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花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连环画”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在民间广为大众所喜爱,其思想内容对大众的意识有着深广影响。根据王志庚主编的《民国时期连环图画总目》统计,1911年到1949年9月间出版连环画13383种。不过,“连环画”真正作为问题被提出来是在“文艺大众化”的讨论中,随着鲁迅《论“第三种人”》《连环画“辩护”》《论“旧形式的采用”》《连环画琐谈》等文章的发表,“连环画”问题被推向了前台。已有的研究除勾勒了“连环画”讨论的来龙去脉(1)王稼句:《中国连环画史话·引言》,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宛少军:《20世纪中国连环画研究》,桂林: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年。,汇编了相关讨论文献外(2)林敏、赵素行:《中国连环画艺术文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连环画论丛》(第2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主要探讨了鲁迅与“连环画”讨论在现代美术、文学史上的意义(3)赵家璧:《回忆鲁迅与连环图画》,《美术》1979年第8期;陈尊山:《心怀大众,道路必广——重读鲁迅〈连环图画辩护〉等文章的体会》,《美苑》1981年第3期;李允经:《鲁迅与连环图画》,《鲁迅研究动态》1987年第11期;宋益乔、刘东方:《鲁迅为“连环画”辩护估衡——从20世纪30年代有关“连环画”的论争说起》,《鲁迅研究月刊》2010年第9期;顾海音:《故事性与普及性——兼谈鲁迅对连环画的提倡》,《纪念鲁迅诞辰一百三十五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6年10月等。。这些研究更多地将目光集中到鲁迅的相关文章及其在讨论中的立场,而相对忽视了其他论者的意见,如瞿秋白、冯雪峰、茅盾、张闻天、祝秀侠等,并且没有注意到围绕“连环画”先后引出的不同理论话题。我们认为,对20世纪30年代“连环画”讨论的再思考,不仅可以从更广阔的视角看鲁迅缘何为“连环画辩护”,审视“连环画”作为一次艺术运动的始末,还可以从一个新角度来看“文艺大众化”的推进以及中国文艺道路的选择。
1930年代,学界开始“文艺大众化”的讨论,而“文艺大众化”的提出要追溯到1928年以来的革命文学论争。革命文学在实际的发展中出现了小团体主义,作家、作品脱离大众的倾向。杜国庠针对这一问题,率先提出普罗文艺的大众化。他在《1929年急待解决的几个关于文艺的问题》中要求作为武器的文艺要能结合大众的情感、思想和意志,并加以提升。(4)林伯修(杜国庠):《1929年急待解决的几个关于文艺的问题》,《海风周报》1929年第12号。评述见吴亚南:《马克思主义学者型批评话语:杜国庠文艺大众化理论再认识》,《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上述文章详细讨论了这一问题。之后干釜在《关于普罗文学之形式的话》中指出普罗作品要采用大众化的形式,深入大众、使大众理解,打破神秘象征的欧化笔致。(5)干釜:《关于普罗文学之形式的话》,《白露》1929年5月第1卷第5期。二人的观点在当时并没有引起注意,但提出的“文艺大众化”的目标,即深入大众和反对欧化,在以后的讨论中却一直被遵守。左联成立以后,围绕“文艺大众化”展开了三次讨论。(6)张大明:《左联的来踪去影》,见《不灭的火种——左翼文学论》,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年。文中介绍了三次“文艺大众化”讨论。“连环画”作为问题被提出来,是在“文艺大众化”的第二次讨论中,作家们认为它也是实现大众文艺的一种重要形式。
