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搭建重大创新平台合肥市加快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2020-12-27 00:51陆晓冬合肥市科学技术局
安徽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合肥市合肥科技成果

文/陆晓冬(合肥市科学技术局)

近年来,合肥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举全市之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决策部署,以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为主线,建立健全技术和产业、平台和企业、金融和资本、制度和政策四大创新发展支撑体系,推动“政产学研用金”一体化,构建起“协同合作、梯次衔接”的创新平台体系,不断提升整体创新效能和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科技成果和产业成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创新支撑。一些典型经验和做法先后获国务院通报表彰和省政府表扬激励,合肥“大力培育创新平台、助力产业发展”典型经验获得国务院通报表彰,在“改善地方科研基础条件、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落实科技改革与发展重大政策”等方面工作获省政府通报表扬激励。

一、合肥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主要成效及举措

在创新指标上,2018 年合肥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 比重达3.28%,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110 户,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7%,高于工业增速3.4 个百分点;在创新实力上,全球首个量子通信城域网建成,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写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铁基超导、智能语音、雷达、核聚变、强磁场等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在创新成果上,诞生了世界第一台光量子计算机、首款多语种实时翻译机、首条平板显示10.5 代线、我国首款量子计算机操作控制系统、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等。

1.聚焦基础前沿,构建重大战略创新平台

发挥国家大科学装置集中布局的优势,瞄准国家创新战略,持续强化基础和前沿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催生变革性技术,市财政累计已投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项目69.91 亿元。目前,已建成运行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三个大科学装置,正在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量子通信、铁基超导等原创性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实现1 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等多项重大突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8 个量子比特纠缠刷新世界纪录。依托大科学装置集群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重点领域,布局搭建一批重大创新平台,以高能级平台支撑高质量创新。在信息领域,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方案已报国务院办公厅待批复,布局建设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在能源领域,成立国际聚变能联合中心,ITER 首个大型超导磁体线圈竣工交付,谋划建设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为创建能源国家实验室奠定基础。在健康领域,自主研发SC200 超导质子治疗系统,建设离子医学中心。在环境领域,合肥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预研进展顺利,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获批组建。这批研发平台正在快速推进中,将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和原创成果的策源地。

2.深化院所合作,打造新型协同创新平台

按照“协同创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建设新型协同创新平台,合肥市财政累计投入40.68 亿元。先后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共建25 个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其中已建成8 个,在建或正在施工12 个,还有5 个研究院尚未开工建设。新型协同创新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省院市校合作共建模式,以中国科学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为代表的股份制公司运营模式,以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为代表的市校合作开发区承接模式,市校合作硕果累累。截至2019 年7 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已建设联合实验室53 家,签订各类技术合同552项,合同金额2.15 亿元;累计孵化企业238 家, 注册资本金13.34 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6 家,与77 家孵化企业签订投资持股协议,持股本金达4822 万元;已申请专利161项,已授权发明专利51 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3 项。中国科学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建设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14 个,累计签订技术合同123 项,合同金额超过 5000 万元;累计孵化企业70 家,企业注册资本总额约7.5 亿元,其中外部投资6.7 亿元;成立国内首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定向投资基金——中科创投基金,并顺利完成首期投资任务,共涉及10 个项目,投资总额3050 万元。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累计申请专利255 项,其中发明专利161件,实用新型专利75 件,授权专利93 件,申请软件著作权证书69 件;城市生命线等科研成果已经在国内30 多个城市和海外多个国家开展设计、实施和转化应用,产业应用产值达15 亿元;培训海外安全应急技术人员1000 多人次。目前,合肥市正在谋划出台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院大所合作导则、合肥市新型研究院绩效考核导则等政策措施,以进一步规范新型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激发创新活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打破创新资源条块壁垒、突破“孤岛”效应。

3.聚焦关键技术,加快产业创新中心建设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着力打通“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关键环节。建设“一室一中心”,现已建成的13 家省级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涵盖了量子信息、人工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合肥市委市政府于2019 年3 月出台《关于组建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的意见》,合肥市科技局于2019 年11 月印发《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开展第一批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组建工作。打造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以产业需求为指引,支持企业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总数已超过1400 家。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市大企业实现企业技术中心全覆盖,现已拥有46 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如新型显示产业集聚了16 个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研发平台,液晶显示技术站上全球产业制高点。组建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目前合肥在公共安全、轨道交通、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生物育种、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组建22 家市级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促进金融、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资源加速集聚。打造“双创”示范平台,建设孵化器、众创空间共157 家,其中国家级30 家。目前,在孵企业2567 家,在孵团队约2000 个,积极构建由“小众”到“大众”的创新生态。培育科技大市场,建设全国第一个以创新为主题的安徽创新馆,开展科技成果发布、路演,2019 年4 月正式开馆运行,并成功举办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

