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堂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闫家乡动物疫病防控与畜牧技术服务中心 741503)
在养牛过程中,母牛难产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如果处理不及时,极容易导致母牛以及犊牛的死亡,即使给与了科学有效地处理,也容易留下后遗症,使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受到较大的影响。 因而,对母牛难产的原因进行准确分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治疗, 做好难产的预防工作已经成为保证养牛产业经济效益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1.1.1 母牛自身原因 母牛自身原因可以分为产力不足以及产道狭窄两个方面。
1.1.1.1 产力不足 母牛产力不足通常是由于母牛自身缺乏营养,子宫并不具备足够的收缩力度或者生产过程过长而引起。
1.1.1.2 产道狭窄 产道狭窄通常是指母牛的临产时, 子宫颈口没有彻底开张,子宫颈过于狭小,母体身体偏小以及耻骨联合位置尚未打开等因素而引起。
1.1.2 胎儿原因 胎儿原因则可以分为胎儿过大以及胎位不正等。
1.1.2.1 胎儿过大 胎儿过大通常是母牛在怀孕过程中,由于营养补充过剩而引起, 或者由于其他因素导致胎儿出现畸形而引起。
1.1.2.2 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包括胎儿下位、 胎儿横向以及胎儿侧位三种, 在临床上胎位不正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造成难产的原因[1]。
导致母牛难产的间接原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因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而导致母牛难产, 例如在母牛怀孕过程中由于营养不全面,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缺失,饲料品种过于单一,缺乏足够的运动,进行栓养,母牛初次怀孕时年龄过小等,这些都是导致母牛难产发生的间接因素。
早产或者超过预产期是母牛难产发生的其他因素。
1.3.1 早产 早产通常是指母牛尚未到达生产时间, 与预产时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如果母牛早产,通常情况下其体内催产素的水平以及产道的松弛程度与正常分娩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而极容易导致母牛出现难产现象。
1.3.2 超过预产 如果超过预产期以后母牛仍未生产, 这种情况下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时间过长就容易导致胎儿过大, 进而导致难产现象的出现。
首先,需要明确畜主的配种时间,进而确定母牛属于初产还是经产,推算其预产时间。 如果为自然分娩,同时胎儿胎位正常,助产人员可以将手指置入胎儿口内,如果可以感受到明显的吮吸感,即表明胎儿处于存活状态,否则胎儿已经死亡。 如果胎儿处于倒置状态,可以将手指深入到胎儿的肛门内部,如果出现明显的收缩感,则表明胎儿处于存活状态,否则胎儿已经死亡[2]。
首先需要做好各种器械以及仪器的准备工作, 对其进行消毒,为了保证母牛生产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接产人员需提前选好助手。 就近选择保定地点。 接着需要开展清洗消毒工作,清洗母牛的尾根以及会阴部位,接着采用新洁尔灭进行消毒,以防助产过程中产道污染现象的出现。
如果存在胎位不正的现象, 首先需要将胎儿推回到母牛的子宫腔内部,待胎儿尾巴、双后肢或者双前肢完全暴露时,助产人员需要平稳的抱起胎儿,接着将其慢慢拉出。 将胎儿拉出后,需要彻底清理母牛子宫内存在的瘀血以及胎衣碎片, 采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冲洗母牛子宫腔,接着将抗生素粉涂抹其中,以防出现产后感染。
在助产工作结束以后最为重要的工作便是预防感染。 在母牛产仔以后, 立即采用浓度为0.1%的新洁尔灭溶液对母牛的产道以及阴户周围进行冲洗, 也可以在产道内撒入土霉素粉或者青霉素粉。 如果母牛存在出血现象,可为其注射止血剂或者麦角新碱。将大黄以及芒硝各130g,桃仁64g,桂皮以及甘草各32g 用清水煎煮后为病牛一次灌服, 这样可以有效防治产后出现自动痉挛性疝痛。
过早配种是母牛难产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如果母牛尚未成熟而对其过早配种, 极容易因盆骨过于狭窄而导致母牛出现难产问题,即使母牛具备良好的生长状况,也需要对其配种时间进行严格控制,严禁对12 月龄前的母牛进行配种。
首先,对妊娠母牛加强营养,但是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得盲目添加饲料,而是通过科学地搭配使饲料营养全面,这样可以帮助母牛减少子宫肌紧张度,有效降低难产发生的概率。 要对胎儿过大问题进行有效预防,适量减少饲料中蛋白饲料的添加量,保持母牛适宜的运动,使其身体处于健康状态[3]。
通常情况下,为了尽可能避免母牛不适应临产环境,需要在母牛临产前半个月将其置于安静的临产环境当中, 帮助其适应环境。 在母牛分娩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护理。在实际接产过程中,需要保证安静的生产环境,防止接产者受到干扰。