总体上,“文艺大众化”的讨论形成了对“连环画”如下的认识。其一,“连环画”深受大众喜爱,但当时“连环画”中充满封建落后的思想,且这些思想奴役大众。因此,应当改变传统“连环画”的思想内容。周全平在《我希望于大众文艺的》中认为,要给劳苦人民提供他们所能了解的图画故事,坊间的“连环图画”深受大众欢迎,不过其内容可能浸透着封建、迷信因素,应该创造新的内容来代替这些。(7)全平(周全平):《我希望于大众文艺的》,《大众文艺》1930年第2卷第4期。瞿秋白在《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中认为当前大众所喜爱的是连环画等,它的意识形态或是封建的,或是资产阶级的,要创作同反动的大众文艺斗争的普罗的大众文艺。(8)史铁儿(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文学》1932年第1卷第1期。瞿秋白在《欧化文艺和大众化》中指出武侠主义的连环图画被用来迷惑群众,镇静群众。(9)瞿秋白:《欧化文艺和大众化》,见《乱弹及其他》,上海:上海霞社校刊本,1938年,第278页。瞿秋白在《大众文艺的问题》中认为中国劳动大众的文化生活还停留在“中世纪”阶段,连环画等被中国的资产阶级用来奴役劳动大众,大众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是从这些反动的大众文艺中得来的。(10)宋阳(瞿秋白):《大众文艺的问题》,《文学月刊》1932年创刊号。
其二,改变普罗文艺“欧化”风格的一个办法就是充分利用大众文艺的旧形式,并逐渐在旧形式如“连环画”中融入新成分。随着文艺大众化的提出,一些作家开始反思五四新文艺。瞿秋白在《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中指出,目前普罗文艺所用的都是“摩登主义”的体裁,这些体裁、形式的艺术是与大众隔绝的。因为识字的人较少,可以采用连环画等形式,不过也要预防投降主义,这意味着普罗文艺不能盲目地模仿旧形式,还要改造旧体裁,在小说、唱本、剧本、连环画中逐渐融入新式的描写叙述方法。(11)史铁儿(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文学》1932年第1卷第1期。冯雪峰在《论文学的大众化》中指出,普罗革命文学脱离群众的现象是严重的问题,多数的工农大众完全浸在反动的大众文艺里。中国普罗革命文学要努力成为工人农民群众的文学,担起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已有的作品都是大众所不能理解的欧化语言。在“创造大众能理解的作品”的任务面前,为了在大众中与反动的思想斗争,为了宣传革命的政治口号,应该充分利用大众文艺的旧形式,即用连环画等旧形式去表现革命的内容。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一直使用旧形式,要逐渐改造旧形式,并在其中逐渐融入新成分,再与新的内容相适应。(12)冯雪峰:《论文学的大众化》,《文学》1932年第1卷第1期。阳翰笙在《文艺大众化与大众文艺》中认为,过去新兴文学运动中产生出来的作品远离大众,不仅使用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产生的“假白话”,体裁上也走欧化路线,而广大的工农群众是没有缘分来享受这样的作品的,他们的文化水平低,只能看连环画等。这样,在创造无产阶级的大众文艺的时候,要避免使用欧化文艺,因为大众不能理解也不能接近,一定要运用大众所喜好的题材的各种要素创造新形式,并且将新的内容注入到旧形式,或者用新描写方法慢慢改造旧形式,最终创造出适合大众文化水平的新形式。(13)寒生(阳翰笙):《文艺大众化与大众文艺》,《北斗》1932年第2卷第3、4期合刊。
