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1+X』的教学策略

2020-02-14 15:44陈二俊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学点文言文关联

陈二俊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全面使用已有三年, “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得到广泛认可,倡导的“1+X”阅读教学模式也为大家所熟知,但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去落实的也仅限于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教学像历次语文教学改革一样,依然是“春风不度玉门关”,依然在坚守着“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串讲真经”,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原因在于现在大多数省市中考古诗词阅读和文言文阅读还是选自课内,还是考试在指挥着教学,而把语文核心素养束之高阁。

文言文作为古代书面语言,能流传至今的都是典范,凝聚着古人深邃的思考智慧,承载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包括古代诗词)篇目增加到124篇,占到了全部课文的51.7%,此外,在文言文的助读系统中还推荐了一些文言阅读篇目。学生从上学伊始接触到的文言文就要远远少于现代文,这和教材有关,也和生活有关。所以,初中文言文要想建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更需要“1+X”阅读教学模式。而初中文言文“1+X”阅读教学的落实需要先审清题意,理清思路,再运用一些具体的方法技巧。

一、审清题意

“1+X”阅读教学模式是落实“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最好抓手。这种教学模式中的“1”就是某个单元中的一篇教读或自读课文;“X”就是围绕该篇课文涉及的某一组文章,可以是同一作家,可以是同一主题,可以是同一题材,甚至可以是与之相关联的整部作品。如此,不但能保证学生学会阅读方法,而且能不断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提升学生阅读总量。要想在阅读教学中做好“1”的落实,就要紧紧围绕单元教学点,借助“这一篇”让学生初步建立起对某一个或几个教学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读“那一组”文章并运用、体会单元教学点,从而内化成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初中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只有“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这一点,这更说明阅读才是做好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武器。因为学习文言文首先是语言学习,学习语言自然离不开阅读,这里面包括朗读、默读、速读、品读、跳读等具体方式。但文言文又不是外语,我们不能忽视其传承性,要充分利用初中学生所积累的现代文学习经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理解性地积累词句。钱梦龙先生的经典课例《愚公移山》就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一节课除了默读,还有六次朗读,每次朗读都有所侧重,每次朗读学生都有所感悟。第一次朗读全文,纠正了字音;第二次朗读侧重揣摩愚公之妻和智叟的不同语气;第三次朗读愚公所说的话,体会句式特点,感知愚公形象;第四次朗读结尾段,进一步感受愚公形象;第五次朗读全文,整体感知不同人物形象;第六次让两名学生共读改写后的《愚公移山》,培养语感,体会寓意。另外,文言文首先是“文”,是“文”就必然有内容与思想的承担,如果忽视了这点,那还不如让学生去学《古代常用汉语字典》。学生只有在读中通晓文本才能更好地识记和积累实词与虚词。这不就是理解吗?但大多数文言文教学只将目光集中在文言实词与虚词的积累上,恰恰忽视了阅读,不但阅读量跟不上,而且在教學教材上选文时也把“读”这一本质基本抛弃了。

所以,审清题意就是要清楚什么是“1+X”阅读教学,就是要清楚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本质和特点。

二、理清思路

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就要考虑整个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整体规划和某个文言文单元具体而微的安排。其实不仅解题是这样,建楼也是这样:要清楚所建楼宇的功用,再去设计图纸、安排工程进度,最后才是考虑怎样建筑施工。凡事皆当如此。

七年级每个单元的最后一课都是文言文(包括古诗),七年级上下册共有二十二篇文言文。教学重点应该是指导学生养成借助工具书解决文言字词的习惯,逐步激起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初步掌握文言语句的翻译方法。教材没有将文言文单独列为单元的原因有很多,但这种安排我们可以理解为现代文和文言文是一脉相承的,不要一上来就把它们割裂开。所选文章都是像《狼》《卖油翁》《河中石兽》等这些篇幅短小、生活气息浓厚、颇有趣味的文言文,这样可以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聚焦重点,经过整合,留出时间再补充一些与之相类似,或者没有直接联系但也颇有趣味的小短文和学生一起读一读。比如,《〈世说新语〉二则》,我没有按照传统的逐句翻译讲解,而是把重点放在感受古代少年儿童的机敏聪慧,设计成“古代聪敏儿童”的专题性学习。又选择了三篇相同主题的文言文,也配有注释,让学生结合所给注释和课文一起阅读。带领学生着眼于整体阅读感知,遇到注释中没有、影响理解的字我就和学生一起查《古代汉语常用字典》。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学习翻译、理解文意、积累词语。

