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角上的战争

2020-02-17 10:41王实甫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魏惠王崔莺莺形旁

王实甫

原文摘录[朝天子] 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①,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课本注解①蜗角虚名:微不足道的名声。《莊子·则阳》载:蜗牛的左右角,分别有两个国家,它们为争夺微小的利益,争战不休。

注解溯源“蜗角”的故事,可以拍出一部精彩的战争动画短片。

天地之间,一只小小的蜗牛栖息在嫩草之上,镜头拉近,再拉近,蜗牛的两个触角竟是两个国家——“触”和“蛮”。两国为争地而战,炮火连天,血流成河,死伤数万,战胜的一方追着败军直到十五天之后才返回……

这是《庄子》中戴晋人对魏惠王讲的故事,原文如下:

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蜗角”里蕴含着典型的庄子思想。

戴晋人讲这则故事,是想劝魏惠王放弃打仗的念头。魏惠王曾和齐威王订下盟约,后来齐威王背弃了盟约,恼怒的魏惠王想派人刺杀齐威王。有的大臣建议出兵攻打齐国;有的大臣认为目前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不应大动干戈。在争吵不已时,戴晋人谏言。魏惠王当然不相信蜗牛的触角会是两个国家,他让戴晋人把话说清楚——

戴晋人:“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

魏惠王:“无穷。”

戴晋人:“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

魏惠王:“然。”

戴晋人:“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

魏惠王:“无辩。”

蜗牛,毫不起眼,更何况它的两只触角,戴晋人却让魏惠王感到自己与蜗牛并无不同:心神可以遨游于无穷无尽之间,但现实中,四通八达的各国之中有个魏国,魏国之中有个城池梁,梁城里住着魏惠王,这不就和天地间有只蜗牛,蜗牛触角上有个小国家一样吗?魏惠王自以为难以克制的仇怨,与蜗牛触角上两国自以为激烈的大战,也并无不同。

这里面蕴含着典型的庄子思想。庄子借戴晋人之口启发人们“觉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与渺小,认清、顺乎自然规律,恬淡自持,不要陷于情绪和利益的争端,争取做到物我两忘。

“蜗角”的典故有四种常见的表述:

“触蛮”“蜗角”“蜗角虚名”和“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它们的使用范围很广,在诗词曲赋小说中都可见,可以表达顺乎自然的恬淡。比如:

百年消息此尘寰,一笑纷纷几触蛮。

身正健时须载酒,兴堪春尽也登山。

(明·谢铎《约西厓游西山》)

或者用来表达时空、事物的小大之辩。比如:

蜗角列州县,毫端建朝市。

(南朝梁·沈约《细言应令》诗)

而“蜗角虚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则比较集中地用来比喻不必放在心上的小名利,表达对功名利禄的不屑。比如:

虚名世上同蜗角,浪迹天涯信马蹄。

(明·郭谏臣《夏日过武林同年滕学宪邀游湖上赋别》)

特别是崔莺莺使用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这个加强版,使这种不屑表达得更加生动。这要感谢苏轼,他在《满庭芳·蜗角虚名》中第一次将“蜗角虚名”配上“蝇头微利”,平仄工稳,表意形象,既内涵丰富又具有文辞格律的形式美。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宋·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上阕)

回到课本的《西厢记》选段,与庄子比较国家攻伐和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崔莺莺引用“蜗角”比较的是功名利禄(中状元)和两个人长相厮守的情感。

在当时,毫无疑问,功名利禄(中状元)比儿女情感重要,况且先考中状元再兼顾情感也是没问题的。但崔莺莺对此却有担心——

崔莺莺母亲在张生临行前特地交代:“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没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张生信誓旦旦,表示这个任务不难:“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可见,张生也认同功名利禄(中状元)是儿女情感的前置条件,优先选项是完成岳母大人布置的任务,并没有体恤崔莺莺的一腔真情。

可是理性想一想,“中状元”哪有这么简单容易?崔莺莺用此典故,可能有埋怨母亲的成分,也可能有帮助张生减压的念头,希望张生不要过分看重这些功名利禄,同时还能进一步申明自己的价值观:“没有比我们的感情更重要的事情了。”所以在后面,崔莺莺再次交代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只不过张生这个“大猪蹄子”不解风情,叫嚣:“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正是‘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如此一来,崔莺莺是又怨又气,悲伤到茶不思饭不想,在送别的过程中表现得凄凄惨惨戚戚。