其三,要充分利用“连环画”等旧形式,因为这些形式是大众所熟悉的,但是也要发展新形式。《北斗》杂志上的讨论曾经涉及这一问题。陈望道认为方向正确的左翼文学,还只是在知识分子中间流传,不能起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作用。中国文学最紧迫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文学大众化。鉴于广大工农大众不识字,那么就只能依靠大众化的文学作品来引起阅读的兴趣,连环图画在大众中的流行,表明文学大众化是可能的,且是可以做到的。不过,也要在使用旧形式的时候发展出最完善的新形式。(14)陈望道:《〈北斗〉杂志社文学大众化问题征文》,《北斗》1932年第2卷第3、4期合刊。叶以群认为,连环图画等在大众中的流行,说明实践中国文学的大众化是可能的。具体来说,为了使作品能够深入大众,就必须采用大众所熟悉且爱好的体裁,如连环图画等。不过,采用旧形式决不是纯然的抄袭,而是在旧形式中发展出新形式,新形式并不是凭空产生的。(15)华蒂(叶以群):《〈北斗〉杂志社文学大众化问题征文》,《北斗》1932年第2卷第3、4期合刊。
总之,“连环画”因为形式简单、便于大众理解,在左联倡导的文艺大众化中被推崇。不过,在利用连环画时,要逐渐以新的思想、内容取代封建意识;旧形式虽然受欢迎,但要在旧形式中融入新成分,发展新形式。
前文已经讨论了左联为提高大众的无产阶级意识,倡导使用大众熟悉和喜爱的“连环画”这种形式,但“连环画”在文艺界并没有完全被接受。这是因为当时整个的文艺大背景正处于“欧化文艺”与“大众文艺”的讨论之中。其中,左联为改善普罗文艺的“欧化”倾向提出的“大众文艺”路线受到“第三种人”的反对,而“连环画”问题是论争中的焦点。苏汶将“连环画”放在了“欧化文艺”的对立面。(16)“欧化文艺”也是这一时期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因是本文重要的背景之一,在此列出相关重要研究文献。赵黎明:《欧化·现代化·民族化——略论现代中国语文“欧化”问题的历史轨迹》,《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李永东:《语体文的欧化与大众化之辨——评1934年的大众语论争》,《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傅修海:《文艺“欧化”:一个世纪性的心结》,《文艺评论》2010年第2期;聂国心:《鲁迅与瞿秋白:文学大众化的不同目的》,《粤海风》2014年第6期。他在《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中指出,左翼在倡导文艺大众化这一问题的时候,发现劳动者还在看充满封建气息的、对劳动者思想有害的连环画,因此提倡作家去创作一些有益的连环画。针对这一点,他认为每一个死抱住文学不肯放手的人都会提出反对意见。因此,低级的文学形式是产生不出好的作品的,也产生不出伟大的作家。即使能产生托尔斯泰、弗罗培尔,左翼暂时也是不需要的,即使以后左翼会倡导伟大的作家。(17)苏汶:《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现代》1932年第1卷第8期。苏汶又在《“第三种人”的出路——论作家的不自由并答复易嘉先生》中指出,当文学形式低级到某一程度,就会损失文学性了。欧化文学是比连环画进步的形式。苏汶认为德国的连环画是艺术品,但如果放到中国,大众未必会接受。大众化可以作为一种策略性的后退,但只能是一种过渡形态,会损害艺术价值。(18)苏汶:《“第三种人”的出路——论作家的不自由并答复易嘉先生》,《现代》1932年第1卷第6期。由此可见,苏汶认为,其一,连环画是一种低级的文学形式,只是一种过渡形态,不会从中产生伟大的作品,也不会产生伟大的作家;其二,欧化文艺是比连环画这种旧形式高级的。在此之后,“自由人”胡秋原回应了苏汶,他在《浪费的论争——对于批判者的若干答辩》指出自己并不像苏汶那样看不起“连环画”,但要努力消灭大众文艺,提高大众的文化水准。(19)胡秋原:《浪费的论争——对于批判者的若干答辩》,《现代》1932年第2卷第2期。
