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凤 刘清玄 符 博 梅永霞 林蓓蕾 张振香
脑卒中俗称“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的特点,是人类致残的首要疾病[1]。随着医学技术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大量医疗卫生资源投入躯体康复,以往相关研究大多聚焦于脑卒中患者焦虑[2]、抑郁[3]等负性情绪,无法全面得知脑卒中患者群体的心理适应能力[4]。近年来,心理韧性(resilience)作为积极心理学界关注的热点领域,最早由美国提出并逐渐发展[5]。最初研究对象是弱势儿童和青少年,随着概念内涵的不断发展,脑卒中患者心理韧性也逐渐受到关注。研究发现,心理韧性水平高者,其焦虑以及抑郁情绪均较低[4],失眠、疲乏等自觉症状较少[6],更倾向于采取健康行为[7],生活质量相对更好。本文就脑卒中患者心理韧性干预方法进行综述,为提高我国脑卒中患者的心理护理水平提供借鉴。
“Resilience”一词起源于拉丁语“resilire”(回弹)[8],学者将其译为心理弹性、心理韧性、复原力、抗逆力等,其中文译法尚未统一。本研究使用“心理韧性”这一译法,因其不仅可以反映个体在经历逆境或严重危机之后能够迅速恢复至原有的状态,同时还反映了个体获得的成长与发展[9]。
随着心理韧性理论研究的开展,心理韧性测量工具的编制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国外已开发出多种心理韧性评定量表,但尚未研制出专门针对脑卒中人群的心理韧性量表。
Wagnild[10]于1993年制定了韧性量表(resilience scale,RS),该量表基于1987年对成功适应重大生活事件老年妇女的质性研究,以及对当时的心理韧性文献的全面回顾,包括个人能力、对自我和生活的接纳2个维度,25个条目,Cronbach's α信度系数为0.91。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心理韧性测量工具,由美国杜克大学 Connor 和 Davidson[11]于 2003 年研制,主要应用于生物学、临床实践和压力适应性3个领域。英文版包含5个维度,共25个条目。Yu等[12]在2007年对CD-RISC进行汉化和本土化翻译,包括坚韧、自强、乐观3个维度,Cronbach's α 系数为0.89,更适合作为我国一般人群心理韧性的评估工具。成人心理韧性量表(resilience scale for adults,RSA)于2003年由Friborg等[13]编制而成,量表包含5个维度,37个条目,用于测量心理失衡时提高或维持适应能力的个人内在和外在保护因素。量表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88,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68~0.87,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所有因素相互关联,拟合度较好。各量表均为单向计分,得分越高,表明心理韧性水平越高。
国外学者为探究脑卒中患者心理韧性的问题进行横断面调查及队列研究,考察其心理韧性的水平。因各心理韧性量表未对心理韧性水平的高低做明确划分,且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心理韧性越好,多个研究结果得出的脑卒中患者心理韧性的水平无法进行横向比较。但多位学者对脑卒中患者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间的相关性已进行了全面深入研究[14-15]。Bergh等[16]对新生男婴追踪研究20多年后发现,心理韧性水平越低的男性罹患脑卒中的风险越高。此外,由于脑卒中后常伴有功能障碍,随着疾病的进展,脑卒中患者的身心健康均受到一定的影响。Ayerbe等[15]的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发生脑卒中后一年的心理韧性水平可以预测其三年后的健康状态。
国内多个学者的研究发现,我国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韧性水平相对较低,明显低于正常老年人[17]和一般人群[11];香港学者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韧性处于中等水平[18]。Zhang等[19]对首发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随访发现,脑卒中患者出院一个月后其心理韧性明显下降且保持稳定水平。脑卒中患者面对脑卒中引起的身体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减少、社会功能退化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时,其适应能力较差,亟需得到医护人员的关照[20-22]。
菲律宾学者de Guzman等[23]对脑卒中后瘫痪患者的自我概念、性格和心理韧性状态进行访谈后共发现6个主题,其中心理韧性来源于“信念”和“条件”两个方面。信念是受访者年轻时即具有的,通过以往个人应对压力和逆境的经历获得;条件是指受访者所处环境和状态的改变。提示研究者可结合患者的自我认知、性格特征及心理韧性水平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Sarre等[24]对患者发生脑卒中后身心康复状况相关的质性研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韧性随时间动态变化,以家庭、朋友和同龄人为基础的社会支持是影响心理韧性的一个积极因素;同时研究发现,脑卒中患者心理韧性水平取决于其照顾者的心理水平。由此可见,影响脑卒中患者心理韧性的因素不仅是身体状况,还包括心理认知及社会支持。因此,有效干预的实施需要建立在及时有效的身体及心理评估和质性研究的共同基础之上。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从患者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方面帮助患者挖掘其自身的潜力,增进其健康,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张诗毅等[25]研究发现,积极心理学在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患者的积极心理感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4.1.1 积极心理训练
Mavaddat等[26]通过质性访谈,验证积极心理训练工具在改善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负性情绪方面的作用。该工具是一种音频设备,包含12条音轨,每个音轨持续18分钟。第一条音轨侧重于身体肌肉放松和缓慢的腹式呼吸;第二条音轨为快速放松和身体扫描;第三条音轨展示了一种特殊的平静状态;第四条音轨将前一种平静状态可视化;其余音轨涉及自信、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及展望未来等主题。参与者每天听一条音轨,持续一周。4周后随访发现,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消极感受降低,其自信心、心理韧性及应对能力均得到有效提升。此外,有学者通过情绪管理、社会支持和能力培养的方式构建心理韧性训练来提升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韧性水平[27]。
