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润美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广东广州 510000)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医疗技术的成熟,近些年我国各地区医院均引进了大量的精密医疗器械,以辅助医护人员开展诊治工作。医疗器械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甚至在医院的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大医疗器械的日常管理力度,并重视开展维护保养工作是保证医院正常运转的关键[1]。医院工作人员需要制定并实施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将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确保医疗器械在诊治工作中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
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开展医疗器械管理工作的依据,也是保证医疗器械正常使用、良好运转的关键。目前,医疗器械在医疗工作中已经得到广泛使用,且大部分医院均已制定了医疗器械管理制度,但制定的管理制度中部分内容不科学,无法为医疗器械的管理与维修保养提供指导;同时,在缺乏科学管理制度的情况下,需要维修的医疗器械数据得不到全面的记录,导致维修秩序混乱,影响了维修效率。
目前,大部分医院对医疗器械的维修工作并未予以高度的重视,或是医护人员维修保养意识薄弱,错误的认为器械在使用时可以正常运转便说明其无须进行维修保养。与此同时,每日来医院就诊的患者数量相对较多,医护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会疏于对医疗器械的管理,导致医疗器械使用寿命短与使用性低逐渐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医疗器械的使用与医院的正常运转关系密切,若医疗器械得不到有效的管理与维修保养,长此以往将会对医护人员工作的开展、患者的治疗及预后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医院中有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医疗器械,这些器械的引进渠道各不相同,若医院医疗器械的维修技术相对落后,将无法达到器械的维修要求,限制了医疗器械维修保养工作的开展。此外,医院未定期组织开展医疗器械的相关培训,导致维修人员的维修技术得不到有效提升,或是维修人员缺乏维修保养经验,无法为实际的维修保养工作提供支撑。
医疗器械的管理工作离不开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只有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器械管理制度,才能改善当前的医疗器械管理现状。医院可从以下几点制定并实施医疗器械的管理与维修保养制度。(1)制定医疗器械定期维修保养制度[2]:要求医护人员加强日常管理力度,并且将管理职责划分到人,以便器械出现故障时可及时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2)建立医疗器械数据档案:在器械引进时,首先记录器械的详细资料,如线路图、生产批号与结构图纸等,以便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利于操作人员借助器械资料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为下一步的维修提供依据。(3)医院各操作人员在使用器械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则需在第一时间与专业人员取得联系,由专业人员开展检查与维修工作;在器械维修结束后,由专人负责在器械档案数据资料中记录维修情况,以便进行统一管理。
大部分医护人员在使用医疗器械的过程中操作并不规范,长此以往导致医疗器械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与损坏,因此,只有提升医护人员的管理与维修保养意识,才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医疗器械的管理效率与质量,避免医疗器械对患者治疗造成影响。(1)医院应强化对医护人员的管理力度,将医疗器械的管理与维护保养纳入医护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中,促使医护人员提升对器械管理的重视程度;(2)医院可以制定赏罚制度,让医护人员的利益与医疗器械的维护相关联,以增强医护人员的维修保养意识[3],确保其在工作中严格依据相关的要求与标准对医疗器械进行操作;(3)医护人员及时检查医疗器械的存放情况,注重观察室内因素(温度、湿度、通风情况等)与医疗器械自身因素(使用与磨损程度等),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若医护人员因个人操作因素导致医疗器械损坏,医院则依据相关的器械管理制度与器械的损坏程度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
医疗器械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均较强,对医护人员的操作能力要求也较高,因此,器械的维修人员需要具有丰富的维修经验与较高的业务能力,避免由于业务能力差而影响到医疗器械的维修质量。医院需要将提高维修人员的业务技能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指导维修人员学习先进、优秀的维修技术,并正确地将其应用于器械维修保养工作中。(1)开展医疗器械的理论培训,向维修人员全面讲解器械的相关知识,包括使用、结构与保养等,以提升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针对新引进的器械,应加大培训力度,维修人员只有掌握了大量的器械理论知识,才能提升器械维护保养能力,为下一步开展器械维护与保养工作创造条件[4];(2)维修人员在日常维修保养工作中,应注意积累实践经验,针对维修难度大、保养方案特殊的器械,需要与其他维修人员加强交流,进行深入探究后做好详细记录,以保证器械维修与保养达到预期效果;(3)由于医院有大量不同种类与型号的医疗器械,加之器械分布于各个科室,维修人员难以对全院的器械进行管理,必要情况下医院可聘请兼职维修人员,以便在医疗器械出现故障时及时开展维修工作,保证医院各项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医院开展医疗器械的管理与维护保养工作,不仅是为保证医疗器械随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也是为医院自身的发展提供保障与动力。医院工作人员需要真正认识到对医疗器械进行管理与维修保护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管理与维修保养意识,以延长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促进医院综合效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