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 套 贺晓航(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依靠科技进步,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核心引擎和关键支撑。加强对绿色农业发展为导向的定向研发项目部署,系统集成绿色技术解决农业关键技术需求,促进以农场主、种植大户等为主体的新型经营主体,与科研院所技术团队、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以及农业农村政府管理部门、企业之间的联动和协同,是补齐农业现代化发展短板的重要举措。
我国粮食主产区的高产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第一粮仓,而分布面较广的众多中低产田是对粮食安全起“稳压器”作用的第二粮仓。我国黄淮南片有6000 万~7000 万亩中低产田。其中,安徽 2200 万亩,河南 2000 万亩,江苏、山东各1000 万亩,改造后有180 亿斤的增产潜力,是粮食增产的“新途径”。以往在农业科技领域,农业科研通常仅对某个环节、某个点进行研究,且大多是“单兵”作战,导致单项成果多、产业技术不成体系;同时,长期以来农业科研资源配置存在小而散等不足,导致科技支撑乏力,科技资源使用绩效不高。为解决区域农业生产中的现实问题,突破农业科研“小而散”的局面,中科院在“十三五”期间部署了以中低产田提质增效为目标的“第二粮仓”科技服务网络计划重点项目(以下简称“第二粮仓”),为国家中低产田改造进行预研和提供示范样板。
“第二粮仓”项目由100 多位领域知名专家、企业共同参与。通过砂姜黑土改良、赤霉病防控、水资源有效利用、培育抗(耐)逆品种改造中低产田,促进粮食生产中土、肥、水、药、机械等全产业链资源高效利用,推动项目农业生产方式的集约化、生产手段的智能机械化和生态化,加速高新科技成果熟化、产业化和工程化,进一步提升黄淮南片(主要是淮北地区)的粮食生产能力。目前以皖北为试验示范核心区域,建立了“百亩试验、千亩示范、万亩辐射推广”的格局,试验示范和技术成果在5 个市进行推广。“第二粮仓”作为一种技术集成系统,强调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土、肥、水、种、药、机械等方面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通过促进技术熟化与成果转化,孵化成立5 家高科技企业,促进7 家合作企业技术和产品升级。通过项目成果推广,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在核心示范区推广过百万亩,节本增效超1 亿元,成果转化收益逾3600 万元。通过技术集成与示范,为淮河流域粮食稳产提质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被列入国家四大农业科技工程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规划,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与单个技术研发不一样,“第二粮仓”项目是一个完整系统的技术体系,打破了以往科技资源部门分割、学科分割、区域分割的局限。把分散到各个区域、部门、学科的优势创新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形成集聚效应,是科技资源组合的创新模式。选择皖北国有大型农场作为技术集成的核心示范区,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农场在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技术瓶颈,以及土、肥、水、种、药、机械等生产要素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进行集成示范。主要围绕砂姜黑土改良和水资源高效利用问题,形成改良水土综合技术解决方案;围绕高产、抗逆、适机收等问题,选育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品种;围绕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研发、推广环保化肥和农药控失技术产品;围绕农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问题,进行农业机械设备和物联网技术研发示范。
“第二粮仓”项目注重发挥示范区集中展示研发成果、带动技术推广和辐射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作用。示范的大型农场建立了中低产田科技增粮技术集成模式,每亩节本增效100 元以上。项目组联合县级地方政府,建立了若干试验站示范点,通过建立小麦种植、砂姜黑土改良、水肥高效利用、农牧耦合、病虫害防控、远程监控等关键试验示范点,围绕长期定位试验和高新技术集中展示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同时,试验示范区的农业生产与国有农场相比,既存在节肥、节药、节水等共性问题,又面临个性化问题,试验站将技术集成与当地传统产业发展进一步融合,与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合作意向,服务地方农业产业发展。例如,依托试验站平台,进行了优良株系的无性繁殖技术研究,建立了高效组培技术体系,为企业在当地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撑。围绕特色苗木新品种开发,进行苗木新品系选育,通过诱变和组培结合的手段,选育出特色苗木新品系。科研人员还以试验示范区为主要区域,走到农业生产一线,面向种粮大户、地方农业从业人员、农民等群体举办技术培训和观摩会,提升农民科学素养和农业操作技能。
“第二粮仓”项目由基地型国立科研院所牵头,联合国内多家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共同实施。项目技术集成创新团队遵循区域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内在要求,形成首席专家、专项技术研发专家、示范区技术人员协调一致的稳定创新梯队,在不断磨合中协作攻关,形成积极作为、干事创业的团队精神。与地方企业、农业农村部门、技术推广站、新型经营主体之间建立了协同发展的联动机制,跳出了以项目为导向、项目结束合作生命结束的短期合作周期律,初步形成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联合研发攻关、互利双赢的合作模式。