那么瞿秋白在《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一文中如何评价“连环画”的呢?他承认“连环画”中产生不出托尔斯泰,也产生不出弗罗培尔,但是德国的版画式的连环画,已经成了一种有艺术价值的作品。至于在中国,如果努力发展连环画,也不是一定不会产生真正的艺术作品。(20)易嘉(瞿秋白):《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现代》1932年第1卷第6期。至于苏汶所标榜的“欧化文艺”,虽然他在此没有直接回应,但在此之前写《欧化文艺和大众化》就指出欧化文艺是民众创造自己的文化革命的巨大障碍,在根本上是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反映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对“欧化文艺”的批判既不在“欧化”,也不在“文艺”,根本在于由谁来领导文艺。文化上的斗争也是政治斗争的一部分。(21)瞿秋白:《欧化文艺和大众化》,见《乱弹及其他》,第277-279页。“连环画”与“欧化文艺”的冲突在瞿秋白看来已经不是纯粹的文化之争,而关乎文化领导权,是不同派别的政治斗争。
此后,周扬、宋易等人也分别批评了苏汶的观点,指出并非只有欧化的作品才有艺术价值,“连环画”这种“低级”的形式也有可能向更高级的形式发展。周扬在《到底是谁不要真理,不要文艺?——读〈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中认为苏汶倡导“艺术至上主义”的真实目的是使文艺脱离无产阶级,苏汶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攻击左翼文坛的文学不再是文学,而是连环画。周扬认为,为了创造大众能理解的作品,为了在大众中激发、组织与反动思想的斗争,应当充分利用大众文艺的旧形式,如连环图画。苏汶将“连环画”限定为“低级”的,是因为他以欧化文学作为批评标准。连环画并不是大众文学的唯一、固定的形式,左翼也不可能一直沿用这种旧的形式。左翼会在旧的大众文艺形式中创造新的形式;好的作品是从“低级”的作品中产生出来的。之所以还使用旧的形式,是因为旧形式有助于大众的思想斗争和政治宣传,也有助于引领大众开启新的文艺生活。(22)周起应(周扬):《到底是谁不要真理,不要文艺?——读〈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现代》1932年第1卷第6期。舒月(宋易)在《从第三种人说到左联》中不赞同苏汶以为民间固有的形式都是低级的、没有艺术价值的观点。因为,并非只有欧化的作品才有艺术价值。在文艺大众化的过程中是可以利用旧形式的,“连环画”等没有玷污他所认为的至高至美的艺术。(23)舒月:《从第三种人说到左联》,《现代》1932年第1卷第6期。
历史已经证明,张闻天的《文艺战线上的关门主义》在反省左联的文艺“左倾”路线、处理共产党与各派别之间的关系上有重要意义。(24)程中原:《党领导左翼文艺运动的重要史料》,《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2期;吉学明:《哥特、科德及其他》,《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2期。上述文章均讨论过这一问题。但就“连环画”问题,从后来鲁迅、冯雪峰、茅盾、祝秀侠发表的文章来看,左联作家对他观点的认可度并不高,尽管张闻天对“连环画”的观点可能更加辩证。他认为左翼文艺家为了实现宣传鼓动作用,采取各种通俗的大众文艺的形式是正确的,但认为只有利用连环画等形式才能创造无产阶级文艺的观点是错误的。现代文艺的各种形式都是比旧文艺的形式要进步的。无产阶级的文艺应当利用新形式。尽管工人有可能看不懂新形式,但也不是说要抛弃现代艺术的形式与技巧,而是在根本上提高工人的文化程度。(25)哥特(张闻天):《文艺战线上的关门主义》,《斗争》1932年第30期。
