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焕琛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组织学胚胎学系,数字医学研究中心,上海 200032)
尊敬的戴院士、孙院士,各位解剖学界的教授专家,各位同仁、老师们、研究生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非常高兴和感谢大会组委会邀请我参加今天的第28 届华东六省一市解剖学与组织学胚胎学学术年会,谨让我代表老一辈解剖学界同仁们对这次年会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请允许我向前来支持解剖学科发展的两位尊敬的院士表示衷心感谢!他们将要为我们做精彩的学术报告,这将为我们学科今后的发展激发崭新的思路、注入強劲的动力。作为一名上海代表,我也向前来参加会议的各兄弟省市的专家、学者和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这次年会是上海市解剖学会、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及解剖学与组织学胚胎学系向各兄弟院校、各单位的同仁们学习的最好机会,大家将相互展示、讨论和切磋交流解剖学与组织学胚胎学科近年来在科研、技术和教学上的新成果、新进展。我也十分感谢中国解剖学会、各院校的领导和社会各界对华东六省一市年会和上海市解剖学会的大力支持。
解剖学是医学最重要的基础学科,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过去几个世纪,解剖学为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不可否认,解剖学作为一门重要医学学科,今后如何进一步发展?如何延续过去辉煌?如何使这棵老树开出新花?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努力地去开拓创新。我看到今天的会议主题:“解剖学+人工智能:发展的新契机”,感到能在当今信息化与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让古老的解剖学与组织学胚胎学融入到当今的技术革新中去寻求新的发展,这是非常好的机遇。1981年和1990年,我先后2 次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研修,曾大量地应用到了计算机技术。第1 次时,导师给我的学术研究方向是应用计算机图像三维重建和多媒体技术与古老的解剖学结合,曾经感到困难很大,但觉得它对复杂解剖结构的三维图像显示有着明显的优势,就下定决心向各专业人员学习来克服这个难题。回国后,一些教师还不太理解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怎么可能和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结合,认为它很难发展起来。但当第2 次我再次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到斯坦福大学研修时,看到了计算机图像三维重建和多媒体技术已有了飞速发展,看到它在医学教育、医学基础研究、临床医学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应用价值,我更加坚信与计算机等新技术学科交叉一定是今后解剖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引进计算机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等各方背景的人才,进行学科间交叉融合,2000年,我们在国内高校成立了第一个以“数字医学”命名的研究中心,就是今天的多学科交叉的复旦大学数字医学研究中心。现在,在宋志坚、李文生和王满宁教授的带领下,该研究中心巳成为“上海市医学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的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在计算机辅助手术、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和虚拟解剖学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并获得以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为代表的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多项研究成果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及其临床应用。近年来,研究中心遵照习总书记强调的“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指示,和上海科技馆合作,应用计算机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技术和人体解剖学结合,让此研究成果走进科技馆、学校、基层和商店,进行人体解剖学的科普知识宣传,为建设“健康中国”出力。我对他们坚持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目标,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以解剖形态学为根基,以科技成果科普化等发展理念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衷心的赞赏和祝贺。当然今天会议的主题是解剖学与组织学胚胎学今后发展的方向之一,很多当今新科学、新技术,如脑科学、生命科学的研发和技术,还有正在探索的氢医学的发展等都有待我们进行学科相互间交叉融合,去探索、开拓和发展。
今天召开的华东六省一市解剖学与组织学胚胎学学术年会,是几位本学科前辈于1991年倡导建立,旨在为解剖学界同仁搭建一个科研、教学交流的平台。首届年会在山东烟台召开,以后各省市轮流举办,除2003年因为SARS 病毒流行停止1 次外,其他年份坚持连续召开,至今已28 载,十分不易。它作为一个区域性的协作组织,多年来为华东六省一市的解剖学与组织学胚胎学学科的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而也为中国解剖学会的繁荣和创新作出了贡献。当今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扑面而来,发展迅速,这些创新探索和发展也必将影响各学科的教学、科研和技术等发展。希望大家继续开拓创新、敞开思路,积极探索解剖学与组织学胚胎学与新科学技术的融合路径,为解剖学科的新发展作出更大更多的贡献,让这个古老学科开出更多鲜艳花朵。
最后预祝本次年会圆满成功!祝各位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祝大家在上海过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