合作期间,科研团队瞄准地区农业生产中关键问题,提升淮河流域农业产能。通过技术攻关,研发升级一批砂姜黑土中低产田改良技术,建立以立体秸秆还田为核心的普适型砂姜黑土改良模式和瞄准绿色精品农业的移动牧场改土模式。获得闭颖小麦抗赤霉病育种核心种质,研发示范一批赤霉病高效防控或农药替代技术产品,建立基于遥感的赤霉病大尺度快速检测技术。培育适于机械化收割的玉米国审品种,便于秸秆还田的省审脆杆水稻品种,国审节肥品种以及优质稻米品种。通过采取政产学研用紧密合作的方式,推动皖北示范区以农业产业为核心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破解企业的技术瓶颈。
科技成果在农业领域转化应用既要遵循市场规律和技术转化规律,还要调动多方积极性。“第二粮仓”项目在建立转化合作平台、渠道和动力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缺乏持续性支持。目前,主要通过科技网络服务计划以项目支持形式进行,支持力度和规模有限,缺乏可持续性。虽然建立初步合作联动机制,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研发的持续投入难以为继,导致后期在农业生产中最需要的技术推广难以深入,技术资源浪费。其次,共建平台试验站随着各方面建设工作的推进和深入,面临新的问题,如试验园区仓库和温室大棚建设没有政策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程序繁杂等。再者,科研项目规划和产业发展缺乏融合发展平台。集成技术的推广和实施、技术研发方向和重点主要依靠项目规划,与产业链部署和需求有一定差距,缺乏将科技项目规划与产业发展需求高效融合的平台。第四,技术体系与新型经营主体对接不充分。新型经营主体对于促进技术转化非常关键,比如某县包括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在内的新型经营主体非常活跃,有7000 多家,其粮食生产占比60%,特色经营占比40%,对于农业技术渴求强烈,吸收能力强,是技术转移转化的重要依托。“第二粮仓”项目在技术推广与集成过程中,与新型经营主体存在一定联系,但由于缺少对接渠道、合作方式、支持环境等因素,技术体系与新型经营主体相互促进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技术体系的科技成果转化速度较慢,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力度不够。第五,新型技术或者技术模式推广面临诸多困难。技术与企业和农民需求缺乏有效对接平台,专业技术推广人才和队伍缺乏,新媒体利用不充分,农户接受新技术的意识有待提升,技术推广补贴使用缺乏效果跟踪,系统化的技术培训缺乏。
进一步从政策、资金、配套环境等角度加大支持力度,鼓励科研团队利用集成技术模式聚焦区域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难点问题,发挥集合效应,强化多学科、多领域的紧密配合与衔接,支持科研团队探索建立科研直接面向农业生产、解决实际难题的模式。同时,设立长期专项课题支持科研人员投身技术推广和应用,使前端研究和后期推广齐头并进、互相促进。
试验站已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建立法人基本账户,制作了相关章程、财务制度、管理机制,进行了房屋改造等。针对平台发展面临的新问题,要进一步创新完善平台管理体制,健全院地合作模式,加强对平台的支持力度,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和干事创业的环境,进一步激发科研团队投身地方农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前期产业化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和技术需求,支持科研人员到生产一线发现和提炼科研课题,细致梳理产业链条中各个环节的技术需求,突出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部署“环环相扣”的科技创新应用链条,使农业科技创新在产业的各个环节实现有机链接,强化科技成果示范、转化和推广。
探索建立科研技术人员与新型经营主体对接的渠道,开展系列关键技术的研发、试验、示范、推广和应用。建立健全双方合作平台,使两者进行有效对接,充分发挥技术体系的科技支撑作用,推动新型经营主体产前、产中、产后的全产业链发展。加大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投资力度,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特点和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实际,加强长期性基础研究投入,提高区域示范带动能力。
明确区域农业技术推广导向,围绕区域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充分发挥科技内生引领支撑作用。结合区域实行的其他农业技术推广计划,自下而上征集农业新型主体和一线生产的技术需求。建立技术推广专家库,由科研人员对技术需求进行充分论证和指导,组建驻村专家团队,通过召开年度技术需求发布大会、举办技术对接观摩会、建立技术发布微信公众号、制作技术使用指南APP 等形式引导地方农业技术推广站、新型经营主体、农业企业、农户等,推广主推技术或技术模式,让实用技术在千家万户落地生根。重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发掘和培育,提高现有应用型技术推广人才的待遇水平。结合农业的复杂性与区域生产特征,建立分层培训体系,形成科研人员培训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培训新型经营主体或职业农民、进而带动普通农户的培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