鲁迅坚信“连环画”是可以成为艺术的,这也是他为“连环画”辩护的原因。作为争论的当事人之一,苏汶曾在与施蛰存共同编选的《中国文艺年鉴·一九三二年中国文坛鸟瞰》中说明了这一点:“苏汶也对用旧形大众艺术来代替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稍稍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而且对旧文艺(举例说,是连环图画)的艺术价值表示怀疑。因辩解这种怀疑,鲁迅便发表了他的《连环图画辩护》。”(26)苏汶:《一九三二年中国文坛鸟瞰》,见苏汶、施蛰存编选:《中国文艺年鉴》,上海:现代书局,1933年,第11页。鲁迅在《论“第三种人”》中指出:“左翼作家诚然是不高超的,连环图画,唱本,然而也不到苏汶先生所断定那样的没出息。左翼也要托尔斯泰,弗罗培尔。”左翼知道“连环图画是产生不出托尔斯泰,产生不出弗罗培尔来,但却可以产出密开朗该罗,达文希那样伟大的画手”(27)鲁迅:《论“第三种人”》,《现代》1932年第2卷第1期。。鲁迅在《“连环图画”辩护》中指出他讨论“连环画”的一个原因是看见苏汶站在“中立”立场来讨论“连环画”。那些以为“连环图画”是下等的、难以登“大雅之堂”的观点是错误的。书中的“插画”是为了装饰书籍增加读书兴趣的,且能补充文字叙述的不足,所以也是一种宣传画。“连环图画”不但可以成为艺术,而且已经在“艺术之宫”中。“连环图画”同其他文艺一样,要有好的内容和技术。(28)鲁迅:《“连环图画”辩护》,《文学月报》1932年第1卷第4号。而且鲁迅不仅对“连环画”的文艺价值进行辩护,还对如何改良连环画也另外撰文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冯雪峰对“连环画”的回应,则从艺术价值出发,上升到对普遍的“形式”问题的思考。他在完成于1932年11月的《关于“第三种文学”的倾向与理论》一文中指出艺术价值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政治的、社会的;形式不是独立发展的,也不是有独立价值决定的东西。以贵族主义眼光来看待艺术的苏汶是无法认识到简单的内容自动地选择简单的形式,铸成简单的艺术;也无法理解能感动多数的简单的大众读者的简单艺术是有艺术价值的。总之,内容占支配地位,时时影响形式;西方的壁画和版画的高度发展,表明连环画也是有可能成为高级艺术的,且成为有民族特色的国际艺术。(29)丹仁(冯雪峰):《关于“第三种文学”的倾向与理论》,《现代》1933年第2卷第3期。
茅盾不仅从艺术的角度,还从“启蒙”的角度来看“连环画”。《连环图画小说》中茅盾指出街头的“连环画小说”受到大众的欢迎,是“民众教育”的工具。其一,“连环画小说”的内容多神怪、武侠,是“有毒”的,不过对于大众及儿童的影响却是需要注意的。其二,“连环画”的部分可以引导识字不多的读者。“连环画小说”如果能巧妙地应用起来,一定能成为大众文艺的最有力的作品。无论在图方面,还是在文字方面,“连环画小说”都是可以逐渐完善,成为“艺术品”的。(30)茅盾:《连环图画小说》,《文学月报》1932年第5、6期合刊。茅盾在《封建的小市民文艺》中也指出“连环画小说”在穷乡僻壤影响着人民的心理。(31)茅盾:《封建的小市民文艺》,《东方杂志》1933年第30卷第3号。
祝秀侠比茅盾更向前迈了一大步,他关注的是“连环画”在阶级斗争中的作用,他提出战争时期文艺是斗争的工具。他在《关于胡秋原苏汶与左联的文艺论战》中认为只有苏汶这类人才将形式分为“低级”和“高级”;苏汶将连环图画等形式看作是“低级”的,是因为他不能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文学形式”,而根本在他的资产阶级立场。连环画等只是新兴阶级的一种形式。目前,左翼对连环图画等的提倡并不是为了产生托尔斯泰、弗罗培尔的。在战斗时期,文艺不是为了有闲阶级的绅士去鉴赏的,而是为缺少知识的新兴阶级服务的。苏汶说左联没有优秀的作品是应当承认的,但不能因此就否定无产阶级文学的存在和发展,以艺术至上的观念来盲目拥护文学的独立性。(32)首甲(祝秀侠):《关于胡秋原苏汶与左联的文艺论战》,《现代文化》1933年第1卷第1期。祝秀侠从驳斥苏汶对“连环画”的态度,上升到对苏汶整个文艺观念的批评。