而八、九年级的文言文则分别安排在每册教材的第三和第六单元,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学习能力之后,集中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形成文言文语感。纵观这些单元,除了承担人文素养培养任务之外,语文素养基本上都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大意;在诵读中培养语感,积累常见文言词语”之类的表述。在教学中可以着眼于整个单元统一安排教学,以便有时间带着学生去阅读“那一组”文章。比如,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涉及四篇文言文,分别是《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愚公移山》《周亚夫军细柳》;五首古诗词,分别是《饮酒(其五)》《春望》《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教学可以这样安排:第1课时通读这个单元10篇古诗文,扫清字词障碍,为学生反复诵读打下基础。第2~3课时以《富贵不能淫》为“1”,围绕《孟子》进行学习;第4~5课时以《愚公移山》为“1”,围绕《列子》进行学习;第6~7课时以《周亚夫军细柳》为“1”,围绕《史记》进行学习。这三次专题性学习围绕单元目标,给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学习的机会,抓住重点语句学习翻译、理解文章,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完成文言词语的积累。而对于五首古诗词的教学最后安排两个课时,指导学生结合作者身世和时代背景,学习从炼字角度理解诗词。同样数量的课时,学生却能在这个过程中读到大量经典文言名篇。

所以,理清思路就是要明确某个年级的文言文教学重点,做好单元课时规划,既要做好“1”的教学,也要做好“X”的阅读,引导学生在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的过程中,学习重点语句,理解文章,积累文言词语。避免出现一教文言文就是读几遍课文,从头到尾翻译,边翻译边讲词语作用的现象,那样学生没有任何深度思考的机会,更谈不上发展思维了。

三、掌握技巧

题意清楚,思路清晰,还需要掌握技巧,就初中文言文“1+X”阅读教学而言,需要一些技巧以保证课堂上“读”的落实。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有巧妙关联、提供支架、建立出口。

(一)巧妙关联

“1+X”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将课内和课外阅读联系起来,初中文言文关联什么上文已有提及,而怎样关联才能让中间的“+”具有实在意义呢?

1.单元教学点关联。

单元教学点关联就是围绕某篇文章或者某个单元的教学点关联起“这一篇”和“那一组”,这些教学點包括人文素养点和语文素养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习惯围绕人文素养点的训练组织文本。而语文素养点虽然明显,但由于不易找到相关的“那一组”文章,或者找到了“那一组”文章却不容易落实而被忽视。首先是“那一组”文章最好找该作家同时期的作品,比如《与朱元思书》课后助读系统就提供了《与顾章书》和《与施从事书》;与《曹刿论战》相关都出自《左传》的文章《子鱼论战》和《王孙满论鼎之轻重》。其次是研读教材和“那一组”文章,结合确定的单元教学点,提出具有思维层进性的问题。还是以《与朱元思书》和《与顾章书》《与施从事书》这节“1+X”课堂阅读教学为例:落实的单元教学点是“反复诵读,感受山川风物的灵秀,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在教学《与朱元思书》时提出的问题是“请你重点品读体现富春江山水特点的语句”和“你从哪里读出作者与这样的山水景色融为一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提出的问题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理解语句、积累词语,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最后达成目标。这两个问题同样是阅读《与顾章书》《与施从事书》的切入点。

2.阅读方法关联。

不同类型的文言文阅读方法自然有所不同。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孟子》专题”在关联时就要注意阅读《孟子》的方法,可以从语言和孟子的思想主张两个角度进行教学;“《史记》专题”在关联时就要注意《史记》作为纪传体史书的特点,从塑造人物和语言精炼准确这两个角度设计教学;“《列子》专题”在关联时就要根据《列子》多寓言故事的特点,联系寓言阅读方法来设计教学。

