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金凤 刘洪峰 李燕梅
偏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功能紊乱而引发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其特点为偏侧剧烈搏动性头痛,持续时间4~72 h,时伴恶心呕吐等症状[1],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生活方式不断发生改变、生活工作压力的加大,偏头痛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患者及社会造成严重影响,为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对偏头痛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5月—2018年7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就诊治疗的“偏头痛”患者,依照就诊次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研究组,各35例。治疗组中男 15例,女 20 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39.24±2.36)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2.38±1.26)年。研究组中男13例,女22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39.56±2.46)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2.39±1.31)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参照《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偏头痛的诊断标准[2]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3]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瘀阻脑络,主症:头痛如刺、经久不愈,次症: 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沉细或细涩[4];年龄在18~68周岁。排除标准:①年龄<18岁,或>68岁者;②妊娠和哺乳期妇女;③有器质性疾病者及严重肝肾、心脑血管疾病者;④过敏体质者。
1.3 方法治疗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提供;国药准字H10930003)治疗;规格每粒5 mg;每晚服1粒,连续治疗15 d。研究组患者在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具体药方为:白芍30 g,木瓜20 g,当归25 g,川芎30 g,葛根20 g,丝瓜络24 g,白芷15 g,酸枣仁20 g,甘草10 g等药物。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同时给予护理干预,针对患者家庭情况与性格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对偏头痛患者护理及心理治疗,消除病人紧张心理情绪,使其放松精神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醒患者安排合理饮食及作息时间,在业余时加强自身锻炼等,并树立疾病治愈的信心,坚持服药,并记录头痛发作时间及诱因,利于诊治,患者应重视避免诱发。
1.4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标准观察2组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头痛的次数(次/月)、程度、时间(h/次)。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评定标准,临床治愈:治疗后无发作性偏头痛症状,1个月内不发病;显效:治疗后头痛积分减少50%以上[5];有效:治疗后积分减少21%~50%;无效:治疗后头痛积分减少20%以下。
2.1 2组患者头痛指标评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各指标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评分明显低于治疗组,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指标评分比较 (例,
2.2 2组患者疗效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3%,高于治疗组的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2.3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例,%)
偏头痛表现为发作性、抽动样、常为偏侧头痛,疼痛程度为中、重度、少则数小时、多则几天,通常并发恶心、呕吐等症状[6,7]。偏头痛多与风、火、痰、瘀、气相关,风邪上犯于脑,风火痰上扰,或气郁生痰动风,气血不畅,经络阻塞,不通则痛;偏头痛属中医学“头风”“偏头风”等范畴。王清任首倡瘀血头痛,因偏头痛病史较长,发作反复,符合中医“久病必入络”的观点,吴林等认为该病大多数是由于受损的五脏六腑的功能失常,又被外邪侵袭,故而发作, 痰浊结于体内,瘀浊与血液阻于脉络, 导致头中经脉失于濡润, 气行不顺发为此病,瘀血阻络被传统中医学定为偏头痛的重要发病机制,瘀血是由于体内的血液运行不畅,壅塞于脉络与脏腑内,成因多为体内气血运行不畅,而血液瘀阻于脑中脉窍,不通则痛,头痛为刺痛[9,10],治以活血化瘀止痛。方中当归升清阳以散瘀血而止痛、补营血以充脉道;白芍缓急止痛、养血敛阴;川芎祛风止痛行气等;白芷、木瓜、葛根、丝瓜络疏经通络、通窍祛风,酸枣仁养血安神,甘草调和诸药,诸药联用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养血安神的功效。现代药理学表明当归可对脑循环以及血液循环改善,对脑部急性缺氧、缺血进行保护,川芎有效改善脑缺血缺氧,阻止血小板聚集,可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发挥中枢性镇痛作用[11]。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降低偏头痛发作频率,头痛程度明显缓解,为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治疗效果,缩短其治疗时间,对偏头痛发作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