由以上的讨论可见,“连环画”在左联以后并没有得到文艺界的完全认可,受到了“第三种人”的质疑。在“第三种人”看来,“欧化文艺”是比“连环画”高级的。左联成员认为“连环画”并不是低级的,它有可能发展为高级的艺术品,且更突出强调“连环画”的社会功用性,甚至认为“连环画”关乎无产阶级的未来。不过,在争论之中,并没有得出要走大众路线、还是要走欧化文艺路线的最后结论,但显然主张采用连环画这种旧形式的作家占多数。
左联并没有因为有人反对“连环画”,就放弃了“连环画”。相反,他们不但认可了“连环画”这种旧形式,还更加深入地讨论了如何改良连环画,如何采用旧形式。讨论的发生要追溯到魏猛克于1934年3月24日在《申报·自由谈》上发表的《“旧皮囊不能装新酒”》。他在文中指出,不识字的大众和儿童喜欢看“连环画”,因为“连环画”可以从直觉上去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但是充满迷信和奴隶的思想的“连环画”实际上统治着大众和儿童的心。因此,最近流行起改良“连环画”的运动。不过,重新创造的新“连环画”,不但大众不懂,知识分子也不懂。总之,在旧社会未得到彻底的改革之前,想要彻底改变阅读习惯是很难的,因此要有条件地采用“连环画”这一旧形式,并在其中加入新的思想。(33)魏猛克:《“旧皮囊不能装新酒”》,《申报·自由谈》1934年3月24日。这是魏猛克针对如何采用旧形式,改造连环画提出的第一点意见。魏猛克又在《采用与模仿——关于投降旧艺术的问题》中提出了第二点意见。他认为要逐渐地改造连环图画的旧形式与技术,使他们符合阅读者的习惯和鉴赏能力。新的艺术的创作要从“大众”和“儿童”的习惯出发,在他们所爱好的旧东西中寻找引导的工具;对旧艺术的“采用”与“模仿”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投降的”。(34)魏猛克:《采用与模仿——关于投降旧艺术的问题》,《中华日报·动向》1935年4月19日。魏猛克在《如何采用旧形式》中提出了第三点,在具体的条件看来,新的“连环画”要在形制上与流行的连环画相符合。不过,他明确表示“连环画”并不是艺术史上的宝贵遗产,不能将艺术与连环画混为一谈。(35)魏猛克:《如何采用旧形式》,《中华日报·动向》1934年5月1日。从魏猛克的几篇文章来看,他是主张有条件地改造旧形式的,但不是完全投降旧艺术。这样的观点,却受到了聂绀弩、鲁迅等人的质疑,因为他未能突出“新形式”的创造。一般认为,魏猛克以上的文章激化了“连环画”讨论,不过这是有原因的,在此之前,他曾同《无名》杂志的编辑陈企霞联名给鲁迅、茅盾写信,征求改良连环图画的意见,即如何选择材料和形式;鲁迅和茅盾在复信中观点相似,指出要使毫无艺术训练的人可以看得懂连环画,在材料选择上要取中国历史上大众知道的人物,在形式上要用中国旧法,其中茅盾认为也可以适当采用近代的题材。(36)鲁迅、茅盾:《关于连环图画》,《涛声》1933年第2卷第33期。显然,魏猛克并不满足于鲁迅、茅盾提出取法“旧艺术”改造“连环画”的观点。
讨论是在《中华日报·动向》上集中展开的。聂绀弩具体阐释了魏猛克“有条件的采用旧形式”的观点。不过他在《新形式的探求与旧形式的采用》中先是反对魏猛克因为旧艺术有一二方面能接近大众,就全然接受旧艺术的观点。在聂绀弩看来,魏猛克针对连环图画的发展提出的观点,即采用旧形式去解决艺术大众化的问题,是将艺术大众化简单化且卑俗化了。一部分旧艺术之所以受到大众的喜爱,并不只是因为形式的通俗,还有更复杂的原因。尽管魏猛克说“有条件”地“采用”,但没有具体地解释。艺术大众化只有一条路,就是探索新形式。新形式的探求,才是艺术大众化的根本动力。只有这样才能探索出真正符合大众趣味的作品,才能“有条件”地采用旧形式。新形式的探求与旧形式的采用,是辩证统一的;离开新形式的创造去谈旧形式的采用,都会有意无意地“投降”旧形式。(37)耳耶(聂绀弩):《新形式的探求与旧形式的采用》,《中华日报·动向》1934年4月24日。需要说明的是,聂绀弩之所以能辩证地看待“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与他这一时期翻译了藏原惟人的《艺术底内容和形式》(38)藏原惟人:《艺术底内容和形式》,聂绀弩译,《中华日报·动向》1934年4月24日至5月10日连载。一文密切相关的。