3.文化传承性关联。

语文核心素养其实是“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文言文在文化承载上有天然的优势,发掘其中的文化因素可以将“这一篇”和“那一组”关联起来。比如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五首古诗词中的《赤壁》《渔家傲》和《雁门太守行》,尽管它们体裁、作者、时代和思想情感都不一样,但都涉及“用典”,我们就可以此进行关联,让学生学习如何从用典角度阅读古诗词。再比如七年级下册的《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都与“登高”这一文化现象相关,我们就用“登高”进行关联,开展教学。此外,还有“饮酒”“称谓”“骈文”“边塞”等诸多文化元素,都可以成为“1+X”阅读教学的文化传承性关联元素。

(二)提供支架

“支架”一词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心脏支架,其实这就是支架所起的辅助作用。它是“项目式学习(PBL)”的关键要素,也可以称为脚手架。“1+X”阅读教学本身具有专题性,和项目式学习相类似。所以提供支架可以促进大量、有效阅读。常用的支架有测评性支架和补充性支架,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往往将二者结合起来。

1.测评性支架。

我们一直说要相信学生,学生会的不讲或少讲,但这并不等于彻底放手。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是学生学习效果的保障。测评性支架既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也可以让教师了解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学案”就是测评性支架的典型代表,可以检查学生对正音停连、实词虚词解释、语句翻译、文章梳理等内容的掌握情况。比如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列子》专题”的学案中有一项是“认真阅读《愚公移山》,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下面句子”,所选择的八个句子如下:

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②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③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④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⑤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⑥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⑦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⑧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这八个句子不仅是翻译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文章的关键内容。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网络,让学生上传朗诵音频、对某项内容进行投票、对某个问题进行留言回答等等。

2.补充性支架。

针对文言文远离学生生活和认知的特点,适量补充一些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查找,只不过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会占去学生大量的宝贵时间。同样,如果教师从网上直接复制粘贴,不加筛选也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所以补充的资料应该针对性更强、更简洁。一般情况下可以补充某篇文言文的写作背景、作者逸事、影响意义、文体知识、名人赏析等等,但一定要与课时教学目标相吻合。

(三)建立出口

这里所说的出口也就是搭建学生展示的平台,丰富“1+X”阅读教学的形式,增加文言文阅读的趣味,使之变成学习某些文言文的一种途径。根据呈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写作型出口和表演型出口。

1.写作型出口。

读和写是语文学习的两条腿,初中文言文自然也不例外,“以写带读”加深读的理解,提高写的能力,自是两全之事。比如前文提到的“《史记》专题”,学习之后教师鼓励并带领学生借鉴“史记笔法”为“愚公”作一篇小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再读《愚公移山》就会有新的思考。为指导学生更好地为“愚公”作传,教师可以为学生补充一些有关《愚公移山》的赏析资料,也可以补充介绍几篇有名的小传,还可以自己写篇下水作文。最后将师生的作品印成小册子,便于大家传阅欣赏。其他写的形式还有很多,可以改写、续写、缩写等等。

2.表演型出口。

这个时代的初中阶段学生表演欲望比较强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做好“这一篇”和“那一组”文言文的阅读。但这里所说的表演不能狭隘地理解为课本剧,它还包括故事会、诗朗诵、演讲等。比如前文提到的“《列子》专题”,就可以在重点学习《愚公移山》之后,以“《列子》寓言故事会”的形式倒逼学生自己阅读“那一组”出自《列子》的文章。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以及《石壕吏》《观刈麦》等一些忧国忧民的诗篇,给学生提供测评性支架,指导学生几个人一组选择其中一篇进行表演,再随机抽取一组进行展示,在欣赏点评的基础上再去进行“1+X”阅读教学。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发展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特色化教学案例研究”(1604356)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教学点文言文关联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奇趣搭配
智趣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关于办好农村小学教学点问题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