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 为学生成长“护航”

2020-02-16 14:46陈蕾
教育界·下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护航小学德育教育成长

陈蕾

【摘要】如果将小学生的人生比喻成大海,那么良好的行为习惯就犹如指南针,使其不会迷失在茫茫海洋中。这样形象的比喻充分说明了习惯对学生的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小学班主任需要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成长“护航”。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行为习惯;成长;策略

行为习惯并非先天拥有,而是后天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率所带来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因此,班主任在小学教育中,需要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小学生约束自身行为,促进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注意言行举止,树立良好榜样

相较于成年人,小学生不仅模仿能力很强,而且向师性也更加明显。特别是小学生的是非概念较为模糊,因此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果班主任只懂得约束小学生的行为,却忽视对自我行为的监督,那么小学生自然会有样学样,从而为不良行为的养成提供温床。因此,班主任需要约束自身行为,用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来感染学生,用良好的行为举止感化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升自身道德素养。

例如,作为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可以借助小事来教育并影响学生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尽管多数小学生讲礼貌,但是依然存在部分学生对班主任或者其他教师“视而不见”,甚至是远远避开的现象。面对这一不良行为,班主任不能等闲视之,也不能无视其重要性。为了引导学生的行为,班主任需要主动和学生打招呼,笑着和学生轻声问好。尽管开始的时候,学生会感觉拘束、不习惯,但是只要长时间做下去,学生也会逐渐受到班主任笑容的感染,从心底消除对班主任的敌意,进而愿意亲近班主任,也会在下一次相遇时主动问好。而这些改变,都是班主任在一点一滴中坚持约束自身行为才产生的;再如,教室地面上有纸片,可是学生谁都不愿意低头捡起来,如果班主任一味地批评学生,自己却也对其视而不见,这样又和学生有什么区别呢?因此,班主任需要主动弯下腰捡起纸片,为学生做出表率,从而影响小学生的行为。总而言之,教师只有先约束自我行为,才能去影响到学生的行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在班级管理中同样成立。班主任严格要求学生无可厚非,但是对自身也必须严格要求,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使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用心感召学生,引导良好习惯

社会的发展带来的是信息的普及,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为多元化,其日常生活中也因此而变得丰富起来。尽管物质水平提高了,但是学生心头依然会产生很多困惑,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外在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与不解。因此,班主任必须首先保持耐心,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对发展中的小学生应该寄予期望,不能只偏爱优等生。只有班主任付出自己的真心,用心去感召学生,学生才会受到影响,进而改善自身的行为习惯。

例如,每个班级都有许多学生,这些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的学生从小含着金汤匙长大,生活一帆风顺,不知贫困为何物;而有的学生家庭拮据,生活窘迫,从小就备尝人情冷暖。因此,班主任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对于家庭比较贫困的学生,班主任不能有分别心,更不能人为地将班级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来区别对待。班主任需要发自内心地去关爱贫困生的生活,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尊重其人格,维护其自尊心,让其感受到来自师长的温暖。除此以外,对班级中的学困生,班主任需要付出更多耐心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关心他们的情感,疏导他们的情绪。总之,班主任需要用宽容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对发展中的学生多一些包容,从而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行为习惯。

三、细化行为习惯,开展教学活动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不是一天可以做到的,而是需要长期坚持。这意味著班主任想要提升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效率,必须注意学生的行为细节。既然学习不能一天看出效果,那么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不能指望短期内见效。班主任需要细化行为习惯的养成目标,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情形下,约束自身行为。众所周知,行为的养成至少需要21天,因此教师可以以21天为限,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例如,班级中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为了改善这一情况,班主任需要开展“21天微动笔”活动。班主任可以设置相应的奖项,坚持时间排在前三的学生可以得到一本好书或者一个好看的笔记本,排在前十位的学生能够得到一个小星星或者一个漂亮的书签。具体活动主要是锻炼学生写话,让学生坚持每天写一篇100字的作文,这100字不限制题材,学生可以任意发挥,但是不能是纯粹注水式内容,必须是真实写下的文字,内容可以是自己对某一事或某一人的看法,也可以是自己每一天的感受,甚至可以是自己的奇思妙想……总之,这项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正是因为100字很少,所以学生坚持起来并不觉得困难,反而觉得很轻松、很快乐,甚至在不知不觉间写了更多文字。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行为,比起一味地督促更加有效,也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案例中,班主任为了引导学生写作文,通过设置相关活动来达到目的。这样做的好处是,班主任细化了学生的行为目标,让其能够在轻松状态下完成任务,从而提升其自信心。

四、坚持家校合作,构建行为体系

行为的养成不能单纯依赖学校的教育,更需要来自家庭的督促。传统德育过程中,班主任过分放大自身的作用,却忽略了家庭教育对学生发展的潜在影响。因此,为了引导学生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必须坚持家校合作,构建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体系。班主任需要经常和家长沟通,帮助家长建立习惯培养意识,让家长能够主动自觉地监督管理学生的行为,同时约束自身的行为。

例如,在小学生学习生活中,常常存在很多不文明的现象。比如说脏话、经常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喜欢交头接耳等等,这些不良行为有时并不是学生在校内养成的,而是在家庭中养成的。如果班主任按照传统教育手段来打压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很可能因此而降低。因此,班主任必须积极进行家访,和学生的家长及时沟通,为家长分享儿童管理理念,让家长能够对学生的发展了然于心,从而有助于学生养成健康的思想品质。除此之外,班主任也必须尊重家长的权威,尊重家长的教育意见,在彼此交流中形成一致的教育共识,在家校合力中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只有正确地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家庭成为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场所,才能帮助小学生约束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班主任不能正视家长的作用,那么其教育学生的想法终将沦为泡影。因此,班主任需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和家长交换意见,进而促进小学生的道德发展。

总之,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目标,而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懈才能做到。特别是对于缺乏自制力的学生来说,班主任更需要保持十足的耐心,更需要注重方式、方法。只有班主任成为一个有心人,学生的行为养成计划才能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王曼 .掌握技巧 培养习惯[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09):188.

猜你喜欢
护航小学德育教育成长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指引是最博大的爱, 护航是最大的责任
以童话为载体力促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