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林
摘要:高中物理是高中学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高考的重难点学科,因此一直被学生用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新时代的教育改革正在不断推进,物理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在进行中,教师更加注重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而课堂提问就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创造积极地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到知识,更加的全面深入学习,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有效的进行提问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学习的关键,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解决自己的疑问,这能够增强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使学生更好的在课堂中学习。本文将通过分析实际教学案例,探究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开展,以使学生提高物理成绩。
关键词:高中物理;有效提问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物理教师一般都是先进行教材知识的讲解,在教学时很少提问学生问题,就算是进行提问也是一些课本上已有的或是教师已经讲授的知识,或是过于抽象化的问题,这就会使教师的提问只流于形式,不能够进行有效的提问,忽视了提问的策略,所提问的问题不能够很好的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够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师若是不能够重视有小问题的提问,就会使学生处于教学的被动地位,限制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为了能够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教师应该利用有效的提问模式,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有层次的提问,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对于高中生来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尤其是在物理方面,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会更加明显,有的学生是物理大神,而有的学生却只能靠懵选择题得到一点分数。所以,教师在进行提问时一定要有层次的进行提问,教师还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平等的对待学生,参照每一位学生的物理基础水平,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例如,对于一些学困生,驾驶可以提问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先让学生打牢基础。对于中等学生来说,教师可以提问一些拔高类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的答案,以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提高。而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不会的地方在与教师进行讨论学习,教师还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些课外的更加贴近高考的问题,让他们尝试着自主解答。利用这种有效的提问方式,让教师关注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更好的应用于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提升到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进行《动量和动量定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重复的向基础性差的学生提问相关的公式以及定理,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给他们布置一些能用这些基础性知识解决的应用类问题,让他们能够熟练的运用这些公式。对于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需要联系前面以及现学的知识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学会联系知识。对于优等生来说,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与高考同一水平的问题,让学生提前接触高考的提问高度以及形式。而且在日常教学时,教师若是能够适当的让学生接触高考问题,能够让学生对于高考有一个清楚的认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设置趣味性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对于大多数的的学生来说是抽象难以理解的,主要是物理所涉及的公式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知识点之间的交叉程度也非常高,这就会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抵触心理。兴趣是学生学习时一个很好的驱动力,所以,教师再进提问时,也要避免所提问的方式或者问题过于单调,可以设置一些趣味性的问题,活跃课堂,避免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而且趣味性的问题能够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兴趣程度,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对学生学习物理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能自主参与教学活动
高中的教学活动是针对高考进行的,并且高考是人生的一大转折,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就不能局限于教材知识的教学,还要对知识进行延伸。因此,教师提问时也要有所延伸,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主体,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让学生利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完全的掌握知识,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物理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是有很大的不同的,物理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更加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在进行物理课堂的实际教学时,有效提问不能只限于问问题,还要考虑问问题的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提问,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来达到提问的目的。而且教师若是能够将良好的提问模式进行有效的运用,就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提升课堂学习氛围。这样才能发挥有效提问真正的作用,提升学生物理成绩,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国锋: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关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法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7(88):153.
[2]張亚平:有效提问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