4.1.2 正念训练和音乐疗法
薛小霞等[28]采用正念训练对78名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患者中的41例进行干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集体训练的方式,通过正念呼吸、身体扫描、正念冥想等方法进行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有效减轻,其心理弹性、睡眠和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余有姣等[29]将86名脑卒中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音乐氧吧”干预,每天2次,每次45分钟,持续28天。结果显示,“音乐氧吧”在音乐对改善大脑神经、内分泌功能及调节患者的心理适度的基础上,搭建了一个同伴支持平台,对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提高,焦虑、抑郁情绪和心理韧性改善具有积极影响。积极的心理干预,通过多种方式,使患者身心放松,感知到价值,从而减轻压力,成功适应环境,改善心理弹性。
Lee等[30]设计了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自我床边运动项目,以研究其对脑卒中患者心理韧性、日常生活活动、肢体功能等方面的影响。该项目包括全身运动、精细运动技能和运动协调三个阶段,共30项运动,总练习时长约为10分钟。要求每个被试者每天至少锻炼5次,共进行8周,并做运动记录。结果显示,运动后患者的心理韧性水平有明显改善。瑜伽是一种身心合一的运动形式,包括身体运动、呼吸练习和冥想,研究显示瑜伽干预可以改善创伤性脑损伤的生活质量、身体机能、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31-32]。加拿大学者Donnelly等[33]基于“爱大脑瑜伽”项目在社区开展了一项为期6周的团体瑜伽干预。试验组进行时长1.5小时的瑜伽训练,包括10分钟的呼吸练习(调息)平静神经系统,45分钟的温和瑜伽(体式)提升身体力量、灵活性和平衡,15分钟的指导性冥想提高注意力、情绪调节和自我效能,20分钟的心理教育促进心理韧性。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结果表明,试验组心理韧性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因疾病特点,脑卒中患者常常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因此,针对脑卒中患者的运动锻炼常常关注其功能恢复情况,而忽视了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故今后在评价行为干预结果时也应考虑其是否有改善负性心理的效果。
同伴支持是指具有相似疾病或身体状况的患者之间,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信息交流和经验分享,彼此相互鼓励或帮助,寻求克服困难的方法,是社会支持的一种形式[34]。Sadler等[35]结合生态系统理论、行为模型等开发适合脑卒中患者的同伴支持干预,以提高患者的心理韧性。该干预活动为期6周,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有两名恢复良好的卒中患者作为激励榜样。活动包括两个时长50分钟的课程,每周一次,进行小组讨论和反思活动。邀请利益相关者参与并给予意见。此外,向每名参与者提供含有课程大纲和自我完成活动表的工作簿,帮助其记录想法和设定目标。通过对当地社区11名脑卒中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团体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心理韧性水平。此外,王丽平等[36]将同伴支持用于脑卒中患者的照顾者,发现该措施也能够提高主要照顾者的心理韧性和生活质量水平,从而提高照护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有学者将同伴支持用于糖尿病[37]、艾滋病[38]、精神障碍[39]等患者中均显示其对患者的心理韧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秦晓峰等[40]探讨了森田疗法联合舍曲林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及对负性情绪、心理韧性、希望水平的影响。试验组在用药基础上给予森田疗法联合治疗,每2周为一期。第一期患者绝对静卧,研究者引导患者客观看待抑郁情绪;第二期患者进行轻作业劳动,鼓励患者看淡痛苦事情;第三期患者处于康复期,增加患者作业活动量和耐力,树立其生活勇气和康复信心;第四期患者逐步康复,帮助其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经过8周治疗后,试验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况得到改善,心理韧性水平提高。另一个研究采用中医情志护理的方法,配合药物治疗,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进行干预[41]。通过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转移患者注意力、调节负性情绪等方式,明显改善了患者抑郁状态,提升了患者的心理韧性水平与生活自理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启示研究者可结合中国本土特色,在脑卒中疾病特点和康复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中医护理学的一些方法,探讨其在促进脑卒中患者心理韧性方面的作用效果。
目前,脑卒中患者心理韧性的干预方法虽取得一定进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多数尚处于探索阶段,研究效果未得到广泛推广和验证;同时多数干预缺乏理论指导,干预措施的科学性、规范性欠缺,难以形成系统性可实施的干预方案。今后,研究者或可加强对脑卒中患者心理韧性机制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适宜性的理论框架,从而为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更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此外,心理韧性测量工具开发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已有炎症性肠病、癌症患者等专用心理韧性量表,但缺乏脑卒中患者特异性心理韧性量表研究工具,可作为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