海宁中学某同学提问

我们今天已经基本不用文言文来写作了,为什么教材中还有如此大量的古文篇目呢?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从先秦诸子散文到两汉辞赋,从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再到元曲,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经典,均属于文言文的范畴。

现代人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往大了说,是为了文化的传承,往小了说,可以锤炼我们的语言。

首先,传统经典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呈现的,若想走进经典,和古圣先贤对话,只有通过对各个时期各具特色的文体的学习,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才能读懂以文言文为载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传统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自己的文化心理和民族共同的审美趣味。开心时我们可以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不开心时我们可以说“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顺境中我们可以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逆境中我们可以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前人已有的文化成就,是今人文化创新的基础。

其次,文言文是中文之根,行文简练、工整对仗,具有言简义丰的特点。因此,学好文言文可以让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和凝练。比如“垂询”一詞,知道“垂”是由上而下的动作,故为敬辞,不至于误用;说明祸患从内部而来,不用长篇大论,“祸起萧墙”四个字就能准确表达。

海宁中学某同学提问

我觉得,现代文阅读题中的很多答案都是对文本的过度解读,并非作者本意,这样的解读有意义吗?

2017年高考浙江卷的现代文阅读题《一种美味》,因作者巩高峰在微博上发的一句玩笑话“标准答案没出来,我怎么知道我想表达什么,我怎么知道结尾有什么意义”,而引发关于“过度解读”的争议。

其实,设置这类阅读题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印证作者是怎样想的,而是承担起考查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作用。为题目设置的答案,也只是一种用来评判考生能力的参考标准,是对高中语文学习成果的检验。考生需要做的就是结合文本,运用已有的鉴赏知识,从表层的字面含义到深层的引申、比喻、象征义逐层分析,并将自己的鉴赏分析成果,以文字的形式恰当地表述出来。这是提升文本探究能力、鉴赏力和表达能力的必要过程,有助于锻炼我们的思维和逻辑。

事实上,巩高峰在高考后曾经试做过题目,发现自己做出的答案和标准答案有80%是吻合的,这说明出题者充分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并没有过度解读,只不过语文教学有其专业性特点,作为与高中课堂有一定距离的作家,自然很难完整地踩中得分点。

此外,理解作者真实的创作意图,是阅读的重要目的,但绝不是唯一目的。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并发挥想象,进而有自己独到的发现,是阅读理解的更高层级。如果我们能从这篇作品中读出作者自己没有意识到的内容,反倒体现了作品的价值。

海宁中学某同学提问

对现代汉语中的易错易混字,除了死记硬背之外,有没有其他更好的记忆方法?

正确使用汉字应该注意音、形、义三位一体。

易错易混字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大多是因为“形近义不同”和“音同义不同”造成的。所以对易错易混字的记忆,可以按照这两种标准来分类,着重把握字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区分。

第一类,声旁相同,关注形旁,以义辨形。

如“阻梗”“哽咽”“如鲠在喉”,加点的三个字声旁相同,都是“更”,形旁依次为“木”“口”“鱼”。“梗”本义是植物的枝或茎,故形旁为“木”,“阻梗”一词中取其引申义“阻碍”。“哽”指“喉咙阻塞发不出声音”,故形旁为“口”,“哽咽”一词为“哭时不能痛快地出声”之意。“鲠”本义为“鱼骨头”,故形旁为“鱼”,“如鲠在喉”本义是指“如同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说不出来,非常难受。

第二类,同音异义,对举推敲,据义定形。

如“荧屏”“萦绕”,加点的两个字读音相同,但是意义差异很大。“荧”是“微弱光亮”的意思,所以组词为“荧屏”,现特指电视荧光屏;“萦”是“围绕、缠绕”的意思,“萦绕”组合在一起可以同位互译。

除了以上两种梳理方法,还需要注意词语中前后字的偏旁部首对正确书写的影响。比如“编辑(缉)”“清晰(淅)”“安(按)排”等,括号中的字为错误写法。这是受到词语中另外一个字的影响,导致记混了偏旁,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字都可以按照以上类别进行区分,单纯的记忆仍然是需要的。

猜你喜欢
魏惠王崔莺莺形旁
你知道形声字吗
浅谈《西厢记》匠心独运的戏剧冲突
形旁在形声字识别中的优势作用*
蜗牛的故事
商鞅取信秦孝公
原版崔莺莺,被渣男辜负的可怜人
一字一词总关情
——从曲中的副词分析崔莺莺的情感
略论古文字义近形旁的通转
略论古文字义近形旁的通转
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