等症状,继而出现抽搐、皮肤发红且出现散状性癖斑的症状,送入医院诊治后,于住院三天后经抢救无效身亡。刑技人员通过对死者胡某血、肝、肾中的成分进行检测,发现砷含量分别为0.22mg/kg、14.5mg/kg、6.6mg/kg,均高于血、肝、肾中砷含量的正常值,进而确认死者胡某为砒霜中毒。此案件主要利用了血砷检验的方法,检测出死者血液中砷含量超标,从而判断死者系砒霜中毒身亡。通过检验血液中砷的含量进而判断死者是否系砒霜中毒的方法在刑侦工作中应用广泛、准确度高、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刑技人员更加迅速地查明真相,侦破案件,准确地判断死者是否系砒霜中毒。
只有对砒霜的基本性质及其中毒症状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在发生此类案件时,选择正确的处理、检验方法,从而快速、准确地得出结论,找到线索,侦破案件。了解和掌握砒霜的一些理化性质、中毒症状及急救措施,基层公安干警就可以准确、快速地判断中毒者是否为砒霜中毒,并及时提供急救措施。同时在公安实战中,掌握砒霜检验的方法,了解一些真实砒霜中毒的案例,可以使公安工作人员更加全面地明晰砒霜中毒及检验在刑侦中的重要地位,进而加强自己此方面的知识积累,促进公安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