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良玉(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研发投入强度(R&D 占 GDP 比重)是衡量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安徽省研发投入的总量逐年加大,有力地推动了安徽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夯实了安徽省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基础。据统计,2018 年安徽省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16%,创历史新高,但与创新型省份建设要达到2.5%的目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影响研发投入的因素很多,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近年来,安徽省地方财政科技支出逐年增加,从2011 年77.03 亿元增长到2018 年294.8 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1.1%;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也由2011年 2.33%增长到 2018 年 4.49%,年均增长0.31 个百分点。安徽省研发经费投入也从2011 年214.6 亿元增长到2017 年564.9 亿元,年均增速为17.5%;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011 年1.4%增长到2017 年2.09%,年均增长0.12 个百分点。安徽省地方财政科技支出有了较大幅度增加,但研发经费投入却没有相应比例增加。
从2018 年安徽省地方财政科技支出表(表1)中可以看出: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共分为10 个科目,其中与研发活动相关的科目主要有5个。其中,基础研究、社会科学和科技重大专项支出是全部用于研发活动,应用研究、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只有部分是用于研发活动。由于无法获取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具体支持的项目,在计算时对于部分用于研发活动的科目都算作用于研发活动。通过表1 的用途分类,2018 年用于研发活动的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一共有137.18 亿元,只占到全部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的46.5%,而实际数据可能会更少。因此,通过财政科技支出的多少来断定研发经费投入的多少是不合理的。
财政科技支出中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科目主要是用于研究基本原理或获取新知识方面的支出,是科技活动中的初始性研究,也是整个社会科技创新的基础和源泉。从近几年安徽省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的科目来看,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支出经费呈现波浪式发展,尤其是在全省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大幅增长的年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支出却没有相应增加。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比例更是从2011 年13.5%下降到2018 年2.7%(详见图1)。由此可见,安徽省财政支出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支持力度还不够。
表1 2018 年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与研发活动关系表
图1 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支出趋势图(2011—2018 年)
研发活动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因此研发费用的统计也是根据项目来归集的,调查单位如果没有与研发相关的项目,那么该单位的研发经费投入也为0。而在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的经费中,很多是以政策兑现、后补助、奖励、绩效补助、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并不能以项目支出费用的形式纳入研发经费统计中。
综上所述,虽然安徽省财政科技支出逐年加大,但用于研发活动的经费却有限。一方面,支出科目用于产业化的项目居多,这些并不属于研发活动;另一方面,不以项目形式支出的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不能纳入研发经费统计中。由此可见,安徽省财政科技支出的多少不能绝对反应研发投入的大小。
建议政府部门尽快建立研发预算制度,每个部门所报的科技支出预算除了要有实现的目标、用途,还要有活动类型的分布,每年各级地方财政部门、科技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对科学技术功能支出的预算进行审核,保证对研发活动和基础研究有一定强度的经费支持。
建议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的形式尽量以项目为主,尤其是跟研发活动有关的支出科目,因为研发经费的统计是通过项目来归集的,以政策兑现、后补助、奖励、绩效补助、股权投资等形式的科技支出很难统计到研发投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