4.聚焦制度创新,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

抢抓国家“全创改”试点机遇,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联动发展,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完善源头创新体制机制,支持中央驻皖高校院所深度参与合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推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4 家驻皖研究院所开展企业化改革,整合组建博微集团公司;协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完善科研人员创新激励机制;选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开展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管理改革试点。深化省属高校院所创新改革,优化市级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扩大纵向科研项目资金管理自主权。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积极参与总规模20 亿元的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探索建立市级自然科学基金和合肥市高成长企业发展基金,引导全市社会力量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早期项目投入。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机制,组建59个院士工作站,目前在合肥工作服务的院士总数达122 人。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扶持计划,给予单个项目最高1000 万元股权投资或债权投入。合肥市在“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中国城市”评选中连续两年跻身前三。完善产业集聚发展机制,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机遇,通过推动资源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政策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9年9 月,合肥市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等3 个产业集群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19 年10 月又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创新知识产权运用保护机制,试点开展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试点,在合肥高新区遴选若干企业在全国率先开展知识产权信托交易试点。

二、合肥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合肥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虽然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培育、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实效,但与高质量发展需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定位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统筹协同工作有待强化。在统筹谋划重大项目布局、开展重大政策先试先行、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放大政策叠加效应等方面,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二是成果转化能力有待提升。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平台在建设运行中还存在重“创建”、轻“发展”现象,真正具有市场潜力、能够落地转化的成果并不多。体制机制灵活的新型研发机构在合肥总体发展不足。三是平台自我造血能力明显不足。各类平台经过几年的发展,在发展层次上有较大差异,由于各类平台的组建机构单位性质各不相同,其在发展的自主性、创新性上大不相同,还有部分机构由于没有建立长效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在自我生存上存在较大压力。四是人才培育、引进与管理激励机制不健全。很多高层次领军型人才、教授、导师多为兼职,以及各类基建配套不完善等因素,导致科研人员不能潜心工作。同时,对基础骨干研发人员缺乏激励机制和政策支持,导致科研人员缺乏安全感、归属感,难以留住优秀的人才。

三、下一步合肥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作计划

1.加强顶层规划,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聚焦重点研发和产业化方向,突出各类平台特点,实现差异化发展。积极推动创新平台人才、项目与产业对接,加大对高端人才及团队创业和成果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支持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创客中心”、创业孵化基地等,构建集金融服务、企业孵化、产业培育、知识产权保护等于一体的创新生态体系。

2.持续择强扶优,不断夯实原始科技创新基础

积极创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加快建设能源、人工智能领域综合性开放式研究平台,争取纳入国家实验室布局。积极组织实施国家、省级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对于“小、专、精”科研项目一事一议,精准施策,激发从事冷门技术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攻克一批“卡脖子”科技难题。

3.深化市校合作,引导推动科研院所体制改革

引导创新平台针对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实行分类考核,突出应用技术研究成果的产业发展导向,不以论文为主要考核指标,推动创新平台建立符合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特点的职称评定与考核管理制度。推动科技成果处置权下放,积极支持相关院所开展科技成果处置权下放试点。

4.抓实产业创新,着力推动产业创新引领发展

认真落实科技部有关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的要求,建设一批高标准、高水平、体现引领性的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提升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发展水平。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掌握核心技术的领军型行业龙头,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5.强化科技中介,打造面向市场化的服务体系

推动创新平台与安徽创新馆联动,加快培育引进一批市场化、专业化、高水平的科技服务机构,引导科技服务机构对重大前沿原创和具有发展潜力的关键技术的跟踪,加强科技型职业经理人和创业型科学家培养,将安徽创新馆打造成为与全球对接的展示、转化和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合肥市合肥科技成果
合肥杜威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合肥蜂巢城市会客厅
河南: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法治保障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合肥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合肥市包河区语文老师书法作品选登
合肥市美术教师优秀作品选登
提高科技成果持续供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