廖沫沙在《提出另一个“命题”》中针对魏猛克提出的“有条件的采用连环图画的形式与技术”指出,问题不在于是否“采用”,而在如何“采用”以及采用的“条件”。一切的艺术遗产,都有批判地有条件地接受的必要;“连环画”是一种重要的遗产,不仅在艺术史上有地位,且为大众所喜欢。它虽然不如影片那样感人,但是生动活泼的形象、连续的画面,胜过其他绘画形式。“连环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没有新旧之别的,有的只是“技巧”的新旧之别。“连环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可以采用的,这不是对旧艺术的“投降”。对如何采取连环画形式的讨论,是为了避免艺术坠落到低级趣味当中。(39)达伍(廖沫沙):《提出另一个“命题”》,《中华日报·动向》1934年4月25日。廖沫沙丰富了魏猛克“有条件的采用旧形式”的论断。他在《从采用旧形式到创造新形式》中指出,魏猛克提出的“有条件的批判地采用旧形式”是不与聂绀弩的“新形式的探求与旧形式的采用,辩证地统一”相抵触的。“有条件的采用”有“扬弃”旧形式、创造新形式的意义。新形式创造的第一步就是从旧形式出发,而新形式产生的根本在全新内容的出现,以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为前提。不过,即使有了新的内容,也不一定有新的形式来适应。形式落后于内容的更新是常有的,因而,新内容有条件地采用一点旧形式也是可以的。(40)达伍(廖沫沙):《从采用旧形式到创造新形式》,《中华日报·动向》1934年4月29日。不仅如此,廖沫沙还写了《采用旧形式是个实践问题》一文,文中指出“有条件的采用连环图画的形式,我想是能够相当地尽其引导大众走到新艺术的责任的”,而“采用”不是空谈,是一个实践问题。(41)廖沫沙:《采用旧形式是个实践问题》,《中华日报·动向》1934年4月30日。显然,廖沫沙不仅在理论上关注“旧形式的采用”问题,更将其视为一个重要的实践命题。
鲁迅在1934年4月9日写给魏猛克的信中谈了自己对“采用”的看法。他认为“新的艺术,没有一种是无根无蒂,突然发生的,总承受着先前的遗产,有几位青年以为采用便是投降,那是他们将‘采用’与‘模仿’并为一谈了”,“既是采用,当然要有条件,例如为流行计,特别取了低级趣味之点,那不消说是不对的,这就是采取了坏处。必须令人能懂,而又有益,也还是艺术,才对”(42)《鲁迅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70页。。之后,鲁迅又发表《论“旧形式的采用”》,讨论如何采用旧形式,以及新形式与旧形式的关系。他认为聂绀弩的观点,即新形式的探求不能和旧形式的采用机械地分开,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聂绀弩不能认为采取了旧形式,就是为整个旧形式捧场。对旧形式的采取,一定有所删除,也一定有所增益;正是对旧形式的采取,才构成了新形式的发端,也促使旧形式的蜕变。(43)常庚(鲁迅):《论“旧形式的采用”》,《中华日报·动向》1934年5月4日。鲁迅又在《连环图画琐谈》中指出要实现连环画的“启蒙”意义,就要让一般的大众也能读懂。(44)燕客(鲁迅):《连环图画琐谈》,《中华日报·动向》1934年5月11日。他在1935年6月29日给赖少麒的信也说,连环画是对大众有益的,但是要采用民众可以读懂的方法。总之,鲁迅认为“连环画”这种旧形式是可以有条件地采用的,因为最终目的是大众能懂。
艾思奇也在《连环画还大有可为》中回应了魏猛克,指出魏猛克提倡旧形式来迎合大众心理的观点是对旧形式的妥协;他提倡使用连环画,但是没有指出这里存在产生新艺术的可能。那种以为用了连环的格式,就是投降给了旧艺术的观点是错误的。要在新内容新题材的扩充中,大胆地引用新手法。(45)艾思奇:《连环画还大有可为》,《中华日报·动向》1934年5月6日。
胡风的《关于采用旧形式的问题》对多方的观点进行了回应、评析,并相对客观地作出了总结。他在文中指出,其一,我们已经在理论和实践中知道在旧形式中应该采取什么,排斥什么。采用旧形式不过是创造新的大众文艺的内容之一;群众也会在实际中创造出许多新的形式。其二,表现了大众的新的生活以及从这生活生出的希望的作品,在形式上已经不同于“旧形式”了。提升到理论上,其一,同意廖沫沙先生提出的,现在“形式不及内容”的观点,也同意聂绀弩先生提出的,改造旧形式的“增益”与“删除”。其二,现在要把旧内容变成新内容,把大众的旧意识变为新意识。聂绀弩先生所要求的是空想的新形式,形式是要同大众的需要相对应的东西,随着内容的进展而蜕变。至于魏猛克提出的采用连环画的旧形式的看法,也不能完全同意。魏猛克先生只关注“教育”效果,而并不关涉艺术本身的问题。流行的连环画可以是艺术的,但不能因为现状的幼稚就将连环画和艺术本身分开。要看到连环画的前途,它是可以成为高级艺术的。不仅如此,只把连环画看成启蒙的工具,而不将其看作艺术运动,忽视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也是有问题的。魏猛克以为只要逐渐批判地采用旧形式即可,更重要的是要使内容争取支配地位,使内容时时影响形式。此外,为了争取连环画的前提,还要提高技术,清除残余的低级趣味和遗留的蛮性。(46)高荒(胡风):《关于采用旧形式的问题》,《代声月刊》1934年创刊号。
现在看来,当时部分作者认为魏猛克“投降”旧形式的观点是断章取义的,他并非“投降”,而是主张“有条件”地采用,只不过他未鲜明地在文中提出“新形式”的发展和创造问题。显然,对旧形式的采用,一方面要改造其内容、意识,另一方面要努力发展新形式。
“连环画”作为一种大众文艺是在文艺大众化的讨论中被左联倡导的,但受到“第三种人”的“欧化文艺”的反驳。不过,左联依然坚定采用“连环画”这种旧形式,并且由“连环画”这一个案出发,深入讨论如何采用旧形式。以往研究只关注鲁迅对“连环画”的辩护是有所欠缺的;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左联内部的意见、分歧,也涉及左联与其他派别的争论。不仅如此,在20世纪30年代围绕“连环画”问题所展开的讨论中,还牵扯出两个问题,其一是大众文艺与欧化文艺的路线之争,其二是如何对待旧形式、如何采用和改造旧形式等问题。前者关乎对五四新文学的反思,即肯定五四还是否定五四,后者关乎中国文艺的发展方向,在民族文艺形式论战中有了更深入的讨论。这两个问题又是密切相关的:正因为有对“欧化文艺”的反思,才有“大众文艺”的倡导,而“旧形式”又是实现“大众文艺”的一种方式。“五四新文艺”过于欧化,完全否定、摒弃了中国的文学传统;中国的无产阶级文化建设、中国新文艺的发展还是要立足已有的文化基础,并加以改造。总之,1930年代的“连环画”讨论不只是一次美术运动,作家们所真正关心的问题并不是“连环画”本身,这场讨论还涉及如何评判五四的欧化文艺、如何重新看待文艺大众化运动、如何选择中国文艺的发展方向。在理论上,以“连环画”为视角来看,“文艺大众化”讨论给毛泽东的“工农兵方向”提供了理论资源。随着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原则确立了,“大众化”也正式成为中国文艺的发展方向。在实践上,除了“连环画”,那些易被工农兵所喜闻乐见的章回体小说、演义体小说,街头诗、枪杆诗、墙报诗,还有广场剧、农村小话剧、秧歌剧等多种多样的大众文艺形式也在注入新的内容后,蓬勃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